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痂肉芽创面植皮及切痂微粒皮植皮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微粒植皮在脱痂及肉芽创面上的应用

发症 ,特别是基层 医院 伤 后即外涂 油性药物,加之本地区属
亚热 带地 区,气温 高湿 度大 .创面过 早溶痂 ,错过 了早期切痂 的机 会,如按传统 的治疗方法 ,秤肉芽创面上行韧厚植皮.当 I度 面积 超过 3 %时,供应部常感 不足难 以修复剖 面,我科 自 I I 0 19 年采用在脱痂及 肉芽创面 卜 96 行微粒植 皮方法修复创面, 取 得较 好 的教 果 .现报 告如 下:
1 临 床 资 料 本 组 l 例病 人 ,男 l 例 女 2 ,晟 大 年 龄 4 2 O 例 2岁 ,最 小 1 9
岁.烧伤面积 4  ̄9 % I 度面积 3  ̄6 %,平均烧伤面积 0 0 I I 0 5 ( 2 4 2 ) .平均 I度 面稍 ( 6 6± 1 ) 。受皮面 7 . ± 8 3 I I 4. 9 2 积 1 ̄4 % 植 皮手术时间在伤后 2  ̄4 天进行。见表 1 5 2 0 5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5 02 期
总第 7 4
表 1 根据 B u n o re标准评定结果
慨 复及维持术后骨 的结构 ,具有牵 张和防旋作用 ( 技术上 的 进 步器械 由双侧 改进 为单 侧 ) ;本组 于术后 3周松 开外 固定 支 架远 侧万 向关节 活动 踝 关节 , 对关 节 的 “模造 有 一 定 作用 t符合 A O提 倡的 早活动、 晚负重 原则 。本组仅有 1倒
先恢复了腓骨的长度 ,从而有利 于胫骨 的整复和维持 ,甚至术 2过邦辅,等 坎 贝 尔骨科手 术大全 【 . M]下册. 海:上 海翻 上
译 出版社 ,1 9 . 9 9174
3 Bo urne B. Pf on ract es o t di al R l f ur f he st al ti a bi
微粒皮嵌入移植法结合湿润烧伤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微粒皮嵌入移植法结合湿润烧伤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20-08-07T15:44:32.7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作者:陈道意廖文伦卢树乾陈朗峰冯国绸[导读] 微粒皮嵌入移植法结合湿润烧伤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陈道意廖文伦卢树乾陈朗峰冯国绸(贺州市中医医院;广西贺州542899)摘要:目的微粒皮嵌入移植法结合湿润烧伤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30例为实验对象,其中包括烧伤15人、慢性溃疡创面12人、褥疮3人,使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15例及对比组15例。
对比组给予传统烧伤治疗,治疗组使用微粒皮嵌入移植法结合湿润烧伤技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创面修复效果与临床有效率,并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治疗组创面修复效果与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创面修复,优先推荐微粒皮嵌入移植法联合湿润烧伤技术,效果较常规治疗更佳。
关键词:微粒皮嵌入移植法;湿润烧伤技术;创面修复烧伤、褥疮、慢性溃疡难愈合肉芽创面等类型的创面烧伤,大多数属于难愈合性创伤,单纯使用清创、负压、换药等常规治疗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目前可用治疗方案为血蒂组织瓣转移、邮票植皮以及大张皮植皮等手术来做修复、封闭创面。
在烧伤患者的治疗里创面修复是其中治疗的重点,治疗的优良会直接影响到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优秀的创面修复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其今后生活质量。
创面修复最大的难点源于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皮源严重不足,如何解决自体皮源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对此国外科学家创造出了人工皮肤、表皮细胞膜片等以代替自体皮肤源,然而由于其造价昂贵以及产能低下等问题,使得临床应用困难。
笔者通过本次实验,旨在分析研究微粒皮嵌入移植法结合湿润烧伤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目前取得显著成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30例烧伤患者,都是我院在2014年~2020年期间收治。
大面积烧伤的抢救与治疗

加强其疗效,要球、杆菌兼顾,并有侧重。还要警惕菌种转换和混合感染。
01
静脉给药 保持血中有效浓度。
及时调整或停药。
注意其副作用及毒性。
必要的无菌隔离
必要的无菌隔离可以减少感染机会。要特别注意接触感染,隔离的重点在大面积切痂手术完成异体皮成活以前。
中药
驱邪扶正 清热解毒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大面积烧伤的抢救与治疗
01
大面积烧伤的定义
大面积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创面面积超过20%者。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一、初期处理
02
大面积烧伤初期处理的原则
初期处理是指病人送到救治医疗单位所进行的急诊处理。 急诊处理的中心目的是挽救生命。因此对威胁生命的问题,予以首解决,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紧张而有秩序进行抢救。
