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系统_李子英

合集下载

山东英格庄金矿床构造特征研究及找矿方向

山东英格庄金矿床构造特征研究及找矿方向

英 格庄 金矿 区圈 定大 、 小矿 体 1 , 中 I一 、 8个 其 1
Ⅱ~ 1矿 体 规模 最 大 , 矿 床 内 的 主要 矿 体 , 为 占全 区 总探 明储量 的 9 %。 矿 体均受 控 于 N E向金 牛山 0 各 N 断裂带 , 石类型 、 及其 变化基 本一致 。 矿 产状 I 1 矿体 赋存 于 I 矿 化蚀 变 带 中 , 表 断 一 号 号 地
矿体 , 位于 7 1 线之 间, 30m 赋存标高+4 — ~4 长 8 , 18 35H, 大斜 深 45m。矿 体呈 脉 状 、 6 1最 9 透镜 状 , 走 沿 向 和倾 向上呈 舒缓 波状 , 部呈 “ ” 局 S 型延 伸 。总体 走
向近 S 倾 向 E, 角 4 ~ 2 。矿体厚 度 02 ~ . N, 倾 97。 .1 5 8 0 1, 均 厚度 1 81。矿体 金 品位 1 4 5 .4g , T平 I . 3 9 3 . ~ 31 / 平 5 t 均品位 47 t . 7 。

要: 通过荚格庄金 矿床 构造特征及控 矿规律的 综合 研究 , 表明金矿化 分布于石 沟~ 巫山断 裂带 中, 严格 受断裂带控制 , 金
矿体赋存 于近 S N向压 扭性断裂带 中, 其深部是找矿的有利靶 区。
关 键 词 : 造 特征 ; 质 特征 ; 矿 方 向 ; 格 庄金 矿 床 ; 东省 构 地 找 英 山 中图 分 类 号 :6 85 P 1.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5 2 1 (0 0 0 — 0 6 0 10 — 5 8 2 1 )6 02 —4
续 出露 , 布 在 6线 、1 1 之 问 , 续 长 55I, 分 1~ 6线 断 1 I T
l 区域 地质 背景

胶西北大尹格庄金矿床电解成矿机理及对找矿的启示

胶西北大尹格庄金矿床电解成矿机理及对找矿的启示

阴极 附近发 生 的另一 主要 反应 是绢英 岩 化蚀 变 ,
是消耗 氢 离子 的水 岩反应 , 绢英 岩 化蚀变 可示 意性 地
表述 为 :
KA1 S i 3 08+ H
差 电流 在 内的 电能形 式 势必 会 在 卤水 介 质 的作 用 下 沿 深大 断裂 向地壳 浅部 释放 , 形成 沿 富含热 卤水 的断
素一起 向阴极方 向迁 移 , 并 在 钾 长 石 化花 岗岩 、 绢英 岩化 碎裂 岩和 黄铁 绢英 岩 中聚集 ; 其二 是玲 珑型 花 岗
还 原与 黄铁 矿等硫 化 物 矿 物 和 自然 金 等 金 矿 物 的
晶反应 , 如生 成黄 铁矿 的反 应式 可表 示为 :
F e + 2 s 0 一 +1 6 H +1 4 e— — } F e l s 2 +8 H2 0。
图4 大 尹 格 庄 金 矿 床 电解 成 矿 机 理 示 意 图
反应 , 胶东 群变 质岩 中的 A u元 素 发生 活 化 并 向 阴极
方 向运 动 , 同 时活化 的元 素还 有 F e 、 Mg 、 Mn , 随 A u元
在该 “ 天然 电解 池 ” 中, H 带 正 电而 向阴极 移 动 和 聚集 , 导致 阴极 附 近 聚集 的热 液呈 酸 性 , O H一 带 负 电而 向 阳极 移动 和 聚集 , 导 致 阳极 附近 聚集 的热液 呈碱 性 。在 阴极 附近发 生 的主要 反 应之 一 是 s O 一 的
北 蚀变 岩 型金矿 成矿 作用 及有 关 的找矿 标志 。
从 地质 角度 分析 , 在 大 尹 格 庄金 矿 成 矿 的 “ 天 然 电解 池 ” 中, 出现在 阴极 上 的 电解 反 应 或 水 岩反 应 与

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胶东玲珑金矿田位于山东半岛胶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金矿之一。

