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指导与应用——以《库车县旅游概况》汉译英为例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谈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

此类公示语时应邀请英语专家的参与和校正 , 以做到译文的标准化 , 实现功能对等。
关 键词 : 景 点公 示语 ; 功 能对等 ; 交 际功 能 中图 分类 号 : H 3 1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化 、 安全提示 、 指示等信息 的重要 途径之一。可
是, 不少 英文 公示 语让 国 际游 客 无 法 理解 , 有 的产
现实的对等指译文读者在理解译文时应感 知到源
语读 者是 如 何 理 解 和 欣 赏 原 文 的 。最 高层 次 、 理 想 的对等 则 基 于两 种语 言 和 文 化 高 度 一 致 性 , 指 译 文 读者 理解 和欣 赏 译 文 的方 式 和 源 语 读 者 的方 式完 全相 同( N i d a , 2 0 0 1 : 8 6— 9 2 ) 。
第1 3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6月
西 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V o 1 . 1 3 N o . 1
J u n .2 0 1 4
J O U R N A L O F X 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生歧义 。此方面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王颖 和
吕和发 ( 2 0 0 6 ) 分析 中英 两 国景点 公 示 语 。王 秋 生 ( 2 0 0 4: 7 7— 7 9 ) 分析 景 点名 称 的译 文 。文 军 、 齐荣 乐等( 2 0 0 7: 4 8—5 4 ) 用 摘 译 法 探 讨 博 物 馆 解 说 词
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

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猛,同时旅游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旅游翻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过程中的运用,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成果,从而对未来的翻译研究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旅游翻译属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范畴,是一种旨在传达原始话语消息的非正式翻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或接收者的语言需求,帮助他们理解源文语言的含义,并确保转换的文本具有完整的语言形式、准确的涵义与准确的语义表达,从而满足接收者的语言需要。
功能翻译理论是近年来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翻译理论之一,它在理论指导下指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字替换,而是综合考虑全部跨文化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以及其对源文本和目标文本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通过合理灵活地安排翻译策略,建构出一种在文化传输过程中有意义的译本,从而传达准确的语义和文化内涵。
二、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旅游翻译是功能翻译,它的目的是在不同文化之间传达信息,满足接受者的语言需要。
旅游翻译通常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服务介绍、旅游设施介绍、旅游攻略介绍等。
针对不同的译文,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翻译策略,以满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首先,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要做到插入文化,插入文化是指在翻译旅游描述时对源语文化信息进行翻译,而不是只翻译文本本身,这样可以更好地捕捉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从而传达准确的信息。
其次,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要进行文体调整,文体调整是指根据接收读者的文化背景,将原文中的语言特征翻译成接收者所理解的语言特征,例如将古老而复杂的句式简化,使文体更容易理解。
再次,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要进行语言调整,语言调整是指调整语言方式,以保持源文本中隐含的语义和原文表达,例如将原文构词结构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的构词结构,使译文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指导与应用

功能平等理论在旅行翻译中的指导与应用在英语和汉语系统中,旅行文本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做好该文体的翻译,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在尤金奈达功能平等理论的指导下,以《库车县旅行概略》为例,剖析了如何利用增译、省译、改写等编译方法来做到对旅行文本的等值翻译,进而进一步总结出该类文本在翻译中广泛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当前我国旅行资料的翻译质量却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少量民族聚居的地域,旅行资源丰富,但对其旅行景点的翻译却存在更多灾以解决的问题。
以《库车县旅行概略》汉译英为例,不单是一篇典型的中式旅行景点介绍,还存在很多少量民族专有词汇翻译的问题,要做好这项翻译,第一要对照中英旅行文本的差异,追求让译文切近目标读者的方法。
一、旅行文本的中英差异(一)汉英旅行文本的词汇其一,汉语旅行指南大批使用四字构造而英文多用词浅易。
英文旅行景点介绍多以行文简短、读者易于接受见长,在有限的篇幅内将供给的服务和旅行项目交代清楚。
比如本文的第一段就大批使用了汉语的四字构造如“广博精湛”、“气概恢宏” 、“得天独厚”等成语,在翻译成英文时就要注意,有些词汇能否负担,语义能否重复,需要全译仍是编译,仍是干脆省译?其二,汉英之间文化对应词少。
汉语旅行指南文本中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特别多,但这些词在译入语英语中多无对应词,即出现所谓的词汇空白现象。
在例文中,“七个打破,成立八个基地和一其中心” 、“十五时期” 、“ 六大体素协调配套体制”这样中国特点显然的表达,以及“古龟兹文化” 、“ 克孜尔千佛洞” 、“ 库木吐拉千佛洞” “ 克孜尔尕哈战火台”等拥有新疆民族特点的专有词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汉英旅行文本的修辞差异中文旅行指南常常采纳华美的修辞而英文则多客观描绘。
