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临床
肉毒素的临床详解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额纹(抬头纹) 1. 注射点定位 眉心与两瞳孔中线眶上缘上 2cm点做V字形连线,连线上方区域可视为安 全注射区。 双排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为最常用的注射 定点方法。 单排法:适用于额纹程度较轻的患者。 三排法:适用于额纹非常重且分布区域较广泛 的患者。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咬肌(瘦脸针) 注射剂量 三点法中间一点12U,边上每点6U, 双侧注射总量48U; 四点法每点8U,双侧注射 总量64U。 注射层次 肌肉深层。 注射手法 嘱患者咬紧牙关,垂直进针至咬肌深 层,但不接触骨膜,然后嘱患者放松,再行注 射,注射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酸胀感。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微量浅表注射法 注射点定位 全面部细纹明显处、下颌骨缘、 眉部提升点、鼻唇沟提升点、颈部等,点与点 之间的距离为1到2.5厘米不等,按注射部位的 不同需求而均匀分配注射总量。 注射剂量。每点0.5-1U,注射总量60-100U。 注射层次。真皮深层或皮下。 注射手法 接近水平进针浅表注射,打出均匀分 布的一个个小皮丘。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眼角纹鱼尾纹。 注射剂量:第一排每点2U,第二排每
点1U,注射总量6-25U。 注射手法:顺着皱纹方向,油类向 外放射状注射,由于眶周皮肤很薄, 针尖应与皮肤呈接近水平的小角度 刺入。 注意外眦注射点距外眦至少1 cm。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腓肠肌(瘦小腿) 注射点定位 嘱咐病人踮脚,标记腓肠肌肥大的 范围,根据美味求美者小腿形态设计注射点,通 常内外侧个注射2排,两排相距2cm,每排注射 6至8点,点与点之间距离2cm,一般单测设计 点24-32个。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肉毒毒素-临床信息汇总

2023/12/18
4
二、总体考虑
(三)影像学方面
通过获取影像进行诊断分析的放诊药物在临床开发过程中需关注方法的技术性能。在产品开发 早期,应对成像条件、影像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例如,对成像条件的探索包括放射性诊断药物 给药后的成像时间、患者的饮食或辅助药物的要求、患者的体位、图像采集参数等,以期建立 可稳定获得有用图像的方法;影像评估方法包括识别有意义的影像特征的阅片方法、判读标准 等。在上市申请时,除证明有效性外,还应能证明技术性能的稳健性,例如,不同操作者、阅 片者之间的一致性。
2023/12/18
3
二、总体考虑
(二)有效性方面
放诊药物的有效性评价基础是明确的临床价值和技术 性能,在此基础上对放诊药物及与其组 合的设备(包含其工作参数)所共同组成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效能的评价。放诊药物的使用应 该对诊断思路、治疗决策和临床转归预测发挥有明确临床意义的作用,而不会导致过度检查和 治疗等不必要的风险,以及因临床意义不明确的检查结果异常造成被检查者不必要的焦虑。
应在受试者给药时和给药后一段时间内对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和环境的辐射进行评价和适当管
理。
I 期临床试验应获得全身和主要器官的放射性内照射吸收剂量,至少应提供公认文献中的标准人体
模型的全部器官和组织的放射性吸收剂量及有效剂量。建议采用公认文献中的标准化方法计算放
射性体内诊断药物的放射性内照射吸收剂量,例如 ICRP 出版物公布的吸收分数方法。提交内吸
收剂量及有效剂量数据时应同时提交所使用的躯体、器官或组织模型的参考依据(特别是正在进
行测试的新模型)以及计算方法的基本假设和公式(或所使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和平台)。
2023/12/18
8
肉毒毒素中毒临床诊疗规范

【案例】
根据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无明显
呼吸系统症状及发热,所以专家组重点考虑 为较为罕见的“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但由 于患者有接触过死亡家禽史的情况,故一时 还不能排除人禽流感的可能,遂向黔东南州、 凯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当地主管部 门及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并将样 本送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案例】
经省疾控中心对标本进行细菌学分析,并在
患者病前食物链——水豆豉中培养出肉毒 杆菌。至此,这一引起各级卫生部门高度关 注的群发中毒病案得到确诊,即B型肉毒杆 菌食物中毒。
【案例】
在省内没有“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治疗药
物的情况下,省主管部门与国家卫生部联系, 卫生部全力支持,将抗肉毒素血清空运到了 贵阳,2月2日下午5时35分,药物从贵阳送到 凯里,医生当即对患者进行治疗。 2月中旬,患者盘应朝脱离生命危险并很快出 院;另一位中毒患者及盘某6岁的侄儿身体恢 复较快,也已治愈出院。
【治疗】
1.抗毒素治疗 及早给予肉毒抗毒血清,在起病后24小时
内或瘫痪发生前注入最为有效。静脉或肌 肉注入5万~8万U一次,必要时6小时,后 重复注射。重者以上剂量加倍。
【治疗】
2.支持及对症治疗
病初确诊或拟诊为本病时,应立即用水或
