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基础理论课程:法学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为此,培养方案应包括法学概论、法律哲学、法律逻辑、法律经济学、法
律社会学、法律史、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等基
础理论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将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学理论
体系。

2.专业核心课程:研究生培养方案还应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
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事法学、经济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比较
法学、法制史、司法制度与社会发展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研究生深入理解
和掌握各类法律领域的核心问题。

3.专业选修课程:法学专业研究生还应该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如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海商法学、
金融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私法等。

这些选修课程将有助于研究生进
一步深化在特定领域的学术研究。

4.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重视学术研究的训练,包括培养良
好的研究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研究生应参与法学研究项目,在指导教
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研究生还应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
论坛,与其他学者交流研究成果。

5.实践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还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实
地调研、司法实践等。

通过实践教学,研究生将实际接触到法律实践中的
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6.学科综合素质:除了法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生培养方案还应注
重培养学科综合素质。

这包括良好的学术道德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法学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法律实务技能,具备运用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为司法实践、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培养方式1.导师制:学生每人配备一名主要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并协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

2.学术研究与实践结合:通过学术研究、实践课程、实习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法学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学制和学位授予1.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两年,若未完成学业,可延期一年。

2.学位授予:在校期间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一定学分要求,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授予法学专业硕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1.法学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法学概论、法律哲学、法理学、法社会学等。

2.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深入研究法学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能力,包括刑法学、民商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等。

3.研究方法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法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包括法学论文写作、调研方法、统计分析等。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提供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

五、培养环节1.学术研究: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2.实践课程:学生参与实践课程,如法学实务、法律科技应用等,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实训:学生有机会参与实习实训,如法院实习、律师实习等,增强实际工作经验。

4.学术讨论与研讨会:定期组织学术讨论和研讨会,学生参与其中,加深交流和合作。

5.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六、学术要求1.课程学习:学生必须按时出勤、完成课程作业,学习成绩达到学院规定的要求,否则不得毕业和答辩。

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

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

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一早起来,我就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这是一个宏大而细致的工程,需要深入挖掘每一个细节。

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让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流淌出来。

1.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2.课程设置我们要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我们要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必修课程: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法总论、民法总论等;选修课程:包括商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证据法学等;实践课程:包括模拟法庭、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实习等;特色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和地方实际,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如知识产权法、环境法等。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培养方案的关键。

我们要摒弃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采用多元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模拟法庭: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法律实务操作;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法律实务部门,了解法律实务运作。

4.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提高研究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

邀请国内外知名法学专家来校讲学;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5.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培养方案的基础。

我们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6.质量保障质量保障是培养方案的生命线。

我们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完善培养方案修订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写着写着,天色已晚。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法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法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法学院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法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较高的法律实务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级法学人才。

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具备法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能够在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领域进行独立研究、创新和应用。

二、培养内容1.法学理论基础本阶段学生主要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包括法律原理、法律思维、法学方法等。

学生需要掌握法学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法律体系,深入了解法学研究方法和学术动态。

2.法律专业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关的法律专业课程,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等。

课程内容涵盖法律制度、法律适用、法律解释等方面,以加深对实际法律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教学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实验、实地调研等。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包括参加研讨会、撰写论文、开展独立研究等。

学术研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5.学位论文学生需要通过撰写学位论文来总结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观点。

三、培养过程1.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在入学后需参加一系列的学科基础课程培养,包括法律哲学、法律制度、法律适用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能力和理论基础。

2.专业方向培养在学科素质培养基础上,学生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参加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

在专业方向培养中,学生将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科研能力培养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通过参与研究项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入学前的考核和择优培养学校将对待入学的学生进行面试和笔试,以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刑法学(硕士实践应用班)研究生培养方案

刑法学(硕士实践应用班)研究生培养方案

刑法学(硕士实践应用班)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 刑事司法学院培养类别 □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名称 刑法学一级学科代码0301适用年级从 2016级开始适用 修订时间 2016 年 6 月 覆盖专业 刑法学(030104)基本学制 学术型硕士3年学分学术型硕士(不含留学生):总学分≥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31学分,非学位课学分≥5学分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体格,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崇尚法治,品德优秀,并且知识结构合理,形法基础理论扎实,研究视野开阔的优秀学术研究后备人才和法律实务精英人才;2.优秀学术研究后备人才掌握刑法研究的科学方法,具有独立的研究能力,治学严谨,学风正派,知识创新能力强;3.法律实务精英人才掌握刑法实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善于运用刑法基本理论研究和解决刑法实务问题,善于推动刑法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科研能力及创新培养等要求1.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参加以下主要项目:专业学术活动、科研活动、专业学术论文、学科竞赛等;2.创新培养方面,应根据刑法学的专业特点来安排,同时,指导教师还应根据研究生个人特点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分别侧重于理论研究型和实践应用型。