蛋白质丢失的补充
上述各种输液方法各有利弊,各家有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多数医院仍采取晶体与胶体溶液同时输入的传统输液疗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主张输入晶体的又分为二派:一派主张用等渗晶体溶液,如应用平衡盐溶液。另一派主张用高渗晶体溶液。
七十年代主张输入晶体溶液为主者有所增加,既所谓盐水疗法。但也有人主张晶体与胶体同时输入的传统补液方法。
中期
是指伤后3—4周,大量焦痂分离,坏死组织溶解,创面感染加重而引起侵袭性感染。 采取早期分批切痂植皮是预防此期败血症最有效的方法, 未行切痂的创面,在行自然脱痂时,每次脱痂创面控制在10%以内,待这部分创面植皮成活后,再使另外一部分Ⅲ°创面脱痂,以避免焦痂大面积集中溶解发生侵袭性感染。
晚期侵袭性感染
创面 水肿,液化潮湿,出血,甚至有坏死斑(可出现在创面上,也可出现在正常皮肤上)。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或一过性贪食,腹胀,腹泻。 肌振颤 肌肉振颤及肢体抖动。 舌象 舌质红绛,无津液,有干裂或芒刺,不能伸舌。 实验室检查 WBC:突然升高后下降,核左移,有中毒颗粒。特别是WBC总数低于5.0x109/L时对诊断阴性杆菌侵袭性感染有较重要意义。 少数病例可出现高钠、低钾。绿珠蛋白尿是绿脓杆菌败血症的特有表现。痂下细菌定量是确定创面脓毒症的依据之一。
微粒皮种植技术在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

微粒皮种植技术在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目的研究微粒皮种植技术在修复创面中的优缺点,适应征和临床效果评价,为临床上复杂创面的修复提供新的方法,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致残率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植皮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微粒皮种植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患者经微粒皮种植技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植皮技术对照组的57.1%,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水疱、1例溃疡、2例软组织挛缩,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4例、2例、3例及64.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5)。
结论微粒皮种植技术可以让深度烧伤形成复杂创面的患者再生接近真皮的软组织,对于治疗皮源稀少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微粒皮种植技术是上皮再生的机制,值得深入探讨和进一步研究。
标签:烧伤;微粒皮种植技术;复杂创面微粒皮种植技术是一种创伤小,手术过程简单,手术致残率和死亡率较低,且可以重复进行操作的新型手术方法。
有时如果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可以在病房内行局麻给患者进行微粒皮种植。
由于微粒皮种植技术对创面本身条件以及患者身体条件要求不高,所以该技术的发明为复杂创面的修复,特别是患者本身基础疾病较多,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创面修复提供一种新的修复方法和尝试,能够极大的缓解患者痛苦和减少致残率。
值得临床上应用实践和研究,推广。
为研究微粒皮种植技术在修复创面中的优缺点,适应征和临床效果评价,为临床上复杂创面的修复提供新的方法,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致残率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提供指导意见。
该院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复杂创面修得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28例复杂创面修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患者男9例,平均年龄31.5岁;女5例,平均年龄26.3岁;有6例患者为大面积重度烧伤而形成复杂创面、有3例因糖尿病足而形成复杂创面、有1例因为脉管炎而形成复杂创面、有4例因为偏瘫长期卧床而并发创面。
重度烧伤植皮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观察

重度烧伤植皮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观察作者:余芬芬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植皮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选择12例重度烧伤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6周的创面愈合率为(87±4)%,创面愈合时间为伤后(56±8)d。
结论:用自体焦痂替代异体皮覆盖移植的方法可行,良好的护理在重度烧伤植皮救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重度烧伤;微粒皮肤移植;自体焦痂;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17—02大面积三度烧伤的创面修复是能否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直接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我科采用自体焦痂做覆盖物+自体微粒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7例,女5例。
