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法律法规》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论
物流法律法规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物流法律法规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述物流法律法规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述该章节旨在介绍物流法律法规的概述,包括物流法律法规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物流法律法规的分类等方面内容。
1、物流法律法规的定义物流法律法规是指与物流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包括国家、地方和国际上制定的各类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等。
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和维护物流行业的正常运作,保障物流活动的安全性、合法性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2、物流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物流法律法规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和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保证物流活动的有序进行,维护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物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促进物流市场的健康竞争,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
同时,物流法律法规还可以规范物流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纠纷处理,促进物流行业的良性运作。
3、物流法律法规的分类物流法律法规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和内容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是由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与物流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如《物流管理条例》、《运输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是物流行业的基本依据,并且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约束力。
3.2 地方性法律法规地方性法律法规是由地方制定和发布的与物流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具体适用于某个地区的物流活动,如特定地区的物流管理条例、规定等。
3.3 行业性法律法规行业性法律法规是由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制定和发布的与物流行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如与货运有关的规范、标准等。
3.4 国际法律法规国际法律法规是指与跨境物流相关的国际公约、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海牙规则》、《国际货物运输公约》等。
这些法律法规在国际上具有约束力,需要跨境物流企业遵守。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复印件、附件材料等,详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流管理条例:是我国国家法律体系中针对物流行业的基本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和管理物流运作。
2、运输法:是我国国家法律体系中针对运输行业的法律,包括公路运输法、铁路运输法、水路运输法等。
物流法律法规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物流法律法规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述物流法律法规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述1. 概述物流法律法规是指用于规范物流行业运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活动涉及的面广、涉及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
物流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对于保障物流行业的正常运行、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对物流法律法规的概述进行阐述,包括物流法律法规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对物流行业的重要意义。
2. 定义物流法律法规指的是国家或地方立法机关为规范物流行业各个环节的运营、维护行业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则、条例等形式,适用于物流企业、物流从业人员以及与物流相关的其他方面。
3. 分类根据物流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主要的分类如下:3.1 行业管理法规行业管理法规是指针对整个物流行业制定的法规,包括物流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制度、物流企业监管等方面的法规文件。
这些法规对于规范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3.2 运输法规运输法规主要是针对物流运输环节制定的法规,包括道路运输法规、铁路运输法规、水运法规、航空运输法规等。
这些法规主要规定了运输过程中的运营标准、安全规范、管理制度等,旨在保障货物的安全、快速和高效运输。
3.3 货运代理法规货运代理法规主要涉及物流企业的角色,包括货运代理人的权利义务、执业标准、行业规范等方面的法规。
这些法规对于规范货运代理行为、保护货运代理人权益、维护行业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3.4 仓储物流法规仓储物流法规主要涉及物流仓储环节的管理,包括仓储物流许可证制度、仓储设施管理、库内作业规范等方面的法规。
这些法规旨在规范仓储设施的运营管理,提高仓储效率和服务质量。
4. 作用物流法律法规对物流行业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4.1 规范行业秩序物流法律法规可以规范物流行业各个环节的运营秩序和行为准则,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从而提高整个物流行业的规范化程度和竞争力。
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第1章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PPT课件

。
2)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运输服务和其他物流服务
。
3)企业自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设备。
4)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可对运输货物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
第一章
第二节 物 流 企 业
二、物流企业的分类
2. 仓储型物流企业 1)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 储服务,具备一定规模。 2)企业能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以及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服务。 3)企业自有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设备,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货车。 4)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可对货物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
二、物流的分类
1. 根据物流活动的范围分 (1)社会物流(External Logistics) 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 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 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 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
第一章
第一节 物 流 概 述
二、物流的分类
3. 根据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分 (1)自主物流 自主物流是指生产企业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用自己的人工、机械设备和 场所,安排全部物流计划,自己从事货物实体流动全过程的物流活动。 (2)第三方物流(Third-Part Logistics,简称TPL)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3)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是指建立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的,对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 管理、技术等物流资源作进一步整合,为用户提供全面意义上的供应链解 决方案的一种更高级的物流模式。
第一章
第一节 物 流 概 述
第一章
第一节 物 流 概 述
三、物流市场
