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2章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01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A.地球表面有大面积的森林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C.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D.地球被云层所包围2.右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均为大西洋两侧的陆地,则④是()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3.关于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数码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①为半岛B.②为海峡C.③为岛屿D.④为大洋我国有一支探险队,准备沿下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
读图,回答4~6题。
4.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5.关于探险队出发地所在大洲的描述,错误的是()A.面积最大B.跨南北半球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6.航船由①→②经过了A、B两大洲的分界线()A.巴拿马运河B.乌拉尔河C.苏伊士运河D.马六甲海峡7.关于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峡B.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大高加索山脉D.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读下图,根锯各大洲的轮廓和分布特点,回答8~11题。
8.除南极洲外,太平洋周围环绕的大洲还有()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⑥D.①④⑤⑥9.图中①和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D.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10.图中大陆④所在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11.图中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和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洋分别是()A.南极洲、北冰洋B.亚洲、北冰洋C.非洲、太平洋D.北美洲、大西洋12.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13.台湾海峡的成因是()A.人为原因B.海水侵蚀C.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D.战争原因14.“大陆漂移说”是由谁首先提出的?A.麦哲伦B.哥伦布C.哥白尼D.魏格纳15.根据大陆漂移说,陆地、海洋的变化过程是()A.abcB.acdC.cabD.cba1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大洋洲的大陆部分主要位于()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17.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分布在()A.太平洋周围B.印度洋周围C.大西洋周围D.北冰洋周围18.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红海的扩张B.太平洋在不断扩大C.大西洋在扩张D.地中海在缩小19.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如下图所示),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地理第二第单元测试卷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情况是:南极地区以____为主,北极地区以____为主()
A.陆地,海洋
B.海洋,陆地
C.海洋,海洋
D.陆地,陆地
2.我们居住的地球,陆地面积及所占地表的比例为()
A. 3.61亿平方千米 29%
B. 1.49亿平方千米 29%
C. 5.1亿平方千米 71%
D. 960万平方千米 71%
3.读下图,非洲,意为“阳光灼热的大陆”,这个大陆是图中的()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G
D.答案H
4.下列说法不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A.全球有六大板块
B.板块内部较稳定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D.大西洋是板块碰撞形成的
5.如下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半岛、②岛屿、③海峡
B.①半岛、②海峡、③岛屿
C.①岛屿、②半岛、③海峡
D.①岛屿、②海峡、③半岛
6.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述正确的是(阴影表示陆地)()
A. A是群岛
B. B是岛屿
C. C是半岛
D. D是海峡
7.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
A.亚洲、南美洲、非洲
B.欧洲、非洲、大洋洲
C.欧洲、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北美洲
8.在地球表面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5分钟训练(预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_______________,陆地面积约占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地球表面积共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占29%;海洋面积3.61亿,占71%。
并且海洋是相通的,而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
答案:71% 29%2.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美洲、南极洲、欧洲、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七大洲的名称、位置、面积是最基本的地理知识。
亚洲面积最大,非洲次之,第三是北美洲,而大洋洲面积最小。
答案: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______________,略呈“S”形的是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四大洋中,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其中略呈“S”形的是大西洋。
答案:太平洋大西洋4.下面大洲轮廓属于______________洲。
图2-1思路解析:大洲的轮廓中,北美洲像“鸽子”,南美洲像“鸡腿”,非洲像“手枪”,大洋洲像“元宝”。
另外,亚洲有醒目的中国“雄鸡”部分,欧洲西端南端都有大的半岛,南极洲呈圆形。
这些也是判断大洲的依据。
答案:北美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四大洋中面积最大,几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积一半的是()A.大西洋B.XXX.印度洋D.北冰洋思路解析:四大洋中,宁靖洋面积最大,占了环球海洋面积的一半。
其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答案:B2.下列大洲中,赤道、南回来线和北回来线都穿过的是()A.亚洲B.欧洲C.南美洲D.非洲思路解析:亚洲主体在北半球,所以不会被南回来线穿过;欧洲完全在北半球,它不会被赤道和南回来线穿过,其实,它在北回来线以北;南美洲被赤道和南回来线穿过,但没有被北回来线穿过;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并且被北回来线和南回来线穿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南、北半球图(图2-1),回答1~2题。
1.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运用图中数据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约为()A.2 ∶8 B.3 ∶7 C.4 ∶6 D.5 ∶5 2.图中大洲中,未被赤道穿过的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3.图2-2为全球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A.由赤道向两极陆地面积逐渐增大B.由赤道向两极海洋面积逐渐增大C.全球海陆比例趋于平衡D.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图2-3),回答4~5题。
4.图中的西洋指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5.从图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没有经过()A.亚洲B.非洲C.世界上最大的半岛D.欧洲6.读部分大洲轮廓图(图2-4),下列关于各大洲名称及其位置特点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甲—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乙—非洲—主要位于西半球C.丙—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D.丁—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7.关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①大洋B.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④大洲D.赤道穿过的大洲只有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8.下列海峡既沟通了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我国科学考察船“大洋1号”首次进行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环形线路图(图2-7),完成9~10题。
