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_《熟悉而陌生的力》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4.用绳子从井中提一桶水,提绳子时手受到一个向 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
是( )
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不同大小的力、不同方向的力、 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不同作用点的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果都不一样。
不同位置推门效果一样吗
结论:物理学中把力的大 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 的三要素
4.图甲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 意图。
5.如图所示,是一只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 画( ) A.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2.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李同学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 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重力

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和练习ppt课件

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和练习ppt课件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 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 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 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 的加速度越小。
牛顿第三定律
1 2
总结词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01
02
03
摩擦力定义
两个接触面间阻碍相对运 动的力。
摩擦力种类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条件
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 势。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求两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力的分解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 生的力》复习和练习ppt 课件
• 复习:熟悉而陌生的力 • 力的分类与性质 • 力的平衡与牛顿运动定律 • 练习题与答案
01
复习:熟悉而陌生的力
力的概念
总结词
理解力的基本定义
详细描述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有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03
力的平衡与牛顿运动定律
力的平衡
总结词
理解力的平衡概念,掌握平衡状 态下的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概念
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 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则称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 态。
受力分析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找出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并判断这些力是否满足平衡条件。

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和练习ppt课件

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和练习ppt课件

弹簧测力 计示数 F/N
/ / /
5、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同一水平桌 面上对一块各个侧面光滑程度相同的木块进行了三 次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 F3,它们之间的数量是F1_=__F2_>__F3(选填“<”、 “>”或“=”),其中, (a)、(b)两图说明__滑_动__摩__擦_力__跟_接__触_面__积_大__小_无__关__。__ (a)、(c)两图说明__滚__动_摩__擦_力__比_滑__动_摩__擦_力__小_______。
12、足球是一个对抗性很强的运动 项目,如图(a)是守门员一下子抱住 飞来的球。这张图说明力是_改_变__物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图(b),用力 把直的钢卷尺弯成弧状,这说明力 可以使物体发生__形__变_。
1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 程中要用到_控__制__变_量_____的方法。在下列几个探究 实例中,运用同样研究方法的是 (3) (选填序号)。
6、如图3所示,暴雨狂风来临前, 狂风把树枝吹得摇摆,这是风力使树 枝发生了_形_变___;狂风把落叶吹得漫 天飞舞,这是风力使落叶的_运__动_状__态 发生了改变。(选填“运动状态”或 “形变”)
图3

7、质量为6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20N 的水平推力刚能使木箱匀速前进,那么用200N的 水平推箱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1_2_0______N。 8、如图4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 插入米中,然后手提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 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 与米的总质量是0.6kg,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 力是6___N;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摩__擦__力_____ 力的作用。

[精练精析]中考复习: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上海科技版)

[精练精析]中考复习: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上海科技版)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一:力及其描述1、(2010·莆田中考) 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答案:A2、(2010·泰州中考)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答案:C3、(2007·嘉兴中考)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感知力的存在。

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答案:D4、(2010·兰州中考)如图所示,人站在跳板上,人对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答案:使跳板发生形变5、(2009·上海中考)在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a)(b)答案:(a)(b)6、(2009·北京中考)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

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

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要求只利用图.....,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20..所示的装置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答案: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

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记为h2;h2小于h1.7、(2010·泉州中考)如图所示,请画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知识点二:重力和弹力1、(2010·广州中考)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解析:选C.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受到重力,力有两个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抛出去的小球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2、(2009·芜湖中考)北京奥运会上,许多比赛项目涉及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地面的压力与不举杠铃时相比变小了B.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是由于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C.游泳时用手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析:选A。

沪科版《第六章_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

沪科版《第六章_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

g=10N/kg
m2=65kg
解:G=mg=325kg×10N/kg=3250N =5
答:石智勇所举起这些质量相当于重力是3250N, 他相当于举起5位中学生 8
课堂练习
填空题
形状 1、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 发生改变,也可以使 运动状态 物体的___________ 发生改变。 风 ,受力物体是 草 。 2、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_____
形变
,即使物体的形状、体积发生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将载有条形磁体的小车释放后, 小车将如何运动?
思考:
穿着旱冰鞋站在 墙边用力推墙,会 发生什么现象?
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 也在推他, 他自己也后退.
练一练