该矿床主要分布在玲珑断裂带和旁伏断裂带上,其中,171号脉深部金矿床是该矿区最为重要且最为富含的矿床之一。

171号脉深部金矿床是一种典型的岩壳类型金矿床,矿体主要以石英脉、硫化物矿物和含金矿物为主要组成部分。

在此矿床中,金的化学状态以自由状态为主,由于该区域具有高热流梯度,与热液都存在深层分异,在热液的作用下形成了石英脉和含硫化物的矿体,而金则主要富集在石英脉中。

此外,脉状岩体和倾斜岩层的顶部主要储存着金矿床。

此外,构造运动在该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于玄武岩斜坡的强烈变动,形成了岩浆热液改造、构造演化和岩石变形等多种过程,最终导致了胶东玲珑金矿田的形成。

而构造控矿作用在其中的作用表现为构造线与矿床空间定位的一致性以及矿床破裂、断层等形态。

研究发现,不同的应力场和构造作用导致了胶东玲珑金矿床的形成,而矿床的形态也是受到构造延伸、断层变形以及渗流扰动等因素的影响。

总体来看,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的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具有显著的岩壳类型金矿床特征,且构造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因此,深入研究其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对于有效地开发利用该矿床、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的相关数据:- 平均含金量:13.6g/t- 矿石的平均开采成本:168元/吨- 估计矿床存量:1300吨- 年产金量:200吨- 金场的现货价格:每盎司1905美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具有高品质金矿资源,平均含金量高达13.6g/t。

矿石的平均开采成本为168元/吨,这表明采掘成本相对较低,使得该矿区的金矿产业更加可行。

估计矿床存量为1300吨,年产金量为200吨,这意味着该矿床在未来数十年内仍有相当长时间的可持续开采潜力。

同时,这也为胶东玲珑金矿田的金矿产业提供了稳定且可靠的基础。

胶东大型黄金矿山深部开采地压控制实践

胶东大型黄金矿山深部开采地压控制实践

研究,以更好地抵御千米以深地压灾害。
关 键 词 : 胶 东 地 区 ; 黄 金 矿 山 ;蚀 变 岩 型 ; 石 英 脉型;地压控制;高应力;深部开采
中图分类号:TD322
文章编号:1001-1277(2018)09-0039-0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792/hj20180909
引言
胶东地区,特别是胶西北地区主要有焦家、三山 岛、招平等重要成矿带[1-2],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 限公司三山岛金矿(下称“三山岛金矿”)、山东黄金 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下称“新城金矿”)、山 东黄金矿业 (玲 珑 )有 限 公 司 (下 称 “玲 珑 金 矿 ”)等 大型硬 岩 金 矿 山 具 有 多 年 的 开 采 历 史,西 岭 矿 区 4006m“中国岩金第一深钻”及 2017年备案及公布 的 380t大型单体金矿床[3],主要赋存深度在 1200m 以上,未来将引领中国黄金矿山深部开采科学技术前 沿。“十二五”以来,在千米以浅黄金资源开采中,山 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摸索,在海底金矿床安全开 采、高效采矿方法、绿色开采、智能矿山、数字矿山等 领域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
井开采实验室分公司,261442;Email:ssdxmb@163.com
40 采 矿 工 程
黄 金
平最大主应力值接近 100MPa。矿井进入深部开采 之后,地应力将对矿井的生产系统带来巨大的影响。 1.2 地压显现与灾害形式
对 于 蚀 变 岩 型 金 矿 床,目 前 开 拓 深 度 进 入 -1000m以下的部分主体矿山,均不同程度的出现
岩型和石英脉型 2种典型金矿床深部采掘中地压显现与灾害形式。提出了深部地压控制的指导思
想,结合近年来开展的研究,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运用应力转移、钻孔卸压、合理支护、在线实时监

胶东纱岭金矿床成矿机制及构造背景分析

胶东纱岭金矿床成矿机制及构造背景分析

胶东纱岭金矿床成矿机制及构造背景分析胶东纱岭金矿床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床之一。

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构造变形、蚀变及成矿物质等探究,探讨了其成矿机制及构造背景。

探究表明,胶东纱岭金矿床是一种构造控制型矿床,其形成与汶川-鄂霍茨克造山带古生代构造运动有关,同时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等也对矿床的成矿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探究的方向和思路,为该矿床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其他类似矿床的勘查开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胶东纱岭金矿床、成矿机制、构造背景、构造控制型矿床、汶川-鄂霍茨克造山带二、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日益缩减和对金属矿产需求的增加,对金矿床的探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胶东纱岭金矿床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床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机制及构造背景的探究,为该矿床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其他类似矿床的勘查开发提供借鉴。