年龄18-42岁[(26±8)岁]。
烧伤总面积56%-88%,平均为[(72±11)%],其中三度烧伤面积20%-52%[(37±9.10)%]TBSA。
致伤原因:火焰烧伤8例,碱烧伤2例,蒸汽烫伤2例。
2 护理2.1入院初期护理2.1.1迅速评估患者受伤原因,受伤程度,一般性资料。
2.1.2抗休克为维持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12例病人术前均给予留置深静脉导管,快速补液抗休克治疗,保证病人平稳度过休克期,深静脉插管尽量选择皮肤完整部位穿刺,并做好导管的保护,防止滑脱、静脉血栓及导管性感染等不良后果。
2.1.3保持气道通畅合并吸入性损伤者行气管切开术,早期给予中/高流量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节氧流量。
定时吸痰,Q4h雾化吸入以保持气道通畅。
必要时予纤支镜诊疗。
2.1.4监测肾脏功能、生化指标等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及肾脏功能。
2.1.5做好心理疏导及疾病宣教由于烧伤为突发事故,患者在受伤后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应激反应,加上入住重症隔离病区无亲人陪伴,做好心理疏导及疾病宣教工作使患者对烧伤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尽快适应角色。
烧伤面积与深度的诊断

3 发展烧伤复苏补液经验公式 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步积累 ,学术界开始对补液公式进行修
正尝试 。很多学术单位都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 ,先后总结出了 自己的烧伤复苏补液公式 。从基础理论上着眼 ,进行理论机制 的探讨 。走过了一条从神经体液控制下的体循环到微循环 、血 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 ,以及其中各种化学介质发挥作用的阶 段 。随后进一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 ,发展到在氧自由基和 细胞因子作用下的超微结构和代谢变化研究阶段 。但烧伤复苏 补液公式只是临床复苏治疗的指南 ,治疗中应重视对临床指标 的观察 ,通过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复苏补液的疗效 。 4 提倡快速补液以早期纠正休克
2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4 年第 11 卷第 5 期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非手术措施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二例分析

我 院对 收治 的 2例 大 面 积 深 度 烧 伤 患 者 , 积 在 极进 行抗 休克 、 抗感 染 、 早期 肠 道 营养 支 持 等全 身 性 综合 救治措 施 的基 础 上 , 患 方 提 出 的不 接 受 切 削 应 痂植 皮手 术 的要 求 , 伤 创 面 主 要 采 取 外 敷 包 扎 换 烧 药处 理 , 疗 过 程 顺 利 , 好 地 防 止 了创 面感 染 、 治 较 创 面脓 毒症等 并发 症 , 功治 愈 出院 , 成 疗效 满 意 。
肢及左 侧躯 干部 分创 面基底 苍 白 , 面肿 胀 明显 , 创 创 周无红 肿 。诊 断为 全 身 热液 烧 伤 总 面积 7 T S 1 B A
( Ⅱ度 1 , Ⅱ度 5 , 浅 8 深 O Ⅲ度 3 ) 。治 疗 过 程 :
予补 液抗休 克 、 抗感 染 , 营养 支 持 及脏 器 功 能保 护等 人 院后 继续 予补 液抗 休 克 、 抗感 染 .卜r ≯ze 口一 r zm∽m 王 m口一 0一 . { 。 。 全身 综合救 治措 施 ; 面在 简 单清 洁 、厂 创后 1 除大 c广厂丌c cT治卫 施— 创厂 0工一 盖 灭 菌 凡 zm 林 油 z0. z0<. 0∞ 创 去 一 综 合 救 一 措 _ cz 面 敷 ; 士 <o一|纱 , 敷 外 部分 已破损 污 染 疱 皮 , 分 浅 度 创 面 的完 整 疱 皮 引 部 流后予 保 留 , 盖灭 菌 凡 士林 油 纱 , 盖 数 层 P — 覆 加 VP
A g乳 膏 临床 应 用 ; 4 创 面 感 染 的 综 合 判 断 等 四 个 方 面 分析 探 讨 大 面 积 深 度烧 伤 患 者 治 疗 经验 。 ()
关 键 词 : 度 烧 伤 ; 胺 嘧 啶 银 乳 膏 ; 面 感 染 深 磺 创 中 图分 类 号 : 6 4 文 献 标 识 码 : R4 A 文章 编 号 :0 55 0 (0 8 0—7 70 10 —5 9 20 60 8—2 J
Meek植皮与邮票植皮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Meek植皮与邮票植皮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比较DENG Bin;LI Man-qing;ZHANG Yong-jun【摘要】目的:探讨Meek植皮技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7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邮票植皮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Meek植皮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皮片融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供皮面积、植皮面积率及手术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皮片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增生、关节功能障碍及新生皮肤薄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eek植皮技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传统的邮票植皮术,且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9(028)007【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大面积深度烧伤;Meek植皮;邮票植皮;皮片;近远期疗效;并发症【作者】DENG