高锰酸钾(1∶4000)洗胃并灌肠。 病人安静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咽喉部有 分泌物积聚时用吸引器吸出。呼吸困难者 给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吞咽困难者 用鼻饲或静脉给予营养,发生肺炎等继发 感染时给予适宜的抗菌药物。
【诊断】
3.实验室诊断
从中毒食品或患者粪便、血液中检出肉毒
毒素,并确定其型别。可用食物浸出液口 饲(或作腹腔内注射)豚鼠或小白鼠,如 有外毒素存在,则动物发生典型的四肢麻 痹而死亡。也可从病人的胃肠内容物中可 检得外毒素。
肉毒素在咬肌肥大上的临床应用

经过治疗后,张女士的咬肌肥大得到了明显改善,面部轮廓变得更加 流畅。同时,张女士也表示自己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肉毒素注射咬肌案例二:李先生的治疗过程
症状与诊断
注射过程
治疗效果
李先生因咬肌肥大导致下颌线条不美 观,影响面部整体美感。经过医生触 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咬肌肥大。
医生根据李先生的症状和诊断结果, 制定了个性化的肉毒素注射咬肌治疗 方案。注射过程中,医生严格遵循无 菌操作原则,确保注射部位准确,并 控制注射剂量。
Dysport肉毒素
Dysport肉毒素是另一种注射用肉毒素,其作用机制与Botox相同,但药效可持续较长时间。与Botox相比,Dysport的注 射剂量和价格略低,但在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水肿等不良反应。
Xeomin肉毒素
Xeomin肉毒素也是一种注射用肉毒素,其作用机制与其他肉毒素不同,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而达到松弛肌肉的效果 。Xeomin的弥散范围较小,因此对周围组织的副作用较小,但价格相对较高。
非手术疗法包括注射肉毒素、化学剥脱、激光治疗等。相较于手术疗法,非 手术疗法具有风险较低、恢复时间快、无需开刀等优点,但效果不如手术疗 法明显和持久。
不同类型肉毒素的比较
Botox肉毒素
Botox肉毒素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肉毒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神经递质传递 ,从而使肌肉松弛,达到瘦脸效果。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王女士的咬肌肥大得到了明显改善,面部两侧不对称得 到了纠正。同时,王女士也表示自己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06
肉毒素在咬肌肥大上的未来发展趋势
肉毒素技术的不断革新与优化
高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提高肉毒素的纯度和精度,减少副作用和风险,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fda 注射用肉毒毒素临床试验技术审评要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升,注射用肉毒毒素在整形美容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审视和质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注射用肉毒毒素的临床试验技术进行了严格的审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审评要点。
一、临床试验设计FDA要求对注射用肉毒毒素的临床试验设计要合理,确保能够全面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涉及到研究的目标、试验对象的选择、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偏倚的产生,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二、安全性评估在审评要点中,FDA对注射用肉毒毒素的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视。
试验前需要进行动物试验,评估毒素对动物的毒性和安全性,确保毒素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在临床试验中需要密切监测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结果。
三、有效性评估除了安全性,注射用肉毒毒素的有效性也是审评的重点之一。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明确定义药物的目标和治疗效果,以有效评估其临床疗效。
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如随机对照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四、生产质量控制注射用肉毒毒素的生产质量控制也是审评的重要内容之一。
FDA要求药品生产商需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标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这涉及到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多个环节,为最终药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在本次审评中,FDA还强调了审评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要求申请者对试验设计、结果和分析进行充分的披露,以便其他研究者和公众对药品进行评估和监督。
