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机械波课后习题分析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答案

衡水学院 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B 》机械振动 机械波 习题解答命题教师:杜晶晶 试题审核人:杜鹏一、填空题(每空2分)1、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4cm ,周期T =2s ,其平衡位置取坐标原点。
若t =0时质点第一次通过x =-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2cm 处的时刻为23s 。
2、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 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 ,振幅为A 。
(a )若t=0时质点过x=0处且朝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cos(2//2)x A t T ππ=-。
(b )若t=0时质点过x=A/2处且朝x 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cos(2//3)x A t T ππ=+。
3、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 0.5 m 。
4、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4.0100(2sin 02.0SI x t y -=π,则振幅是 0.02m ,波长是 2.5m ,频率是 100 Hz 。
5、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有 波源 和 连续的介质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C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周期是T ,当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从1/2最大位移处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为( )(A )T /12 (B )T /8 (C )T /6 (D ) T /4( B )2、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1所示,振动曲线1的相位比振动曲线2的相位( )图1(A )落后2π (B )超前2π (C )落后π (D )超前π ( C )3、机械波的表达式是0.05cos(60.06)y t x ππ=+,式中y 和x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 ,则( )(A )波长为5m (B )波速为10m ⋅s -1 (C )周期为13s (D )波沿x 正方向传播( D )4、如图2所示,两列波长为λ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
机械振动_机械波课后习题

习题5 •机械振动5.1选择题(1) 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Acos(,t ),则该物体在t=0时刻2的动能与t二T/8(T为振动周期)时刻的动能之比为:(A) 1: 4 ( B) 1:2 (C) 1:1 (D) 2:1(2) 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作的功为(A)kA2(B) kA2/2(C) kA2//4(D)0(3)谐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的位移等于(A),4(C) 一3A2(B)冷(D) - 2A5.2填空题(1) 一质点在X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 4cm,周期T = 2s,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
若t= 0时质点第一次通过x = —2cm处且向X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2cm处的时刻为___ So(2) —水平弹簧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题 5.2(2图所示。
振子在位移为零,速度为—呱、加速度为零和弹性力为零的状态,对应于曲线上的______________ 点。
振子处在位移的绝对值为A、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A和弹性力为-KA的状态,则对应曲线上的_____________ 点。
题5.2(2)图(3) —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振幅为A。
(a) 若t=0时质点过x=0处且朝x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 __________________ 。
(b) 若t=0时质点过x=A/2处且朝x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 ________________ 。
5.3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才是谐振动?分别分析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⑴拍皮球时球的运动;(2)如题5.3图所示,一小球在一个半径很大的光滑凹球面内滚动(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短).题5.3图题5.3图(b)5.4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到原振幅的两倍时,其振动周期、振动能量、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等物理量将如何变化?5.5单摆的周期受哪些因素影响?把某一单摆由赤道拿到北极去,它的周期是否变化?5.6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在什么情况下是同号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异号的?加速度为正值时,振动质点的速率是否一定在增大?5.7质量为10 10:kg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x = 0.1cos(8t,空)(SI)的规律3作谐振动,求:(1) 振动的周期、振幅和初位相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2) 最大的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在哪些位置上动能与势能相等?⑶t2 =5S与t1 =1s两个时刻的位相差;5.8 一个沿x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周期为T,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t =0时质点的状态分别是:(1) x o = -A ;(2) 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A(3) 过x二一处向负向运动;2A(4) 过x A处向正向运动.V2试求出相应的初位相,并写出振动方程.5.9 —质量为10 10^kg的物体作谐振动,振幅为24cm,周期为4.0s,当t =0时位移为24cm .求:(1) t =0.5s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此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2) 由起始位置运动到x = 12cm处所需的最短时间;(3) 在x =12cm处物体的总能量.5.10有一轻弹簧,下面悬挂质量为1.0g的物体时,伸长为4.9cm .用这个弹簧和一个质量为8.0g的小球构成弹簧振子,将小球由平衡位置向下拉开 1.0cm后,给予向上的初速度V。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集汇编含答案解析(6)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集汇编含答案解析(6)一、选择题1.