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CVI技术与各类高清技术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闭路高清 VS IP高清

闭路高清 VS IP高清

闭路高清VS IP高清本文通过分析HDcctv技术的特点,并与基于IP的ONVIF、PSIA标准作简要对比,阐述国内安防企业在三个标准面前如何选择,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从而探讨其发展趋势。

l 概述HDcctv(闭路高清)技术是由HDcctv联盟定义的“拥有HDTV视频质量的数字高清视频监控”,即基于传统媒介的数字高清化视频监视系统。

HDcctv系统是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与广播行业兼容的高清晰度(HDTV)视频信号,可以经由传统的CCTV媒介进行数字化传输而不需要打包,并且不会出现人眼可感知的压缩延迟。

简单来讲,HDcctv是利用了最早为专业广播市场开发的SDI链路,也就是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模拟安防系统中从摄像机到DVR的视频传输线路,在此基础上为高清视频传输定义了视频分辨率和帧率等信息的握手协议。

这样一种模拟的高清视频传输模式(HD-SDI)是HDcctv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核心的技术。

HDcctv的阵营支持者期望新标准能催生一个更容易布署、成本更低的网际网络协议(IP)系统替代方案。

HDcctv 是一个具有高清电视信号(HDTV)的视频监控系统,其未经压缩的数字信号是经由视频线或者光纤传输,使得用户在更换设备时,可以直接由CIF、D1升级到HD高清视频,不需被迫采用网络高清监控,这对于目前还是采用CCTV的用户、工程商、经销商而言,多了一个选择,可以省下大量切换与教育训练的费用。

ONVIF,全称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即开放性网络视频接口论坛,由Axis、Bosch和Sony三家企业联合推出,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网络视频监控行业标准组织,其目的是以公开、开放的原则共同制定开放性网络视频监控行业标准。

2008年11月,该组织正式发布了ONVIF第一版规范——ONVIF核心规范1.0。

这一标准将为网络视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定义通用协议(诸如设备搜寻、实时视频、音频、元数据和控制信息)。

hdcvi方案

hdcvi方案

HDCVI方案1. 概述HDCVI(High Definition Composite Video Interface)是一种高清晰度模拟视频传输技术,由杭州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Dahua Technology Co., Ltd.)研发并推广。

该技术采用现场可更新的多路复用数字信号处理器(MUX-ISP)和高速串行数字传输技术,实现了在现有模拟视频传输基础设施上高清晰度视频传输的功能。

HDCVI方案不仅实现了高清图像传输,还提供了远距离传输、多通道同轴传输、智能识别等功能,使其在监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HDCVI技术特点HDCVI方案具有以下技术特点:2.1 高清晰度图像传输HDCVI方案支持高清晰度(HD)视频传输,最高可以达到4K分辨率。

它采用了高性能的图像传感器和处理器,能够捕捉并传输细节丰富、清晰度高的视频图像。

2.2 远距离传输HDCVI方案采用了高速串行数字传输技术,使得视频信号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

这使得监控设备的布线更加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2.3 多通道同轴传输HDCVI方案支持多通道同轴传输,能够通过同一根同轴电缆传输多路高清视频信号。

这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了监控系统的布线与维护。

2.4 高度兼容性HDCVI方案具有很高的兼容性,可以与现有的模拟视频传输设备兼容。

这使得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现有的模拟监控系统升级为高清晰度系统,而无需更换设备。

2.5 智能识别功能HDCVI方案还提供了智能识别功能,通过在监控设备上集成智能算法,实现了行为分析、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功能。

这使得监控系统不仅具备了高清晰度图像传输的能力,还能够进行更加智能化的监控和分析。

3. HDCVI方案应用场景HDCVI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3.1 安防监控HDCVI方案在安防监控领域应用广泛。

它可以实现高清晰度图像的传输,提供更清晰、细节更丰富的视频图像,有助于提高监控设备对目标的识别和追踪能力。

7-2高清技术之HD-CVI

7-2高清技术之HD-CVI

后端系统结构
HD-CVI解决方案:HD-CVI技术的芯片解决方案为发送芯片(TX)和接收芯片(RX)两部分,分别 应用于前端HD-CVI模拟高清摄像机和后端HD-CVI模拟高清DVR,也可扩展至中间的光端机。
HD-CVI与其他几种高清标准比较
分辨率 图像质量 同轴控制 同轴音频 传输延时
HD-CVI
720P/1080P 高清,无损 支持 支持 无
HDSDI
720P/1080P 高清,无损 需外加设备 支持 无
传输介质
SYV75-3同轴线 SYV75-5施工部署
简单
抗干扰能力 较强
传输可靠性 高
成本

