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

合集下载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第十八版 18th 课后概念、习题答案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第十八版 18th 课后概念、习题答案2

C H A P T E R 2 T h e S h i f t i n g B o u n d a r y B e t w e e nM a r k e t sa n d G o v e r n m e n tCHAPTER OVERVIEW AND TEACHING TIPSThis chapter introduces a series of fundamental ideas and concepts that define the essence of the economic problem. They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form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a market economy. The tools and methods that you present to students in this chapter will be carried throughout the text and developed in greater detail as you make your way through the course. Here i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you to give students a broad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The chapter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markets. Because this text is grounded in market analysis, take the time to illustrate the basics concepts of upward-sloping supply, downward-sloping demand, and equilibrium. Later chapters will fill in important details.Section B broadens the students’ view of the economy from a partial equilibrium setting to a more general equilibri- um setting. This allows you to develop the import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agents and markets. Roles for money and capital are established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ty rights. All of these components of a market economy are important to its proper functioning.Section C introduces a role for government in an economy. Efficiency and equity are examined as well as macroe- conomic goals like growth and stability.LEARNING OBJECTIVES1. Describe 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market and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equilibrium in a market economy.2. Use your definition of market equilibrium to address three basic economic problems that confront all societies.3. Explain how the price system works as an invisible hand, allocating goods and services in a market economy.4.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specialization, the division of labor, money,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capital andproperty rights in the functioning of a modern economy.5. Use a circular-flow diagram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gents and markets in a modern economy.6. Make a case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a mixed market economy in order to promote efficiency, equity, andmacroeconomic growth and stability.SUGGESTED ANSWERS TO QUESTIONS IN THE TEXT1. In all of these cases, a combination of consumer choice and government directives or incentive plans determine theultimat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2. Auctions are not always practical, ration coupons hold prices artificially low, and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leads tohigh opportunity costs of standing in line. A market “rations” goods to those consumers who can a fford them.3. There are lots of potential government failures. Some would argue that AFDC has been a failure; more children livein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than in many other industralized countries. Would it be better to live with this market failure? We shall see.4. Pollution limitations: improving efficiency (public bad)Income supplements: equity (redistribution program)Phone regulation: efficiency (prices higher, output lower with monopoly)56 C HAPTER 2: T HE S HIFTING B OUNDARY B ETWEEN M ARKETS AND G OVERNMENT 5. Money goe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e., from businesses to the suppliers of inputs and from households to thesuppliers of outputs. Money functions to make transactions easier and more efficient.6. Divis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labor is obvious in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Faculty membersteach classes, staff members clean classrooms and deliver mail, and administrators manage budgets and raise funds for the institution. Overspecialization might leave some individuals unemployable if the demand for their type of labor decreases.7. There were arguments that slaves were property. Some argued that because slaves had to be housed and fed frombirth and trained from adolescence, they represented “human” capital—human elements of roundabout production.I am sure that you can find a lot to write about such a dehumanizing thought.8. Social security helps to promote equ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National defense represents provision ofa public goo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provides for stability through the business cycle. Interest on the publicdebt might promote stability by allowing government to use fiscal policy more effectively.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often deals with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market failure. Pollution control battles a negative externality, while funding for basic science encourages a positive externality.9. Unlike a private good where you must reveal your preferences to receive the good, public goods are provided by thegovernment and are paid for by taxes collected by the government.