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质点的振动频率是4HzB.t=2s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C.质点的振幅为5cmD.t=3s时,质点所受合力为正向最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B.电磁波谱波长由长到短顺序是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C.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波源周围如果没有介质,就不能形成机械波D.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地球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快3.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产生机械波,有波源就可以B.要产生机械波,必须要有波源和介质C.要产生机械波,有介质就可以D.要产生机械波,不需要有波源和介质4.目前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1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中,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30m~150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D.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就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纵波不能发生干涉B.“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声波比可见光容易发生衍射C.在受迫振动中,物体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自身的固有频率D.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是波源的频率变化的缘故6.在天花板O点处通过细长轻绳栓一小球构成单摆,在O点正下方A点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OA的距离是单摆摆长的一半,如图所示。
现将单摆向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θ(θ<5°),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关于单摆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B .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上升的最大高度大于在平衡位置左侧上 升的最大高度C .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D .摆球向左经过最低点的速度大于向右经过最低点的速度7.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做简谐运动的图像,那么振动系统在( )A .t 3 和t 5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B .t 3 和t 4具有相同的动能和不同的动量C .t 2 和t 5时刻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 2:1D .t 1 和t 4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放置在质量为M 的木板上,木板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周期为T ,振动过程中m 、M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物块和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因数为μ,A .若t 时刻和()t t +∆时刻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 ∆一定等于2T 的整数倍B .若2Tt ∆=,则在t 时刻和()t 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同 C .研究木板的运动,弹簧弹力充当了木板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D .当整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kx m M+ 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A 、波长λ和x =l 米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分别为:( )A.A=0.4 m λ=1m 向上B.A=1m λ=0.4m 向下C.A=0.4m λ=2m 向下D.A=2 m λ=3m 向上10.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 sC.波的频率可能为1.25 Hz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 m/s11.如图所示两个频率、相位、振幅均相同的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对叠加的结果正确的描述是()A.在A点出现波峰后,经过半个周期该点还是波峰B.B点在干涉过程中振幅始终为零C.两波在B点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D.当C点为波谷时,经过一个周期此点出现波峰12.甲、乙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点做简谐振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甲完成10次全振动,乙完成20次全振动.已知甲摆摆长为1 m,则乙摆的摆长为( )A.2 m B.4 mC.0.5 m D.0.25 m13.如右图甲所示,水平的光滑杆上有一弹簧振子,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振动图象可以得知( )A.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t1B.在t=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a点C.在t=t1时刻,振子的速度为零D.从t1到t2,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14.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t =1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B.t =2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C.t =3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D.t =4 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15.一列波长大于1 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1 m和x2=2 m的两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波长为4 3 mB.波速为1m/sC.3 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D.1 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速度16.如图甲所示,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相距6m的两个振幅相等的振源A、B。