三、矿床地质特征胶东纱岭金矿床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胶东半岛南缘,是一种典型的构造控制型矿床。

矿床主要分布于下覆强变质岩基底和上盖火成-沉积岩层之间的滞腔中。

矿床富含Au、Ag、Cu、Pb等多种金属矿物,其中Au是最主要的矿物,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围岩中的火山岩、沉积岩等。

四、成矿机制及构造背景胶东纱岭金矿床的成矿机制主要受到汶川-鄂霍茨克造山带古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

在古生代构造运动的强烈作用下,地壳发生了剧烈的变形和破裂,形成了许多含矿的断裂、褶皱和隆起构造。

这些构造控制了区域的地质作用,增进了岩浆、流体等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生和进步。

同时,由于区域构造的复杂性,矿床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屡次的断裂、折叠、错动等构造变形作用的影响。

这些构造变形的作用使得矿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富集。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胶东纱岭金矿床的探究,本文认为该矿床是一种典型的构造控制型矿床,其形成与汶川-鄂霍茨克造山带古生代构造运动有关,同时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等也对矿床的成矿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巨型矿床形成与定位的构造控制: 胶东金矿集区剖析

巨型矿床形成与定位的构造控制: 胶东金矿集区剖析

收稿日期: 2018-05-01; 改回日期: 2018-06-15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069和412303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16YFC06001074)、111计划(B07011)和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MSFGPMR201804)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杨立强(1971–),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矿床学及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Email: lqyang@doi: 10.16539/j.ddgzyckx.2019.03.005卷(Volume)43, 期(Number)3, 总(SUM)170 页(Pages)431~446, 2019, 6(June, 2019)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巨型矿床形成与定位的构造控制:胶东金矿集区剖析杨立强1, 邓 军1, 宋明春2, 于学峰3, 王中亮1, 李瑞红1, 王偲瑞1(1.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山东 济南 250013; 3.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 济南 250013)摘 要: 胶东被视为全球惟一一个晚于赋矿围岩几十亿年而发生巨量金聚积的矿集区, 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 已发现金矿床150余处, 累计探明黄金资源储量超过4500 t 。

金矿床沿区域上NE-NNE 向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产出, 具有NE 呈带、EW 呈行的分布特征, 形成招莱、蓬栖、牟乳和盆缘4条金矿带。

控矿断裂带经历了从挤压、经剪压和剪张、到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 其中成矿前为挤压‒剪压构造体制, 成矿后为伸展构造体制, 而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NNW-SSE 向主构造应力场引起的韧‒脆性形变, 形成于剪压‒剪张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

胶东邓格庄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深部预测

胶东邓格庄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深部预测

胶东邓格庄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深部预测张连昌;沈远超;曾庆栋;邹为雷【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01(023)001【摘要】邓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的北段,含金石英脉受NNE向断裂控制。

工业矿体由矿化石英脉的富金段组成。

富金矿体在走向上一般分布于NNE向断裂的转折地段,倾向上分布于断裂产状由陡变缓的过渡部位。

控矿构造经历了压剪性到张剪性的演化过程,主要成矿作用发生于断裂的张剪性活动阶段。

深部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Ⅱ号矿体深部还有隐伏矿体存在。

%Denggezhuang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north of Muping-Rushan gold ore belt. The occurrence of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was controlled by NNE-trending faulted zones. The ore-body is in the gold-rich part of ore-bearing quartz vein. The gold-rich ore bodies occurrs in the winding part of NNE-trending fractures on strike and transforming part from steeply dipping to gently dipping on dip direction.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s underwent a evolutional process from compressional shearing to tensional shearing and the main ore-forming process took place in the stage of tensional shearing. Studies on the primary geochemical halo from the deep of Denggezhuang gold deposit shows that the vein No.II has characteristics of reversed axial zonality. The authors considered that there should be blind ore-body under the ore-body No.II.【总页数】5页(P1-5)【作者】张连昌;沈远超;曾庆栋;邹为雷【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胶东邓格庄金矿床深部成矿特征及找矿方法组合 [J], 万鹏;丁正江;胡弘;吴凤萍;程蓉蓉;邹键2.胶东邓格庄金矿地质特征与深部预测 [J], 薛建玲;李胜荣;孙文燕;张运强;张旭;刘春岚;任曙光3.胶东邓格庄金矿床成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体系制约 [J], 薛建玲;庞振山;李胜荣;陈辉;孙文燕;陶文;姚磊;张运强4.胶东邓格庄金矿床Ⅲ-6矿体特征和找矿前景分析 [J], 吴皇胜5.胶东邓格庄金矿床Ⅲ-6矿体特征和找矿前景分析 [J], 吴皇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胶东英格庄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基于胶东英格庄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基于胶东英格庄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英格庄金矿床是在胶东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中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它的分布会受到NNE向断裂的控制,其围岩均以古老变质岩和昆嵛山花岗岩为主,金矿物主要以晶隙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脉石晶体之间。

