人教五四学制版部编历史 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分析秦朝统一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理解还较为肤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掌握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提高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教学难点: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析,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直观展示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秦朝版图,引导学生了解秦朝的疆域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秦朝统一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4.教师讲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突出秦朝统一的重要性;5.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关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秦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原因:诸侯争霸,民不聊生2.过程:兼并六国,统一中国3.影响: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历史知识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秦朝统一中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第一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第一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项古代工程。

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秦巩固统一措施的影响。

2.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列表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正确判别和评价。

4.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帮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评价秦始皇。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中国。

诸侯长期争战的局面结束,天下安定。

秦王赢政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古代所有的帝王,不应再仅仅称王,于是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

最后秦王决定取古代“三皇”的“皇”字和“五帝”的“帝”字合二为一,称为“皇帝”。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

秦王赢政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皇帝,后人称他为“秦始皇”。

你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些措施吗?这些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来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二、互研探究互动活动一秦灭六国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影响。

时间:公元前221年;人物:秦王嬴政;都城:咸阳;影响: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简述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没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3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3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过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地图,展现了秦朝的历史风貌,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战国时期各国的争霸情况,对七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秦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掌握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教学难点: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秦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图片:秦朝历史相关的图片和地图。

4.视频: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战国时期的争霸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然后进行简要讲解,突出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以及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9课 秦统一中国-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朝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2.掌握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秦始皇的统治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发问和简单介绍,带领学生了解秦朝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2. 新知讲解(25分钟)
1.秦朝的建立:与齐国的斗争、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等人。

2.秦统一中国的过程:秦国灭六国、征服南方、修筑长城等。

3.秦始皇统治的措施:设立郡县、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修建著名的杨陵兵马俑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中有关秦始皇措施的部分,分小组探讨其影响。

4. 总结归纳(10分钟)
要求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秦朝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秦统一中国有哪些过程和方法?
3.秦始皇统治有哪些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5. 练习(15分钟)
请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册第9课相关部分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

2.秦始皇的统治措施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取学生的提问和回答等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7张PPT)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 方便了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 便利经济的发展。
畅所欲言: 说一说秦始皇的历
史作用?你原先的印象 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 的人?你在影视剧中了 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 秦始皇有没有差别?
建 立
秦灭六国
统一全国 嬴政前221年
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 人民的愿望
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C.中国从此开始以统一为发展主流 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
谢谢
建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货币 巩 固 统一度量衡 焚书坑儒 北筑长城 南开灵渠
【1】从陕西省省会西安到吉林省省会长春的旅游 路线,被称为“始皇帝——末代皇帝”游,末代皇 帝指的是清朝逊帝、“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始皇
帝指的是( C )
A.禹 B.启 C.秦始皇 D.黄帝
【2】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 A )
经济: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经济: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交通:车同轨,开灵渠
军事:北伐匈奴,修长城; 开发南疆,凿灵渠。
长 江 珠 江
秦的疆域
长城

西 Hale Waihona Puke 阳东海南海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 用或影响呢?”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 的交流。
学习目标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 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 历史的进步。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4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4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争霸情况。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秦统一六国的过程,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认识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同时,学生应学会通过史料分析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统一六国的过程,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认识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措施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史料教学法:运用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史料。

4.课件: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通过史料展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让学生了解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3.操练(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以及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措施的意义,进行分组讨论。

历史人教五·四学制版(部编)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公开课(3)

历史人教五·四学制版(部编)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公开课(3)
古风 ——李白 诸挥虎秦 侯剑视王 尽决何扫 西浮雄六 来云哉合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及秦 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 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 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识读《秦朝的政治建制 示意图》及研读文字材料获取历史信息。
3.通过对秦统一中国意义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难点:
秦灭六国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 秦灭六国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燕 赵





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 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官员由皇帝任命、派遣 加强了中央集权
课堂小结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的诗句赞 扬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的赫赫战功。这一战功建立的时 间是( C )
A.公元前 221 年~230 年 B.公元前 356 年~前 221 年 C.公元前 230 年~前 221 年 D.公元前 221 年~356 年
秦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
1.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 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丞 太 御史 相 尉 大夫
专 制
中央政府 中
行政 军事 监察


郡(守)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县(令)
分封制
主要以血缘为基础 诸侯官位、封土世袭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4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4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一篇介绍秦朝统一六国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文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秦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秦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以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掌握秦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理解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秦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教学难点:秦朝统一六国的背后原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背后原因。

