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媒体时代爸爸去哪儿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案例爸爸去哪儿分析

2.整合渠道营销传播策略
3.打造品牌营销传播策略
产
品
产品
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和出发点是目标消费者,电视节目的消费者称之为目标受 众。 整合营销传播要求营销从产品的 定位、设计、产品的形象构建到传播的 一系列环节形成 一致的沟通。
• 目标受众的正确定位(年轻父母和儿童为核心,年轻的电
视受众比例持续增加)
牌
品牌是企 业的无形 财富和有 价资产, 同样也是 媒体节目 的无形财 富和有价 资产。电 视节目的 品牌代表 着节目的 竞争力、 吸引力、 亲和力和 信任度。
湖南卫视并不是 简单抄袭,而是 花巨资买下韩国 《爸爸! 我们去 哪儿?》的版权。 购买韩方版权后, 《爸爸去哪儿》 借鉴其商业模式 和组织管理,准 确定位节目的核 心卖 住来自受众和市 场的考验。
展开新媒体病毒式传播,相比电视、 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而言,网络 媒体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多元性、 实时性及互动性。网络媒体成为 《爸爸去哪儿》节目潜在的大后方, 通过网络性, 无形中为节目做了直接且有效的广 告。
品
• 引进节目版权,准确定位,本土化包装。(父
子亲情、互动趣味。打破了受众的审美疲劳,契合了受众的需求)
• 强大的制作团队(每期节目中拍摄机位40 多个,包括20 多
个活动机 位,现场的工作人员包括导演、摄像、后勤等共 100 多人)
渠
道
节目充 分利用各种媒介,整 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实 现了电视、院线、手机应用、 视频网络多渠道、全方 位的 传播,拓展了节目的价值和影 响力。
从整合营销传播探析 《爸爸去哪儿》
13文产2班赖娅云
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强调以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通过对 广告、促销、公共关系等传播方式的战略整合运用,并将 不同的信息进行完美的整合,从而最终提供明确的、一致 的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爸爸去哪儿营销策划

爸爸去哪儿营销策划篇一:爸爸去哪儿营销分析爸爸去哪儿——营销策略分析一个好的电视节目不仅要在品牌传播上精心考量,还需要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来进行品牌营销,从而塑造电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整合了多种营销策略,不仅有效地进行了品牌延伸,传递了父爱、亲情、家庭教育的理念,还把该栏目作为商品来经营,在取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获取了较高的广告收益。
1.利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助推传播与视频网站深度合作,丰富线上节目宣传。
跟喧嚣的选秀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算是低调的,就连前期宣传也似乎少了很多气势。
没有炒作,没有绯闻,没有微博的话题推荐,它的成功可以说是靠节目内容口碑的自然聚合和传播。
但在节目播出和推广期间,它综合运用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并结合网络、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进行宣传推广。
它与爱奇艺、腾讯视频、PPS开展深度合作,如爱奇艺影视推出“独家策划”、“妈妈在这儿”、“星爸育儿经”、“亲子阵容”、“现场趣图”、“亲子生活”、“亲子节目”、“奇谈热议”板块,让观众了解和回顾节目细节。
携手360手机助手,开发手游《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360社交版,是湖南卫视与360手机助手合作开发的一款休闲益智跑酷游戏,二者的携手也成为电视媒体与无线互联网合作的典范。
新媒体提供平台,实行口碑营销策略。
该节目还开通了官方微博,节目播出期间,电视屏幕下方字幕与观众实时互动,不仅有戚薇、明道等明星的微博话语,还有网友、观众的评论。
湖南卫视电视互动社交智能手机客户端“呼啦”的运用,让明星成为该节目的粉丝。
关于爸爸教育问题的讨论,也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
该节目的播出赢得了“零差评”,受众对于该节目的认可度和喜爱度可见一斑。
借助卫视栏目平台,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该节目的开播不仅得到了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天天向上》黄金时段的让位,还得到《快乐大本营》的邀请宣传,青海卫视的《老爸老妈看我的》也邀请张亮、李湘等讲述他们儿女的故事。
《爸爸去哪儿》节目营销策略研究

《爸爸去哪儿》节目营销策略探究近年来,综艺节目在电视娱乐市场上风靡一时。
其中一档备受关注和喜爱的节目是《爸爸去哪儿》。
该节目以明星爸爸们与自己的孩子们组成的亲子团队为主线,通过观光的方式呈现了亲子之间真挚暖和的互动干系。
除了节目本身的内容吸引人,其背后的营销策略也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奇特的节目定位《爸爸去哪儿》成功地创设了一个新的综艺类别——亲子综艺节目。
这一细分市场前所未有,满足了观众对真实、温情家庭亲子节目标需求。
相比于常规综艺节目,该节目通过亲子干系作为最基本的毗连点,引发了宽广年轻父母的共鸣,打动了观众的心弦。
因此,奇特的节目定位为其后续的营销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星效应的运用《爸爸去哪儿》节目首次将明星爸爸作为主角展示在观众面前,充分利用了明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通过邀请一线明星加入节目,如黄磊、王岳伦、李晨等,节目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明星爸爸们的形象代入,与孩子们的亲子互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感动,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三、开掘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爸爸去哪儿》节目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真实亲子干系出发,呈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