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one who is paying for the good have a say in what i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a. The best way to voice your concern about defense spending is at the ballot box.b. You can voice your displeasure at the ballot box or move to a jurisdiction where the tax is not being collected.c. Take alternative means of travel to Miami or not travel to Miami.DISCUSSION QUESTIONS1. What is meant by a “mixed economy?” Is it socialist? Communist?2. It has been said that prices serve a rationing function and a guidepost function. What could this mean?3. Use a market diagram to show how prices coordinate the behavior of buyers and sellers. What if buyers wantto purchase more units of a particular good than sellers want to provide? How will the price system provideincentivesin this situation?4. The how, what, and for whom questions are solved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economic systems. Consider each ofthe following and explain how the three big questions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are solved (a) within your family,(b) within your college or university, and (c) in the agriculture industry.5. What considerations do you think have caused leaders in Eastern Europe to lessen their hostility toward the valueof the pricing system? What about the people? If market economies work better than other types of economic rationing systems, why is it so difficult for countries like Russia and Poland to chart a new economic course?6. Why do you suppose that history has never seen a period of complete laissez-faire? Do youthink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 came reasonably close? What would your Utopia look like?7. “Losses are as important as profits in a pricing system.” Why? What function do losses serve?8. Identify a few economic areas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is currently active. Are these activities directedprimarily toward correcting problems of equity, efficiency, or stability? Are they working? Discus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9.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as devised to help Americans during their retirement years. It has grown beyondthat objective. What are the current objectives of the system, and are there side effects that add to or subtract from its ability to meet those objectives?10. Why is the decision whether to consume today or tomorrow so important to society? Who makes this decision inthe United States? In Cuba?11. “A socialist nation and a capitalist nation do not differ in the fundamental economic problems that they face;they differ in the ways they go about solving those problems.” Do you agree? Why or why not? Do they also differ in what they consider to be desirable solutions?12. Do you think society could organize 200 million people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kibbutz or cooperative? Why orwhy not?13. “Th e need of U.S. manufacturers to spend large sums on advertising to stimulate artificial wantsindicates that economic scarcity will soon lose its relevance.” Is this true, and if not true no w, is it likely to become so?14. Who loses, or stands to lose, when trade opens? Do they always lose? Can short-term losses turn into long-term gains?C HAPTER 2: T HE S HIFTING B OUNDARY B ETWEEN M ARKETS AND G OVERNMENT 715. What types of stabilization policies can you think of? Are they consistent with the objectives of equity andefficiency?16. Equity and efficiency can run counter to each other. Why?17. Do markets always do a good job of distributing resources to people who need them most? To people who wantthem most? Explain.ESSAY QUESTIONS1. Sketch a diagram to show how markets and prices link households and businesses to solve the three economic prob-lems. Explain the direction of money flows and the accompanying flows of goods and factor inputs.2. Prices in a market system have sometimes been described as fulfilling a “rationing” function.a. In what sense do prices “ration?” Why is rationing needed in an economic system as productive as ours?b. In the market for energy, what are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to whom the world’s supply of oil is distributed?c. Suppose a shortage of wheat exists. How does the price system react to bring about anincrease in wheat production?3. Indicate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market system provides a solution to the for whom question in a free enterpriseeconomy. In the present American economy, what other factors are important?4. “The U.S. economic system is mixed in at least two senses.” Elaborate on this statement.5. List and discuss (a) the various factors inherent in our economy that make perfect competitionan unrealistic description of our economic system; (b) th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existence of monopoly elements in our society.6. “The bulk of all economic activity is directed toward the future.” What would b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for oursociety? Is it true?7. Government in a mixed society can (a) purchase goods and services, (b)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c) transferincome from one group of people to another, (d) tax its citizens, and (e) borrow and/or lend money. Pick examples of each and discuss how equity, efficiency, and stabilization objectives are met in your examples.8. In The Zero Sum Society, Lester Thurow speculates on how economic interaction can take placewithout one person’s gain resulting in another’s los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notion? How might it relate to globalization?9. Contrast the use of barter and money in a modern mixed economy that uses many capital goods and involves muchspecializ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Concentrate on the efficiency of transactions—the cost involved in conducting business.10. “Specialization gives rise to di fferences in skill; differences in skill give rise to s pecialization.” Can both statementsbe true? Would specialization be worthwhile if everyone were identical?11. In what sense do specializa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 depend on the size of the market? Does this help explainthe phenomenon of continuing economic growth?12. Specialization is not entirely problem-free. Discuss some of the troublesome effects of specialization on workers,the workplace, and society as a whole.13. Country A can produce all goods more efficiently than Country B. The opportunity costs of production, however,are different. Can trade ever benefit Country A?14. Discuss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Milton Friedman’s ideas about a market economy and John MaynardKeynes’ ideas about a market economy. What are their major points of disagreement?15. Discuss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roviding the service of a lighthouse to ships.。