专题07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解析版)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专题07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专练目标专练内容目标1重力场中的机械振动(1T—5T)目标2电磁场中的机械振动(6T—12T)目标3机械波的图像问题(13T—18T)一、重力场中的机械振动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斜面的挡板上,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将小球沿斜面上移并保持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然后松开小球,则()A.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为0C.弹簧弹力充当小球运动的回复力D.小球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sin mgk【答案】D【详解】A.小球运动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则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B .根据对称可知,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开始时弹簧处在原长时的加速度,即大小为sin a g θ=选项B 错误;C .弹簧弹力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量的合力充当小球运动的回复力,选项C 错误;D .小球的平衡位置满足sin mg kA θ=可知小球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sin mg A kθ=选项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甲所示,小物体和轻弹簧均套在竖直光滑的杆上,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
让小物体从离地高h 处由静止释放,其速度平方v 2与离地高度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其中高度大于0.30m 时的图线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忽略空气阻力,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h =0.10m 时,物体刚好接触弹簧B .当h =0.10m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大于gC .当h =0.22m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D .在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为0.22m 【答案】B【详解】A .分析图乙可知,小物体离地高度大于0.30m 时,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0.30m 时,接触弹簧,在0.22m 时,速度最大,重力和弹簧弹力平衡,在0.10m 时,运动到最低点。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摆球质量相同的四个摆的摆长分别为L l=2m,L2=1.5m,L3=lm,L4=0.5m,悬于同一根绷紧的横线上,用一周期为2s的驱动力作用在横线上,使它们做受迫振动,稳定时A.摆1的周期最长B.摆2的振幅最大C.摆3的振幅最大D.四个摆的周期不同,但振幅相等2.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一定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的措施是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B.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C.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3.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s时A.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B.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C.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比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短5.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2s时,弹簧振子运动到O位置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C.从t=0到t=0.2s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动能持续地减小D.在t=0.2s与t=0.6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同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A.0.60 mB.0.20 mC.0.15 mD.0.10 m7.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列水波,使漂浮在水面上相距6.0m的小树叶a和b发生振动,当树叶a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树叶b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经过1.0s后,树叶a的位移第一次变为零。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集汇编含答案解析(5)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集汇编含答案解析(5)一、选择题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a、b为x轴上的两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为 x=0,x=x b(x b>0).a 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
已知波速为v=1m/s,在t=0s 时b 的位移为 0.05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t=0 时刻起的 2s 内,a质点随波迁移了 2mB.t=0.5s 时,质点a的位移为 0.05mC.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则可能x b=0.5mD.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则可能x b=2.5m2.下列关于单摆运动过程中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A.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B.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一个分力C.单摆过平衡位置时,所受的合力为零D.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线拉力的一个分力3.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产生机械波,有波源就可以B.要产生机械波,必须要有波源和介质C.要产生机械波,有介质就可以D.要产生机械波,不需要有波源和介质4.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M、N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振子从O向N运动的过程中位移不断减小B.振子从O向N运动的过程中回复力不断减小C.振子经过O时动能最大D.振子经过O时加速度最大5.一洗衣机在正常工作时非常平稳,当切断电源后,发现洗衣机先是振动越来越剧烈,然后振动再逐渐减弱,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大;②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小;③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④当洗衣机振动最剧烈时,波轮的运转频率恰好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A .①B .③C .①④D .