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制药工艺学-中试放大与工艺规程PPT

THANKS
感谢观看
工艺规程
规定如何进行制药工艺操作的书面文 件,包括原材料的选用、加工步骤、 操作条件、质量检测和控制方法等。
课程目标
01
掌握中试放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中试放大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02
了解工艺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掌握制药工艺操作的 基本要求和规范。
03
培养学生对制药工艺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中试放大结果 与实验室结果的差异和原因。
工业化生产建议
根据中试放大结果,提出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参数优化和 设备选型建议。
03
工艺规程概述
工艺规程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工艺规程是制药生产过程中必须 遵循的操作程序和规范,用于确 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重要性
工艺规程是制药企业生产合格药 品的基础,是实现药品生产标准 化的关键,也是保障药品质量和 安全的重要措施。
02
中试放大概述
中试放大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工艺确定后,将实验室规模的工艺过程放大至中等规模的 反应器或生产设备,以验证工艺在扩大规模下的可行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重要性
中试放大是连接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桥梁,旨在确保实验室工艺在 工业化生产中的可行性,为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参数优化和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规程,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案例三:中试放大与工艺规程的协同优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试放大与工艺规程在制药工艺学中相互关联,通过协同 优化可实现更高效、经济的药品生产。
中试放大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和经验可以为工艺规程的制定 提供参考,帮助完善生产流程和参数。同时,工艺规程的 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中试放大结果进行验证 和调整,以实现更优化的生产效果。通过中试放大与工艺 规程的协同优化,可以提高药品生产的成功率、降低成本 并缩短商业化生产的时间。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开始中试放大时应考虑所需各种设备的材质和型式, 并考查是否合适,尤其应注意接触腐蚀性物料的 设备材质的选择。
如:含水1%以下的二甲基亚砜对钢板腐蚀性很小, 含水量达到5%以上时,对钢板有强腐蚀作用。可 以用铝板作反应容器。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 考查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8)生产工艺过程 配料比;工艺操作;主要工艺条件及其说明;生 产过程中的中间体及其理化性质和反应终点控制; 后处理方法及收率等。
9)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能力(年,月);中间体、成品收率,分步 收率和产品总收率,收率计算方法;劳动生产率 及成本;原辅材料及中间体消耗定额。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v 车间总收率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四、物料计算的步骤
①收集和计算所必需的基本数据。 ②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根据给定 条件画出流程简图。 ③选择物料计算的基准。 ④进行物料衡算 ⑤列出物料平衡表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第二节 物料平衡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 化,即物料平衡。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 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 程。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为质量守恒定律: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量-流出反应器的物料量-反应器中的 转化量=反应器中的积累量
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 其工艺过程。
如:含水1%以下的二甲基亚砜对钢板腐蚀性很小, 含水量达到5%以上时,对钢板有强腐蚀作用。可 以用铝板作反应容器。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 考查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8)生产工艺过程 配料比;工艺操作;主要工艺条件及其说明;生 产过程中的中间体及其理化性质和反应终点控制; 后处理方法及收率等。
9)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能力(年,月);中间体、成品收率,分步 收率和产品总收率,收率计算方法;劳动生产率 及成本;原辅材料及中间体消耗定额。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v 车间总收率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四、物料计算的步骤
①收集和计算所必需的基本数据。 ②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根据给定 条件画出流程简图。 ③选择物料计算的基准。 ④进行物料衡算 ⑤列出物料平衡表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第二节 物料平衡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 化,即物料平衡。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 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 程。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为质量守恒定律: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量-流出反应器的物料量-反应器中的 转化量=反应器中的积累量
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 其工艺过程。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概述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 车间总收率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四、物料计算的步骤
①收集和计算所必需的基本数据。 ②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根据给定 条件画出流程简图。 ③选择物料计算的基准。 ④进行物料衡算 ⑤列出物料平衡表
输入与输出的物料平衡表 三废排量表 计算原辅材料消耗定额(kg)
