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流法概论
第1章 物流概述 《物流学概论》PPT课件

物流的功能
空间效用 时间效用 形质效用
运输活动 储存活动 流通加工活动
1.3 物流的分类
范围大小
物
流
系
行业性质
统
分
类
业主类型
宏观物流系统 中观物流系统 微观物流系统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回收物流 废弃物物流
另一条途径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 为日文“物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至 今。
1.2 物流职能的内容
装卸搬运职能 运输职能
保管职能
包装职能
流通加工职 能
配送的职能
信息职 能
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 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 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 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 的综合性服务。
❖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 (实物性)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 经济活动 。
❖ 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五年计划制定小组认为PD不如物的流通好,1965年开始日政 府文件中政府采用“物的流通”,简称“物流”。
❖ 1981年: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 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 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自办物流 第三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
按物流系统性质分
社会 物流
行业 物流
《物流法概论》(一概述)

• • • • • • • • • • •
3、法的一般分类 (1)国内法与国际法 (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3)一般法与特别法 (4)实体法与程序法 (5)根本法与普通法 我国的根本法: 我国的根本法:宪法 宪法的特征: 宪法的特征: 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1)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的地位和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的地位和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 • • •
问: 本纠纷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1、本纠纷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如盛彤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如何赔偿? 2、如盛彤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如何赔偿? 3 、 作为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 在签订运输合同 作为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 , 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案例】 案例】 • 2006年12月10日,A贸易公司向B包装公司发出一份 贸易公司向B 2006年12月10日 传真,其内容是:供应×型号瓦楞包装纸15 15吨 传真,其内容是:供应×型号瓦楞包装纸15吨,每 1500元 供方送货,如不购货,15日内请回复 日内请回复。 吨1500元,供方送货,如不购货,15日内请回复。 • B 包装公司收到传真时 , 其经理恰好在外地出差 , 包装公司收到传真时, 其经理恰好在外地出差, 秘书拟等经理出差回来后汇报,再研究是否购买。 秘书拟等经理出差回来后汇报,再研究是否购买。 • 但事后秘书将此事遗忘。 但事后秘书将此事遗忘。 • 过了15日,因B包装公司一直未有回复,A贸易公司 过了15 15日 包装公司一直未有回复, 遂将该包装批瓦楞纸运至该包装公司。 遂将该包装批瓦楞纸运至该包装公司。 • 由于该型号瓦楞纸包装公司尚不需要,于是拒绝收 由于该型号瓦楞纸包装公司尚不需要, 货。
物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流概论1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维和时间维方面的距离,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2商物分离: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3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性是系统性4物流科学的后进性:由于物流一直处于生产的辅助环节,后勤位置,物流科学的出现有赖于数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物流科学的历史比较短,物流技术落后于生产技术。
5物流学说与观点:(1)黑大陆学说: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2)冰山物流说: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能看见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看不到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
(3)成本中心说: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
(4)利润中心说,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第三利润源。
把节约物流费用而增加的利润叫第三利润源。
(5)服务中心说: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的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6)效益悖反说: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利润的损失,因此必须注重研究物流的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使系统的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成本,实现最佳效益。
(7)物流的整体概念: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棵树木,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物流系统化观念,物流一体化观念,都是这种思想的另一种提法。
第1章 物流的概念 《物流学概论》PPT课件

(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
(4)及时创造仅由客户拉动的价值;
(5)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
精益物流的目标可概括为企业在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水平的同 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五)物流一体化理念
1.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
流的联盟与合作。
(七)绿色物流理念
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 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的 物流、 循环型物流转变。
第二节 商流与物流
一、商品流通过程中三流地位的转变
商务是指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事物及管理活动,它包含商 品从生产到交换,从交换到消费的全过程中扣除纯生产和消费的各 个方面,如图1-3。
(3)不是货主向物流服务商偶然的、一次性的物流服务购销活 动,而是采取委托-承包形式的业务外包的长期物流活动;
(4)不是向货主提供的一般性物流服务,而是提供增值物流服 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
3.物流外包 物流外包是“企业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的业务合同交由合作企
业完成的物流运作模” (GB/T 18354-2006)。
4.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
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GB/T 18354-2006)。 供应链管理是“ 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
调与控制” (GB/T 18354-2006)。
5.全球化物流 全球化物流是企业全球战略的支持与保证,是世界范围内的物
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和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 配送、物流信息等七项工作构成,上述这些构成也常被称为“物流 活动的基本职能”。
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第1章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PPT课件

