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专题--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古代埃及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极为独特而充满魅力的古代文明,它的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给人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遗产和印象深刻的历史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埃及的一些历史知识点,带领读者走进这个神秘而精彩的文明。
一、古代埃及的起源古代埃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
这个统一过程被称为“埃及统一时期”,标志着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走向繁荣。
统一后,古埃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二、法老王与法老王国法老王是古埃及的国王,被视为神的化身和国家的统治者。
法老王国是古埃及最繁荣的时期,法老王国的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建立了众多壮丽的金字塔和庙宇,挖掘了大量的运河和灌溉系统,推动了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三、金字塔的建造与神秘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们被法老王视为永恒的住所。
金字塔的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储备丰富的资源以及先进的建筑技术。
金字塔也是古人留下的一大谜题,至今仍有很多关于其建造方法和目的的猜测和争议。
四、尼罗河和灌溉系统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母亲河,它为古埃及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建立了庞大而高效的灌溉系统,通过运河将水引导到农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支撑了法老王国的经济繁荣。
五、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包括多神教和人与神交流的仪式。
他们崇拜众多神祇,其中包括负责死后世界的奥西里斯神和统治太阳神拉的胡罗伊神等。
古埃及人相信死后有来世,因此进行了大量的陵墓建设和埋葬仪式。
这些陵墓和墓葬物品的发现,为后世研究古埃及文化和信仰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六、古埃及的文化与艺术古埃及人在文学、建筑、绘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们创造了象形文字,用以记录历史和宗教文献,如《埃及书》和《死者之书》等。
埃及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金字塔、庙宇和陵墓等都展现出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此外,艺术方面,古埃及的壁画、雕塑和珠宝设计都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寓意。
世界古代史及第五单元知识点

3.早期殖民掠夺有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集中体现在三角贸易上。三角贸易以贩卖黑奴为中心。
请牢记以下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
(2)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3)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4.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5.意义: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最大影响)。
(3)局限: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成年男性公民才拥有。
三、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西欧中世纪的城市
(1)中世纪城市一般是通过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来获得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但是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2)城市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即城市的空气令人自由)。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市民中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世界近代史(九上)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4到15世纪,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
1.发源地与传播地区:发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
2.核心内容(进步思潮、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3.代表人物:(1)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长诗《神曲》是他的代表作。
文化历史知识

文化历史知识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为悠久和辉煌的文明之一,其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的地区之一。
古埃及人民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文化遗产,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当时上埃及和下埃及两大地区统一为一个国家,建立了古埃及王国。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法老为首的君主制,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统治着全国。
法老统治下的古埃及社会分为贵族、祭司、士兵、官僚和农民等阶层,社会结构相对稳定。
