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开关作业指导书-008

合集下载

开关组装作业指导书

开关组装作业指导书

开关组装作业指导书1 目的:对开关装配工序及开关组装接线进行控制,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开关的装配工序的质量控制。

3 内容:3.1开关组装作业指导书1、总则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低压配电产品的装配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本组织生产的各类低压配电产品如:开关、动力箱、配电箱、控制屏、台、母线插接箱的组装工艺过程。

2、设备和工具2.1设备:弯排机、50KV A试验变压器、平衡电桥、搪锡炉、台钻等。

2.2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扳手、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塞尺、涂层测厚仪等。

3、装配规范3.1 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

3.1.1 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

3.1.2 门应能在大于90°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受到冲击,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

检验方法: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2㎜。

3.1.3门与门及门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检验: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1㎜,大于1000㎜为1.5㎜,门与门框之间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2㎜,大于1000㎜为2.5㎜。

3.1.4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3.1.5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

3.1.6 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

3.2 元器件选择及安装3.2.1 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顾客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顾客同意并得到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用。

3.2.2元器件必须采用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非认证产品不得使用。

2019年开关电源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5页)

2019年开关电源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开关电源作业指导书篇一:电源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篇二:通信电源作业指导书XXXX公司企业标准通信电源专业施工作业指导书版本号:B/0受控状态:受控? 非受控? 作废?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201X年5月31日发布201X年6月1日实施目录一、编制依据 ???????????????????????????41.1施工规范、标准 ????????????????????????41.2验收规范、标准 ????????????????????????4二、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4三、内容与要求 ??????????????????????????43.1施工流程图 ??????????????????????????53.2关键过程 ???????????????????????????53.2.1 关键过程的定义?????????????????????53.2.2 关键过程监视和测量要求?????????????????63.3施工准备 ???????????????????????????73.3.1对施工现场的要求?????????????????????73.3.2对进场物资的要求?????????????????????73.3.3图纸、资料、测试表格的要求????????????????7 3.3.4人员、仪表、工具、设备的要求???????????????8 3.4施工规范 ???????????????????????????83.4.1配电屏与整流设备?????????????????????83.4.2高压直流设备 ??????????????????????103.4.3蓄电池 ?????????????????????????123.4.4柴油发电机组 ??????????????????????133.4.5敷设电源线 ???????????????????????153.4.6接地 ??????????????????????????213.4.7加电 ??????????????????????????243.4.8电源割接 ????????????????????????273.4.9工程验收 ????????????????????????33四、安全生产???????????????????????????344.1危险源????????????????????????????344.2安全操作规程?????????????????????????36五、环境保护 ???????????????????????????375.1环境因素???????????????????????????375.2环境保护措施?????????????????????????38六、质量检查表和申请表???????????????????????381、编制依据1.1 施工规范、标准编制依据1.11 YD/T 1051-201X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1.12 YD/T 1104-201X通信开关电源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13 YD/T944-1998通信电源设备的防累技术和测试方法;1.14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2验收规范、标准编制依据根据合同,工程验收应符合编号为:“YD5079-200 的《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C-008MSA作业指导书(A0)

