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新课标01)-理科综合(考试版)

合集下载

2020届江西省高三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0届江西省高三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0届江西省高三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2020届江西省高三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参考答案1.【答案】C细胞代谢产生的丙酮酸是合成其他化合物的中间代谢产物。

无机盐离子则具有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的功能。

分泌蛋白通过囊泡运输。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间的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胞间连丝具有运输信息分子的作用,但不是运输各种植物激素的通道。

2.【答案】C野生基因与突变基因是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突变基因Ⅱ的形成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

若突变基因Ⅱ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上终止密码子的位置发生改变,可导致突变基因Ⅱ控制合成的相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发生改变。

3.【答案】B小肠黏膜细胞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直接进入血液中,而不进入小肠。

4.【答案】D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

除了设置题中的对照实验外,还需要设置突变体Z(周期节律比野生型短)和T(周期节律比野生型长)分别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小时)、T24(光照和黑暗各12小时)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小时)条件下的实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进行比较。

5.【答案】B多只圆翅雌果蝇和多只椭圆翅雄果蝇进行了随机交配。

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翅雌果蝇∶椭圆翅雌果蝇∶圆翅雄果蝇∶椭圆翅雄果蝇∶镰刀翅雄果蝇=2∶2∶2∶1∶1.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推导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R对T为显性,T对S为显性。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XRXT、XRXS,比例为1∶1.雄蝇的基因型为XTY。

F1椭圆翅雌果蝇基因型有2种。

该果蝇群体中,雌果蝇翅形基因型有6种,雄果蝇翅形基因型有3种。

6.【答案】D某种大型肉食动物迁入一新生态系统后,对当地的小型肉食动物和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

这会使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更加复杂。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原创卷02-理科综合(考试版)【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原创卷02-理科综合(考试版)【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理科综合试题 第1页(共16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2页(共16页)绝密★启用前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02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Cr 52 Fe 56 Cu 6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肯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同一种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可能不同 C .细胞中的色素不是分布在叶绿体中,就是分布在液泡中D .细胞质基质的pH 比溶酶体的高,H +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

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在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B .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 .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3.如图表示人体唾液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的②与⑥是同种物质B .若②中A+U 占36%,则①对应片段中G 占32%C .图中的⑤能对淀粉水解起催化作用D .图中的④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4.Ca 2+内流会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神经递质。

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运城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调研测试高三理科综合试题2020.1本试卷分第I矣(选择题)和第D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琴时,将签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姑彖后,将暮魁卡史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全、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其片条潜码上的技名、准考证号,并符备形码慕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米的黑色中柱(鉴字)筮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竺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残框)内柞蓉,超出狈区域书蜀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丘,不破损。

