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提升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提升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课文主题感悟(35分)一、奇妙的世界:《我们奇妙的世界》(12分)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等方面来描写天空的奇妙。

(5分)2.云彩在天空中飞行,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

请你想象一下:云彩会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分) 3.“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________,圆润的________的樱桃,__________的李子,__________的梨。

”这一句从________上来描写大地的奇妙。

(2.5分)4.大地的奇妙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5分)5.文章告诉我们,世界是奇妙的,只要我们仔细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就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找到美。

(1.5分)二、奇妙的海底:《海底世界》(7分)1.《海底世界》从海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底世界。

(3分)2.课文是按照()的结构来描写奇异的海底世界的。

(1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一选。

(3分)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1)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2)有一种鱼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3)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三、奇妙的云朵:《火烧云》(16分)1.《火烧云》的作者是________。

文章以“________”字统领全篇,描绘了________(时间)______(地点)天空的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文章________呼应,结构严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qián kūn diào qiǎn wéi chíɡǎnɡ wèi()()()()kū lonɡ zhì xù hùn luàn sī hǒu()()()()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洛.阳(luò)弥.漫(mí)剖.开(pō)B.玉壶.(hú)践.行(jiàn)洗砚.池(yàn)C.酣.睡(hān)蕴.藏(yùn)冰雹.(báo)D.战役.(yì)屡.次(lǚ)摧.毁(cuī)2.下列词语不能用来形容人物品质的一项是()。

A.临危不惧B.大公无私C.亭亭玉立D.高风亮节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比喻)B.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反问)C.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拟人)D.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对比)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动作、语言描写)B.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动作描写)C.我们在山下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神态描写)D.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动作、心理描写)5.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B.《塞下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表现了雪夜的寒冷C.《挑山工》通过动作、外貌、语言的具体描写,刻画出挑山工的精神品格D.《“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可以大致分成“夜航--遇险--救人--牺牲”四个部分三、词语练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6份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6份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6份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基础达标。

(46分)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____”标出。

(3分)可怜.(lián lán)竹竿.(gān gǎn)抹.布(māmǒ)颈.项(jǐn jǐng)趴.着(bāpā)吆喝.(hèhē) 2.看拼音,写字词。

(10分)3.照样子变一变,再组词。

(8分)例:亭→停(停止)曼→____()只→____()元→____() 子→____()娃→蛙(青蛙)跟→____() 棋→____()寓→____() 咚→____()4.查字典填空。

(5分)(1)“痛”是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除部首外有__画,我还会写带有这个偏旁的字____、_____。

(2)“倒”的部首是____,它有两个读音,分别是___和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

5.给句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编】①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

②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

③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

④捏造。

(1)妈妈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

()(2)这都是小明瞎编.的,我们不能相信。

()(3)蜘蛛的口罩编.织店开业了。

()(4)舞蹈的编.排很有创意。

()6.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4分)(1)感到很吃惊。

()(2)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3)仔细地看。

()(4)自己对自己说话。

( )7.照样子,填一填。

(6分)例:急得(团团转)热得()痛得()笑得()酸得() 累得() 看得()8.应用什么语气读?请连一连。

(3分)9.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完整,在完整的句子后的括号里打“√”。

(3分)(1)趴在一片叶子上。

()(2)大象把大耳朵一扇。

()(3)蜘蛛的招牌上写着。

()二、教材回顾。

(9分)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______似的耷拉着,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他的耳朵,最后,大象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主题训练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主题训练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课文主题感悟(44分)一、自然景观。

(12分)1.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远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_____的响声,好像__________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________。

近看:只见________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_______起来。

2.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排列顺序。

(3分)()涨潮时,潮水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

3.诗文相融。

(3分)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浪淘沙》一诗也对大潮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其中诗句“八月涛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山回”写出了大潮的来势汹汹,壮观的景象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二、自然景物。

(22分)1.美丽的景物: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8分)()的点苍山()的月光()的小路()的溪水()的鹅卵石()的小水塘()的果园()的小星星2.活泼的动物:根据文意正确连线、填空。

(10分)《花牛歌》中这只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很多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认识了一只淘气、可爱的花牛。

《秋晚的江上》中归巢的鸟儿尽管倦态十足,但是它一连串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这宁静优美的晚景增添了一份动感与活力。

3.漂亮的植物:填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4分)()的芦苇()的梨子()的葡萄()的稻子三、人与自然。

(10分)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________、________、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物,“我”想到了白天阿妈洗衣裳和“我”______,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和浓浓的亲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训练卷及答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训练卷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一、主题感悟。

(40分)1.可爱的植物《荷花》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选段写了荷花的三种姿态:______开、______开、______开。

