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态学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高级植物生态学试题

高级植物生态学试题

《高级植物(生理)生态学》课程考试试题生命科学学院周晓丽学号:G2004477一、名词解释(30分)1.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相等时的光强。

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低于阳生植物,C3植物低于C4植物。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2.CO2饱和点和CO2补偿点CO2饱和点:C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环境中CO2的浓度称二氧化碳饱和点。

CO2补偿点: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就是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

3.量子产率与羧化效率量子产率:体系吸收每一个光子所引发的某种事件的数目。

符号为ψ,Y。

积分量子产率为Ф=事件数/吸收光子数。

对于光化学反应,ψ=反应物消耗(或产物产生)的数量/吸收光子数量。

微分量子产率为φ=(d[x]/dt)/n。

式中d[x]/dt为某可测量量的变率,n为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光子数(摩尔或爱因斯坦)。

ψ可用于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反应。

羧化效率:在低CO2浓度条件下,CO2浓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直线的斜率(CE)受羧化酶活性和量的限制。

因而,CE被称为羧化效率。

CE值大,则表示Rubisco的羧化效率较高。

4.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植株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

5.植物的碳同位素区异:主要指C3、C4在植物体内的不同含量。

二、简答题(40分)1、画图示意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并标示出暗呼吸、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光和响应曲线2、如何理解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中的F V/F m和NPQ,它们在分析植物光合生理分析有何意义?调制叶绿素荧光全称脉冲-振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叶绿素荧光,我们国内一般简称调制叶绿素荧光,测量调制叶绿素荧光的仪器叫调制荧光仪,或叫PAM。

植物生物学实验_二_2根系活力的测定—a-萘胺氧化法

植物生物学实验_二_2根系活力的测定—a-萘胺氧化法
• 记录 OD’(实验组)与OD’0(对照组)。
精品课件
步骤4、a-萘胺含量测定
• 取2 mL培养液加10 mL水混匀,再顺次加入1 m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与1 mL亚硝酸钠溶液,混匀,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再定容至25 mL。
• 室温25min后,于510nm处测定吸光度(OD)值。
精品课件
步骤5.标准曲线制作:
植物生物学实验(二) 植物生理学基础与综合实验
实验二、根系活力的测定 ——a-萘胺氧化法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精品课件
一、实验目的
• 了解根系活力的生理意义; • 掌握a-萘胺氧化法, 测定根系活件
二、实验原理
(一)植物根系的生理功能: 吸收:水分、无机盐、CO2。 输导 固着 合成 贮藏
精品课件
注意:
• OD510越大→α-萘胺剩余越多→根系活力越弱
• 反应液的酸度大则增加重氮化作用的速度,但降 低偶联作用的速度,颜色比较稳定。增加温度可 以增加反应速度,但降低重氮盐的稳定度,所以 反应需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精品课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水稻(Oryza sativa L.)等水生植物的须根系。
精品课件
7.计算根系活力
•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不同植株根系对α-萘胺 的生物氧化强度(mg α-萘胺/gFW·h), 并与植物生长势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 系。
• -萘胺生物氧化强度= 48mL×(C-C′)-48mL×(C0-C0′) 2g×1h
精品课件
五、思考题
1. 为什么利用a-萘胺氧化法测定植物的根系 活力时需要在5min后作第一次测定?
• 以50 μg/mL的α-萘胺溶液为母液,配置 40、30、20、10、5、0 μg/mL的溶液各10 mL。

植物的生理生态学

植物的生理生态学

植物的生理生态学植物的生理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在环境条件下的生理过程与生态适应的学科。

它旨在了解植物的生活方式、适应机制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利用和营养吸收三个方面介绍植物的生理生态学。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并通过光合酶系统将这些能量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有所变化。

例如,光照强度较高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会增加,形成更多的有机物质储存。

而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

此外,光质和光周期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如红光和蓝光对光合作用的调控作用。

2. 水分利用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是其在生态环境中适应和生存的重要因素。

水分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到植物代谢反应中。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并通过导管系统将水分输送到整个植物体。

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机制。

例如,在缺水环境下,植物会通过减少蒸腾作用、增加根系吸收力和调节气孔开闭来减少水分的损失。

而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植物则会增加蒸腾作用,促进养分吸收和生长。

3. 营养吸收植物的营养吸收是指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并将其运输到其他组织进行利用。

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调节性。

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吸收能力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例如,一些植物会在养分缺乏的环境中增加根系表面积,以提高养分吸收能力。