100m
简单 弱 低 高
960H
最高55W像素 标清,无损 需外加设备 不支持 无
大型HD-CVI系统:大型HD-CVI系统中,可以与IPC高清网络前端设备共同组成高清监控系统,报 警开关量信号、音频信号、控制信号使用同轴电缆复合传输。
技术特性:
避免了CVBS的色度串扰现象,实现同轴电缆百万像素级视频500米以上超 远距离传输,数据可靠,实时无损,抗干扰能力强。
HD-CVI格式
1280H@25fps、1280H@30fps、1280H@50fps、 1280H@60fps、1920H@25fps、1920H@30fps
前端系统结构
SYV75-3同轴线
IP-CAM
不受限制 高清,有损 支持 支持 网络延时
超5类网线
300m以上
简单 较强 高 低
100m
较复杂 强 低 中等
传输距离远 高清无损,无延迟 抗干扰能力强 兼容性强
小型HD-CVI系统 :小型HD-CVI系统中,原有同轴电缆可以复用,模拟监控系统全面高清化,报警 开关量信号、音频信号、控制信号使用同轴电缆复合传输。

HDCVI技术能否肩负起高清监控新的需求

HDCVI技术能否肩负起高清监控新的需求

HDCVI技术能否肩负起高清监控新的需求安防行业在向高清视频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还是系统化应用,均经历了多种标准、协议的实践和探索。

现今HD-SDI和网络技术作为高清监控的主要技术,各自发挥优势抢占高清市场份额。

近期,有厂商推出了HDCVI技术,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应如何看待HDCVI系统在蓬勃发展的安防市场中崭露头角。

在高清监控的时代,百万像素级的摄像机已成为行业的入门标准,产品形态主要分为HD-SDI摄像机与高清网络摄像机两大阵营。

其中HD-SDI摄像机沿用广电系统的传输标准,传输720P与1080P的无压缩数字视频信号;高清网络摄像机将图像经H.264等格式的压缩,使用网络传输压缩后的视频。

而HDCVI 技术采用与这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技术方法,本文将从技术比较分析、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浅析HDCVI系统的前景。

与各类高清技术比较分析HDCVI技术是基于同轴电缆传输高清复合视频信号,采用模拟调制技术,逐行方式传输1280H(1280x720)和1920H(1920x1080)分辨率的高清视频信号。

HDCVI技术具有百万像素级的承载能力,包括1280H@25fps、1280H@30fps、1280H@50fps、1280H@60fps、1920H@25fps、1920H@30fps六种格式。

采用HDCVI 技术的监控系统可实现高清摄像机至高清DVR之前无损、无延时的视频、音频传输以及设备间的数据通信,且保证高清视频在500米及以上的距离内可靠传输。

HDCVIvs. HD-SDI技术相比HD-SDI技术,HDCVI在同轴电缆传输高清视频领域非常具有竞争优势。

首先,HDCVI与HD-SDI两种传输技术都可以传输720P和1080P有效分辨率的高清视频,但在传输距离上HDCVI具备天生优势。

首先,HD-SDI目前在传输介质较好的环境下能够传输100米,即便是HDcctv联盟的下一个版本v2.0采用压缩技术后,传输距离在传输介质较好的环境下,也只能达到理论上的300米。

有关数字高清的技术文章

有关数字高清的技术文章

关数字高清的技术文章标题:数字高清技术:电视行业的新革命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高清技术逐渐成为电视行业的新宠儿。

本文将为您介绍数字高清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优势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高清技术原理数字高清技术是指采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存储、传输和显示高清晰度图像的技术。

与传统的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衰减小、图像质量高等优点。

数字高清技术主要包括信源编解码技术、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和显示技术三个方面。

二、数字高清技术发展历程1.模拟高清时代:上世纪90年代,模拟高清技术逐渐兴起,如HDCVI、HD-TVI、AHD等。

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像质量,但存在传输距离有限、信号损耗大等问题。

2.数字高清时代:2000年以后,数字高清技术逐渐取代模拟高清技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PEG-2和H.264/AVC编解码标准。