通过真实的情感表达和互动,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温顺孩子的成长意义。
这种情感共鸣成为观众对节目标最大认同和追求。
在营销策略中,节目制作方加强了对明星爸爸与孩子们之间的特定情感的开掘,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
四、活跃的社交媒体传播《爸爸去哪儿》制作方机灵地利用社交媒体传播节目信息和互动。
在节目播出时,制作方为观众提供多平台多渠道的互动方式,如微博、微信等,观众可以与明星爸爸和孩子们进行互动,分享节目看点和感受。
节目制作方还邀请明星爸爸和孩子们参与线上互动,增加了节目标参与感和黏性,使观众对节目标关注和谈论持续不息。
五、跨界合作的推广为进一步扩大节目标影响力和著名度,《爸爸去哪儿》开展了一系列的跨界合作推广。
与著名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发布歌曲、举办巡回演唱会等,将节目标影响力延伸至其他领域。
《爸爸去哪儿》的艺术营销策略分析

视率第 一的宝座 , 并 且长时间稳居第一 。栏 目的成功 等同于一个
品牌的成功 , 成功 的背后必然有着强 大的营销策略 , 笔者将从 以
下多角度剖析《 爸爸去哪儿》 的艺术营销策略 。
一
、
关注社会热点 , 积极打造创新型运营模式
1 . 节 目选题新颖 、 紧抓观众心理
不可否认 , 《 爸爸去哪儿》 是湖南卫视 借鉴韩 国综艺节 目《 爸
爸! 我们去哪儿? 》 而创造 的中国式亲子互 动节 目, 但是在借鉴 的
同时也融入了本 土化 的特色 , 进行 了改革创新。对于孩子 的教育 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心 , 第一 批 8 0后纷纷 进入到 了生儿 育女的年纪 , 追求 不同于上辈人 的全新教 育方式 , 辣妈奶爸等造 型不断深入人心 。《 爸爸去哪儿》 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 邀请 五组 明 星带着子女参与户外生存体验式 的综艺节 目,不仅可 以将最真 实 的父子相处过程呈现给观众 ,更能让 观众 在观看节 目的同时 产生共鸣或不 同的教育意见 , 以此产生讨 论的社会话题 , 更能提
众的距离 ,使平 日里观众不容易接触到 的明星瞬间变得 十分靠 近 自己 , 相 同的生活居 家环境 、 生活 习惯 , 更 容易在满 足观众 的 好奇之余 , 增加观众持续关 注的热情 。 同样 , 节 目中的连续跟拍更是 一种新 型的手段 , 将明 星与孩 子的相处过程非常真实并且实时 的展现给 观众 。在没有妈妈 陪 同的情 况下 , 度过 4 8小时 的户外生活 , 相信 大多数 的爸 爸部 会 手忙脚乱 , 看到节 目中的爸爸们面对孩子 的哭 闹束 手无策 , 不知 该如何 给孩子穿衣 打扮 , 不会给孩 子做饭 , 观众不禁 会感 叹 , 原
爸爸去哪儿营销策略

爸爸去哪儿营销策略《爸爸去哪儿》是一档热门的亲子旅行真人秀节目,首播于2013年,深受观众喜爱。
在营销方面,《爸爸去哪儿》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使得自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中脱颖而出。
首先,《爸爸去哪儿》选择了一个独特的主题,即明星爸爸和他们的孩子们一起展开的户外旅行,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能够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这个主题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具有共鸣,也符合大众对于亲子关系的关注度,从而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
其次,《爸爸去哪儿》在选取明星爸爸和孩子的时候非常讲究,力求有足够的话题性和亲和力。
节目团队通过仔细挑选明星爸爸,以确保他们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外,在挑选孩子方面也强调了可爱和独特性,让观众能够容易地与他们建立情感关联。
此外,《爸爸去哪儿》通过紧凑的编排和精心设计的旅程,使得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为了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制作组设置了一系列的亲子游戏,鼓励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参与。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展现爸爸和孩子们的默契和互动,也能够在娱乐的同时传递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
另外,《爸爸去哪儿》还通过植入式广告来进行商业合作和产品推广。
在节目中,明星爸爸会穿上指定品牌的服装或使用特定产品,从而将这些品牌和产品暗示给观众。
这种广告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度,还能够融入节目内容中,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接纳。
另外,《爸爸去哪儿》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与观众互动,建立了强大的粉丝基础。
节目团队会定期发布节目相关新闻、花絮等内容,同时也开设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与观众进行互动和反馈。
