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歌德

歌德

复活节的郊游
哦,在这狭小的书斋中 重燃起柔和的灯光, 于是我的胸怀也转光明 心情也自开朗 理性之声复发, 希望之花开放; 油然生起对生命之流 和生命之源的渴望,
浮士德现代性意识的发展
浮士德这种翻译的变化有什么意义吗?
人和魔鬼订约,是偶然的结果吗?
浮士德的精神裂变
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三)、结构:作品共分两部,12111行。全 剧没有首尾紧密连贯的故事情节,在象征 性的描写中,主要以主人公浮士德在“小 宇宙”和“大宇宙”中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贯穿始终。
《浮士德》全剧分为两部。
一幕序曲 天上(天帝—魔鬼) 两个赌赛
书斋(魔鬼—浮士德)
终生追求
五场悲剧
知识悲剧 爱情悲剧 政治悲剧 艺术悲剧 事业悲剧
浮士德 爱人儿的苦恼使我心疼. 快弄一付新的首饰给她! 前次的东西不算太奢。 浮士德 快去按照我的心意办理, 你要勾搭上她的女邻居! 加油呀,魔鬼别再迟疑, 赶快弄来一付新的首饰!
浮士德 甜蜜的宝贝! 玛嘉丽特 放开手!
采翠菊一朵,将花瓣一片片地摘下。
主要创作
狂飙突进时期: 历史剧《葛兹· 封 ·伯利欣根》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 抒情诗和叙事谣曲《迷娘》、《流浪人的夜歌》
魏玛古典主义时期:
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795—1829)
长诗《赫尔曼和窦绿苔》
晚期:诗剧《浮士德》(1749—1832)长篇小说《亲和力》
靡菲斯千万年不得翻身!
靡菲斯陀
我解不开冤家的结,打不开监狱的门。一“救她〃 一一
究竟是使使她堕落?是我呢,还是你?

少年维特的烦恼.ppt

少年维特的烦恼.ppt

结语

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 中真切又详尽地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小说以浓郁的 诗意和喷涌的激情寻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 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 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 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 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 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 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 这也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深受各国人民 喜爱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所以,希望大家都阅读本书, 了解一下那个时代青年们和我们的区别所在。
写作背景

歌德对夏洛特· 布夫的爱 小说的情节在极大程度上是自传性的:当歌德在 韦茨拉尔(Wetzlar)的帝国最高法院实习期间,他 结识了年轻的夏洛特· 布夫,并爱上了她。但夏洛特 已经和一位名叫约翰· 克里斯蒂安· 凯斯特纳(Johann Christian Kestner)的法律工作者订了婚。在夏洛特 的父亲看来,凯斯特纳显然比年轻、有着艺术方面抱 负的歌德更加稳重可靠;歌德在那时就已经更想成为 一名艺术家而不是律师。歌德仓促地离开了夏洛特。 后来,他又认识了一位枢密顾问的女儿马克西米利安 娜· 冯· 拉· 罗歇。歌德把两个女子给他留下的印象融合 到了绿蒂的形象中。据歌德本人说,他在四周的时间 内写出了这部书信体小说,以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 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
内容简介



绝大部分的情节是在维特写给朋友威廉的信中叙述的。 作为一个还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标的年轻人,维特离开了市民的世界,来 到了W城。在那里,他从在自然中游荡和练习绘画中获得享受,因为他认为 自己是个艺术家。一天他被邀请参加舞会,在这次舞会上,他认识了公务员 的女儿绿蒂,绿蒂在母亲去世之后照顾着八个兄弟姐妹。维特先前就知道她 已经订过婚,却不顾这些,立刻爱上了她。舞会期间下了一场暴雨。两人想 到了克洛普斯托克的同一首诗,并由此意识到了两人间深深的灵魂的亲和力。 从此,绿蒂和维特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 绿蒂的未婚夫阿尔贝特出差回来的时候,维特的感情渐渐产生了变化。 绿蒂未婚夫的存在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爱情的无望。尽管阿尔贝特是一个富 有同情心的、好心肠的人,他和维特之间的关系仍是紧张的。当维特意识到 他对绿蒂的感情因为这种棘手的局面不能继续下去时,他离开了这座城市, 以避开绿蒂。维特为一座大使馆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事务的死板和礼仪的拘 束摧毁了他的希望。他不能认同社会的上层和贵族的生活。他失望地回到了 W城。这时绿蒂已经和阿尔贝特结婚了。 圣诞节之前,维特在阿尔贝特不在时拜访了绿蒂,并为她朗读了莪相 (Ossian)的作品,他们情不自禁,相互拥抱、亲吻。但是绿蒂挣脱了,还 发誓永远不再见维特。这次事件后,维特彻底绝望了。他写了一封诀别信, 并以要旅行的借口向阿尔贝特借了两把枪开枪自杀。次日早晨,人们发现他 身着他标志性的蓝-黄衣服死去了。莱辛的作品《爱米丽雅·迦洛蒂》翻开着 放在他的桌上。由于是自杀,人们无法以基督教的方式夫冈· 冯·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 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 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 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2005年11月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 德国人,结果歌德名列第7位。歌德一生跨两个世 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 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 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 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1]。 代表作品:《致月词》《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 德》《普罗米修斯》

