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体育 跳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新课标下初中跳绳教案

新课标下初中跳绳教案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跳绳基本技巧的学习与练习。
2. 跳绳比赛的开展与总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跳绳的基本技巧,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教学难点:跳绳技巧的熟练运用,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跳绳技巧的示范,以便学生模仿学习。
2.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跳绳技巧。
3.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避免运动损伤。
2. 基本技巧学习:(1)单脚跳:教师示范单脚跳的技巧,学生跟随模仿,反复练习。
(2)双脚跳:教师示范双脚跳的技巧,学生跟随模仿,反复练习。
(3)交叉跳:教师示范交叉跳的技巧,学生跟随模仿,反复练习。
3. 技巧巩固与提高:(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 团队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人数相等。
(2)每组学生手拉手,进行集体跳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教学评价:(1)学生自主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跳绳技巧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2)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跳绳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跳绳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别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比赛和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跳绳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体育-跳绳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初二年级跳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跳绳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从而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尝试,激发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活动,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学中练”,在自学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及多种练习方法,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跳绳活动的良好兴趣。
二、本课特点
1、采用生动有趣的跳绳操引入本课,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更好地掌握跳绳技术奠定基础。
2、采用游戏、比赛等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三、教学特点
“教”法:运用讲解示范法、启示引导法、鼓励表扬法等,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现有场地器材和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各人有自主能动性,努力寻找通过跳绳来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方法。
“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管理、小组合作练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演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初二年级跳绳教案上课班级:初二(4)班人数:40人任课教师:古国扬指导:花地中学体育科
○○
○○
○○
○○
○○篮球场。
初中跳绳动作讲解教案

初中跳绳动作讲解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教学内容:1. 跳绳的基本动作: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转身跳等。
2. 跳绳的技巧:跳绳的节奏、跳绳的高度、跳绳的连贯性等。
3. 团队合作跳绳:集体跳绳、接力跳绳等。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跳绳热身活动,如单脚跳、双脚跳等,让学生熟悉跳绳的基本动作。
2. 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讲解跳绳的基本动作: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转身跳等,并示范动作要领。
2. 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讲解跳绳的技巧:跳绳的节奏、跳绳的高度、跳绳的连贯性等,并示范动作要领。
4. 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跳绳练习,如集体跳绳、接力跳绳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提高部分(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提高学生的跳绳技巧和竞技水平。
2. 让学生自主创造跳绳动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让学生进行轻松的跳绳活动,如跳绳慢跑、跳绳转身等,放松身心。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跳绳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回收器材,整理场地。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学生能积极参与团队合作跳绳,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的跳绳水平有所提高,心肺功能和协调能力得到锻炼。
4. 学生对跳绳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八体育教案初中 跳绳

八体育教案初中跳绳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跳绳水平。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锻炼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的耐力、协调性和灵敏性。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跳绳基本技巧: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多人跳绳。
2. 跳绳动作要领:摇绳、起跳、落地、转身。
3. 跳绳游戏:跳绳接力赛、跳绳穿越、跳绳障碍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跳绳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灵敏性。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跳绳热身:学生自由跳绳,熟悉跳绳的基本动作。
1.2 关节活动:学生进行关节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2.1 单人跳绳:教师示范单人跳绳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示范,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2 双人跳绳:学生两两搭配,进行双人跳绳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3 多人跳绳:学生三人或四人搭配,进行多人跳绳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 游戏环节(15分钟)3.1 跳绳接力赛: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跳绳接力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
3.2 跳绳穿越:设置障碍物,学生需跳绳穿越障碍,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3 跳绳障碍赛: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学生进行跳绳障碍赛,挑战自我,增强自信心。
4. 放松活动(5分钟)4.1 跳绳拉伸:学生进行跳绳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4.2 呼吸调整:学生进行呼吸调整,保持身心平静。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跳绳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游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同时,学生的身心得到了锻炼,耐力、协调性和灵敏性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跳绳技巧的掌握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跳绳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新课标教案体育跳绳初中模版

