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导则-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24737.5-)复习课程
工艺管理培训课件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提升技 术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打造高素质的工艺管理 团队。
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工艺设计
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规划阶段融入环保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方 法。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智能工艺优化
02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
03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故障的智能诊断和预测,减少停机
时间和维修成本。
虚拟现实技术在工艺管理中的应用
虚拟工艺设计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工艺环境,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方案 的验证和优化。
虚拟生产线仿真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生产线的虚拟仿真,预测和评估生产过程 中的问题和风险。
环保与节能措施
积极推行环保和节能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和能源消 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意识。
04
典型工艺解析与案例分享
机械加工工艺解析
01
02
03
04
机械加工基本概念
阐述机械加工的定义、分类、 特点等基础概念。
切削加工原理
分析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切 削热、刀具磨损等基本原理。
机床与刀具选用
维修与保养实施
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 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 故障率和停机时间。
材料选择与检验标准
材料选择与采购
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特点,选择 合适的材料,并制定采购计划和 标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
稳定性。
材料检验与入库
工艺管理导则三篇

工艺管理导则三篇篇一:工艺管理导则第1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对象、目的、任务、内容和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结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2术语和定义2.1工艺性审查review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其零部件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2.2生产工艺性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n manufacture产品结构的生产工艺性是指其制造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2.3使用工艺性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n use产品结构的使用工艺性是指产品的易操作性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维修和保养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3审查对象3.1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3.2外来产品图样,在试生产前须进行工艺性审查。
4审查目的使产品在满足质量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符合工艺性要求,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降低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对操作者的危害,且便于使用和维修。
5工艺性分类、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评价形式5.1工艺性分类工艺性分为生产工艺性、使用工艺性两类。
5.2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评定产品结构工艺性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a)产品的种类及复杂程度;b)产品产量或生产类型;c)现有的生产、使用、维修、回收条件。
5.3评价形式5.3.1定性评价根据经验概括地对产品结构工艺性给以评价。
5.3.2定量评价根据工艺性主要指标数值进行评价。
6审查指标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主要指标项目见附录A。
7审查内容为了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7.1初步设计阶段的审查7.1.1从制造观点分析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7.1.2分析结构的继承性。
7.1.3分析结构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工艺管理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工艺管理概述 • 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 • 工艺技术管理与创新 • 工艺质量管理与控制 • 工艺安全管理及环保要求 • 团队建设与沟通协作技巧提升
01
工艺管理概述
工艺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工艺管理定义
工艺管理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一系列 工艺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控制和监督,以保证产品质量、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过程。
环保要求及合规性管理
环保法规与标准
01
了解并掌握国家及地方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企业工艺流
程符合环保要求。
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排放管理
02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对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
和管控。
能源消耗与资源利用效率
03
关注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资源综合
利用措施,降低企业碳排放。
制定关键工序控制计划
针对关键工序,制定详细的控制计划,包括设备、人员、材料、环 境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关键工序监控
通过定期检查、测量和分析,确保关键工序的质量稳定可控。
不合格品处理与纠正措施
不合格品识别与标识
及时发现并标识不合格品,确保其不会流入下一道工序。
不合格品隔离与记录
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详细记录不合格品的数量、原因和处理 情况。
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 励员工提出创新性意见和 建议,促进工艺技术创新 。
工艺技术改进实践分享
案例一
通过改进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 道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
了成本。
案例二
引进新型材料,改进了某产品的 性能和质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总装配工艺规程编制指南