大批的英语旅行文本显示出一个共同特点:重视于客观的描绘,给读者以充分的信息。
原文中的诗学语言许多,这就需要译者来进行选择和弃取,绝不可以全译。
二、功能平等理论指导旅行翻译旅行文本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传达信息,二是引诱行动。
功能对等与旅游英语--旅游行业的英汉互译问题

功能对等与旅游英语--旅游行业的英汉互译问题
许进兴
【期刊名称】《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对旅游宣传中的汉英以及英汉互译进行了浅析。
翻译目的论与纽马克、奈达提出的有关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核心都是功能主义。
依据这一原则,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不是采取一成不变的做法,而应围绕实用性这一目的展开。
基于此,对英汉互译的文本进行了分析,以论述功能对等的重要性。
【总页数】5页(P101-105)
【作者】许进兴
【作者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上海 2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旅游行业术语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诠释——英语“导游”一词的讲解 [J],
郭滨
2.浅谈中职旅游英语教学如何与现代旅游行业对接 [J], 肖佳怡
3.从旅游行业现状看我校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J], 赵蕾
4.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不足与旅游行业用人需求上升之困的对策探索与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修订调研报告 [J], 老青;程云艳
5.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探析英汉互译中误译问题——以《英汉对比研究》第一章《综合语与分析语》为例 [J], 曾文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旅游文本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旅游文本翻译话题:休闲阅读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传统文化旅游中国【摘要】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海外游客来华观光旅游。
汉英旅游翻译已成为促进中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
为了向更多国外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激发他们来中国旅游的兴趣,大量的汉语旅游资料需要翻译成英语。
然而,目前许多旅游资料的英译文本存在一系列问题,难以起到吸引国外游客的作用。
鉴于旅游翻译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提高旅游资料英译文本的质量。
本文表明,功能对等理论可以作为旅游翻译的最佳指导原则之一。
从旅游翻译的实践来看,一些翻译策略如增译、省译、结合、重构等可以作为译者采取的翻译手段,可以说功能翻译理论是非常适合旅游文本翻译策略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旅游翻译;功能对等;常见错误一、引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逐渐吸引着世界的关注。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5000年历史,神秘的东方古国文明,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海外游客来华观光旅游。
同时,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翻译活动,因此我们必须为外国游客提供相关的旅游信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来中国游玩。
而旅游资料的译文,是跨国界、跨文化的旅游宣传形式,它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料的主要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和吸引顾客。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尽可能多的宣传中国文化。
同时以读者的接受能力为重点,翻译旅游文本时要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调整,让译语读者轻松地了解所需的中国文化信息,增加旅游兴趣,从而达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
二、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
他是一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同时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
功能对等理论 旅游文本 翻译策略论文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的英译【中文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日益密切和文化交流的渗透,旅游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旅游资源丰富,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从事旅游翻译的学者也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旅游翻译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之中。
本文旨在从功能对等的角度阐述旅游翻译,借旅游文本进行相关的研究,期待对旅游翻译的提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为实用文体的旅游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对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该理论强调翻译的,即满足语为对方语的读者。
在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中,该则表现为语为英语的游客,实现跨语言文化交际,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这种翻译的,决定了旅游文本的英译原则是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
因此,译者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恰当的文化信息处理,体现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从而符合旅游文化功能的需要。