质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用悬挂法找 到它的重心。
提高稳度的诀窍
降低重心
提高稳度的诀窍
(c)下大上小的茶壶 (a)起重汽车放下支腿扩大支面 (b)台灯有个大底座
增大支面
2、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
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撑杆运动员在 撑杆跳起,撑 杆有什么变化? 是否有力产生?
小孩坐在木板 上,木板有什 么变化?是否 有力产生?
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1)定义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方向:跟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3)常见弹力:压力、拉力、支持力等。
弹簧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 ①构造:主要由弹簧、 指针和刻度盘组成。

2013年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沪科版

2013年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沪科版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典例精析把方向
[答案] (1)乙 因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块的匀速运 动,不容易。乙方案,只需要拉动木板运动就行,不需要保 持匀速运动。 (2)乙 因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块的匀速运动中读 数,不容易读得准确。乙方案中,弹簧秤是静止的,读数容 易读得准确。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典例精析把方向
(1)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 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 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试卷讲评针对练
┃试卷讲评针对练┃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实战演习成高手
[解析] D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 改变,②中篮球弹回方向改变;④中灰尘漫天飞舞,运动方 向也在改变。而①③中是物体发生了形变。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实战演习成高手
5.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典例精析把方向
物理.沪科版(HK)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弹力的探究方法——图像坐标
例2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
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 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 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 线如图6-2所示。
图6-2
物理.沪科版(HK)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期末总复习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教学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期末总复习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教学课件

实验
说明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目的
增大
摩擦
减小
摩擦
方法
实例
增大压力
擦黑板时用力;皮带松了,拉紧;用力捏车闸刹车
使接触面变粗糙
结冰的路面撒炉渣灰;鞋底、轮胎有花纹;装防滑链
减小压力
雪橇用密度小的材料制作
使接触面变光滑
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减小摩擦
(1)由实验序号____________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粗糙程度
(2)由实验序号②③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____________有关。
(3)同学们在老师的指点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发现
效果更好。图乙实验中_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了作用,故选项A正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
两个物体,故选项B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
独存在,故选项C错误。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
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选项D错误。
【答案】A
考点二
力的示意图画法
例2 如图所示,一小球正在斜坡上向下滚动,请画出小球在斜坡上受到的力
期末总复习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核心知识梳理
1.力的概念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
牛顿(符号:N)
产生条件
三要素
力的特点
作用
效果
力的示意图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例题精讲:
例1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 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 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 处于静止状态。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 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 态。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 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则 x1、x2、x3的大小关系是: x1_=_x2_=_x3。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4.用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F=300N
知识点3:弹力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 变,若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 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 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 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1、作用: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就越大。(即弹簧的伸 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知识点4:弹簧测力计
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方法: 1、看量程和分度值; 2、矫正指针(校零); 3、使用时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
例题精讲:
例7: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
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 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知识点2:力的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物理2013中考复习专题《熟悉而陌生的力》
一:知识点梳理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力也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体间里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另一种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吸引、排斥等。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施加力。

换句话说,产生力的物体,即是施礼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描述:
(1)力的三要素: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说明或描述一个力时,必须指明这个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1N的力大约是我们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3、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弹簧、刻度盘、指针组成的。

工作原理:弹簧在一定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因此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刻度线的分布是均匀的。

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读书快速准确。

(3)测力前要观察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先要校零。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5)使用时,最好轻轻地拉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在外壳上。

(6)读书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

4、弹力:
弹性: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塑性: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形变,变形之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这类物体发生的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我们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均属于弹力。

5、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
①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值用g来表示,
g=9.8N/kg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②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是指和物体所在处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
③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物体的重心和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质地均匀、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如一个金属环的重心在圆环所在圆的圆心上.
6、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用f来表示)
(2)摩擦力的分类:
A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B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C 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将要运动而未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彼此离开。

二:重点、难点突破
1、正确理解力的感念:
例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物体就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1、如图,电灯静止不动,则灯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天花板
B、地球
C、电线
D、灯罩
2、脚踢球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脚是施力物体,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球
D、脚踢足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
2、重力:
例2、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向上抛出的排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C、空中飞行的蜜蜂不受重力作用
D、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建筑工地上,砖工师傅常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___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

2、打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
A.手对球的推力 B.重力
C.不受力 D.手对球的推力和重力
3、摩擦力:
例3、|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1、知识价值的体现之一是它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可以避免的事故。

在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
A.车未停稳,请勿下车 B.在地铁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C.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驾驶 D.不要在太阳光下看书
2、关于摩擦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总是有害的
B、摩擦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C、摩擦的利大于弊
D、有害摩擦是可以设法减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