②④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纵波不能发生干涉B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声波比可见光容易发生衍射C .在受迫振动中,物体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自身的固有频率D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是波源的频率变化的缘故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放置在质量为M 的木板上,木板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周期为T ,振动过程中m 、M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物块和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因数为μ,A .若t 时刻和()t t +∆时刻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 ∆一定等于2T 的整数倍B .若2Tt ∆=,则在t 时刻和()t 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同 C .研究木板的运动,弹簧弹力充当了木板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D .当整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kx m M+ 8.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 、b 均处于平衡位置,质点a 正向上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该时刻质点b 正向上运动C .该时刻质点a 、b 的速度相同D .质点a 、b 的振动周期相同9.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列水波,使漂浮在水面上相距6.0m 的小树叶a 和b 发生振动,当树叶a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树叶b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经过1.0s 后,树叶a 的位移第一次变为零。
机械振动·机械波课后习题解析

习题5·机械振动5.1选择题(1)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2cos(πω+=t A x ,则该物体在0=t 时刻的动能与8/T t =(T 为振动周期)时刻的动能之比为:(A)1:4 (B )1:2 (C )1:1 (D) 2:1(2)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作的功为 (A)kA 2 (B) kA 2/2 (C) kA 2//4 (D)0(3)谐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的位移等于 (A)4A ±(B) 2A ± (C) 23A ±(D) 22A± 5.2 填空题(1)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4cm ,周期T =2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
若t =0时质点第一次通过x =-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2cm 处的时刻为____s 。
(2)一水平弹簧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题5.2(2)图所示。
振子在位移为零,速度为-ωA 、加速度为零和弹性力为零的状态,对应于曲线上的____________点。
振子处在位移的绝对值为A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ω2A 和弹性力为-KA 的状态,则对应曲线上的____________点。
题5.2(2) 图(3)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 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 ,振幅为A 。
(a)若t=0时质点过x=0处且朝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_______。
(b) 若t=0时质点过x=A/2处且朝x 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_____。
5.3 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才是谐振动?分别分析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 (1)拍皮球时球的运动;(2)如题5.3图所示,一小球在一个半径很大的光滑凹球面内滚动(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 短).题5.3图 题5.3图(b)5.4 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到原振幅的两倍时,其振动周期、振动能量、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等物理量将如何变化?5.5单摆的周期受哪些因素影响?把某一单摆由赤道拿到北极去,它的周期是否变化?5.6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在什么情况下是同号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异号的?加速度为正值时,振动质点的速率是否一定在增大?5.7 质量为kg 10103-⨯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20.1cos(8)(SI)3x t ππ=+的规律作谐振动,求:(1)振动的周期、振幅和初位相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2)最大的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在哪些位置上动能与势能相等? (3)s 52=t 与s 11=t 两个时刻的位相差;5.8 一个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0=t 时质点的状态分别是:(1)A x -=0;(2)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 (3)过2Ax =处向负向运动; (4)过2A x -=处向正向运动.试求出相应的初位相,并写出振动方程.5.9 一质量为kg 10103-⨯的物体作谐振动,振幅为cm 24,周期为s 0.4,当0=t 时位移为cm 24+.求:(1)s 5.0=t 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此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2)由起始位置运动到cm 12=x 处所需的最短时间; (3)在cm 12=x 处物体的总能量.5.10 有一轻弹簧,下面悬挂质量为g 0.1的物体时,伸长为cm 9.4.用这个弹簧和一个质量为g 0.8的小球构成弹簧振子,将小球由平衡位置向下拉开cm 0.1后 ,给予向上的初速度s /cm 0.50=v ,求振动周期和振动表达式.5.11 题5.11图为两个谐振动的t x -曲线,试分别写出其谐振动方程.题5.11图5.12 一轻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其下端悬有一质量为M 的盘子.现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盘底h 高度处自由下落到盘中并和盘子粘在一起,于是盘子开始振动. (1)此时的振动周期与空盘子作振动时的周期有何不同? (2)此时的振动振幅多大?(3)取平衡位置为原点,位移以向下为正,并以弹簧开始振动时作为计时起点,求初位相并写出物体与盘子的振动方程.5.13 有一单摆,摆长m 0.1=l ,摆球质量kg 10103-⨯=m ,当摆球处在平衡位置时,若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冲量s /m kg 100.14⋅⨯=∆-t F ,取打击时刻为计时起点)0(=t ,求振动的初位相和角振幅,并写出小球的振动方程.5.14 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成振动的振幅为m 20.0,位相与第一振动的位相差为6π,已知第一振动的振幅为m 173.0,求第二个振动的振幅以及第一、第二两振动的位相差.