FDA也注重与申请者的沟通和合作,鼓励申请者在临床试验设计前进行沟通,以提高审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整形美容领域的一名医生,我个人非常赞同FDA对注射用肉毒毒素临床试验技术审评的要点和标准。
严格的审评要求和透明的审评流程,一方面保障了受试者和患者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与FDA的沟通和合作也为我们的临床试验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有助于提高试验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肉毒素在咬肌肥大上的临床应用

肉毒素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松弛麻痹 ,从而起到阻断肌肉神经传导的作用。
肉毒素在美容医学中的应用
1 2
除皱
肉毒素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肌肉松弛,从而 减少皱纹的产生。在面部注射肉毒素可以去除 鱼尾纹、眉间纹等。
瘦脸
肉毒素注射咬肌后,可使咬肌逐渐萎缩,从而 达到瘦脸的效果。
3
塑形
通过注射肉毒素可以调整面部轮廓,如注射瘦 腿针可以使小腿肌肉萎缩,达到塑形的效果。
咬肌肥大的形成原因与治疗现状
形成原因
咬肌肥大是由于长期咀嚼硬物、夜间磨牙、张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导致咬肌过 度使用,肌肉逐渐肥大而形成的。
治疗现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注射瘦脸针,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肉毒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无需手术等优点。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
06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
肉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研究方向
要点一
深入研究肉毒素作用 机制
研究肉毒素如何影响咬肌肥大的发生 、发展及消退过程,揭示其作用机制 。
要点二
寻找更精确的评估指 标
寻找更精确、可靠的评估指标,以便 更准确地评估肉毒素治疗效果,提高 治疗水平。源自肉毒素注射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安全性
肉毒素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注射部位疼痛、淤血等。
注意事项
注射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注射到血管等细节问题。
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风险评估
联合应用
有时需要将肉毒素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激光等) 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要点三
肉毒素的临床应用

PRT TWO
肉毒素在美容领域主要用于去除皱纹和改善皮肤质地 通过注射肉毒素可以放松引起皱纹的肌肉使皮肤更光滑紧致
在眼部、面部和颈部等区域应用广泛对鱼尾纹、抬头纹等有明显改善效果
肉毒素在美容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头痛:肉毒素可以治疗某些类 型的头痛如偏头痛和慢性每日 头痛。
肌肉痉挛:肉毒素可以缓解多 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如脊髓 损伤、脑瘫等。
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由肉 毒杆菌产生。
肉毒素有高度的毒性但通过控 制剂量和注射方式可以安全地
用于医学治疗。
肉毒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 肌肉痉挛、斜颈和多汗症等疾
病。
肉毒素的分类:型肉毒素、 B型肉毒素等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神经递 质的释放导致肌肉松弛和麻 痹从而达到治疗肌肉痉挛和 其他相关疾病的目的
神经痛:肉毒素可以缓解多种 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
糖尿病性神经痛。
抽动症:肉毒素可以治疗抽动 症如眨眼、耸肩、清嗓等。
肉毒素在康复医学中主要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疼痛和神经痛等症状。 肉毒素可以用于治疗偏瘫、截瘫等引起的肌肉萎缩和无力。 肉毒素还可以用于治疗脊柱裂、脊柱侧弯等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 肉毒素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景。
随着研究的深 入肉毒素的剂 量和注射方式 将更加精准和
安全。
肉毒素与其他 药物的联合应 用将为治疗某 些疾病提供新 的思路和方法。
PRT FIVE
肉毒素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肉毒素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如肌肉 痉挛、疼痛和神经痛等。
肉毒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肉毒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和肌 肉痉挛等症状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指南(最新)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指南为了规范肉毒毒素的使用,中华医学会召开了关于肉毒毒素的使用安全和规范化操作共识会。