针对目前的旅游翻译发展现状,本文尝试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从中西方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及其它方面的差异带来的语言表达上的差异着手,努力做到旅游文本翻译过程...【英文摘要】With the intermingl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culture, tourism culture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s. China is a big countrywith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rich tourism recour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economy, tourism translation has become vitally important. However, tourism translation is still in constant exploration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is thesis is devoted to making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tourism translation through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旅游文本翻译策略【英文关键词】Functional Theory tourism texts translation method【目录】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的英译摘要4-5Abstract5-6Table of Contents7-9Chapter OneIntroduction9-131.1 Background of Research9-111.2 Aim of the Reasearch111.3 Data Collection11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1-13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242.1 EugeneA.Nida’s Translation Theory13-182.1.1 A.Brief Introduction of Nida13-142.1.2 Nida’s Dynamic/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4-162.1.3 View on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from Western Scholars16-182.2 Feasilility of Applying Nida’s Theory to Guide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English Tourism Texts18-192.3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19-222.3.1 Domestic Research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19-212.3.2 Overseas Research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21-222.4 A BriefReview of Research on Tourism Text22-242.4.1 Tourism Text Studies abroad22-232.4.2 Tourism Text Studies inChina23-24Chapter Three Study of Tourism Texts24-313.1 Definition of Tourism Texts243.2 Function of TourismTexts24-263.3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Texts263.4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ourism Texts26-283.4.1 Use of Four-character Expressions26-273.4.2 Use of Purple Patches Descriptions27-283.4.3 Use of Quotation and Poetic Lines or Legends283.5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TourismTexts28-313.5.1 Conciseness and Readablity28-293.5.2 Vividness and appealing29-303.5.3 Figurative use of language30-31Chapter Four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uncitional Equivalence to Tourism Texts’sTranslation31-484.1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the scenic spots31-344.2 Translation of historical events34-374.3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tourism texts37-484.3.1 Difficulty in translating cultural elements in tourismtexts37-404.3.2 Strategies to cultural gap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readers and target language readers40-48Chapter Five Conclusion48-50Bibliography50-52Acknowledgements52-5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3。
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

上 的 巨大差异 ,译 语读 者对信 息 的接受 能 力会大 大 低 于原语 读者 的信 息接 受能力 , 因此在 翻译 中 , 译者 应照 顾译 文读 者 的信息 接受力 ,改变信 息 的表达 方 式, 以译 文读 者能理 解 的形式 来呈 现信 息 。 达把 翻 奈 译 的最 终 服 务对 象 读 者 引入 到 译 文 的评 价 标 准 中 来 ,以读者反 应 的对等 为标 准 ,为传统 翻译 界对 于 “ 译 ” 意译 ” 直 与“ 的争论 提供 了一个 满意 的答 案 。 动 “ 态 对 等 ” ( 功能 对 等 ” 论 即“ 理论 ) 认 和 面对 翻译 中 承
第 3 第 7期 0卷
20 0 9年 7月
井冈山学院学报 ( 学社会科学 ) 哲 Jun lo iga gh n U ies yP i sp yad S c lS i cs o ra fJ gnsa nvri (hl oh n oi ce e) n t o a n