题5.14图5.15 试用最简单的方法求出下列两组谐振动合成后所得合振动的振幅:(1) ⎪⎩⎪⎨⎧+=+=cm )373cos(5cm )33cos(521ππt x t x (2)⎪⎩⎪⎨⎧+=+=cm)343cos(5cm )33cos(521ππt x t x5.16 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m)652cos(3.0m )62cos(4.021ππt x t x 试分别用旋转矢量法和振动合成法求合振动的振动幅和初相,并写出谐振方程。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介质中某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图乙表示的是质点N的振动图象B.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图乙表示的是质点K的振动图象C.若图乙表示的是质点L的振动图象,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D.若图乙表示的是质点M的振动图象,则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B.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C.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速度也不一定相同D.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3.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产生机械波,有波源就可以B.要产生机械波,必须要有波源和介质C.要产生机械波,有介质就可以D.要产生机械波,不需要有波源和介质4.在简谐运动中,振子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下列各组描述振动的物理量总是相同的是A.速度、加速度、动能B.动能、冋复力、对平衡位置的位移C.加速度、速度、势能D.速度、动能、回复力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纵波不能发生干涉B.“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声波比可见光容易发生衍射C.在受迫振动中,物体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自身的固有频率D.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是波源的频率变化的缘故6.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t =0.2s 时,弹簧振子运动到O 位置B .在t =0.1s 与t =0.3s 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C .从t =0到t =0.2s 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动能持续地减小D .在t =0.2s 与t =0.6s 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同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放置在质量为M 的木板上,木板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周期为T ,振动过程中m 、M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物块和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因数为μ,A .若t 时刻和()t t +∆时刻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 ∆一定等于2T 的整数倍B .若2T t ∆=,则在t 时刻和()t 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同 C .研究木板的运动,弹簧弹力充当了木板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D .当整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 kx m M+ 8.下图表示一简谐横波波源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可确定该波的( )A .波长,波速B .周期,振幅C .波长,振幅D .周期,波速9.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的质点b 比质点a 晚0. 5s 起振,质点b 和质点c 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5m ,则该波的波速为A.1m/s B.3m/s C.5m/s D.8m/s10.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时的波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5·机械振动5.1选择题(1)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2cos(πω+=t A x ,则该物体在0=t 时刻的动能与8/T t =(T 为振动周期)时刻的动能之比为:(A)1:4 (B )1:2 (C )1:1 (D) 2:1(2)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作的功为 (A)kA 2 (B) kA 2/2 (C) kA 2//4 (D)0(3)谐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的位移等于 (A)4A ±(B) 2A ± (C) 23A ±(D) 22A± 5.2 填空题(1)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4cm ,周期T =2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
若t =0时质点第一次通过x =-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2cm 处的时刻为____s 。
(2)一水平弹簧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题5.2(2)图所示。
振子在位移为零,速度为-ωA 、加速度为零和弹性力为零的状态,对应于曲线上的____________点。
振子处在位移的绝对值为A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ω2A 和弹性力为-KA 的状态,则对应曲线上的____________点。
题5.2(2) 图(3)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 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 ,振幅为A 。
(a)若t=0时质点过x=0处且朝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_______。
(b) 若t=0时质点过x=A/2处且朝x 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_____。