Bin;LI Man-qing;ZHANG Yong-ju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大面积烧伤作为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大意外性伤害一直备受临床关注,如何以较少的自体皮源修复较大创面成为治疗的难点与重点。
若未能对患者创面及时进行封闭可引发感染、免疫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发生死亡[1-2]。
目前大面积烧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邮票皮移植、网状皮片植皮、微粒皮移植、自体皮移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 r t a l i t y o f e s c h a r r e s e ve r d ro g u p w 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e s c h a r e x c i s i o n ro g u p
【 关键词 】 保痂 肉芽创面植 皮 ;切痂微粒皮植皮 ;大面积深度烧伤
中图 分 类 号 :R 6 4 4 文献 标 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6 5 9 . 2 0 1 3 . 0 5 . 0 5 7 5
临春医学工 衽2 0 1 3 年5 月 第2 0 卷第5 期
・
・ 5 7 5 ・
论著 ・
( 临床 研 究 )
保痂 肉芽刨面植皮及切痂微粒皮植皮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
谢 玉 国,范智 凌 ,曾庆 湖 ( 解 放 军第 -/ \ ] k 医院 烧 伤整 形科 ,广 东 潮 州 5 2 1 0 0 0 )
< 0 . 0 5 ) , nd a s k i n g r a t f s u c c e s s r a t i o wa s
s i ni g i f c a n t l y l o we r t h a n e s c h a r e c t o my g r o u p <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s F o r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a r g e a r e a d e e p b u r n w o u n d s , t h e e a r l y e s c h a r e c t o my
皮指标 。并发 症发 生率及 死亡率指标进行 比较 。结果 保 痂组创面平均愈合时 间、后 期瘢痕率、表 皮破 溃率 、并发症发 生率及死 亡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切痂组 ( P< 0 . 0 5 ) ,而植 皮成 活率显著低于切痂 组 ( P< 0 . 0 5 ) 。结论 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切痂 并给 予微粒皮移植 。能够显著提 高植皮成活率 。且后期瘢痕形成 少、表皮破 渍少,从 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 患者的死亡率。
【 摘要 】 目的 比较保痂 肉芽创 面植 皮及切痂微粒 皮植 皮两种植 皮方法对于大 面积深度烧伤 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
收治的 4 2例 大 面积 深度 烧伤 患 者 随机 分 为保 痂 组 与 切 痂 组 .分 别 给 予保 痂 肉芽 创 面 植 皮 术 以及 切 痂 微 粒 皮 植 皮 术 ,对 相 关 的植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c o m p a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e s c h a r r e s e r v i n g g r a n u l a t i o n s k i n ra g t f i n g nd a e s c h a r e x c i s i o n mi c r o - s k i n
L a r g e De e p B u r n Wo u n d s } X 1 E Y u g u o , F A N Z h i l i n g , Z E NG Q i  ̄ g h u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B u r n s a n d P l a s t i c S u r g e r y , t h e l 8 Ho s p i t a l o ft h e P L A. C h a o z h o u 5 2 1 0 0 0 , C h i n a )
Co mp a r a i t v e E ic f a c y S t u d y o f Es c h a r Re s e r v i n g Gr a n u l a io t n S k i n Gr a f t i n g a n d Es c h a r Ex c i s i o n Mi c r o— - S in k Gr a f t i n g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