培养方式本专业在培养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强调建立有利于吸纳导师团队集体智慧、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课堂教学采取讲授、自学、研讨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要求如下:1.任课教师应就所任课程的目的、要求、研究方法、参考资料事前向学生作出布置;2.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课程临近结束时,任课教师应总结课程内容,提出深入研究的方向。

覆盖专业简介研究方向名称覆盖专业简介及研究方向刑法学(030104):研究犯罪、刑罚立法、司法与执行的科学01中国刑法学02 比较刑法学03 犯罪学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总学分总学时周学时开课学期备注21081001/21081002 第一外国语课程① 46821-221011001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34 4 1公共必修课21011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1742必修公共选修课 从我校当年研究生公共选修课课程目录中选修 ≥5≥852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学科基础课 21O62001法理学 3 51 4 121073021 中国刑法学总论 35141 21073022 英美刑法学(双语) 23441 21073025 欧陆刑法学 23442实践应用班,讲授教师与理论班不同。

法硕培养方案

法硕培养方案

法硕培养方案一、引言法硕是指法学硕士,是法学研究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

法硕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基础、丰富法律实务经验和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

本文将介绍一份典型的法硕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法硕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法学研究人才:1. 掌握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具备系统的法学思维和分析能力;2. 具备法学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具备独立承担法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开展创新性研究;4. 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适应法律职业发展需求。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法硕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法学理论研究、法律实务能力培养和创新研究能力培养。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法学理论研究课程:包括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法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2. 法律实务能力培养课程:包括法律逻辑与论证、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实践与辩论技巧等,旨在培养学生实际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3. 创新研究能力培养课程:包括学术论文写作、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法学前沿问题探讨等,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法学研究的能力;4.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培养需求,可选择相关法学领域的选修课程。

四、培养方式和形式为了确保法硕学生的培养效果,法硕培养方案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和形式:1. 课堂教学:重点培养法学理论知识和基础能力,通过教学课堂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论文写作:通过要求学生撰写学术研究论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3. 学术讨论与研究生讲座:组织学术讨论和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生讲座,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4. 实践实习:通过参与法律实践实习,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5.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培养期末撰写学位论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展示所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法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法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公务、司法部门、律师机构、企业法务、科技管理与经营以及高等法律院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二、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宪法学2.行政法学3.比较行政法学4.行政诉讼法学四、课程设置(见表)五、论文工作1.在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可申请进入论文课题研究,但在开题报告前应递交4篇与专业相关的文献专题报告。

2.开题报告在第五学期完成,选题应为本专业范围内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

开题报告包括问题现状、选题意义、研究内容、进度安排以及预期成果等。

3.开题报告需经3名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评审,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

4.提出开题报告半年内,进行阶段检查,研究生应撰写论文阶段报告。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生应按《上海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的要求执行。

5.论文预答辩在第八学期完成,通过预答辩者方可进入正式论文答辩阶段。

6.论文答辩修改完成后,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评审、答辩。

至少在国外重要期刊或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第一作者)后才可申请硕士学位。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刑法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刑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担任刑事法学教学、刑事立法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具体要求: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刑法学知识及犯罪学的基础理论;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刑事法学研究工作或者担任刑事法学教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等工作的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刑法学2、犯罪学3、经济犯罪研究4、犯罪心理学四、课程设置(见表)五、论文工作1.在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可申请进入论文课题研究,但在开题报告前应递交4篇与专业相关的文献专题报告。

030104刑法学培养方案

030104刑法学培养方案

刑法学专业(030104)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需要,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独立从事刑法学专业教学、刑事立法、司法和律师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敬业精神。

2、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刑法学知识,对相邻学科比较熟悉,对国内外刑法学的发展动向比较了解。

3、具有较强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和实际部门的工作。

4、比较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中国刑法2、犯罪学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3年。

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修学年限(延期)。

硕士研究生延期期限原则上最长2年。

四、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组集体培养与导师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聘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共同培养研究生。

2、以课程教学为主,组织研究生学好学位课、选修课,教学要按教学大纲进行。

教学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3、组织研究生参加校内校外的学术活动,参加课题研究、教研室活动、学术团体活动等。

要求学生每年都要写一些有份量的学术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同时参加有关的学术讨论会。

4、第1—3学期,主要是课程学习,研究生主要在学校学习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进行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工作。

