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734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呕心沥血(lì)比翼双飞(yì)B. 振聋发聩(kuì)潜移默化(qián)赴汤蹈火(fù)C. 振臂高呼(zhèn)雕梁画栋(diāo)惊心动魄(pò)D. 潜龙勿用(qián)破釜沉舟(fǔ)翻箱倒柜(dǎo)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欣欣向荣碧波荡漾B. 振聋发聩潜移默化赴汤蹈火C. 雕梁画栋惊心动魄翻箱倒柜D. 振臂高呼欣欣向荣碧波荡漾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B. 这位作家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现实主义大师”。
C. 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艺,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D. 由于缺乏经验,他在工作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导致任务延期完成。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B. “这是什么意思?”老师问,“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C. 我最欣赏的是他的乐观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积极面对。
D.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建议你也去看看。
5.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架在天空中。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C. 那座山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壮观无比。
D.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我曾问过自己,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做什么?我会去哪里?我会怎样度过这宝贵的时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让我陷入沉思。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作为西方的重要价值观而在我国广为流行。
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
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
章太炎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撰写文章,把孔子描绘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试图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章太炎则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首次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有新人耳目的效果,也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不过,我们认为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
罗祥相认为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在概念内涵、思想重点以及思想的时代背景乃至对世界的经验和思考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
不仅“逍遥”无法对应“自由”,“齐物”也无法对应现代的“平等”。
今天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它认定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甚为明显。
首先,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庄子的“齐物”就是平齐万物或者万物齐一,而现代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
其次,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
再次,二者的目的不同:庄子的“逍遥”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待”的精神世界。
庄子的“齐物”意在指出进入“逍遥”境界的途径。
平等则是公民为之奋斗的终极的价值追求。
笔者以为类似于“道”“命”“逍遥”“齐物”这样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无法也没有必要硬译为现代汉语。
“逍遥”“齐物”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或许有若干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绝对不能等同,等同起来就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B. 箴言(zhēn)C. 倔强(jué)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D.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让人难以捉摸。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的文章写得天花乱坠,让人目不暇接。
D. 他的话言之凿凿,让人信服。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意思最准确的是:A.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
B.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锲而不舍。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百折不挠。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持之以恒。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省略]1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1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13. 第三段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并分析其作用。
(4分)14.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请简述。
中考语文模拟卷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潺潺流水(chán)漫步山林(màn)B. 惊愕不已(è)风驰电掣(chē)雷厉风行(xíng)C. 震耳欲聋(zhèn)琳琅满目(láng)碧波荡漾(dàng)D. 惊心动魄(pò)恍若隔世(huǎng)妙手回春(ch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认真阅读了《红楼梦》,对贾宝玉的形象印象深刻。
