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还是无色无味的吗

合集下载

关于空气的文章

关于空气的文章

关于空气的文章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色无味,却至关重要的物质,那就是空气。

它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我们忽视。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却很少真正去感受它,去思考它。

空气,它既简单又复杂。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无色无味,无形无状,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说它复杂,是因为它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至关重要。

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空气就开始了它的舞蹈。

微风吹过,空气似乎也变得轻盈起来,带着花的香气,草的清新,还有泥土的味道。

午后,阳光下的空气似乎变得更加热烈,带着一丝丝的甜意,仿佛是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

然而,空气并非永远都是清新的。

工业的废气、汽车的尾气、燃烧的烟尘,都让空气变得浑浊。

这时的空气仿佛是一位哭泣的少女,满身的疲惫和忧伤。

我们的地球在哭泣,她的呼吸变得沉重,她的面容变得黯淡。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时候,空气依然在默默地付出。

它承载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陪伴着我们度过春夏秋冬。

它是大自然的语言,是生命的旋律。

当我们学会去珍惜它,去保护它,我们也就学会了如何去爱我们的地球。

让我们共同呼吁:珍惜每一份清新,拒绝任何浑浊。

让我们共同努力,还空气以洁净,还地球以生机。

只有这样,
我们的世界才能永远充满阳光和希望。

一年级下册科学-《空气是什么样的》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空气是什么样的》苏教版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将气球对着纸屑,轻轻松 开用手捏着的气球口,观察实验现象。
新知讲解
松开气球口之后,你看到 了什么?
气球里的空气跑出来了, 把纸屑吹走了。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有的像爱心,有的像方便面…… 空气随着气球的形状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说明空气和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随着气球的形状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说明空气和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 这就说明瓶子里的空气移到了杯子里。 1、空气是一种( )、( )、( )的气体。 3、空气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有的像爱心,有的像方便面…… 3、空气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空气随着气球的形 状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形 状,说明空气和水一样, 没有固定的形状。
新知讲解
那么空气会和水一样 具有流动性吗?让我们 做几个小实验研究一下。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试着把瓶子里面的空气 移到水杯里。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试着给气球充气。 有的像爱心,有的像方便面…… 空气不仅是没有形状的,空气也同样具有流动性。 空气随着气球的形状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说明空气和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 请同学们将气球对着纸屑,轻轻松开用手捏着的气球口,观察实验现象。 有的像爱心,有的像方便面…… 那么空气会和水一样具有流动性吗?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研究一下。 空气随着气球的形状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说明空气和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 2、空气是( )形状的,空气有( )性。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不仅是没有形状的,空气也同样具有流动性。 1、空气是一种( )、( )、( )的气体。 那气球里面的空气是什么形状的?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这就说明瓶子里的空气移到了杯子里。 3、空气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那气球里面的空气是什么形状的?

“无臭”不就是“无味”吗?

“无臭”不就是“无味”吗?

“⽆臭”不就是“⽆味”吗?《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臭xiù①⽓味:乳~|空⽓是⽆⾊⽆~的⽓体。

②同“嗅”。

【稀有⽓体】xīyǒu qìtǐ氦、氖、氩、氪、氙、氡六种⽓体的统称。

它们都是单原⼦分⼦,⽆⾊⽆臭,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因在地壳中含量稀少,所以叫稀有⽓体。

旧称惰性⽓体。

氩(氬) yà [名]⽓体元素,符号Ar。

⽆⾊⽆臭⽆味,是⼤⽓中含量最多的稀有⽓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放电时发出蓝⾊的光,在电弧焊接不锈钢、镁、铝等时⽤作保护⽓体,也⽤来填充灯管和灯泡。

【重⽔】zhòngshuǐ [名]重氢和氧的化合物,分⼦式D2O。

⽆⾊、⽆臭、⽆味的液体,核⼯业中⽤作减速剂,也是制取重氢的原料。

⽔shuǐ①[名]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

⽆⾊、⽆味、⽆臭的液体,在标准⼤⽓压(101.325千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为1克/毫升。