第4—6学期,学生到社会有关部门进行社会调查,并参加司法实践实习,撰写学位论文,最后通过论文答辩。

五、课程学习和要求1、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

2、研究生至少应完成38学分,其中学位课26学分,必选及选修环节12学分。

3、跨专业录取的本科毕业生需补修3门本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具体由法学院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学科:法学
专业:刑法学
研究方向:中国刑法
外国刑法
犯罪学
刑法史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国家民主法治建设需要,秉具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法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具有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刑法学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独立从事刑法学研究以及担任刑法教学、刑事立法、司法、律师工作和相关工作的能力。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5学分
1.公共必修课5学分;
2.必修环节2学分
2.学科专业课要求学分不少于18学分。

三、课程设置
(一)公共必修课
1.政治理论课
自然辩证法(文科类)(60610053)3学分考试2.外语课: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2学分考试
(二)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
(三)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1.法理学70660013 3学分考试
△2.刑法总论70660133 3学分考试
△3.刑法各论70660193 3学分考试
△4.欧陆与日本刑法70660203 3学分考试
△5.犯罪学与被害人学70660213 3学分考试
△6.刑法史70660223 3学分考试
7.刑事法前沿问题80660462 2学分考查
8 第一外国语(专业部分)(69990011)1学分考试
9.刑事诉讼法研究80660742 2学分考查
10.英美刑法80660752 2学分考查
11.监狱学80660762 2学分考查
12.刑事政策学80660472 2学分考查
13.社会学研究方法70611222 2学分考查
注1:课程中带“△”者为限选课。

注2:“学术活动”包括导师指导下的专业文献阅读和听取学术报告。

每一学生必须在第四学期结束时向导师提交不低于6000字的“学术活动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

(三)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补修课程
非法律专业毕业生必须补修6门核心课程:
1、宪法学
2、民法学、
3、中国法制史学
4、刑事诉讼法学
5、国际法学
6、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注:上述课程不另开课,与本科生或双学位生一起听课、考试,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四、学位论文
(一)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应在第4学期(春季)的5月20日以前完成。

2.开题报告的内容包含与所选课题有关的文献综述、课题的意义、完成论文的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论文的基本内容、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不得少于
8000字),并应附有该课题的资料索引。

(二)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期(第5学期的12月20日前后),由本学科的导师组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主要检查论文写作进度与基本内容。

(三)论文要求
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际意义;观点明确;论证周密;资料翔实;
注释规范;具有一定的创新见解;独立完成;不得少于3万字。

五、其他要求
研究生在答辩前至少应在核心刊物上独立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者至少在非核心刊物上独立发表2篇学术论文(每篇不少于5000字),该类论文由法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

附一: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秋季)
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2学分
法理学3学分高鸿钧教授等
刑法总论3学分张明楷教授等
社会学研究方法2学分李强教授
第二学期(春季)
第一外国语(专业部分)1学分
自然辩证法(文科类)3学分
刑法各论3学分黎宏副教授等
刑事诉讼法研究2学分周光权副教授等
第三学期(秋季)
欧陆与日本刑法3学分黎宏副教授等
刑法史3学分张铭新教授等
犯罪学与被害人学3学分许章润教授
刑事法前沿问题2学分张明楷教授等
第四学期(春季)
英美刑法2学分黎宏副教授等
刑事政策学2学分周光权副教授等
监狱学2学分许章润教授等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
学术活动1学分
第五学期(秋季)
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学期
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附二:必读书目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
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
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黎宏:《法人刑事责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光权:《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光权:《刑法诸问题的新表述》,中国法制出版社;
陈兴良:《刑法总论适用》,法律出版社;
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
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

[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
[德]耶赛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法律出版社;
[法]斯特法尼:《法国刑法总论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俄]斯库拉托夫等主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英]特纳:《肯尼刑法原理》,华夏出版社;
[英]克罗斯等:《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胡萨克:《刑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
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学说史略》,武汉大学出版社;
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
李贵方:《自由刑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德]施奈德:《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美]维特等:《犯罪学导论》,知识出版社;
[日]菊田幸一:《犯罪学》,群众出版社;
[俄]道尔戈娃:《犯罪学》,群众出版社;
[意]龙勃罗梭:《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意]菲利:《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
许章润:《监狱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储槐植、许章润主编:《犯罪学》,法律出版社;
邵名正、许章润主编:《监狱学》,法律出版社;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
马克昌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尚书.吕刑》;
《周礼.秋官》;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
《宋刑统》,法律出版社;
《大元通制条格》,法律出版社;
《大明律》,法律出版社;
《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
《历代刑法志》,群众出版社;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
薛允升:《唐明律合编》,法律出版社;
雷梦麟:《读律琐言》,法律出版社;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
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