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
一、课题:《天上的街市》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3)了解课文中的文字知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
(2)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2、了解课文中的文字知识;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3、了解课文中的文字知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ew)
1. 让学生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2. 师生对话,让学生复习本课所学的相关知识点。

(二)新课内容介绍(Presentation)
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师出示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 教师结合示范,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并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想象的世界;2、根据背景,能在理解诗歌语句的基础上说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1、初始目标,直接导入。

2、介绍作者郭沫若3、有感情的诵读指导:你能读准每一个字音么?你认为读每一句诗时应怎么断句?那个字或者此应当特别强调(重音)?全诗应用何种语调读最好?4、再次诵读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

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想象的世界,可做合理性的补充和发挥,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个性添入进去。

然后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作者运用了“联想”“想象”的写作手法,你能从文中找到具体的例子读读吗?6、这首诗本出于想象,而作者却斩钉截铁的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加以肯定,为什么呢?答案: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

(课堂上这个环节学生回答的很干脆,似乎是答案就在眼前了一般)作业:根据文中所学习的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做研讨与练习第二大题。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比较好的地方是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情景,学生说到了“天上有了繁华的街市,还有牛郎织女可以自由自在的来往,在街市里游玩。

”在这个时候,我导入了本诗的背景知识:“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

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我这样问:“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再来说说作者是想通过街市的繁华,牛郎织女的自由抒发自己什么样的情感?这个时候,学生很自然的就谈到了街市的繁华说明希望生活富足,牛郎织女的“闲游”“骑着牛儿来往”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幸福、美满、快乐、喜悦、高兴、舒适、美好……的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第1篇】20 天上的街市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基调。

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3.体验人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导入新课我们在夏夜乘凉的时候遥望满天星斗,星空总让我们感觉无比广阔和神秘,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流传过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我们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大家一定想知道,牛郎织女正在天上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们跟着现代诗人郭沫若一起来遨游天上的街市。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资料助读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卓越的政治活动家。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

在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后,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天上的街市》选自他的代表诗集《星空》。

新诗是在五四前后,随着新文化运动发展、白话文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文体,与旧体诗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1)采用白话;(2)形式自由。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当时的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五四”运动刚刚过去,革命处于低潮,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时候诗人写下这首诗,想象了天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环境,为的是表达他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

2.整体感知理清《天上的街市》思路。

第1节:从地上写到天上,再从天上写到地上。

第2节:写天上的街市。

第3-4节:写牛郎织女自由美满的生活。

二、合作交流重点深研《天上的街市》1.作者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美丽、繁华富庶、商品琳琅满目。

2.诗人是怎样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的?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什么不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

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夜空中璀璨的星群,将其比喻为天上繁荣的街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生僻字和词语,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

但部分学生在词汇量和阅读理解方面仍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僻字和重点词语;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和重点词语的认读与理解;2.课文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3.培养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诗歌相联系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探究生僻字和重点词语的含义;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互动性;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资料;3.生僻字和重点词语的注释;4.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氛围,引出课文《天上的街市》。

2.呈现(10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僻字和重点词语,并对课文进行简要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僻字和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结合讨论成果,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单元导语]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多姿多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燃起了人们的爱美心灵的火炬,吸引了人们寻觅美、赞赏美的双眸,故而众多的文人骚客举笔挥毫、引吭高歌,留下了数不清的千古绝唱。

[单元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语感。

2、鉴赏性地研讨精彩段落,品味出作品的真味。

可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诗句,细细揣摩,看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如此优美动人的。

3、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诗句和段落,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的特点。

[单元说明]教材第一单元主题为《四季美景》,配套主题丛书(一)题目是《四季如歌》,总之内容都是有关四季的。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

[单元教学主题及课时安排]主题一:《听春声寻美踪》(二课时)学习内容:教材中《春》、语文主题丛书(一)《春之声》、《山雀子噪醒的江南》。

主题二:《万水千山总关情》 (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中《济南的冬天》、语文主题丛书(一)《济南的秋天》、《春天,复活的季节》主题三:《品雨韵悟雨情》 (一课时)学习内容:教材中《雨的四季》、课外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梁遇春的《春雨》和戴望舒的《雨巷》主题四:《绘壮美之景抒高远之志》 (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中《观沧海》、课外《龟虽寿》、《沁园春﹒雪》主题五:《明月千里寄我情》(一课时)学习内容:教材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外《巴陵送李十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峨眉山月歌》、《夜泊牛渚怀古》。

主题六:《愁情在春光中苏醒》(一课时)学习内容:教材中《次北固山下》、语文主题丛书(一)《临安春雨初霁》、课外《武陵春》主题七:秋日思乡点点愁(一课时)学习内容:教材中《天净沙﹒秋思》、课外《月夜忆舍弟》、《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高中语文教案:《天上的街市》(含评课)

高中语文教案:《天上的街市》(含评课)