《成长的烦恼》PPT课件

《成长的烦恼》PPT课件

01
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应试竞争,导致
学习负担过重。
课外辅导与培训
02
为了应对升学竞争,许多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和培训班,进一步
加剧了学习压力。
心理压力与情绪问题
03
长期的学习压力和应试竞争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校园欺凌与暴力现象
01 02
校园欺凌的定义与类型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一方学生采取语言、行为等方式对另一 方学生实施欺负、侮辱的行为,包括言语欺凌、行为欺凌、网络欺凌等 。
校园暴力的现状与危害
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涉及打架斗殴、恶意伤害等,严重危害学生的 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03
预防措施与应对策略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应对机制,同时提高学
《成长的烦恼》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青少年期成长烦恼 • 家庭环境与成长烦恼 • 学校环境与成长烦恼 • 社会环境与成长烦恼 • 应对成长烦恼的策略与方法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现代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日益 复杂的成长环境和多元化的挑战 。
目的
通过本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理 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提供应对 策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如考试成绩、升学压力、课外负担等方面 的困扰。
02
青少年期成长烦恼
Chapter
学习压力与竞争
01
02
03
学习任务繁重
青少年面临中考、高考等 升学压力,需要应对大量 的学习任务和考试。
竞争激烈
在学校和社会中,青少年 需要面对来自同龄人的竞 争,争取更好的成绩和机 会。