(6分)(2)“冒”字突出了( )。

(2分)A.白荷花的生机勃勃。

B.荷叶的生机勃勃。

(3)请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爱的动物《燕子》(1)一身______羽毛,一双________尾巴,一对____________翅膀,凑成了那样________的________的小燕子。

(5分)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描写小燕子的外形,突出了小燕子的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的__________之情。

(5分)(2)《燕子》一文写了___________。

(多选,4分)A.燕子的外形美B.春之美C.燕子的飞行美D.燕子的歇息美3.昆虫的秘密《昆虫备忘录》(1)________和________都有复眼,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__________。

(3分)(2)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__。

(2分)(3)________是昆虫里的霸王。

(1分)4.美丽的画面《古诗三首》(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______(季节)的________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心情和对________的赞美之情。

(精品)【2019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试卷单元主题训练卷期中期末测试题(共10套)附答案-word版

(精品)【2019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试卷单元主题训练卷期中期末测试题(共10套)附答案-word版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课文主题感悟(44分)一、自然景观。

(12分)1.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远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_____的响声,好像__________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________。

近看:只见________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_______起来。

2.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排列顺序。

(3分)()涨潮时,潮水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

3.诗文相融。

(3分)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浪淘沙(其七)》一诗也对大潮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其中诗句“八月涛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山回”写出了大潮的来势汹汹,壮观的景象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二、自然景物。

(22分)1.美丽的景物: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8分)()的点苍山()的月光()的小路()的溪水()的鹅卵石()的小水塘()的果园()的小星星2.活泼的动物:根据文意正确连线、填空。

(10分)《花牛歌》中这只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很多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认识了一只淘气、可爱的花牛。

《秋晚的江上》中归巢的鸟儿尽管倦态十足,但是它一连串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这宁静优美的晚景增添了一份动感与活力。

3.漂亮的植物:填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4分)()的芦苇()的梨子()的葡萄()的稻子三、人与自然。

(10分)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________、________、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物,“我”想到了白天阿妈洗衣裳和“我”______,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和浓浓的亲情。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训练(试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训练(试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训练1.课外阅读练习。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了。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

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柔嫩的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

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又扁又圆,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的细雨的露珠的绿叶的梨花的阳光的海洋(2)读短文,找出银梨的特点填空。

①形状:②气味:③颜色:开始呈,后来。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上。

2.我爱大自然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去爱,而藏在我内心深处永恒的爱却是对大自然的爱,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我爱的对象。

那美丽、辽阔的草原就更令我迷恋。

总之一句话,我爱大自然的一切。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把四季风景送给了人类。

不管是暖风阵阵的仲春,烈日炎炎的盛夏,秋高汽爽的深秋,还是银妆素裹的寒冬,都令人回味乌穷,浮想连翩。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裁缝,它挥动自己神奇的剪刀,为大地、森林、山峰裁剪了一套又一套的衣服。

首先,它给它们做了一套鲜艳的裙子,让夏小姐给它们换上;之后,它又做了金黄色的连衣裙和银白色的大衣,让秋冬两位使者带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含答案)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含答案)部编版

第七单元训练卷主题百花园(45分)一、主题达标。

(23分)1.可贵的品质。

(8分)(1)读拼音,写词语。

(6分)“诺曼底号”遇难了,海水汹涌湍急,shì bù kě dānɡ( ),人群一片hùn luàn()。

哈尔威屹立在他的船长gǎng wèi()上,指挥着,zhǔ zǎi()着,领导着大家。

面对jīng huāng shī cuò()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diào qiǎn()。

(2)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2分)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上级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597.9高地。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失败了。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天快亮了,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战斗获得了胜利。

2.准确使用词语。

选词填空。

(5分)战斗战役战争(1)黄继光在上甘岭()中光荣牺牲。

(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了四天四夜。

(3)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持续继续(4)黄继光不顾伤口的疼痛()向前爬。

(5)高温天气已经()好几天了。

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选一选,并完成练习。

(填序号,7分)①环境描写②动作描写③语言描写④神态描写(1)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2)“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3)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4)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第(1)句写出了黄继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第(2)句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关心,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囊萤夜读”一词中“囊萤”的意思是“用口袋装萤火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主题百花园(45分)一、主题达标。

(23分)1.可贵的品质。

(8分)(1)读拼音,写词语。

(6分)“诺曼底号”遇难了,海水汹涌湍急,shì bù kě dānɡ( ),人群一片hùn luàn()。

哈尔威屹立在他的船长gǎng wèi()上,指挥着,zhǔ zǎi()着,领导着大家。

面对jīng huāng shī cuò()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diào qiǎn()。