。
2)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运输服务和其他物流服务
。
3)企业自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设备。
4)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可对运输货物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
第一章
第二节 物 流 企 业
二、物流企业的分类
2. 仓储型物流企业 1)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 储服务,具备一定规模。 2)企业能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以及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服务。 3)企业自有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设备,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货车。 4)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可对货物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
二、物流的分类
1. 根据物流活动的范围分 (1)社会物流(External Logistics) 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 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 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 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
第一章
第一节 物 流 概 述
二、物流的分类
3. 根据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分 (1)自主物流 自主物流是指生产企业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用自己的人工、机械设备和 场所,安排全部物流计划,自己从事货物实体流动全过程的物流活动。 (2)第三方物流(Third-Part Logistics,简称TPL)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3)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是指建立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的,对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 管理、技术等物流资源作进一步整合,为用户提供全面意义上的供应链解 决方案的一种更高级的物流模式。
第一章
第一节 物 流 概 述
第一章
第一节 物 流 概 述
三、物流市场
1. 物流市场的结构 (1)物流市场主体 进入物流市场进行交易的单位与个人都是物流市场主体。具体有政府、供 需方企业与个人、第三方物流企业等。 (2)物流市场客体 在物流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易与加工增值的所有有形商品,包括人都是物流 市场客体。 (3)物流市场载体 为物流市场客体服务的设施与场所。包括铁路、公路、集装箱、船舶、飞 机、港口、机场、管道、仓库、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等。 (4)物流市场中介组织 物流市场需要规范,一靠政府,二靠中介组织,特别是行业组织,比如中 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仓储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
物流法理论与实务-第1章

《联合国国际贸易运输港站经营人赔偿责任公约》
(《港站经营人赔偿责任公约》) 《国际海协劳工组织装箱准则》
28
P31
三、物流法体系
与货物包装相关的法律规范
GB9174《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471《运输包装件尺寸界限》 GB4857《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物流法规与实务
主讲人:石俊芳 邮箱:lpf8023@
物流及相关专业就业前景
操作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高级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职务:主要有报关员、跟单员、仓 管员等。 中级管理人才职务:部门主管或者经理,包 括业务经理、生产经理、操作主管等。 高级管理人才职务:企业执行总监、公司副 总、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等
15
第二节 物流法的调整对象、渊源和体系
二、法律渊源又称法的形式,专指法的各种具体表现 形式,主要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因 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 法律文件的总称。 物流法的渊源
法 律
行 政 法 规
规 章
地 方 性 法 规
国 际 条 约
国 际 惯 例
技 术 标 准
20
P31
三、物流法体系
与货物运输相关的法律规范——铁路运输
《铁路法》
《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 《铁路运输条例》 《货物运单和货票填制办法》 《关于铁路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国际货约》)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国际货协》)
21
P31
三、物流法体系
与货物运输相关的法律规范——水路运输
《合同法》 《海商法》 《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水运货规》) 《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物流学概论》(第2版)讲义

《物流学概论》(第2版)讲义第一篇物流总论第一章物流概述第一节商流与物流一、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一)流通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二)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三)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二、流通的内容(一)商流(二)物流(三)信息流与资金流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一)结算程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二)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三)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第二节物流的概念一、物流概念的起源二、“物流”称谓的由来三、物流的定义(一)历史上的物流定义(二)对物流的通俗解释(三)物流概念的未来四、物流活动的构成包装活动;装卸搬运活动;运输活动;储存活动;流通加工活动;配送活动;物流信息活动第三节物流的性质和作用一、物流的性质(一)物流的生产属性1.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必要环节2.物流活动同样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物流的社会属性(三)物流的服务性二、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一)反应快速化;(二)功能集成化;(三)服务系列化;(四)作业规范化;(五)目标系统化;(六)手段现代化;(七)组织网络化;(八)经营市场化;三、物流的地位与作用(一)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二)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三)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四)物流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五)物流是改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四、有关物流定位的几种学说(一)“第三利润源”说(二)“物流冰山”说1.物流成本所涉及的领域广2.物流成本所涉及的环节多3.物流成本所涉及的科目杂第四节现代物流理念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三、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四、物流系统化理念五、精益物流理念六、物流一体化理念七、联盟与合作理念——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全球化物流八、绿色物流理念第二章物流的分类与形式第一节物流的分类方法一、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二、自营物流、外购物流、第三方物流三、企业物流、行业物流、社会物流四、其他分类第二节企业物流一、供应物流(一)供应物流的概念(二)供应物流的结构——采购、供应、库存管理、仓储管理二、生产物流(一)生产物流的概念(二)生产物流的类型三、销售物流(一)销售物流的概念(二)销售物流的功能四、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
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论-PPT课件

