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剂化学要点概况

合集下载

助剂化学

助剂化学

1、所谓助剂是指材料或制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应用过程中用以改善加工条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能,赋予产品特殊功能的辅助性物质。

2、结晶产生的条件:1、构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简单没有大的取代侧基,容易形成规整排列2、分子间存在由极性基团提供的分子间作用力3、增塑剂多为酯类物质的原因1、酯类物质具有中等强度极性的物质,且非极性基因部分能提供大的空间位阻2、不易挥发,沸点较高3、结构简单,性能稳定4、不易形成氢键4、增塑效率:赋予树脂或被塑化物一定柔性的增塑剂的浓度5、增塑剂的选用:1、与树脂的相容性好2、塑化效率高3、挥发性低、沸点较高4、低温柔韧性好5、耐热、耐光稳定6、无色无味无臭无毒7、难以被油、油脂、水、肥皂水等抽提8、迁移性小9、具有不燃性10、电绝缘性质11、耐污染性12、耐霉菌性好13、制成助剂时稳定性好6、选用增塑剂的取得的效果1、降低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熔融黏度,使之易加工2、降低聚合物软化温度,在使用范围内使聚合物具有柔韧性,同时赋予其弹性和黏性等多种性能7、作为催干剂中的脂肪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形成的有机酸的金属皂在连接料和有机溶剂中有很好的溶解性。

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3、贮存稳定、不易氧化或分解4、色浅、色味小、杂质少5、来源广、价格低廉8、催化剂的添加顺序1、先添加对原料的分散及树脂中的游离酸起中和作用的Ca/Zn/Pb等辅助催化剂2、待搅拌均匀后,加入主催化剂。

原因:1、减少主催化剂因吸附或反应而造成的损失2、防止表干里不干,实现均匀干燥9、硼系阻燃剂的阻燃作用:10、偶联剂定义:改善颜填料和聚合物之间界面特性的一类物质11、钛酸酯偶联剂的作用六大功能部位的作用效果1、与填料的羟基发生化学偶联,形成无机单分子层2、能发生各种类型酯交换反应的功能区,使钛酸酯聚合物填料发生交联3、粘合基团4、钛酸酯中的长碳链部分,保证与聚合物形成较好的缠结作用和可混溶性5、钛酸酯进行交联的官能团6、整个钛酸酯的官能度,由他的多少来控制交联密度12、钛酸酯偶联剂的使用原则:1、加入钛酸酯偶联剂的体系中。

染料助剂知识点总结

染料助剂知识点总结

染料助剂知识点总结一、染料助剂的种类1. 分散剂分散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保持分散状态,防止染料在浴液中聚集成团而导致染色不均匀的现象。

它可以使染料分散在水中,并与织物表面形成胶束,有效地降低染料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强染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2. 螯合剂螯合剂是一类能够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环结构的化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子可以与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配合物,从而改善染料的亲和力和染色效果。

螯合剂能够遮盖织物表面的金属离子,减少金属离子与染料的相互作用,减小金属离子对染料的影响,增加染料对织物的吸附,提高染色效果。

3. 离子控制剂离子控制剂是一种可以调节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化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离子控制剂能够阻止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减小染料对织物的静电吸引力,增加染料对织物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染色效果。

4. pH 调节剂pH 调节剂是一种可以调节染料浴液 pH 值的化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织物表面pH值的不同会影响染料对织物的亲和力,因此添加适量的pH 调节剂能够改善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的电荷平衡,提高染色效果。

5. 渗透剂渗透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染料对织物的渗透性能的化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渗透剂能够降低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的表面张力,增加染料分子在织物纤维之间的渗透能力,提高染色速度和效果。

6. 助剂组合染料助剂通常是复合使用的,在染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染料助剂可以相互配合,发挥协同效果,提高染色效果和效率。

二、染料助剂的作用1. 改善染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分散剂能够使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保持分散状态,防止染料在浴液中聚集成团而导致染色不均匀的现象。

2. 提高染料的亲和力螯合剂能够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配合物,从而改善染料的亲和力和染色效果。

3. 减小金属离子对染料的影响螯合剂能够遮盖织物表面的金属离子,减少金属离子与染料的相互作用,减小金属离子对染料的影响。

聚硅氧烷助剂

聚硅氧烷助剂

聚硅氧烷助剂
聚硅氧烷助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多种应用领域。

以下是关于聚硅氧烷助剂的一些介绍:
1. 聚硅氧烷助剂的化学性质:聚硅氧烷助剂是一种由硅、氧和碳原子组成的有机聚合物。

这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

2. 聚硅氧烷助剂的应用领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聚硅氧烷助剂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