本文就是对英庄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标签:金矿床化学特征研究英格庄金矿床是牟乳矿带内很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之一。

矿带范围在东西宽约30km,南北长达80km,总面积达2000 km2,总体展布方向为NNE 5~15°。

在带内地层相当简单,其构造和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对金矿开采的历史悠久,金矿产极为丰富。

1成矿条件1.1自然条件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古板块的东南边缘,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构造活动的交会处,而华北古板块又是由若干地体在古元古代末期及其以前拼贴、演化而成的。

沂沭断裂带将山东半岛分成鲁西与鲁东两大块。

胡受奚将山东半岛基底构造单元划分为鲁西地体和鲁东联合地体,后者又分为胶北地体、胶南地体和胶东南地体[1]。

杨敏之等将胶东花岗-绿岩地体划分为3个金矿带:招远-掖县金矿带、牟平-乳山金矿带和蓬莱-栖霞金矿带研究区位于胶东隆起东部的牟平-文登隆起南缘,且位于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中部。

1.2存在的必要条件山东胶东半岛构造纲要图区域内出露地层十分简单,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变质岩地层及新生界第四系。

其中荆山群呈大小不等的包体分布,主要为陡崖组黑云斜长片麻岩、透辉岩、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等。

NNE向断裂最為发育,自西向东依次有青虎山-唐家沟、石沟-巫山(控制英格庄金矿床)、岔河-三甲、将军石-曲河庄及葛口断裂。

断裂近于平行,大致呈等间距分布,具压扭性和多期玖活动的特征。

该组断裂对区内金矿控制作用极为明显,金矿床(点)多沿断裂分布,构成牟平-乳山金成矿带。

研究区内岩浆岩广布,主要为新元古代-中生代二长花岗岩系,多期次岩浆活动为金质运移提供了丰富的热动力源。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荆山群,分布在西北部,岩石经历了中温、中压区域变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 ries N o.405 M a rch2010金属矿山M ETA L M I NE总第405期2010年第3期李子英(1972)),男,内蒙古赤峰市国土资源局,工程师,024000内蒙古赤峰市辖区玉龙大街。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系统李子英1张瑞忠2周春生2秦文凯2秦德殿2(11内蒙古赤峰市国土资源局;21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摘要以系统的野外地质观测和矿床探采资料为基础,从3个尺度上深入探讨了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系统的组成、形成过程及演化机理,总结出矿床的成矿规律,包括矿体的总体展布、具体赋存位置、形态及局部富集规律。

据此成矿规律,矿山将会找到好的探矿靶区。

关键词控矿构造系统组成形成过程演化机理大尹格庄金矿床Ore-controlling Struct ure Syste m of D ayin.gezhuang Gold D eposit i n Jiaodong Region L i Ziying1Zhang Ruizhong2Zhou Chunsheng2,Q inW enka i2,Q i n Ded ian2(1.Chi f eng M unici pal B ureau for Land and Resources,Inner M ongoli a;2.Zhaoj i n M ining Indus try Co.,L t d.)Abstrac t B ased on t he fi e l d geo log i ca l prospecti ng and exp l o ration and m i ni ng i nfor m a tion of the D ay i n.gezhuang go l d deposit,its o re-contro lli ng struct ure syste m is deeply discussed fro m three aspects as the o re-contro lli ng compositi ons, for m i ng process and evo lve m ent m echanis m.O re-fo r m ing rules o f depo sits inc l udi ng d i str i bu tion o f o re bod i es,o ccurrence positi on,shape and l o ca l enr ich m ent ru le,w ere su mm ar ized.A cco rd i ng to th i s rule,good o re-prospecti ng targets w ill be found i n th i s m i ne.K eywords O re-contro lli ng struct ure syste m co m pos i tions,Fo r m i ng pro cess,Evo lve m en t m echan is m,D ay i n. gezhuang go ld deposit大尹格庄金矿床是胶东招平断裂带中部典型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1]。