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注射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讨论,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为国内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指导意见。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适应证面部动力性皱纹;某些部位的肌肉肥大;某些部位的肌肉张力过大或痉挛;某些部位的腺体如汗腺分泌过多(注:目前除眉间纹外,其余部位的注射均属于“标签外”用药,需要告知患者)。
2.禁忌证过敏者;重症肌无力或Lambert- Eaton综合征患者;以注射部位存在感染;备孕期、孕期哺乳期女性;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发烧、急性传染病。
3.需谨慎使用的情况近期使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者;近期使用过抑制凝血的药物(维生素E、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抗炎药等)者;依靠面部表情的工作者(如演员等)做面部注射;依靠发声的工作者(如播音员)做口周注射;上睑下垂的患者做额部注射;干眼症的患者做眼周注射;月经期;儿童及老年人4.制剂品牌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肉毒毒素是中国产的“衡力”牌和美国产的“保妥适”两者均为A型肉毒毒素,产品分别为50U和100U。
其配制浓度和使用方法相近。
5.制剂保存肉毒毒素冻干粉冷冻保存,配制溶解后立即使用,亦可置于2℃~8℃冰箱4h内用完。
6.制剂配制使用生理盐水配制肉毒毒素,配制浓度为40~100U/ml,即100U肉毒毒素溶解在1.0-2.5ml的生理盐水中,配制时注意避免产生大量气泡,因为肉毒毒素在空气和液体的交界面上有可能出现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其效力降低。
同样的注射剂量,如果使用不同浓度的肉毒毒素,注射容量不同。
7.注射剂量A型肉毒毒素的中毒剂量为2500~3500U医疗美容注射每人每次的总量一般控制在200U以内常用的单点注射剂量为2~5U,肌肉偏小时注射的单点剂量是10~20U。
注射剂量需要精确控制,通常情况下,左右两侧相同注射点的剂量应该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微量浅表注射法 注射剂量 每点0.5-1U,注射总量60100U。 注射层次 真皮深层或皮下。 注射手法 接近水平进针浅表注射,打出 均匀分布的一个个小皮丘。
注射后注意事项
一、肉毒素注射完4小时内禁止卧床. 二、 不可以在治疗的局部进行冰敷或热 敷. 三、肉毒素注射完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针 眼处禁水. 四、肉毒素注射后不要去按摩注射部位,以 免A型肉毒毒素扩散到其它部位的肌肉。 五、不要用氨基甙类药物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咬肌(瘦脸针) 注射剂量 三点法中间一点12U,边上每点6U, 双侧注射总量48U; 四点法每点8U,双侧注射 总量64U。 注射层次 肌肉深层。 注射手法 嘱患者咬紧牙关,垂直进针至咬肌深 层,但不接触骨膜,然后嘱患者放松,再行注 射,注射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酸胀感。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眼角纹鱼尾纹。 注射点定位: 1.三点法:中等程度的眼角纹只需三个注射点即可满足 需要。 2.双排法:若患者眼角纹较重,可再增加一排3个注射 点。 3.多点微量法::眼角文角纹较重且向外侧大量延伸的 患者,可以多点微量注射,注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更 平均地将药物分配到多个注射点,通常5到10个点甚至 更多。
咬肌(瘦脸针) 注射点定位 (1)三点法 掩耳垂与口角做连线,注射区域 应在连线下方,然后嘱患者咬紧牙,标记出咬 肌的前后缘,在咬肌中间最厚处定一注射点, 然后沿下颌骨平行线在该点上方下方约1cm处 各定一注射点。 (2)四点法 适合于咬肌较厚的患者,可适当增 加剂量,并将三点法中咬肌最厚处的中间一点, 分为上下两点注射,以利于增大肉毒素作用范围。
额纹(抬头纹) 2. 注射剂量 每点1-2U,注射总量10-20U。 3. 注射层次 肌肉深层但不要接触骨膜。 4. 注射手法 (1).垂直注射法:接触骨面后稍退针进行注 射,表面可出现一小皮丘。 (2).斜角注射法:以一定的角度将针刺入额 肌肌腹,注射层次相对较浅,可使药量扩散更 为均匀,此法应用较为广泛。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额纹(抬头纹) 1. 注射点定位 眉心与两瞳孔中线眶上缘上 2cm点做V字形连线,连线上方区域可视为安 全注射区。 双排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为最常用的注射 定点方法。 单排法:适用于额纹程度较轻的患者。 三排法:适用于额纹非常重且分布区域较广泛 的患者。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眉间纹(川字纹) (2)三点法:若患者眉间较窄或眉间纹 较轻,只注射三个点即可满足治疗需要。 (3)七点法:若患者眉间纹较重或者是 男性,可在五点法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 点,以加强疗效。