V0. O No7 1 J 3
种种 限制和欠 缺 , 向往翻译 的理 想境 界 , 反 映翻 既 又 译 的局 限性 、 相对性 和灵 活性 ; 突 出忠 实 于原文 的 既 重要 性 , 又照顾 译 语 和源 语 的契 合 程 度 ; 既是 “ 它 直
既重 视对 源语 信息 的“ 忠实 ” 又要 求 符 合 译语 语 言 ,
代 翻译 理论 之 父 ” ,他所 提 出的 功能 对 等 理论 对 世 界 翻译领 域有 着 巨大 的影 响力 。他认 为 “ 动态对 等 ”
( 为 了强 调 “ 能 ” 后 功 的概念 及 避 免人 们 对 “ 态 ” 动 一 词 的误 解 , 为 “ 能 对 等 ” 的翻 译 即是 在 译 语 中 改 功 ) 再 造 出首先 在 意 义上 , 次 在 风格 上 与 源 语信 息 最 其 切近 而又 自然 的对 等 。“ 对等 ” 向源语 信 息 , 自然 指 “ 的 ” 向译 语 语 言 , “ 指 而 最切 近 ” 是 在 高 度 近 似 的 则 基 础上 把两 种取 向结 合起来【嘶 ) 因此 ,功能对 等 ” 1 。 ] ( “
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

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旅游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包括许多文化、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影响,而翻译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旅游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翻译,其目的是将原文本用更具有吸引力的方式传达给不同语言背景的用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旅游翻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以更好地实现目标。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翻译的语言和文本功能。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应该重视语言和文本的功能,而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翻译。
例如,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认为文本表达的意义不仅仅是语言形式本身,而是针对读者或目标文化,以表达某种文化背景的信息。
因此,翻译应该有意识地尝试去理解和表达原文中的“文化”的意思,而不是简单地将它们翻译成相应的句子。
旅游文本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语言特征,这些都是其传达信息的重要标志。
因此,采用功能翻译理论可以帮助旅游文本的翻译更具有吸引力和准确性。
首先,翻译者需要了解源语言文本的含义,并理解该信息可能在目标语言文本中表达出来的方式。
一旦找出了最佳的表达方式,翻译者就可以开始翻译。
有时,可能需要适当地调整原文的逻辑和语义以符合新文本的表达,但最重要的是要尽量保持原文本的文化含义。
此外,采用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更好地把握那些表达旅游相关语句的重要规则,如视点、时态和语态的变化。
例如,在翻译旅游景点的介绍时,“欢迎”可以用“come, enjoy, explore”来表达,而在翻译交通指南时,“抵达”可以用“arrive, reach, get to”来表达。
此外,功能翻译理论提供了有关翻译的准则,即翻译应该尽量保持原文本和目标文本的一致性,并尊重文化差异。
在翻译中,翻译者可以在保持文化信息一致性的前提下,做出适当的更改,以保证原文和目标文本在语言上的一致性。
举个例子,如果在中文源文本中出现了某个有特殊文化背景的词语,那么在翻译成英文文本时,翻译者可以尝试将这个词语翻译成英文中有相似文化含义的词,以使原文和译文在文化上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指导与应用——以《库车县旅
游概况》汉译英为例-旅游管理
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指导与应用——以《库车县旅游概况》汉译英为例
在英语和汉语体系中,旅游文本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做好该文体的翻译,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在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以《库车县旅游概况》为例,分析了怎样利用增译、省译、改写等编译方法来做到对旅游文本的等值翻译,从而进一步总结出该类文本在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刘姝婧
目前我国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却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对其旅游景点的翻译却存在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以《库车县旅游概况》汉译英为例,不仅是一篇典型的中式旅游景点介绍,还存在许多少数民族专有词汇翻译的问题,要做好这项翻译,首先要对比中英旅游文本的差异,寻求让译文贴近目标读者的方法。
一、旅游文本的中英差异
(一)汉英旅游文本的词汇
其一,汉语旅游指南大量使用四字结构而英文多用词浅易。
英文旅游景点介绍多以行文简洁、读者易于接受见长,在有限的篇幅内将提供的服务和旅游项目交代清楚。
例如本文的第一段就大量使用了汉语的四字结构如“博大精深”、“气势恢宏”、“得天独厚”等成语,在翻译成英文时就要注意,有些词汇是否累赘,语义是否重复,需要全译还是编译,还是干脆省译?
其二,汉英之间文化对应词少。
汉语旅游指南文本中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特别多,但这些词在译入语英语中多无对应词,即出现所谓的词汇空白现象。
在例文中,“七个突破,建立八个基地和一个中心”、“十五期间”、“ 六大要素协调配套机制”这样中国特色明显的表达,以及“古龟兹文化”、“克孜尔千佛洞”、“ 库木吐拉千佛洞”“ 克孜尔尕哈烽火台”等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专有词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汉英旅游文本的修辞差异
中文旅游指南经常采用华丽的修辞而英文则多客观描述。
大量的英语旅游文本显示出一个共同特点:侧重于客观的描述,给读者以充足的信息。
原文中的诗学语言较多,这就需要译者来进行选择和取舍,绝不能全译。
二、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旅游翻译
旅游文本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在原语转化为译语的过程中,能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易于理解,形式恰当,吸引读者是检验疑问质量的最终标准。
所以信息内容是主要的,语言形式是次要的,翻译策略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以求得“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