该矿床的形成严格受构造控制。

矿床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招平断裂、大尹格庄断裂、南周家断裂、南沟断裂。

另外还发育有很多含矿蚀变裂隙带及更次一级的节理和劈理。

对控矿构造系统的组成、形成过程及演化机理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矿体赋存规律的认识。

1主干控矿断裂带如图1所示,招平断裂(F2)和大尹格庄断裂(F3)是主干控矿构造。

F3把F2错为南北2段,F2北段西移近300m,相应形成南部的Ñ号矿体和北部的Ò号矿体。

在形成时间上,F1是最早期的东西向构造,目前未发现对成矿有直接作用;F2为成矿前构造,成矿期剧烈活动,是导矿和容矿构造;F3形成于招平断裂之后金成矿期之前或金成矿期,对矿床有一定影响;南周家断裂是最晚期的浅部脆性断裂,对矿床基本无影响。

1.1招平断裂带招平断裂带沿玲珑型花岗岩与胶东群、荆山群接触带曲折展布。

断裂带走向约20b,倾向SE,倾角21b~58b。

断裂破碎带蚀变发育,破碎蚀变带宽数十米至数百米,由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黄铁绢英岩等组成。

图1大尹格庄金矿床地质在大尹格庄金矿床,招平断裂带主裂面产状# 86 #110b N 52b ,主应力轴方向:R 1=216bN 7b ,R 2=120b N 40b ,R 3=315bN 50b (图2)。

另外在大尹格庄金矿床南侧的勾山水库一带,见有早期透镜体呈左列式排列,显示右行扭动。

上述事例说明,招平断裂带在构造活动的早期为右行压扭。

图2 大尹格庄金矿床应力分析随着区域性应力场的变化,预测区内形成NW -SE 向张应力,相应形成NE -S W 向的挤压应力作用,早期的张裂再次发生活动。

使招平断裂带发生/S 0形左形扭动,产生张裂隙集中分布,有利于矿液聚集、充填、沉淀。

在破头青断裂带台上金矿不同部位对共轭矿化裂隙的观测,利用赤平投影求出各主应力轴(图3),可以看出断裂是受NE -S W 向主压力的作用。

从郭家埠一带所测的主裂面产状115b N 70b ,次级张裂面产状60bN 75b ,通过赤平投影,确定主应力轴方向:R 1=337b N 24b ,R 2=105b N 70b ,R 3=24bN 15b 。

下盘运动方向L 为203bN 4b (图4),说明为左行张扭。

图3 台上金矿床共轭裂隙赤平投影研究区在左行张扭后,主要受南北向直扭应力场控制,以水平运动为主,使已形成的断裂构造面又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成为左行压扭性结构面,对已形成的招平断裂起到了破坏作用。

综上所述,招平断裂带是多期次活动的产物,在成矿前至成矿过程中,其力学性质先由右行压扭性斜冲,转为上盘斜落的左行张扭性,在其有利部位形成金矿体。

其后期又有左行压扭性活动,形成以压扭性为主的左行断裂破碎带。

图4 招平断裂带郭家埠处应力投影通过对招平断裂带应力场的分析可以看出,招平断裂带是在早期断裂带的基础上,由右行压扭性断裂转化为左行张扭性断裂,使早期的紧闭断裂发展成为张启性断裂,从而为矿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并为金矿的富集、沉淀提供了最佳场所。

金矿床分布于招平断裂带内及其下盘的次级断裂构造或裂隙带内,多距主断层面0~40m,部分矿体位于与招平断裂主裂面平行的次级断裂内,说明其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自招平主裂面向下盘,热液蚀变作用依次减弱,反映了热液来自断裂,并向下盘运移(图5~图7)。