例如,在塑料加工中,它可以作为脱模剂、润滑剂和抗刮剂;在化妆品中,它可以作为柔润剂和保湿剂;在涂料中,它可以作为防粘剂和防滑剂。

3. 聚硅氧烷助剂的生产工艺:聚硅氧烷助剂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化学反应步骤。

一般来说,生产工艺包括硅烷醇的合成、水解、聚合和后处理等步骤。

4. 聚硅氧烷助剂的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聚硅氧烷助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

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产品开发的不断涌现,聚硅氧烷助剂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之,聚硅氧烷助剂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聚硅氧烷助剂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

油田化学助剂宣传册

油田化学助剂宣传册

油田化学助剂宣传册(实用版)目录1.油田化学助剂的概述2.油田化学助剂的分类与功能3.油田化学助剂的应用4.油田化学助剂的优势与前景正文一、油田化学助剂的概述油田化学助剂是一种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使用的特殊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和提高石油产量。

油田化学助剂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满足各种油田的开发需求。

二、油田化学助剂的分类与功能1.分类油田化学助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钻井助剂:包括钻井液用化学助剂、钻井液处理剂等。

(2)固井助剂:包括固井液用化学助剂、固井液处理剂等。

(3)采油助剂:包括采油液用化学助剂、采油液处理剂等。

(4)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助剂:包括提高采收率助剂、改善油层渗透性助剂等。

2.功能油田化学助剂具有以下功能:(1)钻井液性能调节:通过使用钻井液用化学助剂,可以改善钻井液的性能,保证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

(2)保护油层:使用固井液用化学助剂,可以有效保护油层,防止油层污染和堵塞。

(3)提高采收率:采油助剂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延长油田的开发周期。

(4)改善油层渗透性:通过使用改善油层渗透性助剂,可以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增加石油产量。

三、油田化学助剂的应用油田化学助剂在我国各大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

通过使用油田化学助剂,大大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果和石油产量。

四、油田化学助剂的优势与前景1.优势油田化学助剂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石油产量:使用油田化学助剂可以有效提高油田的产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降低开发成本:油田化学助剂可以降低油田的开发成本,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

(3)环保:油田化学助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污染。

2.前景随着我国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对油田化学助剂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推荐完整)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推荐完整)
第一章 绪论
1.1 助剂的概念及应用
概括地讲助剂是指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辅助原料,又称配合剂、 添加剂、改性剂或改质剂;广义地讲,助剂是泛指某些材料和产品在生 产和加工过程中为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而加入的辅助物质;狭义 地讲助剂是指那些为改善某些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最终产品的性能而分散 在材料中,对材料结构无明显影响的少量化学物质。
(常用于粘合剂中的一种助剂)利用含有反应基团的偶联剂与被粘物固 体表面形成化学键来实现。偶联剂有若干种类型,以硅烷及其衍生物为 主,从偶联剂的化学结构分析,其通式RS:X3 中均含有两类反应基团, 其中R为有机官能团,常与粘合剂分子发生化学结合;X为易水解成硅醇 的官能团,它可与被粘物表面的氧化物或羟基反应生成化学键,这样就 有效地改善了界面层的粘接强度和对水解的稳定性。
(2)、交联剂
使线型高分子转变成体型(三维网状结构)高分子的作用谓之 “交联”,能引起交联的物质叫交联剂。(如线型酚醛树脂交联成体型 酚醛树脂的六次甲基四胺、甲醛为交联剂)。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为交联 剂的一种,常用的固化剂是胺类、有机酸酐类等;橡胶的交联剂叫硫化 剂,使用最多和最广泛的硫化剂硫磺。
(3)、偶联剂 是在无机材料或填料与有机合成材料之间起偶联作用的一种物质,
分子高聚物的;有无机的,也有有机的。因此选用助剂时,一定要有 针对性,否则 事倍功半。
助剂种类繁多,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类型。
1、按应用对象分类
(1)、高分子材料助剂
塑料用助剂:如增塑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 发泡剂等。 橡胶用助剂:如硫化剂、防老剂、填充剂等。 纤维用助剂: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
电性能、热性能、耐候性、毒性等都有一定要求。如浅色制品不能用易 污染助剂,毒性助剂不用于食品、药物包装材料、水管、医疗器械、玩 具、塑料和橡胶制品上及 纺织制品上。