相似放大法—主要应用相似理论进行放大。使用于物理过程, 有一定局限性。(非线性)
数学模拟放大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 主要方向。(数字工厂)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三、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 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 难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 正其工艺过程。 ❖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三、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反应物的配料比,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等 的浓度、纯度或组成,车间总产率,阶段产率,转化率。 转化率 对某一组分来说,反应物所消耗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 料量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 收率(产率) ▪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的理论
2)原辅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定。 如:磺胺异嘧啶中间体4-氨基-2,6-二甲基嘧 啶: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s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第二节 物料平衡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 化,即物料平衡。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 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 程。
❖ 车间总收率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四、物料计算的步骤
①收集和计算所必需的基本数据。 ②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根据给定 条件画出流程简图。 ③选择物料计算的基准。 ④进行物料衡算 ⑤列出物料平衡表
输入与输出的物料平衡表 三废排量表 计算原辅材料消耗定额(kg)
相似放大法—主要应用相似理论进行放大。使用于物理过程, 有一定局限性。(非线性)
数学模拟放大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 主要方向。(数字工厂)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三、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 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 难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 正其工艺过程。 ❖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三、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反应物的配料比,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等 的浓度、纯度或组成,车间总产率,阶段产率,转化率。 转化率 对某一组分来说,反应物所消耗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 料量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 收率(产率) ▪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的理论
2)原辅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定。 如:磺胺异嘧啶中间体4-氨基-2,6-二甲基嘧 啶: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s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第二节 物料平衡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 化,即物料平衡。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 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 程。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pptx

影响药品的质量,与工艺过程很难分割,通常将其列 人工艺过法 当一种药物的小试工艺稳定后,即工艺路线和反
应条件确定后,一般都要经过一个比实验室试验规模 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过程;也可结合该药的制剂 规格、剂型及临床使用情况确定中试放大规模,一般 每批号原料的得量应达到制剂规格量的1万倍以上。
研究在中试规模装置中各步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 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所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的问题。新 药研究开发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以供应临床前 药学和药理毒理研究以及临床试验之用。根据该药品 剂量大小和疗程长短,通常需要2-10Kg数量。
确定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
反应一般不会因小试验、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的条件 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但各步的最佳工艺条件,则随试 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果把 实验室里使用玻璃仪器条件下所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 原封不动地搬到工业生产中去,常常会出现下列结果: 收率低于小规模实验收率,甚至得不到产品;产品质 量不合格;发生溢料或爆炸等安全事故以及其它不良 后果。
❖ 优点: 数学模拟放大法以过程参数间的定量关系为 基础,不仅避免了相似放大法中的盲目性与矛盾, 而且能够较有把握地进行高倍数放大,缩短放大周 期。
❖ 近年来微型中间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用微型中 间装置取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供精确 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建设快,在一般情况 下,不必做全工艺流程的中试放大,而只做流程中 某一关键环节的中试放大。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 第一节 中试放大 ❖ 第二节 物料平衡 ❖ 第三节 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业利用化工原料或自然界中的天然