(2)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2分)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上级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597.9高地。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失败了。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天快亮了,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战斗获得了胜利。

2.准确使用词语。

选词填空。

(5分)战斗战役战争(1)黄继光在上甘岭()中光荣牺牲。

(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了四天四夜。

(3)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持续继续(4)黄继光不顾伤口的疼痛()向前爬。

(5)高温天气已经()好几天了。

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选一选,并完成练习。

(填序号,7分)①环境描写②动作描写③语言描写④神态描写(1)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2)“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3)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4)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第(1)句写出了黄继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第(2)句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关心,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囊萤夜读”一词中“囊萤”的意思是“用口袋装萤火虫”。

囊,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用口袋装”。

B.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恭敬勤劳而不知疲倦。

恭,恭敬的意思。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太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D.“问之,曰:‘欲作针。

’”一句中“之”指代老媪。

二、主题探究。

(18分)1.根据课本内容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0分)(1)《塞下曲》一诗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但通过读诗,领悟诗意和丰富想象,完全可以绘出一幅金戈铁马的战争画面来。

()(2)《囊萤夜读》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3)《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构思新颖,淡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重写朋友的离情别绪。

全诗以景生情,寓情于景,韵味无穷。

()(4)向别人作自我介绍时,虽然介绍的对象和目的不同,但介绍的内容可以一样。

()(5)“薄雾弥漫、雾越来越浓、沉沉夜雾”这都是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海难发生前紧张恐惧的气氛,为海难的发生及塑造哈尔威船长的形象作铺垫。

() 2.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8分)(1)《“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按照“雾海夜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赞船长”的顺序来写,赞颂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

(2)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易》(3)当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多从自身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去埋怨别人。

就像《论语》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赏析: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①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

②这段话中的数字和省略号体现了黄继光的()。

A.顽强意志B.恐惧三、主题交际。

(4分)星期天,爸爸的同事张叔叔带着他的孩子童童来我们家里玩。

童童也上四年级,为了能很快地跟他交上朋友,我赶紧给他作自我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大舞台(25分)四、课文片段阅读。

(12分)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分)2.诗中的墨梅有哪些特点?()(多选)(2分)A.花色淡B.花清香C.花色不好看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诗中后两句赞颂了墨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3分) 4.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分)5.诗人借墨梅表现了什么?()(3分)A.表现了不向世俗献媚,高尚正直的品格。

B.表现了诗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的思想感情。

五、主题阅读拓展。

(13分)清洁工入冬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会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

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她是一位老人,脚上穿着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上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包着一块方巾。

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我奶奶差不多年纪,准有六十多岁了。

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扫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

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袋子里。

又是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

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洁净和幸福。

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她是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不得不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

元旦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一份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

我们来到一幢大楼前,这是一幢熟悉的大楼。

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

“妈妈,有人找您来了。

”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

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

”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有删改)1.“熟”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②程度深;③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

“熟悉”的“熟”应选择第()种解释。

(5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2分)(1)积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清洁工外貌的句子。

(1分)4.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我”内心想法的句子。

(1分) 5.这篇短文主要歌颂了什么?在表述正确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

(4分)(1)歌颂了清洁工助人为乐的精神。

()(2)歌颂了老教师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

()(3)歌颂了老教师艰苦奋斗的精神。

()习作新视角(30分)六、习作展示。

题目: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我要求:抓住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等,举一个事例向别人介绍自己,要写得真实准确。

400字左右。

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一、1.(1)势不可当混乱岗位主宰惊慌失措调遣(2)zhàn yìlǚcìpúfúxiōnɡtánɡ2.(1)战役(2)战斗(3)战争(4)继续(5)持续3.(1)②(2)③(3)①(4)④顶天立地、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弱者爱护弱者、先人后己4.B二、1.(1)√(2)√(3)×(4)×(5)√2.(1)海难发生临危指挥忠于职守、舍己为人(2)君子以自强不息(3)不怨天,不尤人(4)①比喻当时敌人的进攻非常猛烈②A三、示例:童童,你好。

我叫××,今年十岁了,也上四年级,我平时喜欢看故事书,你呢?四、1.朵朵花开淡墨痕只留清气满乾坤2.AB 3.元王冕高洁4.A 5.A五、1.S shu灬11③2.(1)积累。

这里指很多污垢积累在一块儿。

(2)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3.她是一位老人,脚上穿着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上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包着一块方巾。

4.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她是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不得不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

5.(2)√六、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首先确定自己最想写有关自己的哪个最显著的特点,将题目补充完整。

在习作中可以先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外貌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抓住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自己这个最显著的特点。

例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