通过及时回应观众的需求和建议,节目团队能够更好地留住观众,提升观众黏性,并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总之,《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营销策略包括独特的主题选择、选取具有话题性和亲和力的明星和孩子、紧凑编排和精心设计的节目内容、植入式广告和粉丝互动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有机结合,节目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同,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市场影响力。
浅析电影《爸爸去哪儿》的市场营销策略

浅析电影《爸爸去哪儿》的市场营销策略作者:张超来源:《经营者》2014年第08期摘要:《爸爸去哪儿》由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原班人马奉献的同名电影。
影片于2014年1月31日全国院线上映。
在春节档期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将以4Ps营销组合为理论维度,分析电影版《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市场营销;4Ps湖南卫视的亲子互动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引进自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及其团队和《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及其团队联合打造。
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
根据CSM索福瑞针对四岁以上收看电视的观众的调查,央视索福瑞全国网、46城、48城测量仪的数据显示,该节目第一季12集的全国网和城市网的平均收视率均居第一。
《爸爸去哪儿》无论是节目收视率,网络点击率还是社会关注度上,均如牛市一样一飞冲天。
湖南卫视和该节目组也趁热打铁推出了电影版的《爸爸去哪儿》。
相较于同样改编自热播电视综艺节目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该片2013年12月27日上映遭遇滑铁卢,上映两周仅284万的票房。
“好声音”大电影的失败,也导致“爸爸去哪儿”上映前被很多人唱衰,但是电影版《爸爸去哪儿》在春节档期间上映三周便创造了6.66亿票房的成绩(见下图),其上映8天便突破5亿票房,超越《泰囧》创下华语2D电影最快“破五”新纪录,这也引发大家的热议。
相较于《中国好声音为你转身》的失败,电影版《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进行了准确的市场战略应用和营销组合分析。
本文将以4Ps营销组合为理论维度,分析电影版《爸爸去哪儿》取得高票房的原因。
一、电影《爸爸去哪儿》的市场营销模式全览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杰罗姆·麦卡锡(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
浅析电影《爸爸去哪儿》的市场营销策略

浅析电影《爸爸去哪儿》的市场营销策略【摘要】电影《爸爸去哪儿》是一部备受观众喜爱的家庭亲子题材电影,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功不可没。
本文从目标观众定位与市场细分策略、宣传推广策略分析、合作营销与跨界联动策略、社交媒体营销策略、口碑营销与口碑传播策略等方面对其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精准的观众定位和细分策略为影片取得了成功的市场口碑,而宣传推广策略的巧妙运用也为影片的火爆上映起到了重要作用。
合作营销与跨界联动策略、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以及口碑营销与口碑传播策略的有效运用也为电影的成功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对《爸爸去哪儿》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剖析,可以为其他影视作品的市场营销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电影《爸爸去哪儿》,市场营销策略,目标观众,市场细分,宣传推广,合作营销,跨界联动,社交媒体营销,口碑营销,口碑传播,成功总结,影视作品,启示。
1. 引言1.1 电影《爸爸去哪儿》的背景介绍电影《爸爸去哪儿》是一部改编自韩国同名节目的中国亲子观察真人秀电影,由赵宝刚导演,陈赫、郭涛、佟大为、王鸥、陶昕然等知名演员主演。
该电影讲述了五对明星父子亲子组合在草原、海岛、雪山等不同地点的生活经历,通过自然环境下亲子关系的真实表现,展现了亲情、友情的温暖与感人。
《爸爸去哪儿》电影版延续了节目的亲子主题,通过真实的亲子互动、父子间的情感故事,引发观众对家庭、亲情、成长的思考和感慨。
该电影深受家庭观众的喜爱,成为一部家庭、亲子观影的热门电影,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关注。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可以从中获取家庭教育的启示与感悟。
1.2 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市场营销策略在电影《爸爸去哪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电影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个成功的电影不仅仅依靠内容质量,同时也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市场营销策略来吸引和留住观众,提高票房收入。
市场营销策略能够帮助电影迅速拓展市场份额,提升知名度,增加观众群体,从而保证电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营销创新

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营销创新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人们对真实生活的渴望,电视真人秀节目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其中,《爸爸去哪儿》作为中国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在营销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成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爸爸去哪儿》的营销创新,包括节目内容的创新、宣传策略的创新、互动营销的创新以及商品推广的创新。