古埃及人民崇拜众多的神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太阳神拉。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神庙和神像遍布全国。
古埃及人相信死后会有来世,因此他们在生前就开始为来世做准备,修建金字塔和墓室,并将财富和物品埋入墓中,以供来世使用。
古埃及文明在建筑、艺术、文学、医学、数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古埃及的建筑工程包括金字塔、神庙、陵墓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吉萨金字塔群,是古埃及王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古埃及的艺术作品包括石雕、壁画、陶器等,展现了古埃及人的生活和信仰。
古埃及的文学作品如《亡灵之书》、《阿玛尔纳诗歌》等,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
古埃及人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们制定了许多治病的方法和药物,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埃及文明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外部侵略和内部分裂所致。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军队入侵埃及,结束了古埃及王国的统治,古埃及文明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尽管古埃及文明已经消失了几千年,但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地,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的辉煌和灿烂令人震撼,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珍惜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初中七年级世界史教案:了解古埃及文明和金字塔的建造

初中七年级世界史教案:了解古埃及文明和金字塔的建造了解古埃及文明和金字塔的建造一、古埃及文明的概述在初中世界史学习中,了解古代文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其中,古埃及文明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埃及文明不仅有着庞大而复杂的宗教体系,还拥有独特的艺术、科学和社会制度。
同时,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也是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领域。
二、古埃及文明的起源与特点1.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定居在尼罗河流域。
由于尼罗河为一条富饶而可预测洪水周期性河流,并提供了适宜农业发展所需水源,加上周围地理环境边界清晰,这使得古埃及成为一个稳定而繁盛的帝国。
2. 古埃及社会制度以法老为首领,法老认为自己是神圣化身,并统治全国。
此外,在社会结构方面,古埃及人分为法老、贵族、官僚、牧师、士兵和农民等不同阶层,农民占据了社会大多数人口。
3. 古埃及宗教体系主要信奉一系列众神,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神拉。
另外,他们对死亡与来世的观念非常重要,认为生命是永恒的,因此在死后能继续享受幸福。
这种信念也为金字塔建造提供了动力。
三、金字塔的建造1. 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在设计和建造方面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先进技术。
2. 最著名的金字塔是位于吉萨高原上的胡夫金字塔,它是法老胡夫下葬的地方。
这座巨大的石质墓穴高达146.5米,由约250万块巨大石块堆砌而成。
3. 在金字塔建造过程中,古埃及工人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劳动。
他们需要运输巨石、修整石块并将其放置到正确位置上。
这些工人是由农民在尼罗河的洪水期间和农忙之余担任的,可以说他们承受了很大的劳动压力。
4. 金字塔的建造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还需要精确的工程测量技术。
通过将星座与地表进行对应,古埃及人能够合理地计算金字塔各个部分的尺寸和角度,保证建筑物稳定且垂直。
四、金字塔的意义和影响1. 金字塔被视为法老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世界史古代埃及知识点大一

世界史古代埃及知识点大一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其独特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古代埃及的一些知识点,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经济贸易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以便读者对古埃及文明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政治制度古埃及的政治制度以法老为核心,法老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领导者。
他们被认为是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法老通过官僚制度来管理国家事务,下设各级官员,其中最重要的是寺庙官僚和行政官僚。
寺庙官僚负责管理宗教事务和神庙,行政官僚负责管理政府事务和行政管理。
此外,埃及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进行扩张。
二、宗教信仰古埃及人深信来世的存在,他们将生死视为轮回不息的过程。
他们崇拜众多神灵,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神拉,被认为是法老的保护神。
埃及人还崇拜一系列的动物神,如豺狼神安布特、蛇神阿皮斯等。
除了神灵,古埃及人还相信魔法和巫术的力量,并进行祭祀和仪式以获取神灵的保佑。
三、建筑艺术古埃及以其庞大且宏伟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中最著名的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吉萨金字塔群,如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等。
除了金字塔,埃及人还建造了众多的神庙、陵墓和宫殿。
他们注重建筑的坚固耐用,使用大量的花岗岩、石灰石和混凝土。
此外,埃及还创造了独特的墓葬文化,如狮身人面像、棺材和墓室壁画等。
