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梦学习体会2015.9
中国教育梦听课随感

中国教育梦听课随感有幸参加中国教育梦——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数学课以及讲座。
教师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灵活的教法、幽默的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次的学习中,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感受,而许卫兵老师的《认识小数》这一课带给我的触动最多,以下就浅谈几点感受。
一、简洁的形式美整节课,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美仑美奂的媒体演示,有的只是朴素的话语,朴实的媒体,简单的三个板块教学,很简洁,很清晰,很流畅,很凝练,但却又很丰富,很深刻,很厚重,每句话语、每一个环节都透出教师的独具匠心。
课始,老师用一句话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每一次上课,都是老师和学生美丽的相遇”,一下子就让学生对这个陌生的老师有了好感,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爱、可敬。
课的第一环节是价钱中的小数。
许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价钱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感到很熟悉,很亲切。
在出示一支铅笔的价钱时,有的学生回答是3角,有的学生回答是0.3元,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时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两种回答,自然地引入小数这个课题,然后引导学生用图来理解0.3元这个小数的含义。
由于学生有生活基础,所以很多学生能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3份来表示0.3元,这时老师说:“许老师突然想起来,学什么也是这样平均分一分、涂一涂的?想到哪个分数?”看似简单随意的一问,实则是别有用心,将学生前面所学的分数这一知识在头脑中唤醒了,十分之三呼之欲出,这时老师用儿童化的口吻说:“0.3的好朋友就是十分之三。
”二、丰富的意蕴美许老师的课,初听平平淡淡,一切都那么云淡风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没有波澜起伏的环节,但是细品,很多看似不经意的话后面却有着丰厚的韵味。
如在学生用图表示出0.1至0.9后,许老师问:“已经涂9份了,得出了十分之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问:“为什么不涂10份?”。
许老师马上风趣地接着说:“你以为我真不敢涂?我马上涂给你看看。
中国梦教师梦心得体会

中国梦教师梦心得体会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教师梦是教育事业中每位教师的追求和期望。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同时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梦是报效祖国的梦想。
教师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每一位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教师要肩负起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时刻保持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其次,教师梦是育人成才的梦想。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源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每当看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和成就,我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满足,这也是我作为教师的最大动力。
再次,教师梦是追求个人成长的梦想。
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业,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变革和培养学生的需求。
我通过不断学习和参加教师培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教师梦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梦想。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职业,课堂上的每一分付出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未来,这种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使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快乐。
我相信,只要每个教师都拿出自己的真心和努力,就能够影响和改变更多学生的人生轨迹,实现自己在教育事业中的价值。
因此,我会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不断努力,为学生的成才之路添砖加瓦。
总之,教师梦是与中国梦相呼应的,是每一位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和追求。
通过我的工作与生活,我深深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也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过程并不容易。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我相信,我会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教师梦,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中国梦心得体会

教师中国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教育事业中,我曾经历了多次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通过这些实践和改革,我对中国梦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教育是中国梦的重要一环。
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够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复兴。
教育是国家繁荣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我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我始终坚信,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
教育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
教育改革是解决教育问题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教育改革中,我们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让他们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坚信,只有通过教育的努力,我们才能够打破贫困和不公平的教育现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重现辉煌。
中国梦教育梦心得体会

中国梦教育梦心得体会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00字面对奋斗征程中的坎坷与挫折,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灾难,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
一代代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了脊梁,憋足了一股劲,胼手胝足,顽强奋斗,走出苦难,走向辉煌。
回首中华民族经历的百年沧桑巨变,总书记将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精辟表达。
这三句气势磅礴而富有诗意的概括,引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雄关漫道真如铁”。
近代以后,遭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在历经艰难险阻的中华儿女的不断奋起抗争下,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抛洒热血,鞠躬尽瘁,探索奋斗,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中国梦”从此充满希望,光明无限。
“人间正道是沧桑”。
现今的中国,是一条腾飞中的巨龙。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紧紧联系人民、依靠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历经多少荆棘、多少曲折,多少灾难、多少奋斗,终于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梦”从此永不停歇,绝不更替。
“长风破浪会有时”。
我们有辉煌的历史,更有广阔宏伟的未来。
纵观国际国内大局,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抓住机遇、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保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这个梦。
励精图治的中国 -,正带领着中国人民朝着这个目标“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国梦”从此继往开来,终将实现。
尊敬的各位老师,请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撰写一篇“中国梦”教育心得体会。
要求学生学习中国梦精神后,结合自我的梦,中国梦因为一颗心而活着,心因为有方向而执着,方向又因为有我飞翔。
我就是—梦。
中国梦学习心得——教师