经济学(第18版,萨缪尔森经典巨著最新版)

经济学(第18版,萨缪尔森经典巨著最新版)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及教师,MPA、MBA、MBA、EMBA学员及教师,理论研究 者,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管理者及一般读者学习和研究之用。
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不朽经济学著作, 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 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
——摘自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辞
萨缪尔森的教科书不仅能够让初学者迅速地概览主流经济学的全貌,而且还能不断地刷新财政学、金融学、 统计学、会计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在西方它堪称一部“流动的百科 全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研究生部的 创始人。他的许多著作使得他在年轻时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年)。 萨缪尔森教授曾长期为美国《新闻周刊》的经济学栏目撰稿,曾担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经济顾问,属于那 种能够同普通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为数极少的科学家之一。萨缪尔森常出席国会听证,并担任联邦储备、财政 部、许多私人机构和非营利机构的咨询顾问。 除了在麻省理工学院做研究工作和经常打网球之外,萨缪尔森教 授还是纽约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6个孩子(包括三胞胎)为萨缪尔森家族衍续了15个子孙。
目录
目录
前言 经济学与互联网 第一编基本概念 第1章经济学基础知识 第1章附录如何看图 第2章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第3章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 第二编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 第4章供给和需求的应用 第5章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第5章附录消费均衡的几何分析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不确定性和博弈论)【圣才出品】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不确定性和博弈论)【圣才出品】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11.1 复习笔记一、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学1.投机原理(1)投机的原因及含义一般而言,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每月都在波动,劳动、土地、机器和燃料等投入品的价格常常有很高的不稳定性;竞争对手的行为也无法提前预知。

企业当前投资的实质在于为未来的利润积攒财富,以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投机包括对有价值物品或商品的买卖,是从市场价格的波动中谋取利益的一种活动。

通常,一个投机者现在买入一种商品,为的是将来在这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卖出,以期获得利润。

投机是一种风险行为,即使是有经验的投机者有时也会因为错误的估计而遭受损失。

(2)投机的形式①套利和地区价格形式最简单的投机活动是降低或消除地区差价。

在这种情况下,商人在某一市场买入的同时,以较高的价格在另一市场卖出。

这种活动被称为套利,它在一个市场上买入一种商品或资产,为的是马上在另一个市场上卖出,从而在价差中获得利润。

套利活动就是同时与不同地区的经纪人通话,以找出微小的差价,力图通过低价购买和高价售出来获取利润。

套利活动有助于拉平完全相同的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差别。

套利体现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在获取利润的动机的诱惑下,消除不同市场价格差异,促进市场功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投机致力于确立某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价格范式。

但未来难以预测,从而使这种价格范式不那么完美,即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受到破坏而自身又不断地重新构建的均衡之中。

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的法则在起作用。

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投机实际上在提高经济效率。

通过将商品从数量丰盛的时期转移到数量稀缺的时期,投机商在价格和边际效用低的市场购进商品,又在价格和边际效用高的地方卖出。

投机商们在追求他们私人利益(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公共经济福利(总效用)。

③投机的经济作用和影响投机市场不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促进了价格及配置形式的改善,还有助于风险的转移。

这些任务都是由那些想从价格变动中获利的投机商所完成的。

《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的读后感

《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的读后感

《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的读后感《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的读后感《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是一本由美国经济学家塞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编写的经济学教材,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书被广泛用于大学经济学课程教学,并深受许多经济学爱好者的喜爱。

