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 2001年传热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结版)

2
tw2
3
tw1 tw 2 q2 1 2 3 1 2 3
再由:
tw1
λ
λ 3
tw2
q1
q2 0.2q1 ,有
tw1 tw 2 t t 0.2 w1 w 2 1 2 1 2 3 1 2 1 2 3
得:
3 43 (
'2 3 2 5 6 2 R 0.265m k / W 2 3 0.65 0.024
"
由计算可知,双 Low-e 膜双真空玻璃的导热热阻高于中空玻璃,也就是说双 Low-e 膜双真 空玻璃的保温性能要优于中空玻璃。 3. 4.略 5 .
m2
(m 2 K )
、 h2 85W
(m 2 K )
、 t1 45 ℃
t2 500 ℃、 k ' h2 85W
求: k 、 、
(m 2 K )
、 1mm 、 398 W
(m K )
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 即: k
tw1 t w 2 x
(设 tw1 tw 2 ) , 否则 t 与平壁 coust (即常物性假设)
其与平壁的材料无关的根本原因在 的材料有关 (2)由 4.略
q
dt dx
知,q 与平壁的材料即物性有关
5.解:
d 2 dt (r )0 dr dr r r1 , t tw1 (设tw1 t w 2 ) r r2 , t tw 2
绪论
思考题与习题( P89 )答案: 1. 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考研真题--传热学复习资料(习题与解答)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答案(Ⅰ部分)一、 概念题1、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1) 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强制对流换热;(2) 由暖气片管道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3) 由暖气片管道外壁到室内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试分析冬季建筑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通过墙壁的换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1) 室内空气到墙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2) 墙的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3) 墙的外壁到室外空气,热传递方式有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3、何谓非稳态导热的正规阶段?写出其主要特点。
答: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体内各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具有一定的规律,物体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消失,这个阶段称为非稳态导热的正规阶段。
4、分别写出N u 、R e 、P r 、B i 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1)努塞尔(Nusselt)数,λlh Nu =,它表示表面上无量纲温度梯度的大小。
(2)雷诺(Reynolds)数,νl u ∞=Re ,它表示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3)普朗特数,a ν=Pr ,它表示动量扩散厚度和能量扩散厚度的相对大小。
(4)毕渥数,λlh B i =,它表示导热体内部热阻与外部热阻的相对大小。
5、竖壁倾斜后其凝结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
答:竖壁倾斜后,使液膜顺壁面流动的力不再是重力而是重力的一部分,液膜流1/423l l x l s w gr h 4(t t )x ρλη⎡⎤=⎢⎥-⎣⎦动变慢,从而热阻增加,表面传热系数减小。
另外,从表面传热系数公式知,公式中的g 亦要换成θsin g ,从而h 减小。
6、按照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那种状态的导热系数最大?答:根据导热机理可知,固体导热系数大于液体导热系数;液体导热系数大于气体导热系数。
南京理工大学 2001-2009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及答案标准版

2 e j30° 3
∴h(t) = 2 k1 ieαt cos(ωt +θ1) = 2×
2 e−500t cos(500 3
3t + 30°)ε (t) =
4 e−500t cos(500 3
3t + 30)ε (t)
∴单位冲激响应: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正版用户可享受免费更新服务,包括最新的试题解答,及错误改正,敬请联系: 10 ,预祝大家顺利考上南京理工大学!
图1 解析:如图所示以节点 5 为参考节点, 列写节点电压方程:
⎧(1+ 2 + 3)Un1 −Un2 − 3Un4 = 0 ⎪⎪⎪⎨U−Un3n1=+8U(1+ 6 + 4)Un2 − 4Un4 − 6Un3 = 4 × 4 ⎪⎩−2Un1 − 4Un2 − 7Un3 + (2 + 4 + 7)Un4 = 7I −16
(2)如果电流 I2 = 0 A,则 R1 为何值?
(3)如果 R1 为非线性电阻,U1 = I12 ,求此时 I1 。
解析:(1)由已知条件可知仅 R1 发生变化,其它部分不变,画出从 R1 两端看进去的戴维南
等效电路图,如上图右所示,则有Uoc = I1(R1 + Req ) ,代入已知条件有
⎧U ⎪
− 90°
= 100∠0°
I1
=
Uc 30 + jωL
=
100∠0° 30 + 40 j
=
2∠ − 53.1°
由 KVL 可得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正版用户可享受免费更新服务,包括最新的试题解答,及错误改正,敬请联系: 8 ,预祝大家顺利考上南京理工大学!
《传热学》考试考研真题库汇总-考研精品资料

《传热学》考试考研真题库汇总-考研精品资料《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第一章概论壱、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弐、填空题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传热学(一)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A. 导温系数B. 导热系数C. 传热系数D. 密度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 )A. 雷诺数B. 雷利数C. 普朗特数D. 努谢尔特数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A. B. C. D.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 自然对流。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无法比较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A. B. C. D.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B. 粗管内的大C. 细管内的大D. 无法比较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A. 逆流大于顺流B. 顺流大于逆流C. 两者相等D. 无法比较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有效辐射B. 辐射力C. 反射辐射D. 黑度9.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B. 磨光玻璃C. 涂料D. 黑体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A. 大一点好B. 小一点好C. 大、小都一样D. 无法判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
12. 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
13.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
14. 当 d 50 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15. 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
16. 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珠状凝结。
17.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
18. 角系数仅与因素有关。
19.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5mm ,材料导热系数为 0.15 ,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 150 ℃,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
传热学试题集