1. 物流市场的结构 (1)物流市场主体 进入物流市场进行交易的单位与个人都是物流市场主体。具体有政府、供 需方企业与个人、第三方物流企业等。 (2)物流市场客体 在物流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易与加工增值的所有有形商品,包括人都是物流 市场客体。 (3)物流市场载体 为物流市场客体服务的设施与场所。包括铁路、公路、集装箱、船舶、飞 机、港口、机场、管道、仓库、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等。 (4)物流市场中介组织 物流市场需要规范,一靠政府,二靠中介组织,特别是行业组织,比如中 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仓储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 3 )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指建立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的,对不同的第三方物流 企业的管理、技术等物流资源作进一步整合,为用户提供全面意义上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的一种更高级的物流模式。它通过特定物流集成商负责制定全面的供应链策划方案,统 一组织和选择满足用户需求的合作团队(包括分包商), 利用整个团队来控制和管理用 户公司的点式供应链物流。
第一单元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综合知识模块
一
物流基础理论
二
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综合知识模块一 物流基础理论
1
物流的概念和物流的分类
2
物流企业及物流活动
3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类型和法律地位
4
物流企业的设立
第一单元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综合知识模块一 物流基础理论
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流”构成了商品流通全过程,物流在 商品流通全过程中扮演着物质实体流通的角色。没有物质实体的流通, 见不到现实的货物,消费者的需求无法满足,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 也无从实现。物流和物流企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4 )回收物流。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 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的过程。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经常会产 生因为质量、时间等原因形成的不合格产品,这部分商品往往造成返修和退货,在实际 中还有一些要回收并加以利用的材料(如作为包装容器的纸箱、塑料筐、酒瓶,建筑行 业的脚手架、钢模板等),这些都是形成回收物流的原因。
( 4 ) 物流具有普遍性。社会经济中所有物品的物质实体,无论它处在运动 状态(搬运、运输)、静止状态(存储、保管),还是处在静动状态(加工、 装卸、包装、检验),都是处在物流状态。因为它们或者是使物品发生空间 位置变动,或者是使物品发生时间位置变动,或者是使物品发生形状性质变 动。可见,有物品,就必定会有物流。而物质是不灭的,因此物流也是普遍 存在的。
物流法律法规 运输法律法规

物流法律法规运输法律法规物流法律法规一、物流法律法规概述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
为了保障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主要介绍物流领域中与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运输法律法规2.1 运输法2.1.1 道路运输法道路运输法是规范道路货物运输行为的法律法规,包括了运输合同的订立、承运人和托运人的权利义务、运输车辆标准以及运输证件等方面的规定。
2.1.2 铁路运输法铁路运输法是用于规范铁路货物运输行为的法律法规,内容包括了铁路运输合同的签订、货物装卸、运输车辆与设备的安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2.1.3 水路运输法水路运输法是对水路运输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了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的订立、船舶安全要求、运输船舶的审批与登记以及海事保险等方面的规定。
2.1.4 航空运输法航空运输法是用于规范航空货物运输行为的法律法规,内容涵盖了航空货运合同的签订、航空器的安全要求、货物装卸、运输证件等方面的规定。
2.2 货物运输合同法货物运输合同法是指用于规范货物运输合同订立、履行和纠纷解决的法律法规。
其中包括运输方式、运费、货物装卸、货物损毁赔偿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运输方和托运方的权益。
2.3 仓储法仓储法是用于规范仓储服务行为的法律法规,包含了仓储合同的订立、仓储物品的保管责任、仓库的安全设施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2.4 包装法包装法是规范商品包装行为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了包装物的标识要求、包装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以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2.5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包括了物流运输活动中涉及到的环境保护要求,如废物处理、排放标准、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三、物流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物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参与物流活动各方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能够有效规范物流活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减少潜在风险。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概述一、名词解释1.物流:在人类社会商品交易过程中,随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品实体转移的物流活动必然会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 GB / T 18354 -2001 )对物流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企业: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 年出台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对物流企业给出了定义:“物流企业应是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非法人物流经济组织可比照适用。
”简而言之,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
3.物流法律制度:物流法律制度,是指调整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以及与物流活动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首先,物流法律制度的调整对象是物流关系以及与物流活动相关的社会关系。
其次,物流法律制度是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简答题1.物流企业有哪些特征?答:1.物流企业具有多功能性。
传统的物流企业只是提供保管和运输服务,随着市场的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在供给商(包括生产商、供应商)和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者和生活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承担着两者之间的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全部活动.具有多功能性。
2.物流企业具有营利性。
物流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获取利润和创造、积累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组织。
物流企业的营利性特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设立物流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其二是物流企业应连续从事同一性质的经营活动。
3.物流企业是具有法律所规定的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
物流企业在法律上必须能够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物流法律法规》教学课件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一、 物流的发展及定义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阿保荣司教授对物流的定义是:“ 物流是克服时间和空间间隔,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 包括废弃和还原在内的一切有形无形资材的物理性移动的 经济活动。”
第九页,共63页。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一、 物流的发展及定义
我国在200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 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 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 施有机结合。”
目录
1 第一节 物流概述 2 第二节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3 第一页,共63页。
第一章 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掌握物流法的渊源、物流的分类; ◆了解物流法的特点和作用; ◆掌握物流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 ◆了解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
第二页,共63页。
第一章 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能运用法律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明确物流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具有在物流公司中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基础法律 能力。
第三页,共63页。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一、 物流的发展及定义