----------------------------质疑:(1)“⽆臭”不就是“⽆味”吗?【稀有⽓体】条说氦、氖、氩、氪、氙、氡六种⽓体“⽆⾊⽆臭”,⽽【氩】条却说它“⽆⾊⽆臭⽆味”。

(2)是“⽆⾊⽆臭⽆味”还是“⽆⾊、⽆臭、⽆味”?抑或“⽆⾊、⽆味、⽆臭”?河北唐⼭戴⾦旺答:“⽆臭”不就是“⽆味”吗?“⽆臭”是“⽆⽓味”义,跟“嗅觉器官”(⿐⼦)挂钩。

“⽆味”是“⽆味道”义,跟“味觉器官”(⼝⾆)挂钩。

【稀有⽓体】xīyǒu qìtǐ氦、氖、氩、氪、氙、氡六种⽓体的统称。

它们都是单原⼦分⼦,⽆⾊⽆臭……氩(氬) yà [名]⽓体元素,符号Ar。

⽆⾊⽆臭⽆味……【稀有⽓体】条⽂⾥的“氩”之“⽆⾊⽆臭”,跟“氩”字条⾥的“⽆⾊⽆臭⽆味”不⼀致,肯定是个问题。

《辞海》于此都作“⽆⾊⽆臭”。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稀有⽓体】没有此义素,但“氩”字条同《辞海》,也作“⽆⾊⽆臭”。

顺按:《现汉》【空⽓】谓“⽆⾊,⽆味”;⽽《辞海》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却这⽅⾯的义素。

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课认识空气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课认识空气教案

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空气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色无味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二、【教学准备】塑料袋若干饮料瓶杯子蚊香气球蜡烛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空气的特性1、出示充了气的气球与未充气的气球。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好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气球)2、观察两种气球有什么不同师:a:你们看看,这两个气球有什么不同呢b:是什么让气球变得圆鼓鼓的(空气)2、把气球里的气放出来,请宝宝们看看空气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摸一摸闻一闻小结:①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

②探究技能:用看、闻等方法认识空气的颜色、气味等,就是在观察。

(二)、找找、捉捉,引发认知冲突。

1、教师捉空气,并用夸张的语气说:“空气被我捉到袋子里喽,我好厉害。

”然后,重新拿个袋子,提出问题:“我还能捉到空气吗到哪里捉”(这是一个冲突点。

一般情况下,有孩子会说“捉不到了”,也有孩子会说“能”,并告诉教师到哪里捉,比如到活动室某个地方。

教师顺应某个学生的参与,到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再捉一次,装、收口、拧紧等动作要夸张,起到隐性示范的作用。

孩子会很期待地关注教师的动作、结果,并会因此而欢呼。

这时,教师一定要点拨一句:“到底有没有,试试才知道!”然后,教师用红笔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说:“我在某某地方又捉到了空气。

”)2、学生捉空气。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还有空气吗哪里有”让孩子先说出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然后再次强调“到底有没有——”,让学生跟说“试试才知道”,并要求学生到刚才猜想的地方去捉。

教师关注学生:一是捉的地点。

二是捉的过程。

针对个别旋转着捉或跑起来捉的孩子,多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做”三是有没有捉到。

3、学生回到座位,组织交流。

(1)孩子相互交流:捉到了吗在哪里捉到的(2)集体交流,并在空间图上作标志,可以让孩子自己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孩子的交流语言,提醒、帮助孩子尽可能找对参照物,用对“前后、上下、旁边”等方位词。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感受空气》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感受空气》