物质,通过化学合成及生物合成等方法,制备化学 结构明确,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改善人体 机能等作用的产品,这种由原料到成品之间若干个 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生产过 程还包括对原辅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监控等。 根据生产工序的繁杂程度,生产规模的大小,一个 药品的生产过程可分为若干个生产岗位。
应条件确定后,一般都要经过一个比实验室试验规模 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过程;也可结合该药的制剂 规格、剂型及临床使用情况确定中试放大规模,一般 每批号原料的得量应达到制剂规格量的1万倍以上。
研究在中试规模装置中各步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 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所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的问题。新 药研究开发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以供应临床前 药学和药理毒理研究以及临床试验之用。根据该药品 剂量大小和疗程长短,通常需要2-10Kg数量。
确定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
反应一般不会因小试验、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的条件 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但各步的最佳工艺条件,则随试 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果把 实验室里使用玻璃仪器条件下所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 原封不动地搬到工业生产中去,常常会出现下列结果: 收率低于小规模实验收率,甚至得不到产品;产品质 量不合格;发生溢料或爆炸等安全事故以及其它不良 后果。
❖ 优点: 数学模拟放大法以过程参数间的定量关系为 基础,不仅避免了相似放大法中的盲目性与矛盾, 而且能够较有把握地进行高倍数放大,缩短放大周 期。
❖ 近年来微型中间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用微型中 间装置取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供精确 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建设快,在一般情况 下,不必做全工艺流程的中试放大,而只做流程中 某一关键环节的中试放大。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 第一节 中试放大 ❖ 第二节 物料平衡 ❖ 第三节 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业利用化工原料或自然界中的天然
物质,通过化学合成及生物合成等方法,制备化学 结构明确,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改善人体 机能等作用的产品,这种由原料到成品之间若干个 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生产过 程还包括对原辅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监控等。 根据生产工序的繁杂程度,生产规模的大小,一个 药品的生产过程可分为若干个生产岗位。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收率(产率) ❖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的理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室条件: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10×105Pa
分馏塔
中试放大条件: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常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试:芦丁:环氧乙烷:氢氧化钠 = 80 :100 :3.6 中试:芦丁:环氧乙烷:氢氧化钠 = 80 :50 :2.2
学习内容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Learning Contents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中试放大
一、中试放大的目的
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 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 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 等。
②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衡算。 ③以每公斤产品为基准,以确定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车间每年设备正常开工生产的天数一般以330天计算,其
中余下的36天作为车间检修时间。 工艺技术尚未成熟或腐蚀性大的车间一般采用300天或更
少一些时间计算。 连续操作设备按每年8000~7000h为设计计算的基础。
如:含水1%以下的二甲基亚砜对钢板腐蚀性很小, 含水量达到5%以上时,对钢板有强腐蚀作用。可 以用铝板作反应容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 考查 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反应大 多是非均相反应,其反应热 效应较大。中试放大时必须 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 意研究搅拌器的型式,考察 搅拌速度对反应规律的影响, 特别是在固-液非均相反应 时,要选择合乎反应要求的 搅拌器型式和适宜的搅拌速 度。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

车间每年设备正常开工生产的天数一般以330天计 算,其中余下的36天作为车间检修时间。
三、收集有关计算数据和物料衡算步骤
1.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反应物的配料比,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 等的浓度、纯度或组成,车间总产率,阶段产率,转 化率。
2.转化率
对某一组分来说,反应物所消耗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 物料量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实现药物的工业化生产。
中试的目的: 1. 在中试装置上打通工艺路线; 2.优化工艺条件; 3.提供试验用药品; 4. 进一步评价工艺路线; 5. 为工业装置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数据。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反应的顺 序、条件(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 应压力、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 统称为工艺过程,其它过程,比如动力供应、 产品包装等则称为辅助过程。
二、确定物料衡算的计算基准及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1.物料衡算的基准
通常采用的基准有:
1)以每批操作为基准,适用于间歇操作设备、标准或 定型设备的物料衡算,化学制药产品的生产间歇操作 居多。
2)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衡 算。
3)以每公斤产品为基准,以确定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