9.考察船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北冰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大西洋10.考察途中经过的大洲分界线是()A.马六甲海峡B.苏伊士运河C.非洲好望角D.巴拿马运河11.图2-8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某大洋是指()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2.图2-9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升降变化图,柱上横线部分代表曾被火山灰覆盖部分,小黑点部分代表被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这说明()A.这是人类活动的结果B.地球面貌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C.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这是地壳变动的结果13.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A.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B.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D.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间来回活动图2-11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评卷及答案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评卷及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A.各占一半 B.2∶3C.1∶4 D.三分陆七分海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2~5题。
2.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① B.③ C.⑤ D.⑦3.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A.A B.B C.C D.D4.①与③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 )A.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 D.乌拉尔山脉5.①大洲有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6.据报道,俄罗斯计划修建一条海底隧道连接美国,应把它修在( )7.关于下图中大洲的自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七大洲中我面积最小,但我却居住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上B.北回归线穿过我的南部,北极圈从我的北部经过C.我和大哥亚洲隔着乌拉尔山脉和白令海峡D.本初子午线穿过我的西部,我主要居住在北半球和东半球8.跨热带、温带、寒带的大洲是( )A.亚洲、北美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C.北美洲、欧洲 D.北美洲、南美洲、非洲9.下图为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其中表示世界第一大洋的是( )10.下图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11.下列现象可用“沧海桑田”来描述的是( )A.水往低处流 B.太阳的东升西落C.四季的更替 D.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遗址12.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13.下列有关海陆变迁、板块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岛礁涨潮时淹没,退潮时露出,证明海陆在变迁B.台湾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所以多地震C.板块运动导致海陆的变迁,同时在板块的交界处形成火山地震带D.世界两大山系主要分布在板块的内部14.下列海或洋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是( )①太平洋②地中海③大西洋④红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小亮正在做的模拟实验是为了印证( )A.水土流失 B.大陆漂移C.海底扩张 D.山脉形成读下图,回答16、17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B2.B3.A4.B5.D6.A7.C8.D9.A10.D11.A12.C13.没有给出选项,无法选择。
1.根据南、北半球图(图2-1),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约为3:7.2.在图中的大洲中,未被赤道穿过的是非洲。
3.从全球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图2-2)可以看出,由赤道向两极陆地面积逐渐增大。
4.在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图2-3)中,西洋指的是大西洋。
5.从图中可以看出,XXX下西洋没有经过欧洲。
6.图2-4中,甲对应亚洲,其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乙对应非洲,主要位于西半球;丙对应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丁对应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
7.正确的叙述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①大洋;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④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只有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8.沟通了两大洋,同时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海峡是③④。
9.考察船没有经过的大洋是北冰洋。
10.考察途中经过的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1.图2-8中,①②③④代表太平洋两岸的四块陆地。
12.图2-9中,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升降变化图说明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13.海牛和鸵鸟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而不是给出的选项。
22.读图2-15,回答以下问题:1) A是欧洲,B是亚洲,C是非洲。
2) D是里海,E是红海,F是地中海,G是波斯湾。
3) 亚欧分界线的字母是H,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23.读图2-16,回答以下问题:1) 该品牌矿泉水已出口全球五个大洲,其中①为南极洲。
2) 该品牌矿泉水在运往②大洲的途中,需要经过的大洋③为大西洋。
3) 代表大高加索山的是b山脉。
4)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是由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得地壳发生了褶皱和隆起。
24.读图2-17,回答以下问题:1) ①是欧亚板块,②是非洲板块,⑤是南极洲板块,⑥是澳大利亚板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B. 亚欧分界线包含马六甲海峡C. 人类活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D. 印度洋板块内都是海洋2. 下列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A. 欧洲B. 亚洲C. 北美洲D. 大洋洲3. 亚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为()A.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B. 苏伊士运河C. 巴拿马运河D. 尼罗河读图2-1,完成4~5题。
图2-14. 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A. 北半球、东半球B. 北半球、西半球C. 南半球、东半球D. 南半球、西半球5. 关于上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左图表示的是西半球,A是南极洲B. ③处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C. 图中①、②两处比较,②处纬度更低D. B大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所环绕6. 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②地中海将会消失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A. ②③B. ③④C. ①④D. ①②7. 面积最大的洋和跨经度最广的洲分别是()A. 太平洋、亚洲B. 大西洋、亚洲C. 太平洋、南极洲D. 大西洋、南极洲8. 下列各组大洲中,均有北回归线穿过的是()A. 北美洲、欧洲、亚洲B. 南美洲、欧洲、亚洲C. 北美洲、非洲、亚洲D. 南美洲、欧洲、非洲9. 由世界海陆分布图(图2-2)可以看出()图2-2A. 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B. 陆半球陆地的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C. 地球表面有七块相互连着的大洲D. 大洋洲和亚洲是跨越四个半球的大洲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