方法
发现空气特征或作用
例:我用( 眼睛看) 发现空气(无色)
我用(触摸塑料袋 ) 发现空气( 很软 )
探索
学生2
感 受 空 气
《感受空气》 实验指引单
方法
发现空气特征或作用
例:我用( 眼睛看) 发现空气(无色)
我用(触摸塑料袋 ) 发现空气( 很软 )
我用(解开封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现空气( 有流动性 )
探索
小结
动物呼吸
能发声
作用
无味
无色
透明
空气 特征 流动性
有能量
植物生长
易泄露
很轻
占据 空间
无固定 形状
拓展
固体(石头): 有固定形状,不易被挤压……
液体(水): 无固定形状,有流动性……
气体(空气):无固定形状,有流动性,容易泄漏……





杯子
密封塑料袋
探索 传递石头:




石头有固定形状、不容易被挤压,最容易传递。
探索 传递水:
传 递 活 动
水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探索 传递空气:
传 递 活 动
空气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易泄露。
探索
石头有固定形状、不容易被挤压; 水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动物呼吸
无味
无色
透明
我用(触摸塑料袋 ) 发现空气( 很软 )
我用(解开封口)
发现空气( 有流动性 )
我用(打空气到气球) 发现空气( 占据空间 )
我用(按压气球)
发现空气( 容易被挤压)
我用(抛起气球)
发现空气( 很轻)

人空气无色无味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能轻轻松松把空气给别人呢

人空气无色无味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能轻轻松松把空气给别人呢

人空气无色无味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能轻轻松松把空气给别人呢诚然,人空气无色无味无形无实,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像将衣物传递给他人一样将空气传递给别人。

可是我们每个人的活动都是以空气为媒介,无论是沿着街道行走,或是把手放在窗户上,我们都要体验空气,同时却无法将其传给他人。

但是,当我们发现空气中游荡的馥郁芬芳或充斥着硫酸性刺鼻气味时,我们才能感受到空气确实存在且可以被传递给别人,即使它微不可见。

其实,“把空气给别人”这句话关联着更加丰富的含义。

首先,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温柔、友爱、释放他人的负能量和幸福的情绪著名于“空气”,而这种正能量是可以影响环境和他人感受的,这也是传播空气的一种方式。

例如,当我们家中的温馨模式得到别人的传递和认可时,周边的空气也会随之变得舒服温暖。

同样,内在的亲切和慷慨也可以成为心灵的空气,通过分享给他人来影响他们,从而让曾经受过痛苦的人感到轻松快乐。

其次,把空气给别人也可以暗指在生活中融入菁华之心,慷慨解囊,将更多细节关怀作为礼物传递给他人,让生活中尽情地融入此刻的快乐。

例如,母亲给孩子许下“守护你一生”的誓言;父亲给孩子许下“任你想”的承诺;以及其他以温情妙语传递的多种形式——这就是一份永恒的空气,可以赋予孩子们一份温暖和慰藉,让他们生活在一种和谐情绪之中。

最后,也许我们不可能轻轻松松把空气直接传给他人,但它却可以以精神、情感和言语的方式转移出去:一份祝福、一句惊喜、一种温柔和一种加油的支持,都可以表达为空气进入他人的“空间”,一份慰藉和激励。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无法以肉眼所见将空气传给别人,但通过将爱与安慰的精神转移,不仅可以在心灵上平衡空气,也可以无形中将空气传给他人,实现“把空气给别人”的温暖寄语。

空气有哪些性质

空气有哪些性质

空气有哪些性质
空气性质:空气无色无味,气态。

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

把气体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为22.4L/mol。

扩展资料
空气物理性质
空气无色无味,气态。

在0℃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Pa)空气密度为1.29Kg/m3。

把气体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为22.4L/mol。

空气的比热容与温度有关,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3kJ/(kg*K)。

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

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

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声速为331.5m/s。

干燥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634g/mol。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被称为干空气。

空气性质概括
占据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有重量。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

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三年级科学试卷可打印

三年级科学试卷可打印

三年级科学试卷可打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我们周围的物体,它们的_形状_、_大小_、_颜色_等各不相同。