5,做速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鉴,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0-16Pb-207第I卷(选择题)一、造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SARS病毒、颤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结构中都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B.三者结构中都含有核酸C.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线粒体可判断顺藻和黑藻是否为需氧型D.依据是否含有细胞核可将三者划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2.下列有关细胞知识的设法,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都显著降低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Na,内流过程需要消耗ATP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细胞癌变D.新宰的畜、禽的肉过一段时何再煮反而更鲜嫩,与溶菌醯有关.、3.在某基因型为皿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I、II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A基因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高三理科综合试飓第1页(共14页)B,该细胞没£发生基因自由组合而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该细胞产生的变异一定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该细胞的U号染色体有3条,故该细胞中一定含有三个染色雄组4.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恩格尔曼通过观察气泡多少确定了水绵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B.模型建构法可用于研究血糖的调节机制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C.基因分离定律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发现过程都用了假说一演绎法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施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实验中所加盐酸的目的不相同5.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对人类及大多数动物细胞感知并适应氧气变化的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2020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清远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腺苷是构成A TP、DNA和RNA的组成成分B.多糖、脂肪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6种有机小分子物质D.由C、H、O、N、S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不能为胞吞和胞吐的过程直接供能2.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的研究者,这种特殊的分子机制能调节基因的活性来响应不同水平的氧气,调节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不缺氧的情况下缺氧诱导因子蛋白HIF-1α通过过程[3][4][2]快速被降解B.缺氧时HIF-1α进入细胞核中与ARNT结合,启动红细胞生成因子基因的表达C.开发新型药物激活氧气调节机制促进过程[3][4][2]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加D.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可以通过[1]过程适应缺氧环境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两种分裂中的染色体变异现象B.有丝分裂中着丝点的分裂伴随着相同基因的分离,减数分裂中着丝点的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C.在两种分裂过程中,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部分片段交换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在细胞分裂中AaBb变为AaB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4.野生水稻植株高达2.5米,孕穗后种子发育期容易倒伏、造成减产,在水稻遗传育种的过程中,降低植株高度是育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理综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末质量监测高三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数据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 Cu 64第I卷 (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抗体和载体的基本单位相同,但是合成方式不同B.组成性激素和维生素D的基本单位相同,但是功能不同C.组成DNA和RNA的磷酸种类相同,但是核糖种类不同D.组成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相同,但是分布范围不同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包装B.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并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C.液泡中储存的营养物质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无关D.溶酶体中含有溶菌酶,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3.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出多种mRNAB.所有RNA都可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C.tRNA分子中只含有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D.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4. 下列有关生物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C.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导致DNA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D.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不利变异的淘汰和有利变异的保存C.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的过程中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没有改变6. 下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其中a、b、c三处为神经元间的连接部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1处施加一个适宜的电刺激,人体也会发生膝跳反射B.该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只能单一方向传导的结构有2个C.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D.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7.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原创卷(新课标01)-理科综合物理(全解全析)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原创卷(新课标01)-理科综合物理(全解全析)

202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课质量检测原创卷(01)理科综合物理·全解全析1415161718192021A D D A D BC CD ACD14. A【分析】 A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此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同时开释出一个电子,故 A 正确;B、依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与光的频次相关,与光的强度没关,故 B 错误;C、1)5g= 0.03125 g,故 C 错钍的半衰期为24 天, 1 g 钍经过 120 天后,发生 5 次衰变,依据m= m0(2误; D 、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从n=5 的激发态跃迁到n= 3 的激发态时,库仑力供给向心力,向心力增添,速度变大,电子动能增添,故 D 错误。

15.D【分析】 A. 飞船在轨道上高速运动,假如在同轨道上沿相反方向运动,则最后会撞击而不是成功对接,故 A 错误; B.二者在同轨道上,飞船加快后做离心运动,则飞船的轨道抬升,不可以与空间站对接,故不能采纳同轨道加快对接,故 B 错误; C. 二者在同一轨道飞翔时,飞船忽然减速做近心运动,飞船的轨道高度要降低,故不行能与同轨道的空间站实现对接,故 C 错误; D. 飞船在低轨道加快做离心运动,在适合的地点,飞船追上空间站实现对接,故 C 正确。

16. D【分析】 A. 当v2 a 时,此时绳索的拉力为零,物体的重力供给向心力,则有:2vmg mr解得:v2gr解得:a gr与物体的质量没关, A 错误;B.当v22a 时,对物体受力剖析,则有:v2mg b mr解得:b=mg与小球的质量相关, B 错误;C.依据 AB 可知:b ra m与小球的质量相关,与圆周轨道半径相关, C 错误;D. 若 F=0,由图知:v2 a ,则有:mg m v2r解得:arg当 v22a 时,则有:v2mg b mr解得:bmgD正确。

17. A 【分析】小球上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mg kv ma故随速度的减小,加快度渐渐减小,v-t 线切线的斜率渐渐减小;当物体降落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mg kv ma则随速度渐渐增大,加快度渐渐减小, v-t 线切线的斜率渐渐减小;因为有阻力作用,故回到地面的速度将小于初速度 v0A.A 项图与上述剖析结论符合,故 A 正确;B.B 项图与上述剖析结论不符合,故 B 错误;C.C 项图与上述剖析结论不符合,故 C 错误;D.D 项图与上述剖析结论不符合,故 D 错误;18. D【分析】 AB .φ-x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大小等于电场强度,由几何知识得悉,斜抢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斜率向来是负,场强方向没有改变,故AB 错误; C.由图看出,电势渐渐降低,若一负电荷从O 点运动到x2点,电势能渐渐增大,故 C 错误; D .从 O 点静止开释一仅受电场力作用的正电荷,遇到的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同样,做加快运动,即该电荷在O~ x2间向来做加快运动,故D正确。