对于刚刚入门的经济学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必读之作。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作者在逐章阐述各个经济学理论和模型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政策分析,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另外,本书的内容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首先,本书让我对经济学的范畴和核心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体决策、市场机制以及政府干预等多个方面,而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本书通过介绍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等基本概念和原理,让我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本书详细讲解了市场的功能、价格的形成以及市场失灵等机制。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并能够对市场现象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另外,本书还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和发展,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全球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书通过介绍比较优势理论、汇率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使我对国际经济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分析国际经济的问题和挑战。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9.3考研真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3考研真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市场如何决定 收入
第13章劳动市场
第14章土地和资本
第14章附录市场和经 济效率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3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供给和需 求的应用
2
第5章需求和消 费者பைடு நூலகம்为
3 第5章附录消费
均衡的几何分 析
4
第6章生产和企 业组织
5
第7章成本分析
第 7 章 附 录 生 产 、1
成本理论和企 业决策
2
第8章完全竞争 市场分析
3 第9章不完全竞
争及其极端形 式——垄断
4
第10章寡头和 垄断竞争
5
第11章不确定 性和博弈论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考研真题详解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14.3考研真题详解
附录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政府税收和 支出
第15章比较优势和 贸易保护主义
第17章促进市场更 富效率
第18章环境保 护
第19章效率与 公平:重大权 衡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18.3考研真题详解
精彩摘录
这是《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 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目录分析
第1章经济学基础知 识
第1章附录如何看图
第2章现代经济中的 市场与政府
第3章供给与需求的 基本原理

不确定性经济学

不确定性经济学

不确定性经济学不确定性经济学百科名片不确定性经济学不确定性经济学(Uncertainty Economics)是西方经济学的大家族中派生出来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

在经济理论中,对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认识不仅是经典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信息经济学、行为以及实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新兴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

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认识不仅决定着经济学对现实的分析和解释力,同时也是经济学现代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向。

目录[隐藏]形成与发展理论内容对现实的分析和解释形成与发展理论内容对现实的分析和解释[编辑本段]形成与发展经济学通过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来分析社会的经济现象,又将人的行为过程描述为决策过程。

因此,经济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人的经济决策的原则或者方式是什么?对此,经济学的回答是最优化,或者理性。

在确定条件下的理性决策原则是很容易理解和说明的,例如,经济学教科书中描述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以及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但是,一般而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做出的。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原则是什么?这是一个更为一般性的问题。

对此,经济学的认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学期望值最大化原则。

贝努里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原则应用于经济行为是有问题的。

希克斯等人也对这个决策原则的合理性进行了争论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这些争论直接导致了后续的主观期望效用理论的形成。

在经济学领域,门格尔、费雪和埃奇沃斯都曾经指出风险和不确定性将深刻地改变整个经济学的体系和内容。

奈特最早论述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概念对经济研究的重要性,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定义。

希克斯、凯恩斯、斯蒂格勒、哈特等经济学家开始用风险和不确定性解释利润、投资决策企业结构等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冯·诺伊曼和摩根斯顿(von Neumann & Morgenstem,1944)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十一部分不确定性经济学(圣才出品)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十一部分不确定性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11章不确定性经济学11.1复习笔记一、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学1.投机的原因及含义一般而言,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每月都在波动,劳动、土地、机器和燃料等投入品的价格常常有很高的不稳定性;竞争对手的行为也无法提前预知。

企业当前投资的实质在于为未来的利润积攒财富,以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投机包括对有价值物品或商品的买卖,是从市场价格的波动中谋取利益的一种活动。

通常,一个投机者现在买入一种商品,为的是将来在这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卖出,以期获得利润。

投机是一种风险行为,即使是有经验的投机者有时也会因为错误的估计而遭受损失。

2.投机的形式(1)套利和地区价格形式最简单的投机活动是通过买卖同一商品降低或消除地区差价。

这种活动被称为套利,它在一个市场上买入一种商品或资产,然后马上在另一个市场上卖出,从而在一买一卖的价差中获得利润。

套利活动就是同时与不同地区的经纪人通话,以找出微小的差价,力图通过低价购买和高价售出来获取利润。

套利活动有助于拉平完全相同的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差别。

套利体现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在获取利润的动机的诱惑下,消除不同市场价格差异,促进市场功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2)不同时间的投机与价格行为投机致力于确立某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价格范式。

但未来难以预测,从而使这种价格范式不那么完美,即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受到破坏而自身又不断地重新构建的均衡之中。

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的法则在起作用。

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投机实际上在提高经济效率。

通过将商品从数量丰盛的时期转移到数量稀缺的时期,投机商在价格和边际效用低的市场购进商品,又在价格和边际效用高的地方卖出。

投机商们在追求他们私人利益(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公共经济福利(总效用)。

(3)投机的经济作用和影响投机市场不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促进了价格及配置形式的改善,还有助于风险的转移。