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
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据此,完成10~11题。
2020秋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综合检测题2套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D )A.北极地区是陆地B.南极地区是海洋C.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七大洲面积分别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世界各大洲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读右图回答2~4题。
2.七大洲中起伏最小的是( B )A.欧洲B.大洋洲C.亚洲D.非洲3.全球陆地平均海拔更接近于亚洲的原因是( A )A.亚洲面积大,且平均海拔高B.亚洲面积大,起伏小C.全球陆地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亚洲D.全球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在亚洲4.亚洲面积和地势起伏特点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下面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气候类型单一B.地形类型单一C.因为死海为最低点,河流多注入死海D.不同地区人们生活习俗、经济差异大5.下列现象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海陆变迁的是( D )A.河流带来大量泥沙B.板块的张裂运动C.板块的挤压运动D.火山和地震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并引起强烈海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请你用地理知识判断产生这次地震的原因是( A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7.今年日本大地震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关注,中国人民向日本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中国政府向日本捐赠了1万吨汽油、1万吨重油,这些物资是通过哪种运输方式运到日本( B ) A.管道运输B.海洋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8.下列不是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 )A.赤道附近广泛分布着热带雨林B.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C.大西洋两岸动物的共同性D.南极洲发现有煤炭资源存在读图,回答9~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读南、北半球图(图2-1),回答1、2题。
图2-1
1.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运用图中数据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约为()
A.2 ∶8 B.3 ∶7
C.4 ∶6 D.5 ∶5
2.图中大洲中,未被赤道穿过的是()
A.亚洲B.非洲
C.欧洲D.南美洲
3.图2-2为全球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A.由赤道向两极陆地面积逐渐增大
B.由赤道向两极海洋面积逐渐增大
C.全球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D.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图2-2 图2-3
4.关于图2-3中大洲的自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七大洲中我面积最小,但我却居住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上
B.北回归线穿过我的南部,北极圈从我的北部经过
C.我和大哥亚洲隔着乌拉尔山脉和白令海峡
D.本初子午线穿过我的西部,我主要居住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请阅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图2-4),回答5题。
图2-4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
5.下列对图中数码所在水域名称表述正确的是()
A.①—北冰洋B.②—大西洋
C.③—印度洋D.④—太平洋
6.读部分大洲轮廓图(图2-5),下列关于各大洲名称及其位置特点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图2-5
A.甲—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乙—非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C.丙—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
D.丁—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
7.关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2-6 A.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①大洋
B.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④大洲
D.赤道穿过的大洲只有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8.图2-7中沟通①②两大洋的是() 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D.巴拿马运河
图2-7
图2-8
读我国科学考察船“大洋1号”首次进行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环形线路图(图2-8),完成9、10题。
9.考察船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大西洋
10.考察途中经过的大洲分界线是()
A.马六甲海峡B.苏伊士运河
C.非洲好望角D.巴拿马运河
图2-9 图2-10
11.如图2-9所示,下列代号与大洲对应正确的是()
A.①—欧洲
B.②—亚洲
C.③—南美洲
D.④—非洲
12.图2-10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升降变化图,柱上横线部分代表曾被火山灰覆盖部分,小黑点部分代表被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这说明()
A.这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B.地球面貌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C.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这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图2-11
13.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
A.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间来回活动
读图2-12,完成14题。
图2-12
14.对①、②图中山脉的成因,判断正确的是()
A.河流的沉积作用B.河流的侵蚀作用
C.板块的张裂拉伸D.板块的碰撞挤压
2017年3月,烟台市长岛县北部海域发生多次地震,相关资料如图2-13所示。
据此回答15、16题。
图2-13
15.图中相关资料可以用来()
A.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
B.估量长岛地震对海洋捕捞业造成的损失
C.揭示长岛地震造成的海平面升降情况
D.明确该段时间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
16.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些地震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A.地震是岛屿分布不均引发的
B.地震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
C.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相对集中
D.地震震级大小与发生的日期有关
读图2-14,回答17、18题。
图2-14
17.据图分析,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是因为()
A.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C.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陆边缘,地壳稳定
D.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河的沿岸地带,地壳活跃
18.环太平洋沿岸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读图2-14,与这个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如图2-15),回答19、20题。
19.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