此外,不同土壤类型、pH值和微生物活性等因素也会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效率。

总结: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了植物在环境条件下的生理过程和生态适应机制。

光合作用、水分利用和营养吸收是植物在环境中的重要生理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理生态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活方式与适应机制,为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1. 植物生物学概述1.1 植物生物学定义1.2 植物的特点1.3 植物分类2.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2.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2 植物细胞器官的功能2.3 植物细胞的生物合成过程3. 植物营养与代谢3.1 光合作用3.2 呼吸作用3.3 植物的营养元素需求4. 植物生长与发育4.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4.2 植物发育调控机制4.3 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5. 植物适应环境的生理机制 5.1 植物对光照的适应5.2 植物对水分的适应5.3 植物对温度的适应5.4 植物对土壤的适应6. 植物生殖与繁殖6.1 植物的有性生殖6.2 植物的无性生殖6.3 植物的传粉与结实机制7. 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7.1 植物对环境的响应7.2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互动7.3 植物与人类的互动8. 植物的遗传与进化8.1 植物的基因结构与功能 8.2 植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8.3 植物的种质资源与保护试题部分:1. 植物生物学概述1.1 植物生物学是研究植物生命现象及其相关原理的学科,它涉及植物的结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遗传演变等方面的知识。

1.2 植物的特点包括多细胞体构造、细胞壁与质壁、蓟丛植物、光合作用和植物细胞间质的存在。

1.3 植物分类主要根据植物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进化关系进行分类,目前已知的植物种类约为30万种。

2.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2.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质壁、细胞核、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等。

2.2 植物细胞器官的功能分工明确,例如细胞壁提供机械支持和保护、细胞膜调控物质进出、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等。

2.3 植物细胞的生物合成过程涉及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和有机物合成等,这些过程在细胞器官内进行。

3. 植物营养与代谢3.1 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它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3.2 呼吸作用是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它通过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释放二氧化碳和水。

19秋福师《生态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

19秋福师《生态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

【奥鹏】19秋福师《生态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50题,100分)
1、环境因子中对植物有作用的因子是
A生态因子
B环境
C主导因子
D限制因子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A
2、在光谱中,380--760nm波长范围的光属于
A紫外光
B红外光
C可见光
D蓝光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C
3、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A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D
4、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是
A光照强度
B光周期
C低温
D昼夜变温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C
5、在诸生态因子中()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B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B。

广东省梅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 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寒带2. 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 )中。

A.乔木层B.灌木层C.草本层D.地被层3.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

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4.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5.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A.蒙古标B.长白落叶松C.红松D.兴安落叶松6. 下列概念中,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的是()A.生态学B.生物圈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7. 种群环境的容量决定于( )。

A.温度、光、水、营养、空间B.非生物环境、生物特性、遗传特性C.食性、行为、适应能力D.温度、光、水、行为、适应能力8. 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9.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10. 下列有关阳性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强光下生长良好B.弱光下生长良好C.强光下生长不好D.荫蔽处生长良好11. 群落外貌主要取决于( )A.优势种植物B.建群种植物C.伴生植物D.亚优势种植物12. 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13. 我国解放后新增的荒漠面积中,有95%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A.过度放牧B.破坏森林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14. 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15.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16.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_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二版)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二版)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二版)
近年来,植物生理学及其相关实验一直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视,它在维护生态系统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植物生理
学实验指导(第二版)汇集了众多课题包括植物作物的营养学、植物的生物钟、植物的调节生长及其监测等。

在这本书中,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和维
度分析植物生理学,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广泛而又灵活的视野。

此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二版)还能有效地解决实验问题,比如
技术条件、操作方法、实验方案等,对实验者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从而
掌握实验细节。

另外,本书(第二版)还提供了大量的相关应用实验,丰富
了植物生理学应用研究的内容,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植物生理学实验。

总之,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二版)是一本优秀的植物生理学研究参考书,它融合了众多创新的实验方法,使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数据具有更强的
可读性和可信度,从而推广植物生理学的应用和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
评和认可。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在自然环境中与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揭示植物种群的形成和演化规律,以及植物在环境变化下的适应性特征。

通过综合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植物生理生态学可以探索植物在不同层次上的适应机制,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一、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包括植物适应性、生长调节、营养代谢和能量利用等方面。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植物适应性是指植物在有利或不利环境下的生长和繁殖表现。

生长调节是指植物对内外因素的感知和反应,通过调节生长速率、开花时间等来适应环境变化。

营养代谢研究关注植物如何吸收、转运和利用养分以及如何对抗有毒物质。

能量利用方面的研究则关注植物如何获取和利用光能、热能等能量来源,以维持其生存和生长。

二、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植物生理生态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和野外观测、生理生化分析、模型模拟以及遗传学等。

实验室和野外观测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在控制条件下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征,或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长期观测,可以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生理生化分析则关注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等,以了解植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策略。

模型模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预测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生态过程。