案例展示二【案例信息】案例名称:《天上的街市》授课教师:叶地凤(北京市陈经伦中学珠江帝景分校,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教学导读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天上的街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

作者以种种奇思妙想,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

二、教学背景分析《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 1 )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诗句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 2 )虽然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却又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对此传说进行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诠释,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为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尤其注重朗读。

因此我将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并采用多种诵读形式。

启发式教学:教学诗歌,要以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使从精炼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

本诗为新诗,新诗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形象鲜明,意境深邃。

其语言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1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① 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结:跟着郭沫若,我们领略了别样的星空风光图,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骑着牛儿的牛郎织女、似流星的灯笼,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 读出自己。

pp:找出你最喜爱或感触最深的画面,大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1、第一幅画:朗读方式:对读。

关键词:明、无数、点、亮、现。

知识点:联想的特点。

2、第二幅画:朗读方式:齐读。

关键词:缥缈、美丽、没有、珍奇。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3、第三幅画:朗读方式:想象读。

(语气:亲切;情感:对幸福的向往之情。

)关键词:浅浅、不甚、来往。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4、第四幅画:朗读方式:再创造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理解作者通过诗歌传达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意境,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1. 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1. 联想和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理解与应用。

2. 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的音频、相关图片等。

2. 黑板或白板,用于书写关键词和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星空的美丽与神秘。

2.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么美的星空,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有没有想过星空里也可能有街市,有人们的生活呢?3. 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创作的一首充满想象力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二、新课讲解1. 教师介绍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环境。

2. 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尝试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4. 分段讲解诗歌内容,重点讲解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部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创作出如此美妙的诗歌。

5. 讲解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三、课堂练习1. 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朗读效果,提高朗读水平。

2. 小组讨论:诗歌中哪些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3.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内容,并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强调联想和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多阅读诗歌,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

2. 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星空或自然景色的诗歌,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新诗的音律美、绘画美、情感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掌握美诗美读的技巧,培养美读现代诗歌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培养联想、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
(1)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渴望摆脱封建束缚、追求光明的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明白今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人人都应自觉爱护我们生活的家园,保护环境,美化生活。

(2)坚信理想的世界定会来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3、过程和方法目标
按照“读--想--析--练”的思路进行教学。

通过朗读来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诗歌写作的技巧,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导入:
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回有许多遐思幽想。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放飞你的思绪,展开联想。

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知道吗?曾经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看到这静谧的夜空时,也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只不过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结局是悲惨的、痛苦的,而诗人心中的牛郎织女则自由而幸福地生活在天上美丽的街市中。

现在我们借郭沫若老先生的诗作一起去游历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

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诗人郭沫若。

2、介绍写作背景(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文史不分家。

在观看图片之后,适时地介绍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作诗时的感想以及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简介作者、作品(幻灯片)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

通过简介,了解作者的写作道路、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以更好地学习作者、作品。

(1)了解写作背景,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2)掌握诗的朗读技巧,朗读并培养语感。

(3)认识联想和想象,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分析、解读全诗:
(一)、诗人眼前所见之物: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同学来说说:
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出示联想的定义:联想:这由某人或某物而引起与之相关联的人或物的思维,就叫联想
联想时抓相似点
(二)、诗人想象的事物: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等:
出示想象定义:这种在头脑中对已知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就叫想象
(三)分析:诗中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
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

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

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屏幕随即打出问题的关键字,即板书。

设计意图: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这些问题的提出,将学生带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通过想象在脑海中构建出天上的街市的具体形象,在意念中创造出一个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的世界。

(四)诗人极尽想象描绘这些景物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
展示交流,归纳小结:“定然”“定”都表示肯定的语气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星空》
联想:街灯(明)→(闪)明星:
光明
: :明星(现)→(点)街灯:
自由
想象:街市(美丽)→物品(珍奇):
幸福
:天河(浅浅)→牛郎织女(来往):
美好
: :流星(灯笼)→牛郎织女(闲游):
八、再读课文(配音乐)
要求:读出情感美:齐读2:、:3、4节,找出诗人的想象中天上有什么人在做什么事?
讨论交流: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自由地过天河,天街闲游
九、合作探讨:1、议:聪明的你们,能够想象得出,牛郎织女还会做些什么呢?
小组各抒己见
示例:
牛郎织女正在天街闲游的时候,忽然下起了小雨,他们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在桂花树下躲雨,嫦娥姐姐会用桂花来款待他们呢!
看图片,再分组议一议: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与诗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本质区别在哪里?
小结: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只能够(:七夕相会:)
诗中的牛郎织女却能够(:自由来往:)
2、进一步探讨:诗人为何在诗中对民间传说进行如此大的改动呢?
播放背景音乐(牛郎织女的两种生活)
出示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资料:本诗写于1921年,中国当时军阀混战,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他理想的生活,于是把希望的目光移向浩瀚的宇宙,借助奔腾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表达他对人压迫人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追问)背景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象,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展示)因为那时候的诗人希望大家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美好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