2.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物料 名称 硝酸 输
硫酸 入
废酸
总计
工业品 质量组 量/kg 成/%
469.4 HNO3:98 H2O:2 输
399.5
H2SO4:92.5
H2O:7.5 出
131.1 H2SO4:69
H2O:31
1000
物料 名称
硝化 混酸
总计
工业品 质量组 量/kg 成/%
三、收集有关计算数据和物料衡算步骤
1.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反应物的配料比,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 等的浓度、纯度或组成,车间总产率,阶段产率,转 化率。
2.转化率
对某一组分来说,反应物所消耗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 物料量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实现药物的工业化生产。
中试的目的: 1. 在中试装置上打通工艺路线; 2.优化工艺条件; 3.提供试验用药品; 4. 进一步评价工艺路线; 5. 为工业装置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数据。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反应的顺 序、条件(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 应压力、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 统称为工艺过程,其它过程,比如动力供应、 产品包装等则称为辅助过程。
二、确定物料衡算的计算基准及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1.物料衡算的基准
通常采用的基准有:
1)以每批操作为基准,适用于间歇操作设备、标准或 定型设备的物料衡算,化学制药产品的生产间歇操作 居多。
2)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衡 算。
3)以每公斤产品为基准,以确定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
2.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物料 名称 硝酸 输
硫酸 入
废酸
总计
工业品 质量组 量/kg 成/%
469.4 HNO3:98 H2O:2 输
399.5
H2SO4:92.5
H2O:7.5 出
131.1 H2SO4:69
H2O:31
1000
物料 名称
硝化 混酸
总计
工业品 质量组 量/kg 成/%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PPT 42页)

21
(4)选择性: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 占分率。
收率、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关系:
22
甲氧苄氨嘧啶生产中由没食子酸经甲基化反 应制备三甲氧苯甲酸工序,投料没食子酸 25.0kg,测得未反应的没食子酸2.0kg,生成 三甲氧苯甲酸24.0kg,求选择性和收率。
23
由已知条件得:
24
28
生产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 (1) 产品介绍叙述产品规格和药理作用等,包
括: ①名称(商品名、化学名和英文名等); ②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和分子量等; ③性状(物化性质); ④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⑤药理作用、毒副作用; ⑥包装与贮存。
29
(2) 化学反应过程 按化学反应,分工序写出主反应、副反应、
(2)转化率 转化率:反应过程中,对某一组分来说,
反应物所消耗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料量 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 表示。
20
(3)收率: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 计算的理论产量之比值,也以百分率表示, 有两种计算方法。
某产品的总收率:合成该产品的各反应(也 也包括物理过程)的收率的乘积。
对应于工艺流程示意图,物料流程图也有两 种表示方法:
以方框流程表示单元操作及物料成分和数量 将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结果直接加进工艺流
程示意图中,得到物料流程图
38
带控制节点工艺流程图: 是表示全部工艺设备、物料管道、阀门、
设备附件以及工艺和自控仪表的图例、号 等的一种内容较为详细的工艺流程,也称 生产控制流程图或工艺控制流程图
39
口服液生产工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40
41
作业 1 中试放大的主要方法。 2 物料衡算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3 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的定义,三者之
(4)选择性: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 占分率。
收率、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关系:
22
甲氧苄氨嘧啶生产中由没食子酸经甲基化反 应制备三甲氧苯甲酸工序,投料没食子酸 25.0kg,测得未反应的没食子酸2.0kg,生成 三甲氧苯甲酸24.0kg,求选择性和收率。
23
由已知条件得:
24
28
生产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 (1) 产品介绍叙述产品规格和药理作用等,包
括: ①名称(商品名、化学名和英文名等); ②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和分子量等; ③性状(物化性质); ④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⑤药理作用、毒副作用; ⑥包装与贮存。
29
(2) 化学反应过程 按化学反应,分工序写出主反应、副反应、
(2)转化率 转化率:反应过程中,对某一组分来说,
反应物所消耗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料量 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 表示。
20
(3)收率: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 计算的理论产量之比值,也以百分率表示, 有两种计算方法。
某产品的总收率:合成该产品的各反应(也 也包括物理过程)的收率的乘积。
对应于工艺流程示意图,物料流程图也有两 种表示方法:
以方框流程表示单元操作及物料成分和数量 将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结果直接加进工艺流
程示意图中,得到物料流程图
38
带控制节点工艺流程图: 是表示全部工艺设备、物料管道、阀门、
设备附件以及工艺和自控仪表的图例、号 等的一种内容较为详细的工艺流程,也称 生产控制流程图或工艺控制流程图
39
口服液生产工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40
41
作业 1 中试放大的主要方法。 2 物料衡算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3 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的定义,三者之
第五章中试放大

和安全措施中的问题,须测定某些物料的性质和化工参数,如比热、 粘度、爆炸极限等。如DMF与强氧化剂以一定比例混合时易引起爆 炸,必须在中试放大前和中试放大时作详细考察。 原辅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订 小试中这些质量标准未制定或 虽制定但欠完善时,应根据中试放大阶段的实践进行修订或制订 。