首先,节目内容的创新是《爸爸去哪儿》能够受到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亲子节目多注重竞争和表演,而《爸爸去哪儿》则通过让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展现了真实的亲子关系和成长过程。
这种真实而温暖的亲子关系打动了观众,使节目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其次,宣传策略的创新也是《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关键之一。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关注,节目制作方采用了社交媒体和明星效应相结合的策略。
在每一期节目播出前,明星爸爸们会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秀出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引发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和关注。
同时,节目邀请了多位明星爸爸和他们的可爱孩子作为参演嘉宾,借助明星的光环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第三,互动营销也是《爸爸去哪儿》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拉近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节目制作方设立了互动平台,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节目进行实时评论和互动,这种互动将观众与节目紧密连接,增加了观众的黏性和参与感。
最后,商品推广也是《爸爸去哪儿》的一大特色。
节目制作方利用《爸爸去哪儿》的知名度和观众的喜爱度,推出了大量与节目相关的周边产品,包括图书、服装、玩具等。
这种商品推广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同时也为节目制作方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总结来说,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通过节目内容的创新、宣传策略的创新、互动营销的创新以及商品推广的创新,成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爸爸去哪儿》的营销创新不仅为电视节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其他电视真人秀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综上所述,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通过创新的节目内容、宣传策略、互动营销和商品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播出的一档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其版权购买自韩国MBC公司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档节目播出之后创造了综艺节目的收视奇迹。
“根据央视收视数据统计,《爸爸去哪儿》第一期以全国网收视率1.1,城市网收视率1.46的成绩赢得开门红,并收获“零差评”。
随着节目的持续播出,节目收视率也节节攀升。
节目第三期CSM46城收视率3.21,份额14.69%,是同时段第二名的3倍。
全国网收视率1.8,份额13.47%,是同时段第二名的3.6倍。
第三期全国网收视份额横扫全国2013年前十个月份所有节目。
”[1]与此同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和《爸爸去哪儿》节目相关的话题铺天盖地,节目中的小故事、小温馨成为广大网友讨论的热点话题,教育专家和育儿专家就节目中五位爸爸的教育方式纷纷展开评论,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也针对这档节目发表了两篇肯定性的评论。
这档节目的播出不仅为广大电视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精神盛宴,更为湖南卫视和节目赞助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营销策略是产品占领市场的重要原因,对电视综艺节目来说同样如此。
“美国电视节目管理界传奇人物西夫曼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电视频道的成功一半归功于好的节目,另一半则归功于成功的营销策略。
’关于电视节目的营销管理,西夫曼认为一方面要有令广大观众满意的节目内容,另一方面也必须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2]37观众的眼光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综艺节目应该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需要,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
成功的营销能够使电视综艺节目实现传播范围的最大化。
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必须从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增强其吸引力,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同与喜爱,才能获得高的稳定的收视率,所以营销策略对我国综艺节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电视传媒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传媒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我国的传媒市场尤其是综艺节目市场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综艺节目市场纷繁复杂,节目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2013年,这种情况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自浙江台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播出后其它卫视也相继推出了同类节目,这些节目几乎垄断了我国综艺节目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去哪儿》却能够快速吸引观众的目光,打败其他节目取得高收视率并获得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