这些任务都是由那些想从价格变动中获利的投机商所完成的。

事实上,这表明了“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即将商品从其数量丰盛(价格低)时期向数量稀缺(价格高)时期进行重新配置。

《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课件

《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课件

总结
不确定性和博弈论的共同点
总结不确定性和博弈论的共同研究领域和方法。
不确定性和博弈论的未来发展
展望不确定性和博弈论在未来科学和技术中的 重要性和应用。
《不确定性和博弈论》 PPT课件
不确定性是指无法确定未来结果的情况。本课件将介绍不确定性的定义和形 式,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什么是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定义
不确定性是指无法确定未来结果的情况。
不确定性的形式
不确定性可以表现为随机性、风险性或不完全信息性。
不确定性的应用场景
1 认识不确定性
了解不确定性对决策和规划的影响。
2 不确定性的应用
应用不确定性分析和预测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的定义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者在冲突情境下进行 决策的数学理论。
重要概念介绍
介绍博弈论中的策略、回避和最优决策等重 要概念。
博弈论的应用
1
博弈论的应用场景
介绍博弈论在经济、政治、生物等领
博弈论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2
域的实际应用。探讨博弈论Βιβλιοθήκη 智能系统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3
博弈论模型的构建
介绍博弈论中的模型构建方法,如博 弈树和正规形式等。
博弈论模型的求解
1
博弈论求解的计算工具
2
介绍博弈论求解中常用的计算工具和
算法。
3
博弈论模型的求解方法
介绍博弈论模型的求解方法,如最优 策略和均衡分析。
博弈论模型的实际应用
探讨博弈论模型在商业决策和政策制 定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A.4 信息经济中的市场不灵
n 市场不灵的两个重要因素: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n 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当保险减小了个人躲避和防止
风险的动力,从而扭曲了损失的原本概率时,便会发生道 德风险。 n 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当风险最大者成为最可能购 买保险的人群,便会发生逆向选择。
投机:资产与商品的跨时空调控 风险和不确定性 保险与风险分摊 信息经济中的市场不灵
B、博弈论
❖ 基本概念 ❖ 博弈论的一些重要例子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课前思考
n 1、“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天有不测 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听 说过很多关于风险的说法,你是如何认识风险 的呢?你认为风险与危险有区别吗?
n 套期保值 (hedging):通过对所拥有的一种商品做对冲 交易来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n 某人计划秋季买入200万斤玉米,在明年春天卖出,刚 好可以抵消成本。但由于价格存在波动,如果明年玉 米价格上涨,他将获利丰厚;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将 出现亏损。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B 博弈论
n 博弈论 (game theory):也叫对策论,所 分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者或参 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参加者的行 动或策略的方式。
n 约翰·冯·纽曼(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现代电子 计算机创始人之一。在经济学领域, 1944年诺伊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 着的巨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 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 他被称为“博弈论之父”。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n 赌博与投机的区别:
(1)赌博对市场的波动压注,而投机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 的上涨和下跌。
(2)理想的投机行为可以增加社会的经济福利,而赌博则 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A.3 保险与风险分摊
n 风险分摊 (risk spreading):将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很大的 风险分摊给许多人,从而使每个人所承担的风险很小。
这些任务都是由那些想从价格变动中获利的投机商所 完成的。事实上,这表明了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即将商 品从其数量丰盛(价格低)时期向数量稀缺(价格高)时 期进行重新配置。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A.2 风险和不确定性
n 风险规避 (risk-averse) 者:一个人为损失一定量的收入而 产生的痛苦感大于他为得到同等数量的收入而产生的满足 感。
不同时间的投机与价格行为
以玉米的仓储和出售为例:是什么使玉米的价格保持稳定, 同时不会发生短缺?
玉米投机商的活动: (1)在秋季价低时买进玉米; (2)将玉米储藏; (3)当价格上涨时把玉米卖掉,
从而赚取利润。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P
玉 米 的 价 格
•秋季
•春季
博弈论的指导思想
n 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采取追求自身最大利益 行动的时候,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
n 在前面双寡头市场的价格战例子中,支付矩阵表说明,竞 争者之间不同的策略会导致不同的获利情况。当双方都运 用正常价格战略的时候,是每个企业获得共同最大利益的 时候。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 论萨缪尔逊《经济学》
第十八版
2020/11/25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数学知识预备(11)
•集合
•[集合与元素] 集合(set)是由一些可相互区分 的客观对象汇集在一 起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对 象称为构成集合的元素(element or member)。 •例一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资本市场与风险分担
另一种分散风险的方式:资本市场。 有形资本的资金所有权可以通过企业所有权这个媒介, 将风险在很多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摊。 通过将风险性资产的所有权分散到众多的所有者身上, 资本市场便可以分散风险,并且能够提供比单个的所有者 大得多的资本和承担大得多的风险。
风险规避意味着某一数量的额外收入增加的效用小于失去 同样数量的收入所减少的效用。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一般来说,人们都不愿冒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相对于不确定的消费水平来说,人们更喜欢做有把握 的事情。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平均值条件下人们宁愿要不 确定性小的结果。由于这个原因,降低消费不确定性的活 动能够导致经济福利的改善。
n 回避风险的方法:套期保值 n 套期保值的方法:
秋季在买入玉米的同时,即以收支平衡的价格将玉米卖 出,而非等到明年春天在进行交割。 n 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远期、期货、期权。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投机的经济影响
投机市场不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促进了价格及配置形 式的改善,还有助于风险的转移。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套利和价格地理格局
n 套利 (arbitrage):在某一市场买入的同时,以较高的价 格在另一市场卖出。最简单的投机活动,降低或消除 了地区差价。
n 由于套利的结果,市场之间的价格差通常不会超过商 品在市场之间的转移成本。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定价策略
n 一旦开始考虑他人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决策作出的反应,你 便进入了博弈论的领域。
•P1
•Amazin
•20
g相应的 行动
•10
•10
•当两个企业坚持相 互削价竞争时发生 的情况。
•nEwBooks 的削价
•价格动态下调步骤 导致两个对手越来
作用的工具。 指出了对弈者的策略、利润的分配和不同 博弈者的利益。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价格战的支付矩阵