《少年维特的烦恼》PPT课件

《少年维特的烦恼》PPT课件
❖ 晚年过着隐居生活。在生命最 后几年里完成两部名著:《浮 士德》和《威廉·迈斯特》。
2
主要作品
❖ 《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 ❖ 《同谋犯》(喜剧)1769年 ❖ 《普罗米修斯》(两幕剧未完成)1773年 ❖ 《普罗米修斯》(诗歌)1774年 ❖ 《神,英雄和维兰特》(笑剧)1774年 ❖ 《克拉维戈》(悲剧)1774年 ❖ 《神灵的问候》(诗歌)1774年 ❖ 《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信体小说)1774年 ❖ 《威廉·迈斯特》1833年 ❖ 《浮士德》(1833年遗作)
4
故事情节
❖ 维特是个能诗善画、热爱自然的青年。在繁花盛开的春天, 他来到一个僻静的山村。山村的一切都引起了他的兴趣。面 对自然美景,他吟诗绘画,怡然自得。而在一次舞会上,他 认识了一位年轻活泼的姑娘绿蒂,对她一见倾心,之后维特 常到她的家里去,和她待在一起,他觉得好似到了天堂一样。 可是绿蒂已经订婚,她忠实于订婚时的誓言,不能把爱情献 给维特,维特失望了,欢乐变成了烦恼,他只得告别了绿蒂, 告别了山村。过后,他进了一个公使馆当秘书,但是官场中 的腐朽、虚伪、倾轧、妒忌,使他忍受不了。在多次碰壁之 后,他离开这腐败的社会,回到原来的山村。那儿景物依旧, 但人事全非,绿蒂已经结婚,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 他憎恶腐朽的社会,而渴望的爱情又成为泡影,受不了这一 连串的打击,在隆冬季节,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用 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8
人物分析
❖ 绿蒂:善良、乐于助人、乐观开朗 优柔寡断
❖ 维特:感伤主义(行为仅仅取决于感觉) 追求自由平等、反叛 怯懦(贵族欺压、没有反抗、离开 )
9
影响及评价
❖ 《少年维特的烦恼》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最重 要的作品。出版后,很快被连印了16版,还被翻译 成英法意等20多种语言,引发了所谓的“阅读热”。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第二卷:维特在公使馆任职期间,经常受 到迂腐的公使的百般挑剔。翌年春季的一天, 他正在C伯爵家中吃饭,碰巧赶上当地的贵族 男女到伯爵家聚会。维特从未想到过像他这 样的小人物是无权跻身于他们其间的,因而 遭到这些贵族乡绅的奚落,而且将此事闹得 满城风雨。维特忍无可忍,愤而辞去了公使 馆的工作,到另一位侯爵的庄园作客。由于 他后来发现,他与这位侯爵也没有任何共同 语言志趣,加上对绿蒂的思念剧增,几个月 后维特返回了原先的小山村。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第 一部让歌德在德国几乎 一夜成名的小说。本书 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 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 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它 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 的一本。由此而来的成功给歌德的一生带 来了名誉和财富。《少年维特的烦恼》小 说中的主人公维特——他的行为仅仅取决 于他的感觉——是感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狂飙突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
18世纪的德国,有一批初登文坛具有反 抗封建专制斗争精神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 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与鼓动,想在落后的德 国掀起一场风暴,要求自己象狂飘一样冲破 社会的黑暗,因而组织了一个同名的社团。 他们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 口号,要求摆脱封建传统偏见的束缚,主张 个性解放,呼喊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并与法 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倡导的“返归自然”的观 点相呼应。狂飙突进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 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 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
我的体会
维特最终在情感纠葛之中选择了自杀,但 我认为自杀是对个人的生命和对一些你的亲戚 朋友的情感的一种极不负责,更是一种逃避。 人生不可能什么挫折、烦恼都没有。面对烦恼 和挫折不能一味的消沉、逃避下去,否则就会 没有战胜挫折的希望。 但维特也是一个自我意识相当强烈的人。 青春和美都是他热切向往的东西。他为自由而 生为自由而死他宁愿死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 追求。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作文指导:成长中的烦恼 21张PPT 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作文指导:成长中的烦恼 21张PPT 部编版
我到了教室,同学们立刻围过来,看我戴着眼镜,他们七嘴八舌地问起来:“朱浩,咋了?你为 啥戴眼镜?”“朱浩,你前一段时间测试视力的时候,视力不到戴眼镜的程度吧?”……我总是用一 句话来回复他们:“这一段时间看书看得多了,视力自然下降了。”他们听了后,立刻投来“羡慕” 的目光,赢得了同学的“赞叹”,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知识传授——将遇到烦恼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思考:你可以从这张表情包读到了什么?
知识传授——将遇到烦恼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讨论:你能否在文中找出小作者是如何刻画 这种紧张心理的?
天气阴沉沉的,我很想打瞌睡。总是一个表情的生物 老师既不喜欢叫人回答问题,讲课又无趣,天时、地利、 人和,我眼皮打起架来了。正当我昏昏欲睡时,隐约看见 生物老师正瞪着我,我猛然醒悟,心里像吃了二十五只老 鼠———百爪挠心,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心想:这下糟了, 这该死的天气!要是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做番“思想教 育”,那多没面子啊。正此时,生物老师接了一个电话, 一场紧张、尴尬的局面才得以缓解,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好段: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烦恼,其实,成长本身就是一
段充满痛苦的人生经历,有了它,我们才能得到真正 的成长。我们应该乐观地面对成长的烦恼,化烦恼为 动力,让我们的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摇摇头,突然释怀,再多烦恼,再多困难,都是要 面对的,跃过困难之后的轻松,愉悦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是努力击败它们。烦恼就像一片叶子,秋天到了, 就会凋落,化成我成长的肥料。
后来,我一直把老师这句话记在心里,因为它一直教育着我。
好词:
焦虑 挖苦 自私 刻薄 沉闷 怄气 烦心 操劳 揪心 虚伪 悔之晚矣 固执己见 仗义执言 投机取巧 自投罗网 心惊胆战 知错就改 眼花缭乱 头晕眼花 怨天尤人 不堪回首 触目惊心 笑容可掬 下不为例 多嘴多舌