5.3 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才是谐振动?分别分析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 (1)拍皮球时球的运动;(2)如题5.3图所示,一小球在一个半径很大的光滑凹球面内滚动(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 短).题5.3图 题5.3图(b)5.4 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到原振幅的两倍时,其振动周期、振动能量、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等物理量将如何变化?5.5单摆的周期受哪些因素影响?把某一单摆由赤道拿到北极去,它的周期是否变化?5.6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在什么情况下是同号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异号的?加速度为正值时,振动质点的速率是否一定在增大?5.7 质量为kg 10103-⨯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20.1cos(8)(SI)3x t ππ=+的规律作谐振动,求:(1)振动的周期、振幅和初位相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2)最大的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在哪些位置上动能与势能相等? (3)s 52=t 与s 11=t 两个时刻的位相差;5.8 一个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0=t 时质点的状态分别是:(1)A x -=0;(2)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 (3)过2Ax =处向负向运动; (4)过2A x -=处向正向运动.试求出相应的初位相,并写出振动方程.5.9 一质量为kg 10103-⨯的物体作谐振动,振幅为cm 24,周期为s 0.4,当0=t 时位移为cm 24+.求:(1)s 5.0=t 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此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2)由起始位置运动到cm 12=x 处所需的最短时间; (3)在cm 12=x 处物体的总能量.5.10 有一轻弹簧,下面悬挂质量为g 0.1的物体时,伸长为cm 9.4.用这个弹簧和一个质量为g 0.8的小球构成弹簧振子,将小球由平衡位置向下拉开cm 0.1后 ,给予向上的初速度s /cm 0.50=v ,求振动周期和振动表达式.5.11 题5.11图为两个谐振动的t x -曲线,试分别写出其谐振动方程.题5.11图5.12 一轻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其下端悬有一质量为M 的盘子.现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盘底h 高度处自由下落到盘中并和盘子粘在一起,于是盘子开始振动. (1)此时的振动周期与空盘子作振动时的周期有何不同? (2)此时的振动振幅多大?(3)取平衡位置为原点,位移以向下为正,并以弹簧开始振动时作为计时起点,求初位相并写出物体与盘子的振动方程.5.13 有一单摆,摆长m 0.1=l ,摆球质量kg 10103-⨯=m ,当摆球处在平衡位置时,若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冲量s /m kg 100.14⋅⨯=∆-t F ,取打击时刻为计时起点)0(=t ,求振动的初位相和角振幅,并写出小球的振动方程.5.14 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成振动的振幅为m 20.0,位相与第一振动的位相差为6π,已知第一振动的振幅为m 173.0,求第二个振动的振幅以及第一、第二两振动的位相差.题5.14图5.15 试用最简单的方法求出下列两组谐振动合成后所得合振动的振幅:(1) ⎪⎩⎪⎨⎧+=+=cm )373cos(5cm )33cos(521ππt x t x (2)⎪⎩⎪⎨⎧+=+=cm)343cos(5cm )33cos(521ππt x t x5.16 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m)652cos(3.0m )62cos(4.021ππt x t x 试分别用旋转矢量法和振动合成法求合振动的振动幅和初相,并写出谐振方程。
*5.17 如题5.17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谐振动的合振动图形为一椭圆,已知x 方向的振动方程为cm 2cos 6t x π=,求y 方向的振动方程.题5.17图习题6·机械波6.1选择题(1)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它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C)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D)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2) 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a,b 两点位相差是(A)π (B)π/2 (C)5π/4 (D)0(3) 设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声源的频率为v s .若声源S不动,而接收器R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 B 沿着S、R连线向着声源S运动,则位于S、R连线中点的质点P的振动频率为(A)s v (B)s Bv uV u + (C)s B v V u u + (D) s Bv V u u-6.2填空题(1)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____m 。
(2)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4.0100(2sin 02.0SI x t y -=π,则振幅是____,波长是____,频率是____,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
(3) 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2cos[1πλνπ++=xt A y ,波在x =0处反射,反射点为一固定端,则反射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驻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波和反射波合成的驻波的波腹所在处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什么?两列波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满足什么条件的两列波才能叠加后形成驻波?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半波损失?答:产生机械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作机械振动的物体即波源;有连续的介质。
两列波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必须满足三个相干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在相遇点的位相差恒定。
两列波叠加后形成驻波的条件除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在相遇点的位相差恒定三个相干条件外,还要求两列波振幅相同,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
出现半波损失的条件是:波从波疏媒质入射并被波密媒质反射,对于机械波,还必须是正入射。
6.4波长、波速、周期和频率这四个物理量中,哪些量由传播介质决定?哪些量由波源决定? 答:波速由传播介质决定;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
6.5波速和介质质元的振动速度相同吗?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波的能量是以什么速度传播的?答:波速和介质质元的振动速度不相同。
波速是振动状态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而质元的振动速度是质元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运动的速度。
波的能量传播的速度即为波速。