1.2 大尹格庄断裂如图1所示,大尹格庄断裂位于大尹格庄村南,区内控制长2200m,东部被第四系覆盖,宽1~5m ,控制垂深600m 。

地表走向100b ,倾向NNE ,倾角46b ~59b ,横穿并错断招平断裂,其北盘西移,水平断距近300m ,地表呈波状弯曲,局部分枝复合。

岩性为碎裂岩、角砾岩及断层泥[2]。

从该断裂对上下盘矿体矿化特征的影响作用及矿体的分布及产状(图5和图6)看,断裂应形成于招平断裂之后金成矿期之前或金成矿期。

该断裂带中分布有少量黄铁绢英岩角砾、碎块,并错断了招平断裂,表明断裂后期有过剧烈活动。

大尹格庄断裂带伸入玲珑岩体部分具绢英岩化蚀变和弱金矿化现象,局部含金达0.07~0.11g /,t 在接近招平断裂部位,个别样品含金可达1.85g /,t 但银矿化微弱,表明该地段早期受到了金矿化作用,这与矿区Ñ,Ò号矿体上部受招平断裂控制的金矿化可能同期。

此后,大尹格庄断裂活动,不仅错开了招平断裂带及Ñ,Ò号矿体的原始位置,同时可能使活动地段出现金贫化现象,而后一期浅成银-多金属矿化正是在此之后发生的。

因此,可以认为大尹格庄断裂是后一期矿化的导矿构造之一。

银-多金属矿形成于其下盘,并部分叠加在早期的金矿(化)体之上。

#87# 李子英等: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系统 2010年第3期图5-175m 水平地质平面图6-496m水平地质平面大尹格庄断裂从浅部至深部,断层运动形迹由脆性向韧性转换,走向由NEE转向NE,渐向招平断裂靠拢,倾向亦由NNE转向NW,再反转向SE,至-496m水平已完全成为招平断裂的一个分支(图1,图5和图6)。

从断层运动形迹及矿体出露深度等情况看,大尹格庄断裂主要是近东西向的水平运动,无明显的垂直运动。

2次级控矿断裂带主要是一些招平主裂面NEE,NNE,NW走向及平行于招平主裂面的一些次级断裂(图5和图7)[3]。

NEE走向断裂构造分为SE倾向和NW倾向2种,SE倾向断裂最发育,对成矿的作用最大,倾向135b~170b,倾角48b~82b;NW倾向断裂数量相对较少,约为SE倾向断裂的1/3,倾向330b~335b,倾角47b~88b。

NNE走向断裂主要是一些与招平断裂主裂面近于平行的次级断裂,倾向100b~130b,倾角37b~41b。

NW走向断裂构造主要是一些倾向45b~75b,倾角40b~70b的断裂,个别倾角大于85b 的断裂出现反倾。

图7-276m水平4202采场平面下盘次级断裂是在招平断裂带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成矿前或成矿期构造,与招平断裂一起控制了矿体的展布,决定了矿体赋存的具体位置和形态。

3节理、裂隙主要是指NE向压扭性含矿蚀变裂隙带及更次一级的节理和劈理,二者联合控制了矿化的局部富集。

远离招-平断裂主裂面的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质碎裂岩中含矿节理特别发育,走向为NE-NN W,尤以NNE向最为发育。

不同方向和性质的含矿节理组成各种型式,如树枝状节理带、平行密集带和节理扩容带。

当它们达到一定密度时可形成工业矿体,如-175m中段北部,总体走向NE20b的矿体就是由一系列充填黄铁矿细脉的节理密集带组成(图5)。

据坑道编录,含矿蚀变带次级断裂和节理裂隙发育,具有明显的方位各向异性,即不同走向裂隙的力学性质不同,充填脉体的性质和形成时间各异,体现了节理走向方位的优选性(图8和图9)。

其中,压扭性裂隙#88#总第405期金属矿山2010年第3期裂面平直闭合,以N W向和NE向2组发育,倾角60b,充填有0.5~2.0c m厚的灰白~灰黑色石英脉或碳酸盐脉,形成时间较早。

其中,充填有在早期成矿阶段中形成的钾长石-石英脉的节理,走向为NW350b~NE15b,优选走向NE5b;充填主成矿阶段的多金属硫化物脉或黄铁矿石英脉的节理走向NE5b~ 25b,优选走向NE15b。

张扭性裂隙主要发育在I-1号矿体58~63线和II-1号矿体74~80线间,规模较大,一般长200~500m,按走向主要分为350b~10b 和40b~75b2组,以NNW向组最发育,倾角40b~ 88b,破碎宽度0.5~4.0m,多充填有黄铁矿细脉、黄铁矿石英脉和多金属硫化物脉,形成时间较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