B.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我们的旅行计划被迫取消。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D.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美不胜收B. 碧波荡漾C. 震耳欲聋D. 琳琅满目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真美,就像一个穿着彩衣的仙子。
B. 这本书很厚,厚得像一座山。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5. 下列词语中,属于“ABAC”式结构的一项是()A. 自由自在B. 千辛万苦C. 一心一意D. 十全十美6. 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短语”的一项是()A. 轻松愉快B. 风和日丽C. 人才济济D. 风吹雨打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个穿着彩衣的仙子。
B. 这本书很厚,厚得像一座山。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个穿着彩衣的仙子。
B. 这本书很厚,厚得像一座山。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个穿着彩衣的仙子。
B. 这本书很厚,厚得像一座山。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A、亵渎(xi)、刹那(sh)、强聒不舍(guō)、大动干戈(gān)B、载誉(zǎi)、繁衍(yǎn)、公正不阿 (ā )、气冲斗牛(dǒu)C、教诲(huǐ)、即使(j)、一抔黄土(pǒu)、自惭形秽(hu)D、卑劣(li)、自诩(xǔ)、心宽体胖(pn)、挑拨离间(jin)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2分)A、殒落、断章取义、心无旁鹜、无与伦比B、谀辞、重蹈覆辙、面面相觑、怒不可遏C、赋与、涕泗交流、媚上欺下、正襟威坐、D、布署、恪尽职守、不二法门、略胜一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编导很有水平。
B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C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十分好看。
D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4、下面一段文字中划线的①、②、③、④处,有两处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只许调整语序,不得增减字数)(2分)历史常给人以警示。
假如当初商纣王能①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②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③一命呜呼,病入膏肓呢?反过来说,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实行变法的建议,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当初唐太宗听不进魏征的逆耳忠言,又何来“贞观之治”呢?由此可见,④善纳人言者,昌;不善纳人言者,亡。
处(填序号)调整为:处(填序号)调整为:5、猜猜“我”是谁?(4分)(1)夏天的“凉”友,冬日的“火”伴。
(家用电器)( )(2)由此登堂入室,任君平步青云。
(店铺)( )(3)修筑窄轨铁路,经受了风寒、饥饿等艰苦考验,完成了不朽名著,成为坚强的化身。
( )(4)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七年级学生圆圆为班级策划主题为“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协助完成方案。
1.你用心准备活动开场白。
青山绿水,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江山之美让我们心kuàng()神怡,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长征路上的豪迈宣言,渡江战役的胜利号角,神舟飞天的长空呼啸……时代之声使我们心潮澎湃,爱国之情。
胸怀天下,心系国家——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怀!(1)给加点字注音:长( )(2)根据拼音写汉字:kuàng( )2.圆圆想在活动中吟诵体现江山之美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协助。
(1)你将古诗文填写完整。
①天苍苍,野茫茫,。
(北朝民歌《敕勒歌》)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④衔远山,,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2)你认为“,”也能体现江山之美。
3.圆圆挑选了一些作品,展现不同时期的灿烂文化,你设计了对联游戏。
(1)将能够组成对联的作品名连接起来。
(填序号)甲《搜神记》(东晋·干宝)甲——( ) 乙——( ) 丙——( )(2)任选一副,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选(填序号),填入。
4.圆圆准备了下面一组材料,播发不同时期的强国之声,需要配一段“主播评论”。
你结合材料,围绕“强国”和“英雄”,撰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50字以内)[材料一]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邓稼先》[材料二]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太空一日》[材料三]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一着惊海天》5.圆圆还制定了一份评价表,请老师和同学对上面的方案进行整体评价。
中考语文模拟考卷(附参考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憎恶(zēng)洗濯(zhuó)气氛(fēn)B. 拘泥(nì)感慨(kǎi)拘束(shù)酝酿(niàng)C. 沉溺(nì)挑剔(tī)摇曳(yè)涣散(hūn)D. 呕吐(ǒu)愚钝(dùn)惬意(qiè)氛围(fē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震摄陡峭狭隘气概B. 脸颊陡峭烦燥摩平C. 眷顾咄咄逼人情不自禁折服D. 蓬勃惊惶惦记踌躇不前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酷爱围棋,一下课就拉同学们对弈,结果同学们怨声载道。
C. 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色彩斑斓,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D.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他处变不惊,迅速指挥村民撤离,确保了大家的安全。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B.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群爱好摄影的青年,追求梦想的故事。
C.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各级部门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B.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 《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D. 《海燕》是散文诗,作者是苏联诗人普希金。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2. 《故乡》一文中,“我”与中年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3. 《艾青诗选》中,诗人以“土地”和“太阳”为主要意象。