三 中试放大研究的基本方法
+
COOH
3(CH3)2SO4
NaOH 2
MeO
OMe
+
COOH
3CH3OSO2OH
188
212
X
25.0 2.0 100 % 89.2% 25.0
Y
24.0 100 % 83.1% 212 25.0 188
188 212 100 % 93.1% 25.0 2.0 24.0
物料量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反应消耗A组分的量 XA 100 % 投入反应A组分的量
3. 收率(产率)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的理 论产量之比值,也以百分率表示。
产物实际得量 Y 100 % 按某一主要原料计算的理论产量
产物收得量折算成原料量 Y 100 % 原料投入量
在中试放大阶段由于处理物料增加。因而有必要
考虑使反应与后处理的操作方法如何适应工业生 产的要求,特别是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要 从加料方法、物料分离和输送等方面考虑。为减 轻劳动强度,尽可能采取自动加料和管道输送。
6、 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监控
原辅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参数的测定 为解决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一般情况下,单元反应的方法和生产工艺路线应在实验室阶段就基本 选定。 在中试放大阶段,只是确定具体的工艺操作和条件以适应 工业生产。 但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难以克服的
三 中试放大研究的基本方法
+
COOH
3(CH3)2SO4
NaOH 2
MeO
OMe
+
COOH
3CH3OSO2OH
188
212
X
25.0 2.0 100 % 89.2% 25.0
Y
24.0 100 % 83.1% 212 25.0 188
188 212 100 % 93.1% 25.0 2.0 24.0
物料量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反应消耗A组分的量 XA 100 % 投入反应A组分的量
3. 收率(产率)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的理 论产量之比值,也以百分率表示。
产物实际得量 Y 100 % 按某一主要原料计算的理论产量
产物收得量折算成原料量 Y 100 % 原料投入量
在中试放大阶段由于处理物料增加。因而有必要
考虑使反应与后处理的操作方法如何适应工业生 产的要求,特别是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要 从加料方法、物料分离和输送等方面考虑。为减 轻劳动强度,尽可能采取自动加料和管道输送。
6、 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监控
原辅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参数的测定 为解决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一般情况下,单元反应的方法和生产工艺路线应在实验室阶段就基本 选定。 在中试放大阶段,只是确定具体的工艺操作和条件以适应 工业生产。 但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难以克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难 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 其工艺过程。
硝基苯电解还原生产对氨基苯酚,中试放大时存在铅 阳极的腐蚀问题,电解槽的定期拆洗等。
2、设备材质与形式的选择
开始中试放大时应考虑所需各种设备的材质和型 式,并考查是否合适,尤其应注意接触腐蚀性物 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 如:含水1%以下的二甲基亚砜对钢板腐蚀性很小, 含水量达到5%以上时,对钢板有强腐蚀作用。可 以用铝板作反应容器。
8)生产工艺过程 配料比;工艺操作;主要工艺条件及其说明; 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及其理化性质和反应终点控 制;后处理方法及收率等。 9)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能力(年,月);中间体、成品收率,分 步收率和产品总收率,收率计算方法;劳动生产 率及成本;原辅材料及中间体消耗定额。
10)技术安全与防火、防爆 必须注意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理化性质,逐个列 出预防原则和技术措施,注意事项。
4)设备一览表
岗位名称,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容积、性能),材质,电机容量等。
5)设备流程和设备检修 设备流程图是用设备示意图的形式来表示生产过 程中各设备的衔接关系。
6)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记叙各岗位中工序名称、操作时间。 7)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标准 按岗位名称、原料名称、分子式、分子量、规 格项目瞪列表。
主产物生成量折算成原 料量 100% 反应掉原料量
例:甲氧苄氨嘧啶生产中由没食子酸经甲基化反应 制备三甲氧苯甲酸工序,测得投料没食子酸 25.0kg,未反应的没食子酸2.0kg,生成三甲氧苯 甲酸24.0kg,求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OH HO OH OMe
+
COOH
3(CH3)2SO4
NaOH 2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 考查 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反应 大多是非均相反应,其反应 热效应较大。中试放大时必 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 注意研究搅拌器的型式,考 察搅拌速度对反应规律的影 响,特别是在固-液非均相 反应时,要选择合乎反应要 求的搅拌器型式和适宜的搅 拌速度。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实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能符合 中试放大要求。应该就其中的主要的影响因素, 如放热反应中的加料速度,反应罐的传热面积 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试 验研究,掌握它们在中试装置中的变化规律, 以得到更合适的反应条件。
二、中试放大的重要性
当化学制药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艺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比小 型试验规模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装 置中各部反应条件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 的问题。 新药开发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以供应临床试验和作为药品检验 及留样观察之用。根据该药品剂量大小,疗程长短,通常需要2-10kg 数量,这是一般实验室条件所难以完成的。 确定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反应不会因为小试、 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条件不同而又明显变化,但各步最佳工艺条件, 则随试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可能需要调整。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s