中国梦学习心得——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对“中国梦”有更深刻的认识,并通过教育实践来实现它。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中国梦”是什么。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梦”是国家成功和繁荣的愿景和目标。
这涉及到提高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中国。
从个人层面来看,“中国梦”也是每个人追求幸福、自由、尊严和合理期望的愿望。
因此,“中国梦”具有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统一性。
在“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育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石。
追求“中国梦”需要优秀的人才,而教育就是培养这些人才的关键环节。
同时,教育也能传递国家价值观,塑造人们的思想、信仰和人格。
教育的内容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育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要素。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教育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才能,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学科知识的掌握上。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我认为,实现“中国梦”还需要我们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基石,通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总之,“中国梦”是国家和人民共同的梦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丰富内涵,为中国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让我国伟大的复兴之路越走越近!。
中国梦教育梦读后感

中国梦教育梦读后感导读:本文中国梦教育梦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走好每一步实现心中梦——读《中国梦教育梦》有感杨跃一本书、一段思绪,一支笔、一个梦想。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百年来的期盼,数代人的夙愿,都在当今华夏每个人的中国梦里。
读北大学者所著的《中国梦教育梦》,感悟万千。
教育是中国真正的命根子,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变革史,也是各个时期教育先驱们各自的"中国梦".看着百年前从郑观应、张之洞开始上书教育变法政策到康有为的教育新观论述,从李大钊、胡适的新青年教育到现在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变革,华夏大地的教育事业也是在摸索中步步前行的,先驱们努力推动着每一次变革。
在很多人抨击教育制度的今天,其实很多人都不曾知道,百年来中国的教育是怎样一部艰难的历程。
其实没有一口吃成的胖子,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教育,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享受的教育,庞大而又辉煌。
每个时代都有先驱者,那是每个时代的特有印记。
例如,张之洞在《劝学篇》大声疾呼: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为当时灰蒙蒙的八股科举改革开启了学术学派之争的庇护。
梁启超在其所著的《新中国未来记》中的种种制度变革预言和教育普及论在当今中国都已成为现实,可以说,先驱者的目光在未来,看穿了时间的迷雾,看到了教育革兴的希望。
在当下,教育已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教育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程度密不可分。
但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部分,我是个外行,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也没有看过多少专业书籍来学习。
但是,我自己也受过学校的教育,从小到大,上学是怎么回事,还多少记得一些东西。
当今社会,教育是大家的热议话题,关于教育公平,关于教育现代化,每个人都带着些许期待,等待着中国梦实现的时刻。
莫让寒门难出贵子,期待英雄不问出处,这应该算是中国梦的起点了吧。
由此可见,实现教育公平,从大了说事关民族复兴大业,从小了说事关我们的孩子上学,大家的关注点不一样可目标是一样的,人们热切关注教育问题,其根本出发点还是希望每个人享受到质量更好的教育。
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 最新 优秀范文 总结 范本 模板 样本.doc

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中国梦不仅是民族复兴的大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小梦。
人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梦想自然离不开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我的梦想就是脚踏实地,育出一批批的优秀学生,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这句话我非常反对,教师首先是人,教师要吃饭,教书育人就是你的本职工作,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工人一样,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编织的美好梦想必将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
为使我更加充分理解了中国梦内涵,认识到唯有立足本职,发扬实干精神才能实现中国梦,实现我的梦。
此次活动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树立起更明确的目标,鼓舞我更激昂的斗志。
一、赏识孩子,尊重家长,从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肯定中获得幸福感1、欣赏、审美的眼光对待孩子。
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们应该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
我们的教育活动更不能是灌输式的,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观点,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会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学生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绽放孩子们的个性,体验孩子成长的幸福。
2、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家长共同关注,和谐相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未来所盼。
家长对学校的评判和对教师的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视,因此家长工作不容忽视。
作为一名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家长平等,真诚的交流沟通成了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使家长工作更加有效性,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为每个学生设定短期发展目标。
二、不断的充电,从自身的成长与工作成绩中获得成就感。
新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次性的学校充电,一辈子的工作放电现象已不再成为可能。
尤其是经历的几年的小学教学生涯,光有对工作的热忱,光有对孩子们的爱是不够的,因此我想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通过参加业务系统学习,自身实践摸索,同行交流提高等等形式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用教学工作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指导工作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业务上研究型的教师。
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5篇范例)