《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收视率并不是偶然的。
节目客观真实的制作模式、温暖幸福的感动瞬间、具有深远意义的亲子题材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独具特色的营销策略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下面简单地分析一下《爸爸去哪儿》在新媒体环境下成功的营销策略。
一、精准定位受众,进行情感营销定位的目的是凸显企业与产品的与众不同,使本企业产品在消费者的认知观念中占据一个无法替代的位置,让广大消费者在满足某一方面的需求时首先想到本企业的产品。
(一)细分观众市场,进行受众定位市场营销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也同样如此,所以各大电视节目背后的营销团队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营销策略。
然而,这些营销团队往往侧重于后期的营销推广而忽略了前期的受众定位。
但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受众定位的差异往往会对未来操作层面的营销策略产生重要的影响。
市场营销的首要任务是精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体,无论是广告推广还是其他营销方式都是如此,都要以找准目标客户群体为前提,然后把目标客户群体高度聚集的平台作为营销阵地,做到“因人制宜”和“因地制宜”。
一档综艺节目不可能满足全部观众的一切需求,因此需要进行节目定位和观众定位。
节目的定位蕴含了节目要向观众传达的最关键的信息,观众定位则是确定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
比如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定位是“快乐”,所以节目的目标受众群体就是年轻人。
《爸爸去哪儿》在受众定位方面主要采用分众营销的思路,因为《爸爸去哪儿》是一档亲子类节目,主打“明星亲子秀”这一特色,所以节目的目标受众群体主要是年轻家庭和女性观众。
(二)锁定目标观众的需求,进行情感营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
情感营销是指以广大消费者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唤起和激发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诱导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
在情感营销过程中,消费者情感上的满足是其购买产品的关键。
“著名传播学家麦奎尔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指出:电视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而使用媒介的一种活动。
”[3]165广大电视观众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所以他们收看节目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当今社会,许多人仍然坚信金钱至上和“一切向钱看”这些观点。
他们把赚钱作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此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家人、朋友,精神世界难免空虚。
而电视综艺节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要能够反映生活、引起人们的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它作为一种“心灵事业”关注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状态和情感世界。
在情感消费时代,广大电视观众观看节目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认同。
《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之所以能以极高的收视率获得业界的高度关注除了题材贴近大众,关注家庭的情感之外,另一重要因素便是成功的情感营销。
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瞄准了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亲子关系”,让观众从节目中的人想到了自身,所以节目中各位爸爸与孩子的互动才会让观众感慨良多,同时也让观众开始了解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这个节目的成功是因为适时送上了一碗大家都需要的心灵鸡汤。
二、坚持内容为王,进行内容营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在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视频时代。
在这种传媒环境下,传统的电视产业陷入了生存危机,电视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失去了过去的优势,当今的社会观众已经不再被动,他们获取视频的方式已经趋于多元化,可以通过优酷、爱奇艺、搜孤、腾讯等专门的视频网站来观看海量视频。
另外,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网站也可以观看和发布视频。