总装配工艺规程编制指南陈祖豪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总装配工艺人员对用于生产中的工艺规程的编制过程,规定了编制总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格式和内容。
2 引用标准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24737.1-2012 工艺管理导则第1部分:总则GBT 24737.2-2012 工艺管理导则第2部分:产品工艺工作程序GBT 24737.3-2009 工艺管理导则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GBT 24737.4-2012 工艺管理导则第4部分:工艺方案设计GBT 24737.5-2009 工艺管理导则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 24737.6-2012 工艺管理导则第6部分:工艺优化与工艺评审GBT 24737.7-2009 工艺管理导则第7部分:工艺定额编制GBT 24737.8-2009 工艺管理导则第8部分:工艺验证GBT 24737.9-2012 工艺管理导则第9部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SJ/T10320 工艺文件格式Q/QJB2003 工艺规程设计规范3 工艺管理和工艺文件体系简介3.1工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综合性工艺管理、产品生产工艺准备管理和制造过程工艺控制管理。
3.1.1综合性工艺管理:编制工艺发展规划,编制工艺改造计划,编制生产布局计划,组织、制定、贯彻工艺标准和工艺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工艺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工艺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工艺信息管理,开展工艺技术研究与创新。
3.1.2产品生产工艺准备管理: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进工艺调研及改进产品的工艺考察,分析与审查产品结构工艺性,设计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路线,设计工艺规程和其他有关工艺文件,工艺优化与工艺评审,编制工艺定额,设计制造专用工艺装备,进行工艺验证,进行工艺总结,进行工艺整顿。
3.1.3制造过程工艺控制管理:科学分析产品零部件工艺流程,监督和指导工艺文件的正确实施,及时发现工艺设计上的问题,并按照工作流程纠正,确定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点,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工艺管理讲座PPT教案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规范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及时收集和处理客户反馈信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详细描述
工艺质量保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从而赢得市场份额和客户信任。
总结词
在工艺验证阶段,需要通过实验和试生产等方式对设计的工艺进行验证,确保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需要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详细描述
工艺优化是在验证基础上对工艺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主要任务是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参数、工艺装备等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工艺设备管理是工艺管理的基础,它关系到生产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
工艺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工艺设备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维修体系,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
总结词
在工艺优化阶段,需要不断对工艺参数、工艺装备等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需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工艺改进是对现有工艺的完善和提高,主要任务是通过技术革新、引入新设备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详细描述
在工艺改进阶段,需要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需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APQP和五大工具培训

Qual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
第十页,共91页。
Project Management Knowledge Area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ré nlì) 资源管理
项目(xiàngmù),并文件化每个特征
▪ Internal risks – Things that the project team can control or influence 外部(wà ibù )风险-那些项目组可以控制和影响的事情
▪ External risks – Things beyond the control or influence of the project team 外部(wà ibù )风险-那些超进项目组控制和影响的事情
的估量 Schedule Development进度开发 Schedule Control 进度控制
第十四页,共91页。
Schedule Development
Typical Gantt Chart
Activity
Task A
Task B
Task C
Task D
June July Aug Sep Oct Nov Time
▪ Amount at stake is low in the early phases and increases as work is
第二十二页,共91页。
Risk Identification 风险 (fēngxiǎn)的识别
Determining which risks are likely to affect the project and documen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确定那些风险影响
工艺管理导则 第7部分:工艺定额编制(GBT 24737.7-2009)

工艺管理导则第7部分:工艺定额编制(GB/T 24737.7-2009)
1 范围
GB/T 24737 的本部分规定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劳动消耗工艺定额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劳动消耗工艺定额(简称劳动定额)的编制。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4737 的本部分。
定额quota: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人力、物力、财力利用及消耗所应遵守或达到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material consumption quota in process: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零件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
劳动消耗工艺定额(劳动定额)work quota in process: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
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应该消耗的劳动量(一般用劳动或工作时间来表示)标准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或完成工作量的标准。
3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编制。
工艺管理导则 第9部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gbt 24737.9-)教学文案