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5篇范例)第一篇: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脚踏实地做人民满意教师——学习“中国梦教育梦”心得中国梦不仅是民族复兴的大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小梦。
人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梦想自然离不开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我的梦想就是脚踏实地,育出一批批的优秀学生,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这句话我非常反对,教师首先是人,教师要吃饭,教书育人就是你的本职工作,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工人一样,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编织的美好梦想必将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
为使我更加充分理解了“中国梦”内涵,认识到唯有立足本职,发扬实干精神才能实现中国梦,实现我的梦。
此次活动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树立起更明确的目标,鼓舞我更激昂的斗志。
一、赏识孩子,尊重家长,从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肯定中获得幸福感1、欣赏、审美的眼光对待孩子。
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们应该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
我们的教育活动更不能是灌输式的,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观点,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会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学生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绽放孩子们的个性,体验孩子成长的幸福。
2、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家长共同关注,和谐相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未来所盼。
家长对学校的评判和对教师的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视,因此家长工作不容忽视。
作为一名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家长平等,真诚的交流沟通成了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使家长工作更加有效性,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为每个学生设定短期发展目标。
二、不断的“充电”,从自身的成长与工作成绩中获得成就感。
新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次性的学校“充电”,一辈子的工作“放电”现象已不再成为可能。
尤其是经历的几年的小学教学生涯,光有对工作的热忱,光有对孩子们的爱是不够的,因此我想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通过参加业务系统学习,自身实践摸索,同行交流提高等等形式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用教学工作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指导工作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业务上研究型的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梦学习体会
9月12至13日,我有幸参见了中国教育梦小学数学观摩课,领略了大师的风采,及各位名家不同的教学风格,受益匪浅,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进行碰撞交流,思想火花时时在闪耀,绽放出个性色彩,又体现集体的光芒。
吴老师的课,时时在体现着她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首先,由一道排队问题引入:这个亮同学,从前面数是第5个,从后面数还是第5个,这队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回答后,老师问为什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同学们有的画图,有的列算式。
并能给其它同学讲明白。
接着,由一道”参加语文小组的有5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7人,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很快地算了出来。
老师问:参加小组的学生还有其它可能吗?学生说:“可能有的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如果有两个同学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参加这两个小组的共有多少人呢?”吴老师问。
然后,吴老师在黑板上贴上:语文小组数学小组,让参加各小组的同学对号入座(在对应的下面贴上学号)。
男生完成语文组,女生完成数学组。
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高潮,男生和女生争夺4号和5号同学,最后达成一致,将这两个同学放在语文组和数学组的中间,然后用集合圈圈起来。
最后,老师让同学根据
图列出算式,并随机引导学生讲清楚那样列的原因。
又进行了拓展,最多可以有几人重复,用点子图演示。
最后,举出生活中的重叠现象。
并向学生介绍韦恩图。
吴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精巧独特,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她在课上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形成,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给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课堂上吴老师激励学生的评价语,让学生学起来充满自信。
如:“你这招真好!”,“我算是服了你了”,“你说的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另外,她的课上能够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是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学习的。
一节课,吴老师只利用了12个写有学号的圆形卡片和两个分别描有5个和7个黑点子的椭圆形图片,就将这个所谓的“重叠问题”讲得清清楚楚。
整堂课,学生敢说,敢表现,在愉快中学到了新知。
这四十分钟,对孩子们来说很快乐,已经下课了,孩子们还余味未尽,有的说:“这节课过得怎么这么快?”,有的说:“吴老师您再给我们上一节呗”,也有的说:“平时我们上一节这样快乐的课怎么就那么难呀”……
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寓教于乐。
像华应龙老师的课,风趣幽默,轻松活泼,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计算练习课本来是很枯燥的问题,可是在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致盎然,意犹未尽,下了课还刨根问底,数学课能上的这种
程度,他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了。
把“神奇的495”变成一节多位数减法练习课,引人入胜、难能可贵。
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出“数字黑洞”游戏,不仅开发了这个游戏的应用价值,而且还制造了悬念,使得后续的计算变成学生自发的需要。
另外,不见教师出练习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高度尊重与鼓励。
他的千金难买回头看真正体现了大师的风采。
当然,张齐华老师的幽默机智,张洪叶老师的沉稳干练,刘克臣老师的开阔思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之这次学习收获多多!
201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