C-008MSA作业指导书(A0)
编号:FBiblioteka /(ZL)-008基础文件
MSA 作业指导书
页次:4/5
版/次:A/0
5.4.5.3 假 设 检 验 分 析 - 交 叉 表 方 法 进 行 分 析 : 使 用 Kappa 评 价 人 与 基 准 有 好 的 一 致 性 : Kappa=(Po-Pe)/(1-Pe),设 Po=对角线单元中观测值的总和, Pe=对角线单元中期望值得总和。 5.4.5.4 计算出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有效性=正确判定的数量/判定的机会总数。 5.4.5.5 记录了所有识别信息和按规定公式进行所有的计算。 5.4.5.6 测量系统可接受性规则如下: a) 评价人可接受有效性-90%、漏发警报比例-2%、误发警报比例-5% 。 b) 评价人可接受边缘需提高有效性-80%、漏发警报比例-5%、误发警报比例-8% 。 5.5 测量系统分析的报告与生产件批准文件一同保管。 6.相关文件 《MSA 实施手册》 7.质量记录 7.1《量具的重复性与再现性数据表》 7.2《量具的重复性与再现性报告》 7.3《计数型量具研究》 7.4《量具的线性分析》 7.5《量具的稳定性分析》 7.6《量具的偏倚分析》
编号:FT/(ZL)-008
基础文件
MSA 作业指导书
页次:3/5
版/次:A/0
磨损、量具固有的设计特性,这时,须对量具进行修理、校准,若是量具固有的设计特性所 造成的,则此量具不能使用,需选用其它量具。 5.4.3.3 线性分析结果记入《量具的线性分析》。 5.4.4 重复性和再现性 5.4.4.1 从生产过程中选取 10 个产品/零件,确定某一尺寸/特性作为评价样本,此组样本代表过程 变差的实际或预期范围。 5.5.4.2 对产品/零件进行编号(1-10),编号应覆盖且不被操作员知道某一产品/零件具体编号。 5.4.4.3 指定 3 名操作员,每一个操作员单独地以随机顺序选取产品/零件,并对产品/零件的尺寸/ 特性进行测量,负责组织此项研究的人员观察编号并在表格中对应记录数值。3 个操作员测 完一次后,再按以上要求重复测量 2 次,即每一个操作对每一个产品/零件需要测量 3 次。 5.4.4.4 数值计算,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计算如《量具的重复性与再现性数据表》与《量具的重 複性与再现性报告》。《量具的重复性与再现性数据表》是数据表格,记录了所有测试结果 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规定的计算;《量具的重複性与再现性报告》是数据报告,记录了所有识 别信息和按规定公式进行的所有的计算。 5.4.4.5 分析结果处理 5.4.4.5.1 当重复性(EV)变异值大于再现性(AV)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a) 测量仪器需要维修保养。 b) 可能需要对量具进行重新设计,以获得更好的严格度。 c) 需要对量具的夹紧或固定装置进行改进。 d) 零件内变差太大。 5.4.4.5.2 当再现性(AV)变异值大于重复性(EV)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a) 需要更好的对评价人进行如何使用和判读该测量仪器的培训。 b) 量具需要校准或刻度不清晰。 c) 可能需要辅助仪器协助作业者使用量具。 5.4.4.5.3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R&R)接受准则为: a) R&R<10%的误差及分级数(ndc)大于或等于 5,测量系统可接受; b) 10%≤R&R≤30%的误差且分级数 (ndc) 大于或等于 5, QE 根据产品和量具的重要性、 由 量具成本、维修的费用等,决定该测量是否接受; c) R&R>30%的误差,不能接收,测量系统必须改正。 d) 分级数(ndc)应四舍五入到整数。 5.4.5 计数型量具的评定分析(假设试验分析) 5.4.5.1 从生产过程中选取 50 个产品做为样本(在选取的 50 个产品中,一些产品应稍许低于或高于 规范限值),并逐一进行编号以便识别。 5.4.5.2 三位评价人三次测量该 50 个样本,测试结果(接受或拒收)记录在《计数型量具研究》上。

开停机作业指导书

开停机作业指导书

开停机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以及保障员工的安全,我们需要制定开停机作业指导书。

该指导书旨在规范设备的开机和停机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指导书中的操作要求。

2.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包括电源、润滑油、气体、冷却系统等。

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绝缘手套等。

三、开机操作流程1. 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确保符合设备的工作要求。

2. 打开设备的电源开关,注意观察设备是否正常启动,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3. 按照设备的启动顺序,依次打开各个子系统的开关,确保每个子系统都能正常工作。

4.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观察是否有异常声音、异味或其他异常情况,如有需要及时处理。

四、停机操作流程1. 停止设备的生产操作,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 关闭设备的各个子系统的开关,按照设备的停机顺序逐步关闭。

3. 关闭设备的电源开关,确保设备完全停止运行。

4.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有需要及时处理。

5. 清理设备周围的工作区域,确保无杂物和危险物品。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触摸设备的运动部件,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3. 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和保养操作,必须在设备停机后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

4.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5. 在停机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关闭设备,不得随意跳过任何步骤。

六、常见故障处理1. 设备无法启动: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检查电线是否接触良好,检查保险丝是否烧断。

2. 设备运行异常: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响、异味,检查润滑油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3. 设备停机困难:检查设备是否有堵塞、卡住等情况,清理相关部位。

开停机作业指导书

开停机作业指导书

开停机作业指导书标题:开停机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开停机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档,用于规范设备的操作流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停机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编写要点。

一、作业环境准备1.1 确认作业地点:在进行设备的开停机作业前,首先要确认作业地点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通风情况是否良好、地面是否平整等。

1.2 清理作业区域:清理作业区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确保没有杂物、易燃物等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准备必要工具:根据设备的要求,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工具和仪器,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设备操作流程2.1 启动设备:按照设备的启动流程,依次打开电源开关、控制开关等,确保设备的正常启动。

2.2 操作设备:根据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相应的操作,如调节参数、监控运行状态等。

2.3 停止设备:在设备运行结束后,按照停机流程逐步关闭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停机。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穿戴防护用具:在进行开停机作业时,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等,确保人身安全。

3.2 防止误操作:在操作设备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

3.3 注意设备状态: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异常声音、异味等,及时处理并报告相关人员。

四、应急处理措施4.1 紧急停机:在发生设备故障或危险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停机,切断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4.2 报警处理:如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并按照相应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3 疏散逃生: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按照疏散逃生指示进行疏散,并确保人员安全。