由于汉英旅游指南材料在词汇、句型、修辞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以及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的信息编排方式,决定了汉英旅游文化信息的完全等效传递是不可能的。
因此,旅游翻译的原则应突出实用型的特点,应是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而并非等效传递,突出信息的传达效果,即不是对汉语材料进行全译,而是要对原作实施变译。
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操作
(一)功能对等理论下诗学表达如何处理
文本开篇就是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很熟悉的诗学表达,用许多排比句,以及成语和其它四字结构构建出的极具气势的一串描写。
“库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西域文明的荟萃之地,以丰厚的历史沉淀,灿烂的龟兹文化为主题,加之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旅游景点,使库车形成了类型多,品位高,功能全,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的资源优势,是新疆旅游资源的缩影,有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
第一句“璀璨的明珠,西域文明的荟萃之地”,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人熟悉的比喻法,而对于外国读者是没有必要的,而“西域文明”是相对外国读者熟悉的信息,突出库车的古老文明。
“丰厚的历史沉淀,灿烂的龟兹文化为主题,加之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旅游景点”是中文常用的滥用形容词,为达到增加气势的目的,朗朗上口的效果;对于英文读者,有效的信息是“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
最后一句“库车形成了类型多,品位高,功能全,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的资源优势,是新疆旅游资源的缩影,有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这里的“类型多,品位高,功能全,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的资源优势”在中文读者看来也是存在问题,资源优势如何用博大精深和气势恢宏来形容?最后一句应改写,删除不符合句法的修辞。
最后译为:Kuqa,a county on the ancient Silk Road,is a place ofconfluence of civilization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Kuqa enjoysa unique foundation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 its historicimportance and natural landscape featured by Qiuci culture andethnic-minority folklore,thus endowing the
place with theadvantages of diversified landscapes,composing a miniature ofXinjiang tourist resources.
在遇到中式特色的诗学表达时,要做到提取有效信息,删除赘述,对欠缺逻辑的部分进行改写,使之内在逻辑更明显,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二)编译的使用
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文和原文做到深层含义的对等,要求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性,不拘泥与字面,大胆编译与变译。
例如第一段开头的中式描写,译文就采取了适度的编译,从中取出有效信息,剔除无效信息和过度的描写修饰,使这一段描述更具可读性。
编译有时可以是对一些信息的完全删除,比如第二段的“七个突破,建立八个基地和一个中心”,就采用了省译的手法,因为这个表述不仅对外国人是无用信息,对中国读者来说也是不熟悉的。
本文中出现的增译是对一些专有名词,不仅做词面上的解释,还要对其背景和作用做出注释。
如第二段出现的“十五”,这个表述在新闻上出现较多,是中外读者较为熟悉的内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译者采取了增译,对内涵进行解释,译为:”tenth five-year” plan(Itacute;s aneconomic plan for the period between 2001 and 2005,approved bythe National Peopleacute;s Congress in March).
本篇译文对原文改写不多,原因是译者的主动性和权限有限,如果真正做到有效沟通,那么几乎是对原文的重写,译者要自己去收集信息,加入外国读者关心的资料,重新写就另一篇文本,这在目前的翻译市场是不被接受的。
因此现在的编译是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采用增译、省译、适度改写的手段。
(三)专有名词处理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或香港澳门地区地名或人名的翻译不能用汉语拼音,应该用当地的拼音法。
比如文中出现的地名“库车、克孜尔、苏巴什”等,不能翻译成“Kuche,Kezier,Subashi”,要根据维语发音译为“Kuqa,Kizil,Subash”。
对于外国读者很重要的信息,要多查资料,找到权威译法,比如“涉外宾馆”一词,不能简单译为“hotels for foreign visitors”,而要找到标准译法意为具有接待外宾资质的宾馆“service agenciesauthorized for recep 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四、旅游文本翻译的反思与启示
通过以上理论指导,和具体翻译方法的操作,译文部分地排除了中式行文的影响,但仍然与外国景点介绍存在巨大差别。
其一,英语国家旅游者更期望通过景点介绍了解相关的实用信息,如景点地理位置、交通工具及路线、旅游费用、气候情况、景点开放时间、饮食住宿、购物娱乐等,但是这些具体的信息在原文中均没有提供。
其二,原文的写作风格是机械陈述式的,而外国读者一般读到的景点简介都是“针对一定读者”的,会使用“dear visitors”,“you”,“our”等称谓词,试图建立与读者之间的沟通。
其三,中国人具有“求同性”,喜欢去权威认可的旅游胜地。
然而外国人具有“个性”,偏向去原生态景点,因此该篇译文中给出大量的关于景点荣誉和地位的信息也是不需要的。
综上所述,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除了在语言方面克服差异外,最重要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上求同存异。
增强译者的主动性,才能达到宣传景点,吸引游客的功
能。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