此外,HDMI接口的诞生使得数字高清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

3.超高清时代:近年来,随着4K、8K等超高清分辨率技术的出现,数字高清技术进一步升级。

新一代编解码标准如H.265/HEVC、AVS 等应运而生,以满足更高清晰度图像的传输和显示需求。

三、数字高清技术优势1.高清晰度:数字高清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分辨率,使得画面更加细腻、真实。

2.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能够有效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保证图像质量。

3.信号传输距离远:数字信号传输距离较远,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的信号覆盖。

4.兼容性强:数字高清技术可以与其他数字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等相结合,实现多媒体融合。

四、我国数字高清技术应用现状近年来,我国数字高清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政策推动下,数字高清电视逐渐普及,4K、8K等超高清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外,我国自主制定的AVS编解码标准已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高清激光视盘播放机等领域。

五、未来发展趋势1.超高清技术普及:随着4K、8K等超高清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数字高清电视将更加普及。

球机哪几个系列比较好

球机哪几个系列比较好

球机是现代电视监控发展的代表,它是集成彩色摄像机、云台、解码器、防护罩等多功能于一体,安装方便、使用较简单功能却强大,广泛使用于开阔区域的监控。

我们接下来看看球机的哪几个系列比较好。

1、HDCVI摄像机采用新HDCVI技术,具备百万高清标准,具有500M传输距离无损减的优势。

此系列产品支持720P和模拟双输出,可以通过同轴线或双绞线实现高清、实时、无损传输;配备全程清晰的同步对焦镜头,免去繁杂的调焦工作,简单易用;支持超宽动态功能,采用先进的三帧技术和局域宽动态技术。

2、VIVOTEK高清SD8363E的室外高速球型摄像机,它具有以下的优点:1、高速功能,预置位速度强调快,基本达到250度/秒以上;手控速度强调平稳,控制灵敏灵活,不能过快,不能生硬,支持变速。

2、预置位功能,带有64个以上的预置位,同时要求预置位须准确,断电后也能记忆该预置位。

3、巡航扫描,可以设置高速球能在各个预置位之间巡航扫描功能。

3、E系列130万红外网络高清球机,具有很多功能。

其中守望功能:预置点/花样扫描/巡航扫描/自动扫描/垂直扫描/随机扫描/帧扫描/全景扫描。

应用编程接口:支持软件集成的开放式API,支持标准协议(ONVIF、PSIA、CGI)、支持海康SDK和第三方管理平台接入、支持GB/T28181协议、支持E家协议、支持萤石云接入。

工作温度和湿度:-30℃~65℃,湿度小于百分之90。

防护等级:IP66,TVS4000V防雷、防浪涌、防突波,符合GB/T17626.5四级标准。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是一些进口品牌,但也有不少国产的品牌。

国外品牌相对来说技术比较先进,结构设计精巧、合理,代表了高速球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订货和售后维护时间长、系统兼容性能差、价格过高等不足。

而国内众多厂商也看到了前端系统集成化的发展趋势,纷纷投放资金开发,虽然国产球机从知名度上讲与进口品牌有一定差距,各品牌之间的质量也因研发程度的不同而参差不齐,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出现了不少中国自己的好的产品,他们在产品品质、功能、稳定性等多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提高,在系统的兼容性、性价比和维护上则超过了进口产品,因此被业界广泛肯定,获得不少客户的好评。

hdcvi方案

hdcvi方案

hdcvi方案HDCVI 是指高清复合视频接口,是一种用于监控摄像领域的技术方案。

它通过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在同一条同轴电缆上进行传输,实现了高清画质的视频监控系统。

HDCVI 方案的出现,为监控领域带来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HDCVI 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它是由大华技术公司研发并首次推出。

与之前的模拟电视监控技术相比,HDCVI 方案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稳定的传输效果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通过采用高清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HDCVI 技术可以实现画质更清晰、更细腻的监控图像。

这在安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更好的监控效果和更准确的信息。

HDCVI 方案的核心是通过同轴电缆来传输各种信号。

相比于传统的分布式网络摄像机(IP摄像机)方案,HDCVI 方案更加简单经济。

因为在传输过程中,所有音视频和数据信号都可以通过同一条同轴电缆进行传输,而不需要额外的网络设备。

这样一来,HDCVI 方案的安装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维护人员无需具备过多的网络知识。

这对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HDCVI 方案的另一个优势是传输距离更远。

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百米,而且信号丢失较少。

这在监控系统的布局和设计中非常重要,可以让摄像头的位置更加灵活,不受传输距离的限制。

此外,HDCVI 方案还支持传输双向数据,通过同轴电缆可以实现摄像机和监控中心之间的双向通信。

这为监控系统的升级和扩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HDCVI 方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它可以与现有的模拟监控设备兼容,无需更换原有的监控设备。