一、物流的效用 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
时间效用,流通加工活动还可能创造物资的形 质效用。
物流的效用
空间效用 时间效用 形质效用
18
(一)时间效用
1、延长时间: 调整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差
2、调整供求关系 3、缩短时间
8/2/2024
(二)空间效用
1、集中到分散 2、分散到集中 3、价值低到价值高
计价、结算、商务信息等
通加工、包装、配送、物流信息等
YOUR SI1T4E HERE
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扩大化
系统化
一体化
现代化
社会化
合理化
15
第二节 物流功能与 作用
8/2/2024
LOGO
一、物流的功能
❖ 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 ❖ 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
和信息等诸项活动。
YOUR SITE HERE 17
8/2/2024
(三)形质效用
流通加工 包装
8/2/2024
二、物流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在组织中的作用
8/2/2024
(一)、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社会经济活动由生产、消费和流通活 动所组成,其中,流通活动是连接生
产和消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物流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物流是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与其他经济活动相互影响。
空间局限于一个国家。 2、地区物流:
在某一区域(按经济区域、行政区域或地理位 置划分的区域)内开展的物流活动。 3、国际物流:
环境差异大 系统范围广 信息系统支持 标准化要求高
8/2/2024
8/2/2024
三、按物流系统的性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物流法的现状与发展
1.5.1 我国物流法的现状 1.5.2 我国现行物流法存在的问题
缺乏系统和专门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层次较低, 法律规范层次较低,效力不强 物流立法相对落后
讨 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完善我国物流法的建议
1.5.3 我国物流法的发展
1.清理现有的有关物流法律法规 2.确立适应公平竞争的物流市场法律环境 3.建立政府对物流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管体制 利用WTO规则, WTO规则 4.利用WTO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和物流企业的利益
1.4
物流服务合同
1.4.1 物流服务合同的概述 1.物流服务合同的概念 2.物流服务合同的特点 双务合同; 有偿合同; 诺成合同; 双务合同; 有偿合同; 诺成合同; 提供劳务的合同; 提供劳务的合同; 合同的一方是特定主体 1.4.2 物流服务合同性质和法律适用
1.4.3 物流服务合同的订立 1.要约 2.承诺 1.4.4 物流服务合同的条款和形式 1.物流服务合同一般的条款 2.物流合同格式条款 3.物流服务合同的形式 1.4.5 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 1.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民事责任 2.物流服务提供者的行政责任
1
物流法概论 学习目标
● ● ● ● ● ●
物流的含义和分类 物流法的概念和特点 物流法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物流法律关系 物流服务合同 物流法的现状与发展
1.1 物流概述 1.1.1 物流的含义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 - 2001)》的诠释,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 ) 的诠释, 体流动过程。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体流动过程。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 行有机结合。 行有机结合。
● 小结 ●
作业
● 小结 ●
作业
物流活动主要包括 1.运输 2.仓储 3.包装 4.装卸、搬运 . . . .装卸、 5.流通加工 6.配送 . . 7.信息处理 .
1.1.2 物流的分类 1.根据物流的范围,可以将物流分为社会物流 根据物流的范围, 和企业物流 2.根据物流活动的空间,可以将物流分为区域 根据物流活动的空间, 物流和国际物流 3.根据物流活动的专业性,可以将物流分为一 根据物流活动的专业性, 般物流和特殊物流 4.根据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将物流分为自 根据物流活动的组织者, 主物流、 主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1.2
物流法概述
1.2.1 物流法的概念及特点 1.物流法的概念 物流法是指调整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到目前为止,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到目前为止,我国还 没有一部统一的物流法。 没有一部统一的物流法。 2.物流法的特点 广泛性; 复杂性; 技术性; 广泛性; 复杂性; 技术性; 国际性
1.2.2 物流法的表现形式 1.2.3 物流法的作用 1.正确引导和规范物流市场的发展 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 2.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促进物流市 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适应公平竞争的物流法律环境, 3.形成适应公平竞争的物流法律环境,促 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1.3
物流法律关系
1.3.1 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 1.民商事物流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物流法律关系主体 1.3.2 物流法律关系的内容 1.民商事物流法律关系的内容 2.行政物流法律关系的内容 1.3.3 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