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合集下载
历史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握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 合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 会的“震动”。
图1新中国初毛泽东 与斯大林握手
美苏激烈争夺
国际形势的变化
美苏相互制约 第三世界的不断壮大、国际秩序 中多极化趋势 中国在世界战略平衡中的作用
国内社会主义 建设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工 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上 来
邓 小 平 对 战 争 与 和 平 新 的 科 学 判 断
出发点
重要论断:
和平与发展是当 代世界两大主题。
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 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中国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50年代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时期 70年代
(奠基时期 ) (突破时期)(调整时期)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 哪些新变化? 面对这些变化,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做出 了怎样的科学判断?
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发展
全面参与联合国 主要机构的事务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 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 决,发挥大国作用。
首倡安理会 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的首次 历史性会晤 中国在国际 事务中发挥 着独特的建 设性作用。
出席 联合国千年 首脑会议
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和裁军工作,发挥 实质性作用。
2
1950年
3
1953年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优)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P94 2、表现: (1)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改变。 (2)在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科学论断的基础上,提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 (3)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政策。 (4)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 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 外交关系,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与合 作的出发点。
2、积极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SCO) (1)前身:上海五国机制(1996年,五国,加强边 界安全,加强军事信任); (2)概况:2001年,六国,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3)成立的背景: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 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4)合作的领域:政治、安全、外交、经贸、文化 等方面全面互利合作。 最初,“上海五国”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 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5)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外交目标?
(1)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 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以来最高级别的会议; (2)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 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 正式会议。 性质: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 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外交目标? 第一、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 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 共同发展。 第三、开展人文合作。增进成员国人民 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6)意义:P97
不结盟政策。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P94 2、表现: (1)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改变。 (2)在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科学论断的基础上,提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 (3)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政策。 (4)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 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 外交关系,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与合 作的出发点。
2、积极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SCO) (1)前身:上海五国机制(1996年,五国,加强边 界安全,加强军事信任); (2)概况:2001年,六国,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3)成立的背景: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 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4)合作的领域:政治、安全、外交、经贸、文化 等方面全面互利合作。 最初,“上海五国”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 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5)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外交目标?
(1)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 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以来最高级别的会议; (2)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 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 正式会议。 性质: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 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外交目标? 第一、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 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 共同发展。 第三、开展人文合作。增进成员国人民 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6)意义:P97
不结盟政策。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 组织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中装”合影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的活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②-2地00位1:年这10是月自,1在98_9_上年__海亚__太__经成合功组举织办成了立亚以太来经举合行组 的织第___最_九_高__级_次_别领__导__人的非会正议式。会议。
--地位: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高级别的大型 国际会议。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的活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①1993年11月,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的基础上发展同___一___切__国__家______的正常关系。
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调整
刨
根 问
中国为什么实行不结盟政策?
底
指点迷津:考虑结盟的危害。 ①结盟容易导致受制于人,不利于独立自主。 ②结盟会导致国际力量失衡,不利于世界和平
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调整
1、原因: 2、基本依据:
3、主要内容:
A、参加: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 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5.3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 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 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 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 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 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 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 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 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 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图1:新中国初毛泽 东与斯大林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
“一边倒”。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 生的人民政权巩固。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以 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一超多强;出现多极化趋势。首次首脑会晤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 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 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 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 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 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世界人口的 45%,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 额为世界总额的46%。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 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介绍:
SCO
前身—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的五 分之三;人口14.89亿,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 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 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对内奉 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 共同发展;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 区及开放原则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的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2005年8月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和平使命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
序 时间 号 1 1949 年 外交成就 中苏建交 历史意义 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了美 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巩固了中苏两 国人民的团结。
介绍: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亚洲太平洋 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 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人口的45%,国民生 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6%。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1年中国加入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 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 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 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 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 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 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二)调整 (1)实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的具体表现) (2)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p54
答案:(1)政策:拒绝承认、孤立政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重大事件: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 的大门。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
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 化。 (3)影响: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 外交关系,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
材料三
邓小平曾多次指出:“中国本来是个穷
国,为什么有中美苏‘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 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材料三说明了不结盟政策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处境都得到大大改善。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的舞台——联合国
1、2000年9月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A、江泽民发表讲话。 B、倡导举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发表会晤文件。 2、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如安理会),并积极参加联 合国系统内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和活动(如维和)。
外交政策调整
新时期 的外交 政策与 成就 新型区域合作
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 科学判断,不结盟政策 中国在联合国事务 中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以联合国为中
心的多边外交
上海非正式会议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4年11月APEC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 都圣地亚哥举行。 各国领导人智利传统民族服饰“查曼托”
2008年11月,在秘鲁首都利马,第16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南美传统披风 。
答案:(1)政策:拒绝承认、孤立政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重大事件: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 的大门。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
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 化。 (3)影响: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 外交关系,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
材料三
邓小平曾多次指出:“中国本来是个穷
国,为什么有中美苏‘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 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材料三说明了不结盟政策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处境都得到大大改善。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的舞台——联合国
1、2000年9月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A、江泽民发表讲话。 B、倡导举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发表会晤文件。 2、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如安理会),并积极参加联 合国系统内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和活动(如维和)。
外交政策调整
新时期 的外交 政策与 成就 新型区域合作
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 科学判断,不结盟政策 中国在联合国事务 中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以联合国为中
心的多边外交
上海非正式会议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4年11月APEC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 都圣地亚哥举行。 各国领导人智利传统民族服饰“查曼托”
2008年11月,在秘鲁首都利马,第16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南美传统披风 。
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怎样的 发展历程?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你从中得 到了怎样的启示? (1)发展历程: ①20世纪50年代,鉴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 条件,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 一边倒”方针,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 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②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打 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 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 睦邻友好关系,并对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中国正在 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课堂讨论
从清政府的“量中华之 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辛丑条约》签定
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1972年
1972 1978 1979 2001 2001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 中美《联合公报》 外交的新局面。 中日《联合声明》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建交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改善了中日关系 承认一个中国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 安全与稳定。
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问题: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中国倡 议召开什么重要会议?为什么说这次会 议是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的一个重大事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中国倡导不首先使用 核武器,致力于防止 核战争 中国是核武器国家中 唯一提出应全面禁止、 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国 家。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问题1: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江泽 民是如何阐述中国立场的?中国倡议召 开什么重要会议?
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次会晤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二.外交活动的特点和成就
【合作探究】
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从国家自身的 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 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
切国家友好交往。
——邓小平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
原则是什么?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背景 国际新形势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赴海地
我国首批维和女军人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面裁军
1978年5月23日—6月30 日,第一届裁军特别联 大在纽约举行
中国不仅积极倡导裁军, 而且还主动采取了许多实际 裁军行动。中国于1985年决 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至 1990年,共裁减103.9万。 1997年,中国决定在三年内 再次裁减军队员额50万。 2003年,中国决定在两年内 再裁减军队员额20万,使军 队总规模降至230万。1997 年9月,中国宣布在此后三 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至1999年底,裁减员额的任 务已圆满完成。
奉行不结盟
表现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 坚持对外开放和平共处 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 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 五项原则 --出发点 界 ……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背景 国际新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会晤,反映了: A 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 B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已经形 成 C五大国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D中国和西方国家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
上海合作组织
前身:上海五国机制 建立时间:2001年 新加入了 乌兹别克斯坦 性质: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成员国关系: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合作模式特征: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 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课堂练习:
1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行国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1、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 外交
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首倡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 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参加和主办亚太经合组 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推进新型 区域合作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 史性会晤
时间: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 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第三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 尔元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 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 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 争取世界和平。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 体表现,就是不结
盟
二、新时期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