助剂化学课件一助剂化学绪论

助剂化学课件一助剂化学绪论

发泡剂、固化剂、硫化剂
促进剂、油剂等
本课所讨论的助剂基本上框定在加工助剂方面。
助剂在合成材料工业中的地位
助剂是精细化工领域的一大类产品,它的应用遍及 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工业味精”。
助剂在聚合物配方中微不足道,但对产品性能的改善 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没有助剂的配合,就没有塑料、橡胶工业的发展。 今琳琅满目的塑料、橡胶制品无一不体现着助剂的功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功能塑料
实用聚合物的组成 树脂 抗氧剂 热稳定剂 增塑剂 阻燃剂 光稳定剂 其他助剂
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
助剂的作用:改善成型工艺性能; 改善制品的使用性能或降低成本。
1.3.2 塑料产品的组成
树 脂 ( 主 要 成 份 ) 塑 料 通 常 由
添 加 剂 : 填 料 、 增 塑 剂 、 稳 定 剂 、 润 滑 剂 、 色 料 等
4)稳定剂: 提高塑料对热、光、氧等的稳定性,延长 使用寿命。常用热稳定剂有硬酯酸盐、 环氧化合物和铅的化合物等。光稳定剂有 炭黑、氧化锌等遮光剂。
5)增色剂: 赋予塑料制品各种色彩。 常用的着色剂是一些有机染料和无机颜料。 有时也采用能产生荧光或磷光的颜料
6)润滑剂: 提高塑料在加工成形过程中的流动性和脱模 能力,同时可使制品光亮美观。 常用润滑剂有硬酯酸、盐类等。
产品性能
狭义: 是指那些为改善某些材料的加工性 能和最终产品的性能,而分散在材料中对材料 的结构无明显影响的少量化学物质。
广义上分为 合成用助剂 合成反应中加入的助剂
包括: 催化剂、引发剂、溶剂、
分散剂、乳化剂、阻聚剂
调节剂、终止剂等
加工用助剂 在加工过程中所添加的助剂
包括: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

第九章 助剂10讲解

第九章  助剂10讲解

第一节 增塑剂
(1)定义:添加到聚合物中,能够增加其 塑性、改善成型时的流动性、赋予制品柔 韧性的物质。
稳定 高沸点 低挥发性 一定相容性
(2)增塑剂的增速作用
软化温度、熔融温度和玻璃化温度均降低;
熔体粘度减小, 流动性增加, 易于成型加工;
增塑剂 作用
耐寒性、柔韧性、 抗冲击强度和伸长 率会提高。
助剂的类型
改性功能
抗氧剂、热稳定剂、
稳定化
光稳定剂、防霉剂等
润滑剂、增塑剂、热稳定剂、 改善加工性能
脱模剂等
增强剂、填充剂、偶联剂、抗冲击 改善机械性能
改性剂、交联剂等
增塑剂、发泡剂等
柔软化、轻量化
增塑剂、防雾化剂、着色剂等 改善表面性能和外观
阻燃剂等
难燃化
助剂在合成材料中的作用
• 聚丙烯是一种极易老化的合成树脂,纯聚丙烯薄 片在150℃下只需0.5h就脆化,毫无使用价值。 但如果在树脂中添加了适量的抗氧剂和稳定剂 后,在同一温度下就可经受2000h的老化考验。 这样,就可使聚丙烯成为十分宝贵的通用塑料。
增塑剂
加聚合增 制物物塑 品分分剂 的子子分 柔间间子 顺距的的 性离范渗 。增德入
大华, ,力降 借,低 以使了 增高聚
+ - + -+-
+-
- +- + - +
DOP对PVC增塑模式
塑化效率
• 增塑剂的塑化效率可以表示为树脂达到某一柔软 程度所需该增塑剂的量。
• 达到同一柔软程度时所需要添加的增塑剂量越少, 该增塑剂塑化效率越高;反之,所需增塑剂量越 多,增塑剂塑化效率越低。
• 用途:DOA的耐寒性和塑化效率优于 DOP,它可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柔软性, 并具有一定的光热稳定性和耐水性。 DOA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DOA 多作为主增塑剂用于耐寒的农业用薄膜、 电线、薄板、人造革、户外用水管和冷 冻食品的包装薄膜。