电视媒体在播出渠道上已经不再具有垄断优势,此时节目的内容就成为电视节目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视频网站的视频自制能力比较低,自制节目还未形成规模,各大网站的视频资源大部分都是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可以说目前的视频网站对电视节目还有一定的依赖。
因此,节目内容的优劣成为网民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电视节目要想在海量的视频中引起观众的注意,获得观众的喜爱与认同,必须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
电视节目的最高境界是要能够感动观众,引起观众心灵上的共鸣。
《爸爸去哪儿》在节目内容选取方面锐意创新,大胆尝试,将亲子教育巧妙的融入到节目内容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节目的内容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和“财米油盐”,这些看似平淡的内容才是电视观众真正想看的节目。
(一)节目制作模式采用跟踪拍摄,内容客观真实《爸爸去哪儿》是一档真人秀节目,而真人秀节目的最大特色就是真实性。
为了百分之百地反映节目中五对父子的真实生活,给观众带来最真实的节目,《爸爸去哪儿》采用纪录片跟踪拍摄的方式。
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对综艺节目真实性的需求。
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真人秀节目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在选秀节目中选手名次早已内定、选手身份造假等问题。
这些节目让观众在对综艺真人选秀节目的真实性已经失去信心的同时对真人秀节目真实性的需求日益增强。
《爸爸去哪儿》采用24小时全方位跟踪拍摄,节目中摄影师和镜头随处可见。
在节目可以看到石头和爸爸换衣服时都要挡住镜头,kimi一转身就因为碰到摄影机而受伤。
这些都表现了节目的真实性,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二是节目中嘉宾性格特征和家庭相处方式的不同需要用真实的记录反映出来。
节目中五个小朋友性格迥异,只有跟踪拍摄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可贵之处展现出来。
(二)节目以平淡温馨的内容引起观众的共鸣《爸爸去哪儿》节目这档节目还有一个特色就节目内容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爸爸在家庭中一直扮演着顶梁柱和守护者的角色,他们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不断的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这样的结果是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
家庭教育问题和亲子关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大众呼吁父母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问题。
《爸爸去哪儿》节目是爸爸和孩子的旅行,在旅行中爸爸们不用工作,只剩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想做而做不到的。
另外节目中的五对父子(女)的相处之道各不相同,林志颖对kimi是温柔细心的呵护,张亮和天天平等朋友之间的对话交流,这些教育方式现实生活中的爸爸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与以往综艺选秀节目不同,《爸爸去哪儿》没有激烈的竞争,也没有光彩夺目的聚光灯,有的只是乡村旅行过程中五对父子(女)生活中的温馨与感动。
就像节目主题曲中“宝贝,我是你的大树”,节目用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父爱,展现教育过程的酸甜苦辣。
比如第三期节目中Cindy想从沙丘上滑下去,因为沙丘非常陡峭非常危险,其他爸爸都不同意,但是田亮却在犹豫之后答应了,不过为了保护女儿他却是跟在女儿的后面一路跑下来直到安全位置。
这些浓浓的父爱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为之感动。
《爸爸去哪儿》以明星父亲与孩子为主角,以旅行中父亲与孩子如何完成节目组规定的任务为叙事主线,以亲子互动过程中的各种温暖与感动作为节目触动观众情感的搅拌器。
整个节目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幸福感动。
三、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进行立体整合营销新媒体,新营销。
在新的营销环境下,《爸爸去哪儿》作为文化产品,与众多娱乐综艺节目在营销上的不同点就在于重视新媒体环境下的立体整合营销。
(一)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合作,扩大传播范围为了使广大网络观众更加快捷地搜索与观看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与优酷、爱奇艺、乐视等知名视频网站高度合作,利用视频网站自身的平台优势和优质自制内容,进行多维互动,从而实现节目传播范围的最大化,例如节目充分利用优酷综艺频道的视频互动功能,根据当期节目热门事件创造讨论话题邀请广大网友主动参与。
另外节目将未播出的删减片段提供给各个视频网站,使节目内容更加完善更加丰富,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当然视频网站也会根据需要对完整的节目进行碎片化的处理,将节目中的笑点、泪点、爆点摘录出来形成长视频+短视频的优势内容矩阵,进而满足网友多元化的观看需求和接受习惯。
(二)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平台进行互动营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个人为主体的信息定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正在朝着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以微博、微信为主的自媒体也逐渐成为社会大众传播和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