()4. 《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因偷了丁举人的书而被打折了腿。
()5. 《背影》一文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翻越了月台。
中考语文模拟考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考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B. 惬意(qiè)C. 憎恶(zēng)D. 棱角(lé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摩肩接踵B. 娇揉造作C. 和颜悦色D. 破斧沉舟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做事一丝不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B. 这部电影感人至深,让人回味无穷。
C. 他兴致勃勃地讲述着旅途中的趣事。
D. 面对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不要知难而退。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B. 春天的校园里,万物复苏,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C.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蔓延,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是罗贯中所著的小说。
B. 《骆驼祥子》是鲁迅所著的小说。
C.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讽刺小说。
D.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神话小说。
7. 下列关于《出师表》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篇表状。
B. 《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忠诚报国的决心。
C.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请求刘备赐予他兵权而写的。
D. 《出师表》主要讲述了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治策略。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8. 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 居安思危,__________。
10. 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11. 世有伯乐,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附和.(hè)离间.(jiàn)称.职(chènɡ)相形见绌.(chū)B.嗜.好(shì)辍.学(chuò)畸.形(qí)安然无恙.(yànɡ)C.惬.意(qiè)挑衅.(xìn)腼腆.(tiǎn)姹.紫嫣红(chà)D.弓弦.(xián)玷.污(zhān)恐吓.(xià)嗟.来之食(jiē)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热忱陶汰不计其数B.恻隐祈祷可歌可泣C.徜徉狼籍销声匿迹D.枢纽狭隘一愁莫展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广大的青年大学生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B.“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3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五一长假期间,络绎不绝....的游客使各地风景区热闹非凡。
4.下列名句、出处、作者、朝代对应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朝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司马迁——汉朝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渊明——东晋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4题)。
(4分)(1),禅房花木深。
(2)抽刀断水水更流,。
(3),志在千里。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只缘身在最高层。
(6),在乎山水之间也。
6.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4分)(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7.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6分)要睡好觉,最要紧的是首先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要争取在同一时间就寝。
此外,晚间(a)不看过分刺激性的电影、电视、小说,(b)不要喝浓茶、咖啡,(c)上床前用热水洗脚,(d)睡前半小时要放下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工作,听听音乐,做写轻微的活动;上床后排除杂念、思想放松;环境舒适幽暗、通风良好。
都有利于睡眠和大脑休息。
(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的是。
(2)文中划直线的句子(a)(b)(c)(d)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表意要缺陷,应改为。
8.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例句的句式相同。
(3分)例句: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一份甜蜜。
二.阅读理解。
(45分)(一)(15分)春来正是读书时古今中外,书作为人类的精神富矿受到人们极高的礼赞。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称:“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
”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形象地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不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而且也是人们成就事业的辅翼。
然而,近年来,市场经济大潮波及校园,一些学子经不起物欲诱惑,把心思花在怎样赚钱上,做家教、当导游、炒股票、搞传销……他们放松基础知识学习,读的书越来越少,甚至冷落了课本。
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有百害而无一利,历来为做学问者所忌讳。
某大报曾在一所大学做过一次课外阅读调查,57%的学生没有读过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一些大学生把进大学看作是为了掌握一门专业或技能,有个谋生手段,从而助长了重理工技术、轻人文社科的价值取向,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将ABC很好,熟悉美圆、英镑,却不懂长城、黄河,不知道文天祥,不知道《论语》。