传热学试题集传热学(四)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复合表面传热学系数,单位是。
2.二维稳态温度场,在直角坐示系则中,可以则表示为。
3.对于一个传热过程,如果固体壁面两侧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数相差比较悬殊,为增强传热效果,采用助壁的形式,常常装在表面传热系数的一侧。
4.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称f0为。
5.使用集总参数法的物体,其内部温差收敛于。
6.建立有限差分离散议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用代替微商。
7.在流场中的内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
8.若两现角的流态及成套均,则它们的nu必定成正比。
9.管及的伸展半径越大,二次不流的影响就。
10.通常工业设备中的凝固成套形式均为。
11.高于饱和温度的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进行的沸腾,称为。
12.凡波长λ=0.38~0.76μm的电磁波,属于。
13.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称作物体的。
14.在辐射换热系统中称为。
15.由两根同心圆管共同组成的间壁式换热器称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后面的括号中。
)16.对流成套牛顿加热定律式为φ=aa△t(w)表示其中的热阻表达式就是()①aa②③④a17.一般而言,金属比非金属(介电体)的热传导系则数值就是()①较低的②较低的③成正比的④吻合的18.当物性参数为常数且无内热源时的导热微分方程式可写为()①②③④19.如果温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即()①②③④20.在非稳态导热时,物体的温度随着()①形状变化②重量变化③时间变化④颜色变化21.写出的名称()①努谢尔特准则②付立叶准则③毕奥准则④弗兰特准则22.完结热传导问题数值排序运算过程的帕累托之一就是()①②③④①或③23.流体在泵、风机或水压头等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称为()①自然对流②层流③强制对流④湍流24.普朗特准则pr〉1时,则()①δ>δ1②δ<δ1③δ≈δ1④δ/δ1025.格拉晓夫准则gr越大,则表征()①浮升力越大②粘性力越大③惯性力越大④动量越大26.当量直径中u表示()①长度②宽度③周长④润湿周长27.横掠单管时的对流成套中,特性尺度挑()①管长l②管内径di③管外径di④d0-di28.水平圆筒外的自然对流换热的特性尺度应取()①圆筒的长度②圆筒外径③圆筒内径④圆筒壁厚度29.膜状凝固成套中的定性温度挑()①蒸汽温度②凝结液温度③凝结液膜层平均温度④饱和温度30.饱和沸腾时,壁温与饱和温度之差称为()①平均温度②绝对温差③相对温差④融化温差31.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毫无关系的规律称作()①普朗克定律②四次方定律③维恩定律④兰贝特定律32.灰体的吸收率是()①1②大于1③定值④变量33.对于灰体,吸收率愈小,其反射率()①愈小②愈小③相对较低④维持不变34.角系数就是氢铵几何因素,与物体的黑度()①毫无关系②有关③存有很大关系④关系非常大35.由电磁辐射物体表面因素产生的热阻称作()①导热热阻②对流热阻③表面热阻④空间热阻36.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在光带内都能够()①稀释电磁辐射②散射电磁辐射③轻电磁辐射④无法电磁辐射37.按传热系数的符号单位,从以下列出中挑选()①②③④38.管壳式换热器归类于()①间壁式②回去热式③混合式④再造式39.在一般换热器设计中,考虑表面污染情况用()①利用系数②污垢系数③传热系数④表面传热系数40.则表示a组分质量浓度的符号就是()①ca②a③cb④b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后,共4分后)41.温度场42.吸收率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43.详述物性参数热传导系数和粘度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
各大名牌高校化工原理考研真题之传热2

【理工大学,2003,五】一传热面积为30m 2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120℃的饱和蒸汽冷凝,将某气体从30℃加热到80℃,该气体走管内,流量为5000m 3/h ,密度为1kg/m 3〔均按入口状态计〕,比热为1kJ/kg ·K 。
〔1〕估算此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2〕假设被加热气体量减少50%,并可近似认为被加热气体的密度、比热等物性参数保持不变,估算在加热蒸汽压力和被加热气体入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该气体出口温度变为多少?解:〔1〕由题意,2221()m Q KA t m Cp t t =∆=- 其中,211261.66lnm t t t C T t T t -∆==︒-- 2225000/ 1.4/m v kg h kg s ρ===代数得,22221()37.84/()mm Cp t t K W m K A t -==⋅∆〔2〕由题意,被加热气体量减少50%后,'0.5u u =0.8'0.5K K =2221''''(')m Q K A t m Cp t t =∆=-整理得,1222''ln 'T t K A m Cp T t -=- 代数解得,2'84.5t C =︒【理工大学,2004,三】如下列图,流量为0.5kg/s 、温度为20℃的水〔Cp=4.18kJ/kg·K 〕流过串联的两台列管换热器,以冷却流量为0.8kg/s 、温度为120℃的某溶液〔Cp=2kJ/kg ·K 〕,测得该溶液的出口温度为65℃,现因故使进口水降到6℃,问:假设保持其他进口条件不变,那么溶液的出口温度变为多少?解:如图为串流的换热器逆流传热从此题中可以看出,当被加热流体流量减小,并保持其他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流体出口温度变大。
此题是串联换热器的计算,用传热单元计算法比拟简单易行。
11122R m Cp C m Cp =1122111K A K A NTU m Cp += 进口水温度降低时,以上两项保持不变,'εε=即12121212''T T T T T t T t --=-- 代数解得2'57.3T C =︒【理工大学,2005,三】流量为1kg/s 、温度为20℃的冷却介质〔Cp=5kJ/kg·K 〕流过一台逆流运行的列管换热器,把流量为2kg/s 的反响物〔Cp=4kJ/kg ·K 〕从95℃冷却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