四、经济贸易古埃及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尤其以尼罗河的泛滥冲积带为肥沃的农田。
埃及人种植了大量的小麦、大麦、葡萄、棉花等农作物,同时养殖了牛、羊、马等家畜。
此外,古代埃及还以金、铜、石材等资源闻名于世,与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尤其是与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贸易往来频繁。
五、社会生活古埃及社会由法老、祭司、贵族、官僚、军队和农民等组成。
法老和贵族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而农民则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
古埃及人注重家庭和尊重长辈,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世界古代史-古代埃及文明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代史-古代埃及文明知识点整理●一、古代埃及的主要王朝●前王朝时期(前4500-3100)●早王朝时期(第1-2王朝前3100-2686)●古王国时期(3-6 前2181-2040)●第一中间期(7-10 前2040-1786)●中王国时期(11-12 前2040-1786)——夏约开始于前2070年●第二中间期(13-17 前1786-1567)●新王国时期(18-20 前1567-1085)●后王朝时期(前21-31 前1085-332)●(一)埃及文明的产生与早王朝时期●1.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农业发达●测定水位和丈量土地的需求带来了天文学和数学的兴盛●宗教观念,认为世界是循环往复,死后可以复生,注重来世与死后世界,制作木乃伊●古埃及的居民:约前6000-5000年,古埃及文明创造者是讲哈姆语的北非土著和讲塞姆语的西亚土著融合而成。
哈姆—塞姆语系又称“闪含语系”或“亚非体系”,包含今天西亚和北非地区。
●塞姆人:闪米特人;哈姆人:含米特人●现代埃及人属于阿拉伯民族,同古代埃及人是两个概念。
●2.埃及文明的产生(前4500年开始)●塔萨—巴达里文化:——氏族社会、开始走向定居●游牧转向定居的标志、农与手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动物崇拜●涅伽达文化Ⅰ期:——王权萌芽●即阿姆拉特时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
墓穴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私有制记号),各墓都有自己的统一符号,反映出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出现。
●考古发现了象征荷鲁斯神鹰(埃及王朝时期荷鲁斯式王衔名符号的最早标志)的图案和下埃及王冠标志的红冠图案。
王冠、红冠都是埃及王权的重要标志。
表明王权处在萌芽之中。
“猎狮调色板”反映诺姆之间的战争;“蝎王标”——蝎王配有一条象征王权的公牛尾;白冠象征王权、蓝冠象征战争。
●处于阶级社会和国家产生的前夕。
生产力有一定发展,出现专门燧石加工业。
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的第二次大分工。
[历史学]大学古代史古代埃及
![[历史学]大学古代史古代埃及](https://img.taocdn.com/s3/m/3415299ad1f34693dbef3e2e.png)
在神话中荷鲁斯最终战胜了塞特而在现实中埃及则是上埃及征服了下 埃及(第一、第二王朝的统治中心都在上埃及,而且我们课本中也多次 提到对南方对北方胜利的征服战争),因此,如果说神话代表了埃及的 统一战争,那么代表胜利者上埃及的肯定也是荷鲁斯而不是塞特。
统一的影响 王权的加强——法老 法老,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这一称呼则来源于埃及语的“王 宫”一词。因此“法老”原指王宫或者朝堂,到埃及第十二王朝末期, “法老”一词还仅仅使用于指代王宫。 最早将“法老”用来表示埃及君主的是第十八王朝埃赫那顿时期的一 封信,其中提到“法老,愿他健康长寿并富有,君王”。在此之后的第 十九王朝,“法老”一词还可以用来代表贵族,而不仅仅是国王。直到 第二十二王朝,法老一词开始同法老具体的称谓联系在一起使用,“法 老”才成为现在的含义,即埃及国王。 在不使用“法老”一词的时间里,古埃及人一般使用“国王”、“殿 下”、“君主”等词表示国家的统治者,但这些词都是古埃及文的意译, 而不是音译。而由于“法老”一词的独特性,后人习惯上就把所有古埃 及国王都用这一称谓表示了。
上埃及 下埃及 上埃及——尼罗河河谷,悬崖峭壁举目可见,之外就是沙漠。崇尚白 色,国王头戴白冠,国库称白屋。崇拜秃鹰神,以莲花为象征。
下埃及——平坦无际的尼罗河三角洲。下埃及崇尚红色,国王头戴红 冠,国库称红屋。崇拜眼镜蛇神,以纸草为象征。
法老的皇冠:上埃及是白冠,下埃及是红冠,两个一起戴象征上下 埃及的统一。
优越的地理环境、富裕的农业生产对古代埃及文明产生 了重要影响:
A、为埃及法老权力的强化奠定了经济基础,统一灌溉农业促进了埃 及王权的加强,并导致古埃及庞大官僚机构的产生; B、挑战强度的不足缓慢了埃及文明发展的步伐。良好的自然环境使 埃及成为古代世界的一大粮仓,然而埃及的生产力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 飞速的发展。相反,几千年来却是步履蹒跚,发展缓慢。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尼罗河谷地区已是人类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地区, 但是两三千年过去了,这一地区的生产水平增长仍不显著。古埃及的农 具两千年来除了犁的改进之外,似乎没有显著进步。一直到新王国时期, 埃及的农业生产才开始使用青铜器具,古王国到中王国时期一直处于金 石并用时代。而同时期,其他地区的文明则大踏步进入了铁器时代。 C、独特的地形使古代埃及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按照自己的道路独 立发展,世代传承而少有变异。即使在喜克索斯人建立异族王朝的时候, 埃及固有的文化传统也没有中断。与两河流域的政权频繁更替和刀光剑 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伟大的世界文明(古埃及)

在一个残阳如血的傍晚,一群阿兹特克人正在一块巨型圆石上,雕刻着警醒 后人的预言——“世界的末日就要来临„„。”转眼间几千年过去了,生息在地 球上的人们正享受着舒适的文明生活,世界末日的预言似乎也已经成了历史的嬉 谑,而文明的兴衰交替却成了历史的必然。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现,从一枚小小的印章上,我们探寻到了四千五百年前 古印度的城市繁华;从一尊高大的雕像中,我们感受到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光芒; 而巍峨的金字塔也把天文、数学等广博的知识一一包容„„
岁月倥偬,斗转星移,祖先们在几千年前建造的一座座神殿如今已凋敝残缺; 祖先们在几千年前创造的一个个文明史话如今已湮没在了历史的尽头,莫非文明 兴衰的轮回不可避免?莫非我们正在享受的文明生活也会走到尽头?