五、记录与总结5.1 记录操作过程:在进行开停机作业时,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便于日后的追溯和总结。

5.2 汇总反馈意见:收集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总结和改进,提高设备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5.3 定期检查更新:定期检查开停机作业指导书,及时更新内容,确保指导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结语:开停机作业指导书是设备操作的重要参考文档,正确编写和使用可以提高设备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WI44-008电器作业操作要领书

WI44-008电器作业操作要领书
6.4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
6.4.1在電氣設備上工作,要嚴格執行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即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詳見《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6.4.2在電氣設備上工作,凡涉及變配電所停送電的工作,必須填用工作票。
6.4.3事故搶修工作可不用工作票,由事故搶修單位通知管理課執行停電,但應做好交接記錄,並在工作開始前做好安全措施,指定專人負責監護。
6.1.4電氣作業人員上崗後,要按規定正確穿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輔助工具。高壓電氣操作輔助工具及防護用品定期檢驗。
6.1.5從事2米以上(含2米)的高處作業時,要正確穿戴防護用品和專用工具;專用工具要定期檢驗;採取安全措施,防止墜落事故發生。
6.2停送電管理
6.2.1進行停送電管理和監督檢查;
6.2.2凡涉及變電所的停送電必須經過申請,由管理課審批。
6.4.4工作票的簽發必須是電氣主管技術,工作負責人填寫工作票。工作許可人爲操作人。
6.4.5工作票签发人负责审核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工作负责人(监护人)负责正确安全的组织工作,结合实际检修安全思想教育,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规程,检查工作填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工作许可人负责审查工作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负责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若对工作票中所列内容有疑问必须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除,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編號: WI44008
版次:1.0
頁次: 3
6.5.1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上工作,必須完成停電、驗電、懸挂標識牌和裝設遮攔,裝設接地線等措施。
6.5.2工作地點必須停電的設備:a.檢修的設備;b.與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中正常活動距離小於0.35m的設備;c.帶電部分在工作人員後面或兩側無可靠安全措施的設備。

PZ-008A0IQC作业指导书

PZ-008A0IQC作业指导书

IQC 检验作业指导书制定版本 A0版编 制 李舜 页次/页数1of2生效日期2016.7.25名称1.目的为使来料(包括外发加工产品)检验作业有所依循,特订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原材料及外发加工产品返厂之检验. 3.定义:3.1 IQC 进料检验人员至少接受一个月以上检验训练并经主管考核合格方可正式独立作业, 有关作业请参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4.职责4.1按品质检测标准对所属外购的物料\半成品\成品之品质检查,原材料加工品质检测与控制,出具来料检验与试验报告,跟进不良品的处理. 4.2不良品的区分与隔离,产品标识及检验状态的管理.4.3对检验与试验异常情形的反馈,对检查规范与检查点的修正提出建议.5.作业内容 5.1验证方式厂商之产品认证,本公司无技术能力及设备来检验的,将采取验证方式给予允收或判定退货. 5.1.1下列物料采取之验证方式进料类别验证单位 验证单据 备注1)铝\铜\铁之原材料 货仓 来料点收清单 相关来货书面资料也可作为验证单据2)油漆\染料\清洁剂等 货仓 收货单 3)模材 货仓 收货单 4)客供品之物料 货仓来料点收单5.1.2验证项目1)每两个月要求厂商随货提供检验报告或材质证明作为验证依据,由物控和采购提出 2)核对名称\型号或规格与实物规格要求是否一致,外包装是否完好\标准 3)验证单位在验证时发现不符合规格\性能等情况就即时汇报品质部,采购和物控 4)客户提供之物料经核对名称\型号\数量及外包装是否完好等,若有问题应通知客户IQC检验作业指导书制定版本A0版编制李舜名称页次/页数2of2生效日期2016.7.25 6.检验方式6.1检验准备:IQC检验人员,根据原材料仓或外发仓开出的<来料报检单>准备<进料检验作业规范>及相关辅助检验标准<限度样品>\客供胶件\测量仪器及记录表单准备检验.6.2执行检验:IQC检验人员根据原材料或外发加工相关检验标准(图纸)及定义3.2规定对来料进行外观\尺寸及相关性能进行检测,并作成记录如实填写于<来料检验报告>上.6.3作成判定:6.3.1若检验合格则填写检验合格标签,并贴于每一件原件材料上.6.3.2若检验不合格则填写不合格标签并贴在每一件原材料外包装上,并填写<来料异常通知单>,连同<来料检查报告书>交组行审核后呈品质主管核准,处理结果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6.3.3外发加工厂产品,因工艺要求高,协力厂无法100%满足本厂品质时,本厂可暂实行进行全检.6.3.4经判定全检产品,全检组或包装部分选后,提交<FQC日报表>交PMC及货仓,由货仓与PMC作相关退货处理.6.4记录维护:所有IQC检验报告书,检验员签名作实后送交组长、QE审核,不合格之判定则呈品质主管核准后依照<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保存6.5 IQC每日依据<来料检验报告>统计于<IQC检验日报表>上,用于作供应商、月、年评比考核使用,并分发相关单位参考,原稿存于品质部.7.参考文件7.1<进料检验作业规范>7.2<抽检计划通用规范>。

