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主要设表的编制要求
暖通设计任务书

暖通设计任务书暖通空调设计任务书⼀、室内设计参数⼆、供热空调与通风设计要求2.1.1 冷源与热源1.商业部分冷源采⽤电制冷冷⽔机组,机组采⽤2 ⼤1⼩配置。
空调⽔系统采⽤⼀次泵变流量系统。
影院采⽤风冷热泵机组。
商业下沉⼴场及⼀层外围零售店铺预留分体空调。
2.商业采⽤市政热源换热后作为冬季热源,各换热系统与制冷系统合⽤机房。
影院与商业合⽤换热机组,单独计量。
3.其它市政条件等待项⽬公司与市政供热部门对接后提供准确数据作为设计依据。
4. ⽔冷冷⽔机组宜选⽤满⾜国家《冷⽔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级以上(含⼆级)认证的产品。
5. 电制冷机冷媒应采⽤环保型冷媒。
6. 制冷及供热机房宜尽量设置于负荷中⼼,以便减少冷媒输送距离。
7. 空调冷热⽔系统应设计具有过滤、缓蚀、阻垢功能的⽔处理设施。
空调热⽔及采暖⽔系统的补⽔总硬度⼤于 6mmol/L 时应进⾏软化处理。
8. 每台制冷机冷却⽔进出⽔管道宜设置冷凝器⾃动在线清洗装置,冷却⽔系统过滤器孔径不⼤于1.5mm,有效通过过滤⾯积⼤于连接管道截⾯积 3 倍。
9.冷却塔的安装范围为商业屋⾯。
10. 冷却塔选型按照对应制冷机组散热量确定。
11. 冷却塔应选⽤低噪声产品,集⽔盘有效容积应满⾜:(1) 湿润冷却塔填料所需⽔量,⼀般按照冷却塔⼩时循环⽔量的 1.5%考虑;(2) 停泵时靠重⼒流⼊的管道⽔容量。
12. 冷却⽔补⽔需设置不⼩于 2 ⼩时⾼峰负荷储⽔量。
13. 冷却塔宜采⽤母管连接⽅式。
每组与制冷主机对应的冷却塔进出⽔⼝应设置电动开关蝶阀。
冷却塔各布⽔⽀管应设置调节⽤等百分⽐蝶阀,阀门设置见图 2.1.1.1。
多台冷却塔积⽔盘应设置平衡管联通。
14. 有冻结危险的地区,冬季运⾏的冷却塔应采取防冻措施,冷却塔填料及边框应为防冻型材料制作,其集⽔盘需设置电伴热及电加热设施,相关补⽔管,冷却⽔供回⽔管及阀门等亦应保温并设置电伴热。
15. 冷却⽔系统设计时应考虑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处理措施。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涉及到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性,同时也关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人员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
1. 设计规范要求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性能优良。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1.1 温湿度控制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功能,确定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
例如,对于办公室和商业空间,通常要求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1.2 通风换气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空气质量和需要排除的污染物等因素,确定通风换气量。
同时,要考虑到节能和室内空气质量的平衡,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
1.3 空调系统容量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面积、朝向、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热负荷等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容量。
确保系统运行时能够满足室内热舒适需求,同时避免系统的过度设计和能源浪费。
2. 安装规范要求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过程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安全可靠的运行。
以下是一些安装规范要求的例子:2.1 设备安装:空调设备的安装要符合制造商的要求,包括设备支撑、固定、防震、接线等。
同时要确保设备通风良好,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2.2 配管安装:配管的安装要求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施工,确保系统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注意防止漏水和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2.3 隔音和隔热:对于空调系统的管道和设备,需要采取相应的隔音和隔热措施,以减少噪音和能量损失。
3. 运行与维护规范要求在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可以延长系统的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运行与维护规范要求的例子:3.1 定期维护: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更换滤芯、检查电气系统等。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暖通专业设计标准(全)

暖通专业设计标准(全)一、设计基本原则1. 安全性:暖通专业设计应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避免因设计不当导致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
2. 舒适性:充分考虑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噪音等因素,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节能性: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4. 可持续性: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6. 合规性: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确保设计合规。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 空调系统设计(1)空调系统类型选择:根据建筑功能、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水冷式、风冷式、多联机等空调系统。
(2)空调负荷计算:准确计算空调冷热负荷,为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3)空调设备选型: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4)空调管道设计:合理布置空调管道,减小管道阻力,降低能耗。
2. 通风系统设计(1)通风方式选择:根据建筑特点,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2)通风量计算: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计算通风量,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通风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满足通风需求。
(4)通风管道设计:合理布置通风管道,减小管道阻力,降低能耗。
3. 暖通设备安装设计(1)设备安装位置:充分考虑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等因素,合理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2)设备基础设计:根据设备重量、振动等因素,设计合适的设备基础。
(3)设备连接方式:确保设备连接牢固,减少振动和噪音。
(4)设备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1)控制策略:根据建筑需求,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2)控制系统选型: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实现设备自动调节。
(3)控制界面设计:简洁、直观,便于操作。
(4)监控系统设计: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便于故障排查和维护。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篇一:暖通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 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条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C;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C中作业不应低于12°C重作业不应低于10°C 注:①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暖通空调设计要求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目录常用设计规范目录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制冷设计规范自动控制规范消声与隔振设计规范暖通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采暖通风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冷库设计规范氢氧站、供氢站设计规范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锅炉房设计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通风与空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风空调风口标准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标准压缩机的安装规定风机的安装规定泵的安装规定空分设备的安装规定常用设计规范目录基础类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1、防空地下室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必须确保战时防护要求,并应满足战时及平时的使用要求。