这对于已经建立了传统模拟监控系统的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用户可以通过逐步替换摄像头和相关设备,来实现对监控系统的升级和改进。

这种有序的方式可以提供更平滑的过渡,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的投资。

HDCVI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监控领域不断推进的创新和进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P摄像机在监控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高清监控三种传输技术及优劣势分析

高清监控三种传输技术及优劣势分析

高清监控三种传输技术及优劣势分析
目前大量使用的高清产品、系统几乎都是基于网络传输技术的,而模
拟时代的直传方式却渐行渐远,但关于对网络传输是否适合监控1、模拟高清信号传输
目前绝大多数标清监控系统仍然采用传统的模拟传输方式,取常用的
SYV-75-5同轴电缆可传输200-300米的距离。

在2011年之前,模拟监控无法实现高清应用成为一种共识,但随着索尼、大华、海康威视等一批监控厂家推出
的960H面世,使得模拟监控画面也可突破600TVL的极限,可在黑白监控模式下达到700TVL,颠覆了原来的模拟无法实现高清应用的理念。

而2012年年底,浙江大华推出的HDCVI,更是将模拟高清监控推向极致,通过模拟系统的调制
解调技术,可提供相当于1080P、720P的模拟高清画面。

2、数字高清信号同轴传输
在高清监控系统的数字传输时代,一般采用DVI、HDMI或HD-SDI的
方式传输,DVI或HDMI的传输距离只有几米,不适合用于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

虽然,HD-SDI可以传输百米左右,但它对同轴电缆的要求很高,虽然常有厂商说可采用现已铺就的标清同轴电缆,但达不到理想的HD-SDI要求,如果
专门备制,则线缆的价格会非常昂贵,这严重影响到了基于数字高清信号同轴
传输的监控系统的普及。

3、网络高清信号传输
由于近年来网络发展得比较迅速,通过网络进行高清监控信息传输的方
式越来越普及。

时至今日,高清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大都采用网络传输的方式,以满足人们更好地完成监控工作,这基于网络传输的高清监控系统的技术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DCVI技术与各类高清技术比较分析
HDCVI 技术是基于同轴电缆传输高清复合视频信号,采用模拟调制技术,
逐行方式传输1280H(1280x720)和1920H(1920x1080)分辨率的高清视频信号。

HDCVI 技术具有百万像素级的承载能力,包括
1280H@25fps、1280H@30fps、1280H@50fps、1280H@60fps、1920H@25fps、1920H@30fps 六种格式。

采用HDCVI 技术的监控系统可实现高清摄像机至高
清DVR 之前无损、无延时的视频、音频传输以及设备间的数据通信,且保证
高清视频在500 米及以上的距离内可靠传输。

HDCVI 对阵HD-SDI 相比
HD-SDI 技术,HDCVI 在同轴电缆传输高清视频领域非常具有竞争优势。

首先,HDCVI 与HD-SDI 两种传输技术都可以传输720P 和1080P 有效分辨率的高清
视频,但在传输距离上HDCVI 具备天生优势。

首先,HD-SDI 目前在传输介
质较好的环境下能够传输100 米,即便是HDcctv 联盟的下一个版本v2.0 采用
压缩技术后,传输距离在传输介质较好的环境下,也只能达到理论上的300 米。

HDCVI 目前在使用75-3 的线缆时,至少可以传输500 米,且极低信号畸变;使
用75-5 或是更好的线缆时,传输距离可以进一步延伸,同时也能保证传输视频
的质量。

其二,HD-SDI 抗干扰能力较差,尤其是存在高频辐射的环境,比
如手机、无线路由器等,较强的高频无线电磁辐射对HD-SDI 的干扰,导致视
频数据出现高误码率,表现为图像异常、花屏、无法锁定等。

HDCVI 采用低频
模拟调制技术,从技术原理的本质上就避免了高频无线电磁辐射的干扰,即便
是在强干扰源环境下,其依然能够保证高质量的图像传输。

其三,HD-SDI
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布线环境选择、施工方式都有严格要求,主要表现为对于
安装的线缆要求高质量、不允许中途接驳;连接端子的焊接质量、安装路径低辐
射等,这些都对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成本、安装和维护的复杂度、线路走线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