电批使用作业指导书-2

电批使用作业指导书-2

作业指导书产品名称适用公司所有电批工序编号/ 文件编号WI—SC-008 编制/日期2014-1-02 产品型号/ 工序名称电批的使用要求版本标识A/0 修订/日期电批使用及螺钉扭力要求安规种类/ 工序等级/编制审核电气参数/ 工时要求/装配简图:零件名称备注用量零件名称备注用量/ / / / / // / / / / // / / / / // / / / / /工序控制规程项目名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频率自检互检巡检结构螺钉要求上紧力矩≥1.5kgfcm 。

扭力计100% 100% 1/H 外观要求各组件装配配合不允许出现,螺钉打穿、顶白等。

工序操作规程工步工步操作内容及要求工具辅料1 将电批接入专用的电压电源,悬挂于要作业工位的电批挂钩上。

2电批嘴安装方法:用手直接推上电批嘴上端的紧固环,将批头的两个按定位槽,相对应插装进电批的定位孔内。

3 根据螺钉的规格,选择相符的电批嘴安装于电批上。

调试及标准1螺钉紧固调试试验,将螺钉用电批紧固于要安装的部件内,按照螺钉的规格及要求,由技术负责人用扭力计对螺钉的扭力进行调试为,所要求的力矩。

2扭力的常用标准,与塑胶紧固之间要求3KG(≥29N.M)以上。

与金属部件之间扭力达到6KG(≥58N.M )以上。

注意事项1电批的扭力调试必须要由技术负责人进行,不允许未经许可,擅自对扭力调试。

2电批的扭力出现有变动或不准确时,要马上停止作业,立即通知拉长或技术负责人对电批调试或维修。

紧固或拆卸螺钉正、反方向选择开关螺钉扭力调试螺母左转为扭力小,右转为扭力大左转右转电批嘴电批电源启动开关卸、装批嘴紧固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新科(远东)电子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工 序 名 称 1.0 目的: 电源开关检测 文件编号: 版 本: 生效日期: 页 码: GVT-IQC—WI—008 1.0 02—14—2003 第2页,共2页
为正确指导检验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物料品质。 2.0 适用范围: 电源开关 3.0作业内容重点
尺 寸 检 验
1. 电源开关外部形状与尺寸是否与样品或规格书相符。 2.电源开关的引脚尺寸和距离以及四个螺丝孔之间的距离及大小是否符合规格书或样品 。
包 1. 外箱包装标签标注的内容和包装的实物是否相符,如产品的品名,规格,数量,料号同一 装 批LOT.NO中是否混有其它型号的电源开关. 2.每箱需有生产日期,批号,箱号等,以便于追溯,电源开关的金属外壳上是否印有UL, VDE,SA,CCEE等认证标志。 3.包装外箱不可以破损,压坏,以防止已包装的产品被损坏.
4.0 注意事项: 1. 不可人为损坏物料。 2. 正确区分合格品,不合格品,待检品。 5.0工具、夹具: 万用表,电烙铁及相关检治具。 6.0 原料、辅料: 抹机水、抹机布等。 备注: 检验时参照《MIL-STD-105E》一次抽样正常检验方案,一般检验标准Π。
A.Q.L: CR:0 检验. MAJ:0.4% MIN:1.0% 注:客户有特定的允收及检验标准,则根据客户要求来进行弯曲变形,断裂等不良现象。

CR

MAJ MIN
* * * * * * * * * * * *
外 2. 塑胶件不允许存在毛边(用手摸其表面没有刮手的感觉)。 观 3. 不允许有脏污(面积不能超过0.5平方毫米)和刮花(长度不能大于1毫米,宽度不能大 检 于0.1毫米)等不良现象。 查 4. 金属外壳上的字迹是否清晰,正确,能否与样品相符,不能出现错印,歪斜,字体与 样品不一样等不良现象。 1. 用手去压开关,手感应该良好,不允许有难压或压下去弹不起来等不良现象。 功 能 2.把弹簧压下去,用万用表去量测两根PIN针,导通则为OK,不导通则为NG。 检 验 3. 用电烙铁把锡丝焊在电源开关的PIN脚上,判别锡丝是否能焊在电源开关的PIN脚上。 (不能出现焊不起及焊接面积小于90%等不良现象)
编制/日期:
审批/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