6.6振动和波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和简谐振动方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振动曲线和波形曲线有什么不同?行波和驻波有何区别?答: (a)振动是指一个孤立的系统(也可是介质中的一个质元)在某固定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系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时间的周期性函数,即可表示为)(t f y =;波动是振动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此时介质中所有质元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因此介质中任一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既是坐标位置x ,又是时间t 的函数,即),(t x f y =.(b)在谐振动方程)(t f y =中只有一个独立的变量时间t ,它描述的是介质中一个质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平面谐波方程),(t x f y =中有两个独立变量,即坐标位置x 和时间t ,它描述的是介质中所有质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坐标和时间变化的规律.当谐波方程)(cos ux t A y -=ω中的坐标位置给定后,即可得到该点的振动方程,而波源持续不断地振动又是产生波动的必要条件之一.(c)振动曲线)(t f y =描述的是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其纵轴为y ,横轴为t ;波动曲线),(t x f y =描述的是介质中所有质元的位移随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纵轴为y ,横轴为x .每一幅图只能给出某一时刻质元的位移随坐标位置x 变化的规律,即只能给出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不同时刻的波动曲线就是不同时刻的波形图.(d) 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在相遇点的位相差恒定、振幅相同、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的行波叠加后才会形成驻波。
行波伴随有能量的传播,而驻波没有能量的传播。
6.7 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和观察者向着波源运动都会产生频率增高的多普勒效应,这两种情况有何区别?解: 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时,波面将被挤压,波在介质中的波长,将被压缩变短,(如题6.7图所示),因而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整数目(λ'/u )会增多,所以接收频率增高;而观察者向着波源运动时,波面形状不变,但观察者测到的波速增大,即B v u u +=',因而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者完整波的数目λu '也会增多,即接收频率也将增高.简单地说,前者是通过压缩波面(缩短波长)使频率增高,后者则是观察者的运动使得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波面数增加而升高频率.题6.7图 多普勒效应6.8 已知波源在原点的一列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为y =A cos(Cx Bt -),其中A ,B ,C 为正值恒量.求:(1)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周期与波长;(2)写出传播方向上距离波源为l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3)任一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d 的两点的位相差.6.9 沿绳子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 =0.05cos(10x t ππ4-),式中x ,y 以米计,t 以秒计.求: (1)绳子上各质点振动时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2)求x =0.2m 处质点在t =1s 时的位相,它是原点在哪一时刻的位相?这一位相所代表的运动状态在t =1.25s 时刻到达哪一点?6.10 如题6.10图是沿x轴传播的平面余弦波在t时刻的波形曲线.(1)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该时刻O,A,B,C各点的振动位相是多少?(2)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上述各点的振动位相又是多少?解: (1)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在t时刻,有题6.10图6.11 一列平面余弦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5 m/s,波长为2m,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题6.11图所示.(1)写出波动方程;(2)作出t=0时的波形图及距离波源0.5m处质点的振动曲线.题6.11图(a)6.12 如题6.12图所示,已知t=0时和t=0.5s时的波形曲线分别为图中曲线(a)和(b) ,周期T>0.5s,波沿x轴正向传播,试根据图中绘出的条件求:(1)波动方程;(2)P点的振动方程.题6.12图6.13 一列机械波沿x 轴正向传播,t =0时的波形如题6.13图所示,已知波速为10 m/s 1,波长为2m ,求: (1)波动方程;(2) P 点的振动方程及振动曲线; (3) P 点的坐标;(4) P 点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最短时间.6.14 如题6.14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已知P 点的振动方程为P y =A cos(0ϕω+t ). (1)分别就图中给出的两种坐标写出其波动方程; (2)写出距P 点距离为b 的Q 点的振动方程.题6.14图6.15 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24(cos x t A y +=π(SI).(1)写出t =4.2 s 时各波峰位置的坐标式,并求此时离原点最近一个波峰的位置,该波峰何时通过原点?题6.15图6.16 题6.16图中(a)表示t =0时刻的波形图,(b)表示原点(x =0)处质元的振动曲线,试求此波的波动方程,并画出x =2m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题6.16图6.17 一平面余弦波,沿直径为14cm 的圆柱形管传播,波的强度为18.0×10-3J/(m 2·s),频率为300 Hz ,波速为300m/s ,求波的平均能量密度和最大能量密度.6.18 如题6.18图所示,1S 和2S 为两相干波源,振幅均为1A ,相距4λ,1S 较2S 位相超前2π,求: (1) 1S 外侧各点的合振幅和强度; (2) 2S 外侧各点的合振幅和强度6.19 如题6.19图所示,设B 点发出的平面横波沿BP 方向传播,它在B 点的振动方程为t y π2cos 10231-⨯=;C 点发出的平面横波沿CP 方向传播,它在C 点的振动方程为)2cos(10232ππ+⨯=-t y ,本题中y 以m 计,t 以s 计.设BP =0.4m ,CP =0.5 m ,波速u =0.2m/s ,求:(1)两波传到P 点时的位相差;(2)当这两列波的振动方向相同时,P 处合振动的振幅;题6.19图6.20 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如题6.20图所示.已知振幅为A,频率为 , 波速为u.(1)若t=0时,原点O处质元正好由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运动,写出此波的波动方程;(2)若从分界面反射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振幅相等,试写出反射波的波动方程,并求x轴上因入射波与反射波干涉而静止的各点的位置.题6.20图6.21 一驻波方程为y=0.02cos20x cos750t(SI),求:(1)形成此驻波的两列行波的振幅和波速;(2)相邻两波节间距离.y=0.1cos(13t+0.0079x) (SI)6.22 在弦上传播的横波,它的波动方程为1试写出一个波动方程,使它表示的波能与这列已知的横波叠加形成驻波,并在x=0处为波节.6.23 两列波在一根很长的细绳上传播,它们的波动方程分别为1y =0.06cos(t x ππ4-)(SI), 2y =0.06cos(t x ππ4+)(SI).(1)试证明绳子将作驻波式振动,并求波节、波腹的位置; (2)波腹处的振幅多大?x =1.2m 处振幅多大?6.24 汽车驶过车站时,车站上的观测者测得汽笛声频率由1200Hz 变到了1000 Hz ,设空气中声速为330m/s ,求汽车的速率.6.25 两列火车分别以72km/h 和54 km/h 的速度相向而行,第一 列火车发出一个600 Hz 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 m/s ,求第二列火车上的观测者听见该声音的频率在相遇前和相遇后分别是多少?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