德国有位学者曾说过:“人类假如想要看到自己的渺小,无需仰望繁星闪烁 的苍穹,只要看一看我们之前就存在过、繁荣过,而且已经灭亡了的古代文明就 足够了。”是的,面对古人创造的一个个文明史话,的确令我们无比钦佩与汗颜; 目睹古文明遗址上的段段残垣,却令我们无比的惊悚与恐惧..我们从玛雅人的纪 年柱上已经知道,玛雅人早在两千年前已经掌握了极为精准的天文知识;我们从 古罗马人的大剧场遗址中已经领略,古罗马人早在两个世纪前已会运用极其优美 的音响效果„„
古埃及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 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早王朝时期又称为金字塔时期,约自B.C.3100年起至B.C.2686年止。这五百 年中,埃及没有外患,国王得以专心一意的去建筑他们的巨大坟墓金字塔 。作 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与太阳崇拜密不可分。太阳神拉保护着这些法老的陵墓。 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国内的人 大概分为贵族和平民二级。平民中有的是奴隶,有的是自由人,但都没有产业, 唯有国王和贵族有产业。这些贵族曾经遗留下来许多年以来,古埃及就以众多的人造奇观 而闻名于世。苍茫的星空下,许多古老国王 的首府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就像是一些没有 茎叶的花朵散落在各处„„穿过岁月的河流, 我们看到了巨石护佑下那些孤寂而静默的不 亡魂灵,它们无声地见证着时间,以一种无 比神秘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几千年来尼罗河 畔这片红土地上发生的美丽故事„„“人怕 的是时间,而时间怕的是木乃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内容: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王朝,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古代埃及的文化
概论
埃及的自然环境埃及①位于东北非洲。
它北临地中海,西为利比亚,南与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古代的努比亚)接壤,东与阿拉伯半岛隔红海相望,东北角经西奈半岛与叙利亚巴勒斯坦相联。
在古代,它与外界交往较为困难,相对孤立。
在埃及历史中,尼罗河起过重要作用。
它由南而北流贯埃及全境,在今开罗附近,它分成许多支流,形成尼罗河三角洲。
故埃及在地理上分为南部的上埃及(即河谷地区)和北方的下埃及(即三角洲地区)。
埃及南部气候非常干燥,几乎常年不雨,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
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不仅给埃及带来水,也带来肥料。
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居民创造古代埃及文化的居民属哈姆一塞姆语系。
②古埃及人的外貌特征是高个头儿、直鼻、额头较低、脸较宽、眼睛扁而黑、兰黑色的头发、密密的眼睫毛,肩宽而直、黑色皮肤,体魄健壮。
其体形外貌既不同于古代的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也不同于古代西亚的塞姆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史料研究古埃及历史的资料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希腊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如希罗多德的《历史》、戴奥多拉的《历史集成》、斯特拉波的《地理学》、老普林尼的《自然史》等。
这些著作的作者多半亲身访问过埃及,听埃及人讲述过埃及历史,因此他们提供的资料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
在19世纪以前,西方人主要就是根据这些著作来了解古代埃及历史的。
这类资料的缺点是,作者生活的时代离事件发生的时代太远;他们都不懂古埃及语言和文字,全凭他人介绍,偏见和以讹传讹者难免;记载的事情不连贯,零乱不堪,形不成一个基本的、更不用说完整的概念。
二是古埃及的文字资料,它们或者写在纸草上、皮革上,或者刻于石头上。
这是研究古埃及史的最主要、也最真实的资料。
考古学提供了大量的古埃及文字资料,为恢复古埃及历史原貌提供了主要依据。
三是古代遗留的各类遗迹和遗物(城市、建筑物、艺术作品、纺织品、各种器皿、武器、工具……等)。
虽然有这些资料,但总的说,研究古埃及史的资料仍然不足,而且各个时期拥有的资料也极不平均。
古埃及的文物和文献历经几千年沧桑,被毁坏的极多,再也无法挽回。