中试放大
物料平衡 生产工艺规程
1 3
2 3
第三节 生产工艺规程
一个药物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但其中必有一 种是在特定条件下最为合理、最为经济又最能保证产品重量 的。人们把这种生产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写成文件形式即为 生产工艺规程。
制定生产工艺规程,需要下列原始资料和包括的基本内容: 1)产品介绍: 叙述产品规格、药理作用等,包括:(1)名称(商品名、 化学名、英文名);(2)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 (3)性状(物化性质);(4)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鉴别方 法,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杂质检查方法和杂质最高限度检 验方法等);(5)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用途 (适应症、用法);(6)包装与贮存。
1351
(4)每天需投料的混酸:
y 63.02 1351(1 0.052 ) 2636 .4kg 106 .17 0.32
(5)反应消耗乙苯:1351×0.99=1337.5kg 剩余乙苯:1351-1337.5=13.5kg (6)反应消耗HNO3:
1351 63.02 y1 0.99 793 .9kg 106 .17
二、确定物料衡算的计算基准及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1、通常采用的物料衡算的基准有: ①以每批操作为基准,适用于间歇操作设备、标准或 定型设备的物料衡算,化学制药产品的生产间歇操作居 多。
②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衡 算。
③以每公斤产品为基准,每年设备正常开工生产的天数一般以330天计算,其 中余下的36天作为车间检修时间。
中试放大
物料平衡 生产工艺规程
1 3
2 3
第二节 物料平衡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 化,即物料平衡。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 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 程。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为质量守恒定律: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量-流出反应器的物料量-反应器中 的转化量=反应器中的积累量
实验室条件: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10×105Pa
分馏塔
中试放大条件: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常压
小试:芦丁:环氧乙烷:氢氧化钠 = 80 :100 :3.6 中试:芦丁:环氧乙烷:氢氧化钠 = 80 :50 :2.2
5.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的确定
在中试放大阶段由于处理物料增加,因而有 必要考虑使反应与后处理的操作方法如何适 应工业生产的要求,特别要注意缩短工序、 简化操作。
解:(1)每天应生产的对硝基乙苯的量为: 300× 1000/300=1000kg (2)每天需投料乙苯:
(纯乙苯) x=1351/0.95=1422kg(工业品)
106 .17 1000 x 1351kg 151 .17 0.52
(3)每天副产邻、间位硝基乙苯:
1351 151.17 x1 0.43 827.2kg(邻位) 106.17 1351 151.17 x2 0.04 76.9kg(间位) 106.17
11)主要设备的使用与安全注意事项 如:离心机使用时必须采用启动加料的方式;离 心泵严禁先闭出料门后停车。
12)成品、中间体、原料检验方法 13)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处理 14)附录(有关常数及计算公式等)
例:乙苯用混酸硝化,原料(工业用)乙苯的纯 度为95%,混酸中(HNO3 32% H2SO4 56%、 H2O 12%),HNO3过剩率(HNO3过剩量与理论 消耗量之比)为0.052,乙苯的转化率99%,转化 为对、邻、间位分别为52%、43%和4%,若年 产300吨对硝基乙苯,年工作日300天,试以一天 为基准作硝化反应的物料衡算。
2)化学反应过程
按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分工序写出主反应、副反应、辅助反应(如催化 剂的制备、副产物处理、回收套用等)及其反应原理。还要包括反应终点 的控制方法和快速化验方法。
3)生产工艺流程
以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为中心,用图解形式把冷却、加热、过滤、 蒸馏、提取分离、中和、精制等物理化学过程加以描述。
MeO
OMe
+
COOH
3CH3OSO2OH
188
212
X
25.0 2.0 100 % 89.2% 25.0
24.0
Y
188 212 100% 93.1% 25.0 2.0
24.0 100% 83.1% 212 25.0 188
车间总收率
四、物料计算的步骤 ①收集和计算所必需的基本数据。 ②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根据给定 条件画出流程简图。 ③选择物料计算的基准。 ④进行物料衡算 ⑤列出物料平衡表 输入与输出的物料平衡表 三废排量表 计算原辅材料消耗定额(kg)
剩余HNO3:843.7-793.9=49.8kg (7)反应生成的H2O:
y2 1351 18.02 0.99 227 kg 106 .17
最后将物料衡算列成表格:
作业题: 作生产1000Kg氯化苯的物料衡算。液态产品的组 成(质量%)为苯65.0,氯化苯35.0,二氯苯2.5, 三氯苯3.5。原料苯的纯度为97.5%,工业用氯气 的纯度为98%,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有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s
中试放大
物料平衡 生产工艺规程
1 3
2 3
第一节 中试放大
一、中试放大的目的 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 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 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 量和消耗等。
XA 反应消耗A组分的量 100% 投入反应A组分的量
收率(产率)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的理论 产量之比值,也以百分率表示。
Y 产物实际得量 100% 按某一主要原料计算的 理论产量
产物收得量折算成原料 量 Y 100% 原料投入量
选择性 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比率。
+
CH3OSO3Na + H2O
中试放大:PTC反应
6.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1)原辅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参数的 测定。 如:DMF与强氧化剂以一定比例混合时易引起 爆炸。 2)原辅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定。 如:磺胺异嘧啶中间体4-氨基-2,6-二甲基嘧 啶: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s
工艺技术尚未成熟或腐蚀性大的车间一般采用300天或更 少一些时间计算。
连续操作设备按每年8000~7000h为设计计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