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应采取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2、防空地下室的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平时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战时应按防护单元分别设置独立系统。
3、专供平时使用的时的进风口、排风口和排烟口、战时采取的防护密闭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3.4节中的有关规定。
4、所有设备及材料的选用均满足防火、防潮及卫生要求,且便于安装和维修。
5、医辽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和人员掩蔽所的战时通风方式,应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
各类工程的战时人员新风量应按表 5.1.5采用。
战时人员新风量标准m3/(P·h))表5.1.56、防空地下室平时人员新风量的确定,通风时不应小于30(m3/(P·h))空调时宜按表5.1.6采用。
平时人员空调新风量标准(m3/(P·h))表5.1.6注:过渡季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30m3/(P·h)7、防空地下室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宜按表5.1.7采用。
战时清洁通风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温度计表5.1.78、防空地下室内平时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宜按表5.1.8采用。
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温度计表5.1.8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1o2 本标准适用于 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 1 手工制图 2 计算机制图. 1"3 本标准适用十暖通空调专业 卜 列的工程制图: 1 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 竣工图1
2 原有建筑物, 构筑物等的实侧图;
局那放大用 管沟断面图
下 1a 1s }o :, O
前
根据建设部建标 「9创 24 1 9 4 号文件 《 关丁印发 儿九八年l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 . 修订计划 ( _ 第 _ 批少的通知》 卜 达的任务, 本标准编制组对 《 暖通空 调制图标准》(B 1 -8)进行了修编.编制组首 G J 8 1 4 先参照 1 0年收集到的反馈意见提出征求意见稿, 9 9 而向全国厂泛征求意见,随后提出r 送审稿, 再经函 市和专 家审查通过. 使之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本标准的修编日的是 一 ,与19 90年以来发布实施的 《 技术制图》中 相关的国家标准 〔 包括 I T /0的相关标准)在 S V1 O
扭依管
313 自定义水' . . 汽管道代号应避免与表 311 .. 相矛盾, 并应在
* 一zT I M "ao s -f 2 '图 中 可 使 自 义 线 含 ,应 确 明且 . 样 也 以 用 定 图 及 义但 明 说 , 1
其含 义不应 与本标准相反
3. ,管 阁 和 件 图 宜 表 . 用 .3水汽 道 门 附 的 例 按 3. . 1 1采 3
1 几抽 砚 . 尸 切 . 同 . 厌 . , .不 .., 仍 月 甲,
一
1 3 x日 1 4 (Y
1 Q
往映及引出胶七 非本专业设备骏即 回水,缝
人 白曲汾 各胜. ,', ·J
中侧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内容(1)负荷计算: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屋盖的冷负荷;内墙的冷负荷;空气渗透的冷负荷;设备﹑照明﹑人体的负荷计算;室内冷负荷;根据卫生要求确定新风量,计算新风负荷,建筑总冷负荷;(2)空调系统确定:根据建筑物功能和实际条件,选择空调系统形式。
气流组织设计:室内空气状态点的确定;送风系统设计;选取新风机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散流器与回风口等;(3)风系统的设计:a.风管尺寸计算;b.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c.风管水力计算;(包括干管和支管)d.风管水力平衡;(对各并联管段进行阻力平衡,计算系统总阻力)e.风机选型:(根据系统总风量和计算阻力选用风机型号)(4)水系统的设计:a.管径计算;b.直线管段的阻力计算;c.局部阻力计算;d.总阻力计算;(5)绘制空调系统平面布置图、流程图。
a.空调平面图。
b.空调或新风机房平、剖面图。
c.水系统图。
2、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的编写应保证设备计算分析的条件充分性、过程的层次分明性及结果的数据准确性。
所采用的主要公式应给出出处。
对所选用设备、确定的方案给出简要的分析。
2、课程设计说明书手写或打印,用统一的信纸,依次包括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并装订成册。
3、图纸:规格按国家规定标准,长度可根据需要加长。
图例、文字按专业制图标准要求。
按照工程制图要求绘制至少3张A2或以上图纸,必须包括空调系统平面图、设备、管件编号。
设计图纸要求:(1) 空调系统平面图:设计建筑某一层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图,包括管道尺寸、数量与形式、必要的阀门等。
(2) 空调或新风机房平、剖面图:包括各种设备的型号、尺寸、定位尺寸的标注情况,水管道的坡度、坡向、标高、定位尺寸和管径的标注情况。
机房适当位置剖面。
(3) 水系统原理图:绘制整个建筑的空调水系统原理图,表示出水系统定压、空调系统等的连接原理及相应设备。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暖通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国家设计规范:《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建筑设计防⽕规范》 GB 50016-2014《⾼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规范》 GB 50067-201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201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建筑机电⼯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环境空⽓质量标准》 GB 3095-2012《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房间空⽓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2021.3-2010《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2007年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规范》 WS394-20122.地⽅设计规范(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15《公共建筑绿⾊设计标准》 DG/TJ08-2143-2014《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98-2014《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6《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DB 31/844-2014《餐饮⾏业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110-2004《上海市民⽤建筑⼯程施⼯图节能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沪建交(2012)1273号3.公消【2015】98号-关于执⾏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4.建设单位关于本⼯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提供的有关资料;5.建筑专业提供的技术⽂件。
⼆、⼯程概况:本⼯程地块总建筑⾯积约119110㎡,其中地上⾯积约87603㎡,地下⾯积约3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