《少年维特之烦恼》名著导读好书推荐PPT

《少年维特之烦恼》名著导读好书推荐PPT

1775~1786年
1788年
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 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 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 了他” (马克思)。
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 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
1794年
1786年6月
他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 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
• 人类嘛都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多数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忙忙 碌碌,花去大部分时间;剩下一点点余暇却使他们犯起愁来, 非想方设法打发掉不可。这就是人类的命运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果有希望得到绿蒂,你就努力实现它,努力满足自己的愿望; 否则,你就振作起来,摆脱那该死的感情,要不然它一定会把 你的全部精力都吞掉。
02
人物介绍
绿蒂是个人如其名的妙龄少女。而对 比维特的年少冲动、激情四溢,从不 掩饰自己内心的情绪,绿蒂作为他一 心倾慕的对象却显得格外的理智、冷 静和内敛。 性格里具有了异常强烈的道德观念和 责任感,这也成为了束缚她本身爱情 表达的根源。
绿蒂Lotty
Appreciation of works
作品鉴赏
时间:1月1日
名著导读|好书推荐|读书感悟|读书分享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歌德◎著
少年维特
汇报人:xxx


作者简介
Author profile

内容梗概
Content overview

作品鉴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评价感悟
Evaluation perception
作品评价
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维特——出生于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 过良好的教育;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 善感;具有艺术气质,喜欢浪漫,重感情 绿蒂——漂亮,懂艺术,与维特有共同语言, 忠于丈夫 阿尔贝特——成熟、稳重,事业心强,给予 绿蒂深沉的爱

第一编

维特是个能诗善画、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青年,依靠父亲的遗产过 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771年大地回春之际,为了料理母亲的遗产事宜, 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无论是这里的大自然的美景,还是当地 农村挚朴的农民,都使他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致留连忘返。不久,他 在一次乡间舞会上认识了年轻貌美、善解人意且富有教养的法官的女 儿绿蒂。两人一见如故,维特从此以后与她频繁往来,经历了一段令 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美好幸福的日子。但绿蒂已和一名叫阿尔伯 特的青年订婚在先。不久,她的这位未婚夫旅行归来,并在此间侯爵 府任职,与维特也很快成了好朋友。但他那种老成持重的性格和强烈 的事业心则与感情奔放的维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维特自感追求绿蒂 已毫无希望,心灵上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 和尴尬的处境,他被迫告别了一往情深深爱着的绿蒂和可爱的小山村, 到某地一公使馆任职。