nEwbooks的价格
• 正常价格*
价格战
•正常价格*
•Amazi ng的价 格
•价格战
10 10 -10 -100
-100 -10 -50 -50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结 论
•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投机实际上在提高经济效率。 •通过将商品从数量丰盛的时期转移到数量稀缺的时期, •投机商在价格和边际效用低的市场购进商品, •又在价格和边际效用高的地方卖出。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通过套期保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B.1 基本概念
n 双寡头垄断的价格博弈 (duopoly price game) n 如果市场上的供给只由两个企业提供,那么就称之为一个
双寡头垄断市场。 n 支付矩阵 (payoff table):体现两个企业或两个人之间相互
•秋季
•春季
n 投机者拉平了商品不同时节的价格。
n 结果:提高了秋季的玉米价格,而春季的玉米供给量增加, 从而使春季的玉米价格下降。买卖过程平衡了玉米的供给
量,从而也使一年内的玉米价格趋向于平稳。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值得注意的是
要储藏一种商品,预期价格必须要能抵偿储藏成本。 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的法则在起作用。 投机商们在追求他们私人利益(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公 共经济福利(总效用)。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n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 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
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 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 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 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 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 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 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
策略选择
n 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无论其他博弈者采用何 种战略,该博弈者的策略总是最好的。
n 在价格博弈中,正常价格对两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占 优策略。
n 占优均衡 (dominant equilibrium):在两个(或全部) 博弈者都采用占优策略时的结果。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n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政府提供的强制性保险。如 失业保险、老年人医疗保险。
n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萨缪尔逊 《经济学》第十八版
A.1 投机:资产与商品的跨时空调配
n 投机 (speculation):包括对有价值物品或商品的买卖, 是从市场价格的波动中谋取利益的一种活动。
n 投机商的经济作用:将各种商品从数量丰富的时期“运送” 至商品稀缺的时期。
n 对整个社会而言,投机并非没有益处。事实上正是由于投 机者的存在,消除了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提高了 市场的效率。
对抗博弈

nEwBooks的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