物流活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国古代的镖局、马帮 就是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可以看作我国最古老的物流业 ,但现代物流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
第十页,共63页。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二、 物流的分类
(一) 按照物流的作用分类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物流
第十一页,共63页。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二、 物流的分类
教案首页--物流法律法规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货物包装的有关法律规定。1.从总体上介绍了货物包装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备注
教案首页
授课章节
第6章配送与流通加工法律法规6.1流通加工与配送概述6.2配送合同
授课序号
11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班级
10物流1班
10物流2班
10物流3班
10物流4班
授课时间
目的
与
要求
1.掌握各种法律法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掌握违反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
重点
与
难点
违反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
授课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4.4.1政府采购法概述
4.4.2政府采购当事人
4.4.3政府采购方式
4.4.4政府采购程序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6.3.1承揽合同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6.3.2承揽合同的主要内容
授课序号
7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班级
10物流1班
10物流2班
10物流3班
10物流4班
授课时间
目的
与
要求
1.了解采购活动涉及的各种法律法规;
2.了解国际贸易术语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
与
难点
无
授课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引导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1)物流反应快速化。 (2)物流功能集成化。 (3)物流服务系列化。 (4)物流作业规范化。 (5)物流目标系统化。 (6)物流手段现代化。 (7)物流组织网络化。 (8)物流经营市场化。 (9)物流信息电子化。
3.物流企业的分类 物流企业的分类 物流企业可以有两种分类方法: (1)根据物流企业以某项服务功能为主要特征, 并向物流服务其他功能延伸的不同状况可分 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综 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2)按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并承担物流业务, 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可将物流企业分为 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代理企业。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流的概念及不同的分类: 在掌握物流法律法规之前,必须对物流的相关 内容做一下简单的了解。因此,本章首先概括物流 及物流企业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引入物流 行业法律法规的现状; 接着介绍了物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帮助学 生了解我国物流法律法规; 最后结合中国物流行业的现状,分析了国内物 流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并根据现状,提出几点可 行性的建议。
(三)物流企业设立应具备的条件 (1)能承担物流服务合同中规定的与仓 储、运输和其他服务有关的责任。 (2)能签发自己的物流服务单证。 (3)自有资金。 (4)组织机构、业务章程和具有企业法 人资格的负责人。
第二节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一、物流法律法规的含义、特征及其法律关系 物流法律法规的含义、
(一)物流法律法规的含义 物流法律法规是调整物流活动产生的与物流 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物流法律法规的特征 1.技术性 2.广泛性 3.复杂性 4.国际性
(三)物流法律关系
物流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主体的权利义务。 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 物流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是三类:物流企业(服务 供应商)、客户和政府。
二、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现状 1.有关物流市场准入规则 2.有关物流作业的技术规范 3.流概述 (一)物流及相关概念
1.物流(Logistics) 2.物流企业(Logistics Enterprise) 3.物流活动(Logistics Activity)
(二)物流、物流企业的分类与特征 物流、 1.物流的分类 物流的分类 (1)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进行划分,可分为第一 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等。 (2)按照物流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划分,可 分为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和废弃物物流 等。 (3)按照物流活动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单一物 流 、综合物流。 (4)其他物流形式。
2.对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完善 对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完善 对于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 途径进行: (1)制定统一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物流业统 一开放的市场。 (2)确立适应公平竞争的物流市场法律环境。 2 (3)建立政府对物流经营活动的有效的监管体制。 (4)清除保护性法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物 流法律法规体系。 (5)完善适应物流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法规 体系。
4.物流企业的特征 物流企业的特征 (1)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与物质资料流通有关的 各种经营活动的组织单位。 (2)物流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获取盈 利、增加积累和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 性组织。 (3)物流企业是具备为物质资料提供流通服务能 力的企业法人。
二、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类型、性质和法律地位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类型、 (一)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类型 1.传统的仓储企业、物资企业 2.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和货运代理企业 3.生产企业自身成立相对独立的物流机构或 实体 4.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1.层次较低,效力不强 2.缺乏系统而专门的法律规定 3.立法滞后 4.发展现代物流的法制环境很不完善
(三)加快物流立法的必要性 1.大力发展物流业的需要 2.是规范物流行为的需要 3.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四)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范畴和完善 1.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范畴 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范畴 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关物流的民事法律规范 (2)有关物流的行政法律规范 (3)有关物流的技术规范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章
物流法律法规概论
知识目标
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物流企业的概念与 类型,掌握物流企业设立应该具备的条件; 了解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含义,我国物流法律法 规现存问题,掌握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完善的途径。
技能目标
将法律相关知识与我国物流现状联系到一起; 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
第一节
(二)物流企业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1)以本人身份与用户订立物流服务合同,是物流 服务中的契约服务企业。 (2)以本人身份参加物流服务全程中某一个或一个 以上环节的实际操作,并对自己承担的环节负责。 (3)以本人身份与自己不承担环节的其他分包商订 立分包、分运合同。 (4)以本人名义与各衔接点(所在地)的货运代理人 订立委托合同,负责完成在该点的衔接及其他服务 工作。在该类合同中,物流企业是委托人。 (5)以本人名义与全程服务所需要涉及各方面订立 相应的合同或协议,在这些合同、协议中,物流企 业均作为发货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