助剂 自己整理

助剂 自己整理

自己整理的。

1、染整助剂应用的基础要求有哪些?舒适性、防护性、简便性、大众性、持久性、环保性2、按照纺织品染整加工工艺流程,染化助剂通常可以分成那_四大类。

前处理助剂、染色助剂、印花助剂、整理助剂3、常见的退浆方法还有哪些。

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酶退浆、热水退浆4、波美度的含义测量液体密度时采用的单位。

5、PVA、 PA、PU分别指的是那类物质。

PVA:聚乙烯醇PA:聚丙烯酸酯PU :聚氨基甲酸酯6、双氧水漂白时,织物表面产生破洞的原因。

织物表面有铁锈铁屑,对双氧水进行强烈分解7、生物酶的杀灭(也就是灭活)的方法。

温度上升到85度以上、处理液的pH在8.5以上、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重金属离子、处于强酸条件下8、匀染剂作用原理主要尽可能使染料均匀上染,首先通过缓染,其次通过移染(1)缓染降低染料上染纤维的速度,增加染料与染液的溶解性和亲和力,降低染料和纤维的亲和力(2)移染是通过在染色过程中纤维表面的局部区域所吸附的染料量可能会大于其他区域,在匀染剂带动下移动染料,达到均匀上浆9、专用剥色剂基本性能的检测方式。

检测助剂的移染性和织物表面深色的变化。

除保险粉以外10、印花糊料的分类。

天然糊料、化学糊料、复合糊料11、通常情况下,纺织品阻燃整理通过什么方法来有效抑制纺织品燃烧。

吸收热量、阻隔氧气、参与反应12、白度仪测试白度过程中,需要经过哪些操作?预热、调零、校正、拆不样13、常用的氧漂稳定剂分类。

化学组成:含硅类、非硅类功能机理:吸附型、螯合类14、匀染剂是通过什么来实现匀染的目的。

移染、缓染15、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哪些是提高染色牢度的方法。

加强水洗、加强固色16、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染色疵点,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去除和减轻。

剥色回修17、印花糊料的基本作用是?增稠、稳定、载体、黏着作用18、棉织物树脂整理的主要机理。

覆盖说: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弹性薄膜沉淀说:进入纤维内部无定形区形成网状沉淀物交联说:生成键能高的共价键交联,减少外力作用下变形19、高分子聚合物类柔软剂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剂化学要点概括
增塑剂
1.增塑剂概念:是一中加入到高分子聚合物中能增强其可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
2.相容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时,不产生相斥分离现象的能力。

添加剂分子在聚合物母体中,以分子级相混溶的性质
3.塑化效率:使树脂达某一柔软程度的增塑剂用量,常用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摸量降低来表示
4.耐久性:是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环境双重因素长期破坏作用的能力包含耐寒性、耐污染性耐老化、耐挥发、耐抽出、耐迁、耐抗菌性等
5.增塑剂的增塑机理:(微观)---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

其作用形式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结晶力
6.增塑剂对高分子的作用:a.增加高聚物的柔韧性;b.增加高聚物的断裂伸长率;c.降低高聚物的成型加工温度;d.改善高聚物的成型加工特性;e.改善高聚物的冲击性能;f .改善高聚物的低温柔曲性g.降低高聚物的表面硬度
抗氧剂
1.自动氧化反应:指室温--150摄氏度范围内材料或物质按照链式自由基机理发生的具有自动催化特征的氧化反应反应场所:
2.抗氧化剂分类:按机理--链终止型和预防型按结构--酚类、胺类、含N含S及有机金属盐类按对象--食品纤维等
热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塑料加工助剂中重要类别之一主要用于PVC树脂加工中可以增加材料热稳定性分类:有机锡稳定剂+铅稳定剂+金属皂类热稳定剂+液体复合热稳定剂+其他
聚合物热降解几种形式:加热时侧基消除+无规降解+拉锁降解(解聚)
光稳定剂
1.紫外线吸收剂概念:一类能强烈地选择性吸收高能量的紫外光(290-400nm)并进行能量转换,再以热能或无害的低能辐射的形式将能量释放或消耗的物质。