现代埃及学家或将古埃及象形文字汇编成册,如德国的塞特(Sethe),在本世纪初出版了《Urkundtn des aegypfischen Altertums》;或译成现代文字出版,如美国的布利斯特德(Breasted)在本世纪初出版的《古代埃及文献》(《Ancient Records of Egypt》)(五卷);李希泰姆()于本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三卷本《古代埃及文献》(《Ancient Egyption Literature》)。
苏联学者多次编辑出版的《古代东方史文选》;普理查得()主编的《古代近东文献》(《Ancient Near EasternText》)等资料集,其中也有不少古埃及的资料。
另外还有若干铭文集,如彼特里(Petrie)的《西奈铭文》、伽丁内尔()的《维勒布尔纸草》(四卷本),以及《第十八王朝后期文献》等。
这些文献大都是通过考古发掘和发现得来的。
从上个世纪以来,在埃及常有考古新发现。
但在19世纪末叶以前,发掘极不科学,带有很大的掠夺性。
因此,不仅大量埃及文物流落于西方各国的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而且每个地方的发掘都缺少科学的方法和记录,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史学史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古老的埃及文明抱有浓厚的兴趣,对埃及历史的研究也可以说自古代即已开始(如埃及古王国第五王朝时写成的《上古埃及年代记》,即著名的《帕勒摩石碑》上的铭文,以及托勒密时代的曼涅托写的《埃及史》等),但科学的埃及学却是肇始于近代法国学者商波良。
他释读成功了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为埃及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解开古埃及历史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
商波良,1790年生于法国南部洛特省。
其父是书商。
他本人自幼即表现出了很高的语言天赋,无师自学了许多种语言文字:阿拉伯文、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等。
在此基础上,他利用古埃及留下的双语言和三语言铭文(如《罗塞塔石碑》上的埃及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字三语言铭文)释读成功了埃及的象形文字。
1822年9月22日,他在法国科学院宣读了他释读成功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报告(该报告以《致达西尔先生的信》的形式发表),宣告了埃及学的诞生。
以后,他进一步释读并搜集象形文字铭文和古埃及文物。
19世纪50年代,商波良的成就获得公认。
于是西方各国掀起了埃及学热。
他们登记和发掘埃及古代遗址,探求古埃及文物和文献,扩大商波良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成果,编写象形文字的文法和字典。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彼特里等人使埃及的考古发掘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与此同时,西方学者还开始把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资料纳入古埃及史的研究之中。
如法国的马斯伯乐和美国的布利斯特德等。
20世纪以来,埃及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埃及学人才辈出、古文字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古代遗址得到更进一步的科学化的发掘(图坦哈蒙墓的发掘是其成果之一)、考古发掘报告成批出版、古埃及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研究,一部部的专著陆续出版、论文的发表更是不可胜数,还有专门的杂志(如英国的《埃及考古学杂志》《The Journal of EgyptianArchaeology》)。
古埃及历史的基本轮廓和线索,乃至一些细部都逐渐地明朗化。
埃及学已成为世界历史,特别是古代世界史的一个重要分支。
---------------
①古代埃及人并不把自己的国家叫做“埃及”,而是叫做“凯麦特”,意为“黑土地”。
“埃及”一名来源于古希腊人,他们把古埃及孟斐斯城主神普塔赫叫做“海库普塔赫”(Aigyptos),“埃及”(Egypt)即为其讹称。
②哈姆塞姆语系包括塞姆语、古埃及语、柏柏尔语、库什语和查德语。
关于西亚移民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以及通过哪条道路来到埃及,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