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珠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三理科综合—、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系统是由生物体内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的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C.叶绿体与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以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D.蛙的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及细胞器,有利于其运输氧气2.下列有关基因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的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B.等位基因之间的碱基数目不存在差异C.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基因的表达受自身和外界条件的影响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呼吸作用产生的C02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DNA复制方式的探究4.我国科学家最近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的三维结构。

这种体积巨大的病毒有五层结构,并有多种结构蛋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非洲猪瘟病毒五层结构中不包括磷脂双分子层B.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可能会产生多种抗体C.该病毒结构蛋白的合成需借助宿主细胞的核糖体D.该病毒可以直接刺激猪的B淋巴细胞合成、分泌抗体5.人的眼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

人类的眼色与相关基因组成的关系如右表。

现有一对夫妇生了 4个小孩,1个深蓝眼,2个黄眼,1个浅蓝色。

这对夫妇的表现型组合不可能是A.夫妇均为黄眼B.丈夫黄眼,妻子深蓝眼C.丈夫褐眼,妻子黄眼D.夫妇均为深蓝眼6.某种小动物入侵到一山地后,对该山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动物的入侵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通过该小动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预测其未来的数量变化趋势C.该动物入侵初期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可能接近“J”型D.该动物分布在该山地的不同高度处,未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7.陶瓷、青铜器、书画作品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原创卷01-理综生物(参考答案)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原创卷01-理综生物(参考答案)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原创卷01
理科综合生物·参考答案
29.(12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CO2浓度(逐渐)增加
(2)增加
(3)光合作用吸收CO2和细胞呼吸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少
(4)7(2分)0(2分)减少经过一昼夜后B植物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小于0(2分)30.(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钠离子内流正(2分)
(2)能不属于(2分)
(3)b→a(2分)
(4)突触④突触后膜
31.(7分,每空1分)
(1)消费者间接
(2)网口大小、拖速等
(3)夏季至次年春季幼鱼
(4)春季和秋水温变冷,洄游鱼类离开莱州湾至越冬场过冬,虾虎鱼无远距离运动能力所占比例升高,成为绝对优势种
32.(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6
(2)一对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
(3)①bR 米黄色∶红色=1∶1(2分)
②米黄色正反交致死的是雌配子若以米黄色的植株为母本时,后代米黄色∶红色=
1∶1,以米黄色的植株为父本时,后代全为红色,则致死的是雄配子(2分)
37.(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氮源(1分)只有能利用杀虫脒的微生物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选择
(2)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于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显微镜直接计数
(3)强
(4)高压蒸汽灭菌湿度低会破坏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38.(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2)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显微注射法(技术)细胞代谢必需的(1分)(3)DNA分子杂交内细胞团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01
理科综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Cu 64 Pb 20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物质或结构一般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 .叶绿体内膜附着光合色素,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C .细胞膜上附着ATP 水解酶,利于选择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D .核膜上有许多核孔,利于核质之间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2.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细胞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C .丙细胞是乙细胞分裂的结果
D .丙中的M 、m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3.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下图表示两种细胞信号转导形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的激素可以表示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膜,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有关
B .甲图可说明信息分子可影响基因表达过程,②③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
C .甲图中的d 基本骨架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e 为mRNA 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D .乙图可以反应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的受体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4.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应选用35S 、32P 分别标记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
B .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C .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
D .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 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DNA 复制方式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技术和假说-演绎法
B .观察细胞中RNA 和DNA 分布时,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C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 .用健那绿染液处理活细胞后,能够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线粒体的分布和结构
6.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 (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 (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 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H 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 、B 血型表现的基础
C .父母均为O 型血时,不可能生出B 型血的后代
D .由于H 的作用ABO 血型无法明确判断亲子关系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下列有关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食品包装中常见的抗氧化剂成分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不相同
B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
D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
8.三种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 .Y 的分子式为
C 10H 16O 2
C .由Y 生成Z 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D .Z 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含立体异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