工艺管理导则第9部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G B T24737.9-2012)工艺管理导则第9部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GB/T 24737.9-2012)前言GB/T 24737《工艺管理导则》分为9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产品工艺工作程序;——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第4部分:工艺方案设计;——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第6部分:工艺优化与工艺评审;——第7部分:工艺定额编制;——第8部分:工艺验证;——第9部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本部分为GB/T 24737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1 范围GB/T 24737的本部分规定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63-2008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GB/T 24738-2009 机械制造工艺文件完整性JB/T 5059- 2006 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导则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GB/T 4863-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予本文件。
3.1 定置管理 fixation management研究生产和工作现场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问的关系,对现场的最佳固定位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调整和控制,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活动。
3.2 缩略语IE:即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为IE。
是对人员、设备、物料、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一门学科。
6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种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提高素养(Shitsuke)和保障安全(Security)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管理导贝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 24737.5-2009
1范围
GB/T 24737的本部分规定了工艺规程的类型、文件形式,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依据和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一般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473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4735机械制造工艺文件编号方法
GB/T 24737.7工艺管理导则第7部分:工艺定额编制
3工艺规程的类型
专用工艺规程:针对某一个产品或零部件所设计的工艺规程。
1)典型工艺规程:
为一组结构特征和工艺特征相似的零部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规程。
2)成组工艺规程:
按成组技术原理将零件分类成组,针对每一组零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规程。
4工艺规程的文件形式及其使用范围
4.1工艺过程卡:描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工种(或工序)流转顺序,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
4.2工艺卡:描述一个工种(或工序)中工步的流转顺序,用于各种批量生产的产品。
4.3工序卡: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和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的关键工序。
4.4作业指导书:为确保生产某一过程的质量,对操作者应做的各项活动所作的详细规定。
用于操作内容和要求基本相同的工序(或工位)。
4.5工艺守则:某一专业应共同遵守的通用操作要求。
4.6检验卡:用于关键重要工序检查。
4.7调整卡:用于自动、半自动、弧齿锥齿轮机床、自动生产线等加工。
4.8毛坯图:用于铸、锻件等毛坯的制造。
4.9装配系统图:用于复杂产品的装配,与装配工艺过程卡配合使用。
5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5.1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5.2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
5.3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资源和能源消耗。
5.4设计工艺规程必须考虑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
5.5结构特征和工艺特征相近的零件应尽量设计典型工艺规程。
5.6各专业工艺规程在设计过程中应协调一致,不得相互矛盾。
5.7工艺规程的幅面、格式与填写方法可按JB/T 9165.2 的规定。
5.8工艺规程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要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5.9工艺规程的编号应按GB/T 24735的规定。
6设计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
1. 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条件;
2. 产品工艺方案;
3. 毛坯材料与毛坯生产条件;
通用工艺规程
标准工艺规程:已纳入标准的工艺规程。
4. 产品验收质量标准;
5. 产品零部件工艺路线表或车间分工明细表;
6. 产品生产纲领或生产任务;
7. 现有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的生产条件;
8. 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9. 有关设备和工艺装备资料;
10.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有关工艺资料。
专用工艺规程设计
1熟悉设计工艺规程所需的资料(见第6章)。
2、根据零件毛坯形式确定其制造方法。
3、设计工艺规程。
4、设计工序:
1)确定工序;
2)确定工序中各工步的加工内容和顺序;
3)选择或计算有关工艺参数;
4)选择设备或工艺装备;
5)编制和绘制必要的工艺说明和工序简图;
6)编制工序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文件。
5、提出外购工具明细表、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企业标准(通用)工具明细表、工位器具明细表和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等。
6、编制工艺定额(见GB/T 24737.7])。
典型工艺规程设计
1熟悉设计工艺规程所需的资料。
2、将产品零件分组。
3、确定每组零部件中的代表件。
4、分析每组零部件的生产批量。
5、根据每组零部件的生产批量,设计其代表件的工艺规程。
(以下程序同专用工艺规程设计)。
成组工艺规程设计
1熟悉设计成组工艺规程的资料。
2将产品零件按成组技术的标准编码原则进行分类、编组,并给以代码。
3确定具有同一代码零件组的复合件。
4分析每一代码零件组的生产批量。
5设计各代码组复合件的工艺规程。
6设计各复合件的成组工序。
(以下程序同专用工艺规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