大学生坐拥书城,却不珍惜读书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现在,一些大学生不好读书,却要装腔拿势“写文章”。
可是自己知之甚少,又焉能授之于人?即使写出几篇文章发表了,也难说有什么品位,能给读者多大启迪。
“腹有诗书气自华”,毛泽东之所以博古通今,满腹韬略,留下许多经典著作,是因为他终其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并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历史上靠读书成大器者不胜枚举,但很少听说过有不读书而成为大家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博闻强识,才能文思泉涌,写出沉甸甸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散文名著《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这个“三味”就是取自“读书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hǎi)”的古语。
古人受历史局限,读书仅此“三味”,而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版业空前繁荣,读书远不止“三味”,读书之乐也丰富而多彩了。
书海浩瀚,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只能读其一二。
所以,读书不能没有选择。
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善辨良莠,择其善者而读之。
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广泛涉猎,争取最好的读书效益,切不可陷入“闲书”消遣中虚掷光阴,更不能沉没在“黄书”中难以自拔,而应结合学政治、学科学、学文化,用现代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开阔视野,惟其如此,才能“读有所用,学有所成”。
明代大文人徐渭,曾写过一副读书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我们正处在青年时代,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又有旺盛的求知欲,何不趁青春年少多读些好书呢?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令,我们应珍惜春光,只争朝夕,多读书,读好书。
9.从全文来看,文题“春来正是读书时”中的“春”是指的什么内容?全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4分)10.本文除了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还对怎样读书进行了讲解。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一下,读书应注意哪两个问题?(4分)11.你是如何理解划线句子“读书远不止‘三味’”的?(3分)12.你积累了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文中不算),写出两则,向别人推荐。
(4分)(二)(16分)捉阳光禾场的竹椅上坐着一个女人。
女人手里握着一枚小小的镜子,把阳光折射到屋檐下的阴凉里。
灰黑的墙壁上,随即显现出一个光亮的小圆球。
一个孩子一边打着哈哈,一边举着小手去捉那个光球,眼看要捧住了,不料球一转,跑到了脑后。
稍稍寻找后,孩子又嘻嘻哈哈地扑上那亮晃晃的小东西。
快要捉住它时,调皮的光球又跑开了,一忽儿升高,一忽儿下沉,一忽儿朝左,一忽儿朝右。
孩子呢,一点也不气恼,一点也不知道累。
忽然,孩子扑倒了,趴在地上哇哇地哭。
女人直了直身子,似乎要去扶他,然而并没有起身,慌乱中,一枝拐杖倒伏在地,两只软绵绵的裤管荡了荡。
我明白她没有起身的原因了。
女人复又拿起镜子,把温暖的阳光直接折射到孩子的眼前,并且一跳一跳的,很逗。
果然,孩子马上停止了哭,并勇敢地爬了起来。
女人始终背对着我,我一直无法看见她的任何表情。
不过我想这并不重要。
亮亮的光球又跑动了。
孩子拍拍手,继续小跑着追上去,去捉那一缕用爱心滤洗过的阳光。
这是我五年前洋剖幸摄取的一幅画面,在一座农舍前。
其时,檐口上还挂有高粱球和玉米棒子,以及红辣椒串……13.本文主要写谁?为什么?(4分)14.“阳光”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4分)15.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捉阳光》这幅画面,不超过60字。
(4分)16.对“那一缕用爱心滤洗过的阳光”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三)阅读《与朱元思书》和《始得西山宴游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14分)(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争高直指.,千百成峰(2)始指.异之(3)游于是..乎始18.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2)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19.用原文回答。
(3分)(1)(甲)文中写所见到景物的句子是:。
(2)(乙)文中描写攀登山顶动作的句子是:。
作者始游西山后的感受是:。
20.两文都写了观赏自然景物后的主观感受,是比较其异同。
(4分)相同点:不同点:三.写作。
(50分)四射的阳光总会遇到云朵,奔腾的河水总会形成旋涡,人的生活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总会有不快、忧愁、失意……这些都可以叫做挫折。
比如:考试的失败,亲人的误解,还有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都会对你产生影响。
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是如何去面对呢?相信你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请以“挫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参考答案:一。
1。
C。
2。
B。
3。
C。
4。
A。
5。
(1)曲径通幽处(2)举杯销愁愁更愁(3)老骥伏枥(4)似曾相识燕归来(5)不畏浮云遮望眼(6)醉翁之意不在酒6。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
(1)首先(2)(b)(d)(a)(c)(3)这些都有利于睡眠和大脑休息。
8。
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要求且语句通顺、有意义即可。
二。
(一)9。
春指春天、春光,泛指宝贵的青春时光。
观点是:我们应珍惜春光,只争朝夕,多读书,读好书。
10。
(1)读书要择其善者而读之;(2)读书要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11。
读书远不止“三味”的含义是说读书的乐趣、收获是非常多的。
12。
略。
(二)13。
残疾女人。
因为本文所描述的对象,表现的精神境界都是残疾女人的“母爱”。
14。
阳光是用爱心滤洗过的阳光,是母爱的象征,是生活的快乐使者,是追求理想的光标。
15。
农舍前,屋檐上悬挂着高粱球、玉米棒子,以及红辣椒串等物,禾场竹椅上坐着一个女人,女人握着一枚小镜子,附近阴凉里一个小孩追着光球。
16。
这句话隐含着“阳光”即母爱的含义。
光球是身残志坚的母亲折射出来的,小孩想捕捉的正是这表面看似游戏实则为生活精神追求的“光球”。
(三)17。
(1)向(2)指点(3)从此18。
(1)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持杯满饮,颓然欲醉,不知太阳落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