遗传学研究则可以揭示植物适应性在遗传水平上的基础。

三、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意义与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植物生理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在环境变化下的响应,为预测和适应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全球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研究植物的适应机制,可以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支持,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最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农林业生产、草原恢复、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实践具有指导和推广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1所示,随叶片生长期变化,35和70Pa两个CO2浓度下Amax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单峰曲线,从叶片大小为0起缓慢上升,在叶片大小约60%最大生长尺寸时均达到最大值,之后平缓下降并在叶片大小90%左右时快速下降;数值上,70Pa CO2浓度下Amax一直高于35Pa CO2浓度下的Amax。

Amax曲线呈现该变化规律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叶龄。

从叶片发生到衰老凋萎,新形成的嫩叶由于组织发育不健全、叶绿体片层结构不发达、光合色素含量少、光合酶含量少、活性弱、气孔开度低、细胞间隙小、呼吸细胞旺盛等原因,导致光合速率很低,需要从其它功能叶片输入同化物。

随着叶片的成长,光合作用场所、色素、光合酶等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当叶片伸展至叶面积最大和叶厚度最大时,光合速率达最大值。

通常将叶片充分展开后光合速率维持较高水平的功能期,功能期过后,随着叶片衰老,光合速率下降。

故Amax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2、CO2。

提高CO2浓度,可以增加RuBPCase羧化的底物,促进其活性,提高CO2与O2的比值,减少了O2对RuBP的竞争,抑制了RuBPOase活性,故光呼吸降低,净光合速率提高,故70Pa CO2浓度下光合速率较高。

如图1所示,随叶片大小由大到小变化,35和70Pa两种CO2浓度下Rubisco 酶的活性曲线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35 Pa CO2浓度下Rubisco酶的活性曲线从叶片大小为0开始平缓下降,叶片大小约95%时快速下降;70PaCO2浓度下Rubisco 酶的活性曲线从叶片大小为60时起始,并快速下降。

数值上,以叶片大小80%为界,前期35 Pa CO2浓度下Rubisco酶的活性较70Pa CO2浓度下低,后期较较70Pa CO2浓度下高。

结合Rubisco酶的活性影响因素及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分析原因如下:随CO2浓度的增加,底物增多,Rubisco催化下固定CO2产物大幅增加,对Rubisco羧化活性产生负反馈,降低CO2固定速率。

故高CO2浓度下,Rubisco酶的活性快速下降。

同时,当叶片大小达到70-80%时,功能期结束开始衰老,光合作用减弱至停止,故两种浓度下后期Rubisco酶的活性均下降。

如图2所示,随叶片生长期变化,35 Pa CO2浓度下叶绿素含量从叶片大小为0时呈上升趋势,当叶片大小为95%左右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70Pa
CO2浓度下叶绿素含量从叶片大小为0时呈上升趋势,当叶片大小为7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不断下降。

数值上,35 Pa CO2浓度下叶绿素含量初始值为270,70Pa CO2浓度下叶绿素初始值为0,在叶片大小50-80%之间,70Pa CO2浓度下叶绿素含量较35 Pa CO2浓度下高,其他时期均低于35 Pa CO2浓度下叶绿素含量。

原因分析如下:70Pa 较高CO2浓度下,植物叶片生长到60%—80%最大生长尺寸时,作为“源”为植物其他组织结构提供光合产物,在较高CO2浓度下生长的植物,由于暗反应效率较高,CO2固定量逐渐增多,对叶绿素含量需求随着生长的需要表现出较大变化,生长期结束进入功能期时光合产物需求减少产生负反馈,降低叶绿素含量。

同时,后期叶片开始衰老,光合作用停止,两种CO2浓度下叶绿素均持续下降。

如图2所示,随叶片大小由大到小变化,35 Pa CO2浓度下果糖含量从叶片大小为0时大致呈直线上升趋势;70 Pa CO2浓度下果糖含量从叶片大小为60时初始,呈平缓上升趋势,至叶片大小约为90时快速上升。

数值上叶片大小60-80阶段,两浓度下大致相等,之后阶段70 Pa CO2浓度下果糖含量达到35 Pa CO2浓度下果糖含量的两倍。

原因可能是:较高CO2浓度下,可以增加RuBPCase羧化的底物,促进其活性,提高CO2与O2的比值,减少了O2对RuBP的竞争,抑制了RuBPOase活性,故光呼吸降低,净光合速率提高。

与此相反,RuBPOase活性随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uBP加氧酶与羧化酶的活性比亦随之降低。

因此,光呼吸必然降低,植物暗反应效率较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因此70 Pa CO2浓度下,作为光合产物的果糖含量明显升高。

参考文献及资料:
《CO2浓度对黄瓜叶片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及呼吸速率的影响》、课件及网络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