小说的情节在极大程度上是自传性的:当歌德在韦茨 拉尔的帝国最高法院实习期间,他结识了年轻的夏洛特, 并爱上了她。但夏洛特已经和一位名叫约翰· 克里斯蒂 安· 凯斯特纳的法律工作者订了婚。在夏洛特的父亲看来, 凯斯特纳显然比年轻、有着艺术方面抱负的歌德更加稳 重可靠;歌德在那时就已经更想成为一名艺术家而不是 律师。歌德仓促地离开了夏洛特。后来,他又认识了一 位枢密顾问的女儿马克西米利安娜· 冯· 拉· 罗歇。歌德把 两个女子给他留下的印象融合到了绿蒂的形象中。据歌 德本人说,他在四周的时间内写出了这部书信体小说, 以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 结尾的部分,不同于歌德的经历。维特自尽了,歌德却 沉浸在痛苦与写作中。小说中自杀的情节是受到了一位 年轻的同事耶路撒冷的激发而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我已给你父亲留了一纸便笺,请他保护我的遗体。我希 望你们把我葬在路旁或者寂寞的山谷中,祭司走过我的墓碑 前将为我祝福,撒玛利亚人也将为我洒泪。绿蒂!在此,我 毫不畏缩地握住这冰冷可怕的高脚杯,饮下死亡的醇酿!它 是你递给我的,那我还有什么畏缩!绿蒂呀!我居然有幸去 为你死,去为你献身!倘若我能为你重新创造生活的安宁与 欢乐,那我就愿意勇敢地、高高兴兴地死。可是,世上只有 少数高尚的人,肯为自己的亲人流血献身,并以自己的死激 励他们的朋友百倍地生!我的灵魂将飘荡在灵柩上。请别让 人翻我的衣服口袋。我对你是一见钟情!唉,没有想到,这 条路竟把我引到了这里!你要镇静!我求你,要镇静!枪里 装上了子弹,时钟正敲十二点!就这么着吧!绿蒂!绿蒂! 永别了!永别了!
《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 的思想家、小说家、诗人、自 然科学家、画家,德国狂飙突 进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177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后任律 师。1775年起进行地质学、矿 物学、人体解剖学、植物学的 研究。1794年,同席勒交往促 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
节选
我下了车,一名女仆走到门口请我们稍等一会。我穿过院 子朝精心建造的屋子走去,上了屋前的台阶,正要进门时, 一幕我所见过的最动人的景象跃入我的眼帘。前厅里六个十 一岁到两岁的孩子围拥着一位容貌秀丽的姑娘,她中等身材, 穿一件简朴的白色衣服,袖口和胸襟上系着粉红色的蝴蝶结。 她手里拿着一个黑面包,根据周围孩子的年龄和胃口一块块 切下来,亲切地分给他们。弟妹们在轮到自己的一份时,虽 然还没有切下来,就把小手伸得高高的,天真地说声“谢 谢”。“真不好意思,”绿蒂说,“有劳您进来一趟。我因 为换衣服和料理在我出去这段时间里的家务,忘了给弟妹们 分发午后点心,他们不要别人切的面包,只要我切的。”我 随便客套了几句,这时我整个灵魂全都稽留在她的容貌、声 调和举止上了,等她到房里去取手套和扇子时,我才有时间 从诧异中恢复过来。临走时她又交待大约十一岁的大妹妹索 菲,要照看好弟妹,爸爸骑马溜达后回家时要问候他。她又 叮嘱了其他几个,要听索菲姐姐的话,把索菲当作她自己一 样。几个孩子爽快地答应了。
在年轻人中间爆发了一场不折不扣的“维特热”, 当时出现了流行的“维特装”(黄裤子、黄马甲、 蓝外衣)。使得维特一时间成了偶像人物。
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仅是一种流行形象,用歌德自 己的话来说:这本小书的影响是巨大的、惊人的、 很好的,因为它产生的正是时候。(《诗与真》)
讨论与交流
谈一谈你对这个故事结局有什么看法。
作品以书信体的形式写
成,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向读 者讲述了主人公的种种遭遇 和情怀,披露了主人公真实 的内心世界,激起了读者情 感上的共鸣。此外作品还表 现了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 俗的叛逆精神,具有进步的 时代意义。正因为如此,这 部作品一出版就使年轻的一 代如痴如狂,有的与维特遭 遇相仿的人甚至轻生而死。
人物分析
绿蒂:善良、乐于助人、乐观开朗 优柔寡断
维特:感伤主义(行为仅仅取决于感觉) 追求自由平等、反叛 怯懦(为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最重 要的作品。出版后,很快被连印了16版,还被翻译 成英法意等20多种语言,引发了所谓的“阅读热”。
晚年过着隐居生活。在生命最 后几年里完成两部名著:《浮 士德》和《威廉·迈斯特》。
主要作品
《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 《同谋犯》(喜剧)1769年 《普罗米修斯》(两幕剧未完成)1773年 《普罗米修斯》(诗歌)1774年 《神,英雄和维兰特》(笑剧)1774年 《克拉维戈》(悲剧)1774年 《神灵的问候》(诗歌)1774年 《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信体小说)1774年 《威廉·迈斯特》1833年 《浮士德》(1833年遗作)
创作背景
故事的情节很大程度上是自传性的:歌德在法院实 习期间结识并爱上了年轻的夏洛特·布夫,但夏洛特 已经订了婚,她的父亲并不看重歌德。歌德就仓促 地离开了夏洛特。后来,他又认识了一位枢密顾问 的女儿。歌德把两个女子给他留下的印象融合到了 女主人公绿蒂的形象中。只是作品的结尾的部分不 同于歌德的经历。维特自尽了,歌德却沉浸在痛苦 与写作中。歌德在四周的时间内写出了这部书信体 小说,以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 摆脱出来。
故事情节
维特是个能诗善画、热爱自然的青年。在繁花盛开的春天, 他来到一个僻静的山村。山村的一切都引起了他的兴趣。面 对自然美景,他吟诗绘画,怡然自得。而在一次舞会上,他 认识了一位年轻活泼的姑娘绿蒂,对她一见倾心,之后维特 常到她的家里去,和她待在一起,他觉得好似到了天堂一样。 可是绿蒂已经订婚,她忠实于订婚时的誓言,不能把爱情献 给维特,维特失望了,欢乐变成了烦恼,他只得告别了绿蒂, 告别了山村。过后,他进了一个公使馆当秘书,但是官场中 的腐朽、虚伪、倾轧、妒忌,使他忍受不了。在多次碰壁之 后,他离开这腐败的社会,回到原来的山村。那儿景物依旧, 但人事全非,绿蒂已经结婚,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 他憎恶腐朽的社会,而渴望的爱情又成为泡影,受不了这一 连串的打击,在隆冬季节,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用 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