4.讲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详细阐述秦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强师生互动。

6.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统一六国: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3.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4.文化: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活跃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加强各地交通往来
修筑灵渠
便利南北交通运输
修筑长城
巩固统一
巩固练习
3、
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
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D )
A.金文 C.楷书
B.甲骨文 D. 小篆
三、秦的疆域 随着秦始皇对国家的不断治理,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
大国,秦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
长城

西 咸阳


南海
四、总结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chè),掀翻一个世界。 ——(明)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疆域
文化
统一
政治
经济
一统江山归嬴秦 中央集权称皇帝 再同车书度量衡 长城万里铸华夏
第9课
课堂延伸——寄语秦始皇
秦统一中国
至高无上 总揽大权
君主 专制
开中创了此后太我国历丞代王朝地御史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 ()


军 事

行 政
大 夫
监 察
中央 集权

郡 (守)

县 (令/长)
巩固练习
3、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秦的“政制”
主要是指( B )
A.郡国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封建等级制
4、(2018・衡阳)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
辆大,发生了拥堵现象。
车队继续前行,一段时间后来到前楚国的领地,李斯感
到的很回饿 来,了便,让说随这从 里去 的街 商上 人买不些收吃他的们,的统很圆一快形货,方随孔币从钱两,手他空们空只
收本地的钱。
李斯很是恼火,继续打发人去买,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买回了一些 吃的。但打开一看,却发现三斤的东西只有一点点的,随从很无奈地解
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
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B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刑部
学习目标三: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措施
作用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李斯的出访
场景三
李斯的车队首先进入了以前韩国的地界,韩国修了许
多路障,韩国的道路只能供韩修国筑的道两路辆,车统并一行,车秦轨国的车
B.公元前220年 D.公元前202年
学习目标二: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45P—46P完成学案:
秦王的心事
症状一:秦王某日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的地图,内
心部闷:“哼!周如此小邦,称竟号能不与寡尊人贵ー般称“王。”
症状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多斤的竹 简奏章,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
释,这里的尺寸、斤两、升斗的标准和咱们那里统都一不同度,量买衡的东西就少
了。
李斯十分无奈,本想悄悄巡视,现在也只得写一份信给县令,让他
们准备接待。又过了许久,仍旧不见回应,只得统再派一人文询问字,才发现因
为各地字体不同,而微通晓各国语言的恰好出差了,县令看不懂李斯写 的什么。
凭借李战斯士的们最的后拼一死站保来护到才的得北以方全的身九而原退郡。,北在这击里匈竟奴遭,到修了建匈长奴的城袭击,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2.通过材料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
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 3.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秦朝版图。
学习目标一: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44P完成学案
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国心事好很累繁”重
症状三:丞相建议,要在离咱们的京城都很远的地方封几
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想“真纠结啊
,到底该怎么办?”
国土管理
症状 称号不尊贵 国事很繁重 国土管理
处方 确立皇帝制 中央设立三公
地方设立郡县制
请完善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中 央 地 方
二、中央集权制度 皇 帝
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出身,原楚国李斯,魏国魏
缭都得以重任。
秦国统一天下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
人民渴望统一和安定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 嬴政善于用人
一、秦灭六国 过程

赵 齐
秦秦朝韩 魏

• 结束了春秋战国阳 以来长期混战局楚面;
•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远交近攻
巩固练习
2.(2017・陕西)“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A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
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元世祖现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 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C 1、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30年 C家上, 。 杰他
出是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问题探究
学习目标一: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44P完成学案
材料一:诸侯争霸,杀人盈野,百姓流离失所。
材料二:“秦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
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西汉 贾谊《过秦论》
临洮
辽东
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措施
作用
统一文字(小篆zhuàn )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作统一用货:币(有圆利形于方孔巩半固两钱统)一的促多进民各地族经国济交家流,有利于经 统一度量衡 济文化的交流有和利于发经展济发。展
巡游回去后还没来得及歇息片刻,就听说:广西
的地形地貌导致秦军运输补给供应修不建上灵,渠秦军在岭
南地区苦战三年,仍无建树。
布币,因形状
似铲,又称铲布, 从青铜农具演变 而来的,主要在 三晋地区通行。
蚁鼻钱,
从仿制贝转 化而来,主 要在江淮流 域的楚国流 通
刀币,由工
具青铜削演 变而来,主 要在东方的 齐国和北方 的燕国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