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眉间纹(川字纹) 2. 注射剂量 降眉肌与降眉间肌,每点3-5U,皱眉肌在 眶上方易弥散,过多注射会导致眉下垂或睁眼无力, 每点1-2U,注射总量15-30U。男性患者由于皱眉肌较 厚,注射总量20-40U。 3. 注射层次 (1)降眉肌及降眉间肌:中层。 (2)皱眉肌:肌肉中层(内侧),肌肉浅层或皮下 (外侧)。 4. 注射手法 降眉肌和降眉间肌可由内下方斜向外上方进针,进入 肌腹注射。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腓肠肌(瘦小腿) 注射剂量 一般单侧腿注射剂量100U,平均分配至每个 点,每点注射剂量4-5U。 注射层次 肌肉深层 注射手法 患者俯卧平躺,嘱患者放松下肢,垂直进针 达肌肉深层1-1.5cm,由于注射点较多,用由内而外, 由上而下注射,避免漏点。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眼角纹鱼尾纹。 注射剂量:第一排每点2U,第二排每
点1U,注射总量6-25U。 注射手法:顺着皱纹方向,油类向 外放射状注射,由于眶周皮肤很薄, 针尖应与皮肤呈接近水平的小角度 刺入。 注意外眦注射点距外眦至少1 cm。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腓肠肌(瘦小腿) 注射点定位 嘱咐病人踮脚,标记腓肠肌肥大的 范围,根据美味求美者小腿形态设计注射点,通 常内外侧个注射2排,两排相距2cm,每排注射 6至8点,点与点之间距离2cm,一般单测设计 点24-32个。
禁忌症
一、目标注射部位存在感染和对注射液成分过 敏。 二、 心理不稳定者或有不切实际想法或期望 者;、 三、职业依赖面部表情者(如演员) 四、神经肌肉异常症患者 五、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神经肌肉传导和放大肉 毒毒素作用的药物者 六、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一配药注射用水稀释成每0.1毫升的液体 里含有2~5U的肉毒素 二、准备好急救药品 三、标记注射点 四、消毒 五、注射
肉毒素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一、暂时性副作用 1、局部疼痛 2、水肿 3、瘀青、紫癜 4、头痛
肉毒素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二、严重副作用 1、中毒过敏 2、额、眉下垂、上睑下垂 3、面部僵硬 4、双侧表情不对称 5、复视、麻痹性睑外翻或眼轮匝肌下垂 6、口周并发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
肉毒素的临床应用
民航西安医院 梁宏铎 2016年6月
肉毒素的性质和机理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 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 ,通过抑制周围运 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硷释放(注 射),引起暂时性肌肉松弛性麻痹。 每 安瓶里含BOTOX 100U,0.5mg白蛋白, 0.9mg氯化钠
19块表情肌
面部表情肌的特点
类型 提肌 向上提升皮肤 降肌 向下牵拉皮肤 括约肌 肌肉向中央收缩
深起浅止 起于骨骼或深层组织,止于 皮肤或浅层组织,括约肌除外 牵拉方向 均由止点向起点方向牵拉
上面部肌肉
下面部肌肉
临床应用范围
一、除皱 二、瘦脸 三、瘦小腿 四、抑制汗腺分泌 五、去疤痕 六、其他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微量浅表注射法 可让这部分皮肤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促进皮肤胶原 蛋白的再生和弹性恢复,有利于光滑皮肤,延缓衰老, 同时可以改善毛孔粗大,对痤疮型皮肤也有较好的治 疗效果。 注射点定位 全面部细纹明显处、下颌骨缘、眉部提升点、鼻唇沟 提升点、颈部等,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1到2.5厘米不等, 按注射部位的不同需求而均匀分配注射总量。 注射剂量。每点0.5-1U,注射总量60-100U。 注射层次。真皮深层或皮下。 注射手法 接近水平进针浅表注射,打出均匀分布的一 个个小皮丘。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微量浅表注射法 是通过肉毒素的注射减弱面部降肌表浅肌束对 皮肤向下的拉力,利用提肌对皮肤产生的代偿 性的提升,重建中下面部的力学平衡。 可让这部分皮肤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促进皮 肤胶原蛋白的再生和弹性恢复,有利于光滑皮 肤,延缓衰老,同时可以改善毛孔粗大,对痤 疮型皮肤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微量浅表注射法 注射点定位 全面部细纹明显处、下颌骨缘、 眉部提升点、鼻唇沟提升点、颈部等,点与点 之间的距离为1到2.5厘米不等,按注射部位的 不同需求而均匀分配注射总量。 注射剂量。每点0.5-1U,注射总量60-100U。 注射层次。真皮深层或皮下。 注射手法 接近水平进针浅表注射,打出均匀分 布的一个个小皮丘。
肉毒素的注射方法
眉间纹(川字纹) 1. 注射点定位 (1)五点法:这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鼻根 部1个点,左右内眦正上方,眉毛上缘(眶骨 缘上方,紧贴滑车上动脉的外侧)各定一个点, 左右瞳孔中线(或略偏内)眶缘上方1cm处各 定位一个点。 滑车上动脉 是眼动脉的面部分支之一,在额骨 内侧切迹处自眼眶进入面部,供应上眼睑、前 额和头皮的内侧部,在眉间注射时应避开,以 免较多地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