2. 水是一种没有_颜色_、没有_气味_、没有_固定形状_、会_流动_的液体。

3. 空气是一种_没有颜色_、_没有气味_、_没有味道_、_透明_的气体。

4. 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_固体_、_液体_、_气体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们周围的物体只有固体和液体。

(×)2. 水和空气都是无色无味的。

(√)3.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4. 沙子是液体,因为它能流动。

(×)5.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不存在。

(×)6. 水可以变成冰,冰也可以变成水。

(√)7. 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是一样的。

(×)8. 固体都是硬的。

(×)9.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10. 我们可以用感官直接观察水和空气的特点。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面物体中,属于固体的是(A)。

A. 铅笔B. 牛奶C. 空气。

2. 水的颜色是(C)。

A. 白色B. 蓝色C. 无色。

3. 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空气能流动。

B. 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C.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4. 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水的(B)会发生变化。

A. 体积B. 形状C. 重量。

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A)。

A. 将纸团塞进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垂直倒扣入水中,纸团不会湿。

B. 用手在空气中挥动。

C. 观察风吹动树叶。

6. 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B)。

A. 固体B. 液体C. 气体。

7. 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流动速度,(A)。

A. 水流动得快。

B. 食用油流动得快。

C. 一样快。

8. 固体和液体的共同特点是(C)。

A. 都是透明的。

B. 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还是无色无味的吗?
——北京持续雾霾天气之反思
2013年新年伊始,北京陷入近年来少有的雾霾天气中。

持续的雾霾天气可能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究竟是什么导致持续雾霾天气的发生呢?自2011年10月至今,PM 2.5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是衡量空气污染是否超标的一个重要参数。

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PM 2.5升高的三大主要污染源,而这次北京出现的持续大雾天气也正是人们没有重视控制以上三大污染源而导致。

为了了解北京市普通市民对于这次持续将近一周的雾霾天气的看法,我采访了所在社区的一位居民,他平常很少驾车出行。

笔者:您好,我是北外附校红领巾记者站的小记者。

请问我能否问您几个问题?
被采访者:好的。

笔者:先生,请问您对于这次北京持续大雾天气、PM 2.5严重超标有些什么看法?
被采访者:这是对之前人们没有重视环境治理的一个警醒,也是一个惩罚。

这提醒我们以后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以前大家都说“雾都伦
敦”、“雾都重庆”,没想到这次北京也成“雾都”了。

笔者:刚才您也说了,我们以后要注意保护环境。

为了让北京避免再次被大雾笼罩,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实际行动呢?
被采访者: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导致PM 2.5超标的一大污染源,因此,作为普通市民,我认为我们以后出行时应该尽量少开汽车,经常使
用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

这样也是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菲薄之力。

笔者:没错,保护环境是百年大计,并非立竿见影,但是我们要有远见,同时从自己、从身边做起。

谢谢您的配合。

说到这里,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了英国作家狄更斯笔下维多利亚时代的“雾都”——伦敦。

那时候,在工业革命中的伦敦,雾是浑浊的、令人窒息的。

直至1952年,伦敦仍是不计环境成本的工业化城市。

就在那一年的12月5日,一场烟雾在短短5天之内夺去了4300条生命,这一事件使伦敦人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将城市成功转型,将其从工业化的“雾都”变成现代化的“酷都”。

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北京市政府制定了许多措施,如,部分区域车辆按排放量限行,对污染大气的行为进行5000元至50万元的罚款甚至责令污染大气过重的企业停业整顿。

保护环境一方面需要政府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意识并自觉实践。

对于环境保护,假如人们依然麻木迟疑而不积极行动,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就会变成看得见、闻得到、摸得着的了。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将来,老师教学生们说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时候,可能一个孩子会站起来反驳:“老师您说的不对,空气有色也有味!”毫无疑问,我们都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因此,我们不仅要把“保护环境”这四个字念在口里,记在心里,还要做在手里,因为我们都真心地希望空气永远是无色无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