2. 光稳定剂种类:二苯甲酮类+水杨酸酯类+苯并三唑类
3.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三种工业制法及其优缺点(各自反应方程式):
a.苯甲酰氯法BOC:优缺点--产品色泽好、原料成本低、收率低
b.苯甲酸法:优缺点--产品质量好、收率高
c.三氯甲苯法:优缺点--产品色泽价差、较深、成本低
阻燃剂
1.阻燃机理(详):a.保护膜机理b.不熔性气体机理c.冷却机理d.终止连锁反应机理e.协同作用机理
2.分类:(按化学结构)有机卤化物+有机磷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反应型阻燃剂
代表实例:a.有机卤化物—如氯化石蜡、四溴双酚A
b.有机磷系阻燃剂—如磷酸酯类、含卤磷酸酯、膦酸酯和卤化磷
c.无机阻燃剂—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三氧化二锑、FB、硼酸及其盐类等
d.反应型阻燃剂--卤代酸酐、氯桥酸酐及氯桥酸、血溴双酚A及其衍生物、含磷多元醇
润滑剂
1.概念:为改善塑料等聚合物在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和脱模性从而提高制品加工新能和表观性能的助剂
2.作用机理:1.内润滑剂机理即塑化机理对∇Tg影响较小而Plasticiszer改变较大 2.外润滑机理:界面润滑机理--内部的RHJ的∇条件下迁移到材料表面并做定性排列涂布隔离机理----脱模剂非极性端在内类似于降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
(分类:烃类+脂肪酰胺类+脂肪酸酯类+硅油类+有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了解
食品添加剂
1..安全性:按安全性评价-分A B C三类
A(A1 、A2)安全性已知B(B1、B2) 毒理不详C(C1 、C2)不安全
3.评价标准:
毒理学评价的评价程序:
a.急性中毒实验:将食品添加剂在不同剂量水平一次或多次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其中中毒情况测定LD50也就是半致死量或致死中量
b.蓄积毒性试验和致突变实验:20天之内当蓄积系数小于3时则进行致突变实验
c.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实验和繁殖实验以测定ADI值为标准ADI-指于既定的动物实验毒性期间和条件7对动物某项毒理学指示不显示交叉的最大剂量
d.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实验时间为2年所的重要结果就是MNL ADI—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指人类每日摄入该物质直至终生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摄入量mg/kg来表示
e.一般公认安全:(GRAS)GRS物质至少满足下述条件之一
1).某些食品中存在2).在人体极易代谢3).其化学结构与某一已知安全物质极为相似4).在极大地理范围内已证实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4.食品发生腐败的几大原因:a.细菌繁殖造成的食品腐败b.霉菌代谢导致的食品霉变c.酵母菌分泌的氧化还原酶促使食品发酵而变质5.食品发酵的几种类型;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乳酸发酵和铬酸发酵
6.食品防腐剂(代表性品种):酸性防腐剂—如山梨酸、丙酸及其盐类酯型防腐剂—如尼泊金酯防腐剂、没食子酸无机盐防腐剂—如含S的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生物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等
7.(食品)抗氧剂(代表性品种):按溶解性分水溶性和油溶性按来源分天然和合成
油溶性合成抗氧剂—如PG(没食子酸丙酯)、BHT(二丁基羟基甲苯)水溶性合成抗氧剂—如L-抗坏血酸(维C)及其纳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
调味剂
甜味剂(代表性品种)--如糖精钠、甜蜜素、甜味素、安赛蜜、三氯蔗糖
酸味剂(代表性品种)--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醋酸、乳酸及磷酸等
鲜味剂(代表性品种)--谷氨酸钠、核苷酸类、动物蛋白水仙物、植物蛋白水仙物、酵母精等
增稠剂
1.概念:又称糊料是一类能够提高液态食品或食品溶液并改变其性能保持体系相对稳定性的食品添加剂
2.作用实质:a.增稠剂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如-OH –COOH –NH2等可与水发生水化作用 b.增稠剂分子质点大小
一般在1-100nm之间,属胶体,质点经水化后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水中。

另一类是亲水性高分子胶体物质,从海藻多糖中提取。

3.在食品中的应用:a.增稠作用b.胶凝作用c.稳定作用d.保水作用
e.其他作用
乳化剂
1.概念: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物质,可显著降低表面张力,使水、油形成的乳浊液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一类助剂(又称表面活性剂)
2.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相对量)
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亲油性越弱
色素香精
1.概念:色素—使食品着色以及改善食品色泽的添加剂
香精—由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加以适量稀释剂、助剂经调和而成的复杂混合物
2.代表品种:色素—如四氢吡咯衍生物(胆素)、异戊二烯衍生物、多酚类衍生物、酮类衍生物、醌类衍生物(叶绿素铜钠盐酱色等)、人工合成色素如苋菜红(鸡冠花红)
香精—按香型分花香型如单花香和复合花香、水果香型如食品、非花香型如化妆品;按剂型分如水质香精、
乳化香精、耐热香精、乳化香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