新课标教案体育跳绳初中模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通过跳绳练习,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1. 跳绳技巧和动作要领的掌握。
2. 学生在跳绳过程中的安全。
教学准备:1. 跳绳若干条。
2. 安全垫或软垫。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跳绳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介绍跳绳的历史和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包括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教师示范跳绳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 各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跳绳练习,包括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之处。
四、比赛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跳绳的重要性和好处。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跳绳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安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比赛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跳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跳绳教案初中体育

跳绳教案初中体育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跳绳的基本技巧;2. 提高学生的跳绳速度和协调性;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如跳绳时的姿势、脚步协调等;2. 提高学生的跳绳速度和协调性,使其能够连续跳绳20个以上;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集体跳绳中发挥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跳绳的基本技巧;2. 学生的跳绳速度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跳绳时的姿势和脚步协调;2. 集体跳绳时的团队合作。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腰部、膝关节等;2. 准备活动:做一些跳绳前的准备动作,如跳绳模拟动作、脚步协调练习等。
二、基本部分(20分钟)1. 讲解跳绳的基本技巧,如跳绳时的姿势、脚步协调等;2. 示范跳绳的基本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4. 设置跳绳速度和协调性的练习任务,如连续跳绳20个以上;5.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记录成绩,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提高部分(15分钟)1. 学生进行集体跳绳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 设置集体跳绳的比赛任务,如连续跳绳50个以上;3. 学生进行比赛,教师记录成绩,给予鼓励和指导;4. 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分享跳绳的心得和技巧。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学生进行跳绳表演,展示所学成果;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3.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4. 宣布下节课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在跳绳基本技巧方面掌握较好,但在跳绳速度和协调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跳绳兴趣,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
同时,要加强集体跳绳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初中跳绳课教案2

初中跳绳课教案2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跳绳的基本技巧:单人跳绳、双人跳绳、交叉跳绳、跳跃跳绳等。
2. 跳绳的组合动作:前跳、后跳、侧跳、转身跳等。
3. 跳绳比赛:个人计时赛、双人计时赛、团队接力赛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和组合动作。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跳绳的基本技巧和组合动作的掌握。
难点:跳绳的组合动作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热身活动:跳绳热身操,让学生进行全身关节的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20分钟)1. 单人跳绳:教师示范单人跳绳的技巧,学生跟随示范,注意动作的正确性。
2. 双人跳绳:教师示范双人跳绳的技巧,学生跟随示范,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3. 交叉跳绳:教师示范交叉跳绳的技巧,学生跟随示范,注意动作的连贯性。
4. 跳跃跳绳:教师示范跳跃跳绳的技巧,学生跟随示范,注意动作的弹性。
5. 跳绳组合动作:教师示范跳绳组合动作,学生跟随示范,注意动作的流畅性。
三、提高部分(15分钟)1. 个人计时赛:学生进行个人跳绳计时赛,记录自己的成绩,提高跳绳速度。
2. 双人计时赛:学生进行双人跳绳计时赛,记录自己的成绩,提高跳绳速度。
3. 团队接力赛:学生进行团队接力赛,记录团队的成绩,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放松活动:跳绳放松操,让学生进行全身肌肉的放松。
2.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跳绳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程度。
《跳绳》教案(最新8篇)

《跳绳》教案(最新8篇)跳绳体育教案篇一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复习:花样跳绳的各种跳法。
尝试:双飞、创编花样跳绳绳操。
教材分析: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
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同时还可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
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
自信心强,但有时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
他们团体意识逐渐加深,除对个人的竞争有兴趣外,对团体竞争也发生浓厚兴趣。
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习和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
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
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带来以下心理体验: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
目标分析: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体育跳绳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跳绳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从而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尝试,激发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活动,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学中练”,在自学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及多种练习方法,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跳绳活动的良好兴趣。
二、本课特点
1、采用生动有趣的跳绳操引入本课,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更好地掌握跳绳技术奠定基础。
2、采用游戏、比赛等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三、教学特点
“教”法:运用讲解示范法、启示引导法、鼓励表扬法等,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现有场地器材和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各人有自主能动性,努力寻找通过跳绳来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方法。
“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管理、小组合作练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演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初二年级跳绳教案上课班级:初二(4)班人数:40人任课教师:古国扬指导:花地中学体育科
○○
○○
○○
○○
○○篮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