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习题选讲三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章节练习题与答案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章节练习题与答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章节练习题与答案1[单选题]下列关于综合布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终端有高速率要求时,水平子系统可采用光纤直接铺设到桌面B.多介质信息插座是用于连接双绞线C.干线线缆铺设经常采用点对点结合和分支结合两种方式D.采用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增加、交换、扩展线缆的方式来改变线缆路由参考答案:B2[单选题]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
A.网络层与传输层B.应用层与表示层C.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参考答案:C3[单选题]网桥转发数据的依据是()A.ARP表B.MAC地址表C.路由表D.访问控制列表参考答案:B4[单选题]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
A.工作区B.操作间C.设备间D.干线间参考答案:A5[单选题]下列关于IEEE802.1D生成树协议(ST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STP是一个数据链路层的管理协议B.STP运行在网桥和交换机上,通过计算建立一个稳定、无回路的树状结构网络C.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携带有RootID,RootPathCost、BridgeID等信息D.通知拓扑变化的BPDU长度不超过35B参考答案:D6[单选题]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组成的子系统是()。
A.垂直子系统B.水平子系统C.设备间子系统D.进线间子系统参考答案:B7[单选题]在建筑群布线子系统所采用的铺设方式中,能够对线缆提供最佳保护的方式是(P114)A.卷道布线B.架空布线C.直埋布线D.地下管道布线参考答案:D8[单选题]IEEE802.310BASE-5以太网表示传输速率为()。
A.10MbpsB.10KbpsC.100MbpsD.100Kbps参考答案:A9[单选题]以下关于综合布线技术特征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B.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路由器与网卡C.它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D.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参考答案:B10[单选题]FastEthemet自动协商过程要求在多少时间内完成?A.50msB.100msC.500msD.1000ms参考答案:C11[单选题]不同逻辑子网间通信必须使用的设备是()A.二层交换机B.三层交换机C.网桥D.集线器参考答案:B12[单选题]100BASE-TX使用2对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最大长度为()m,一对双绞线用于发送,一对双绞线用于接收,采用全双工方式工作。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三套-含答案

1. 下列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 RPR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B) 在RPR环中,源节点向目的节点成功发出的数据帧要由源节点从环中收回C) RPR环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D) RPR能够在50ms内隔离出现故障的节点和光纤段解析:RPR数据帧要由目的结点从环中收回,并非源结点,从而不再占用下游段的环带宽,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因此B选项错误。
2. 下列不属于无线接入技术的是(A)。
A) APONB) Ad hocC) WiMAXD) WiFi解析:APON是ATM和PON相结合的产物。
PON即无源光纤网络(无缘的光接入网),其光配线网(ODN)上的器件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不包含任何有源结点。
在PON 中采用ATM信元的形式来传输信息,称为APON。
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 Fi、WMAN和Ad hoc等。
因此答案选A。
3. 按照ITU标准,传输速率为622.080Mbps的标准是(B)。
A) OC-3B) OC-12C) OC-48D) OC-192解析:无源光纤网(PON)是ITU(国际电信联盟)的SG15研究组在G·983建议"基于无源光纤网的高速光纤接入系统"进行标准化的。
该建议分为两个部分:(1)OC 3,155.520Mbps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 3,155.520Mbps,下行OC 12,622.080Mbps的不对称业务。
4. 下列关于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 HFC是一个双向传输系统B) Cable Modem利用频分多路复用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C) Cable Modem传输方式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类D) HFC通过Cable Modem将光缆与同轴电缆连接起来解析:Cable Modem是一种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的。
在发送端,它将数据进行调制,然后利用有线电视网同轴电缆允许的频率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把调制后的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数据。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网络技术选择题1: OSI模型1.1 物理层- 介绍物理层的作用和功能。
- 举例说明物理层的实际应用。
- 物理层常用的设备有哪些?1.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 解释帧和比特的概念。
- 数据链路层的错误检测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 MAC地址是什么?如何从MAC地址解析出IP地址?1.3 网络层- 网络层的作用是什么?- 解释IP地址的概念。
- 什么是路由?举例说明路由的过程。
- 远程访问协议有哪些?比较它们的特点。
1.4 传输层- 传输层的作用是什么?- TCP和UDP协议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 什么是端口?常用的端口号有哪些?2:局域网技术2.1 以太网- 介绍以太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 解释CSMA/CD和CSMA/CA的工作原理。
- 以太网的常见速率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区别?2.2 VLAN技术- VLAN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使用VLAN?- 什么是端口VLAN和标记VLAN?- 解释VLAN的三层体系结构模型。
3:广域网技术3.1 数据链路层技术- PPP协议的作用是什么?解释PPP的三个阶段。
- HDLC协议和PPP协议有何区别?- 介绍帧中继(Frame Relay)技术。
- 什么是ATM网络?ATM网络的特点是什么?3.2 网络层技术- 解释IP协议的格式和寻址方式。
- 介绍OSPF和BGP协议,比较它们的特点。
- VPN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点和应用场景?4:网络安全技术4.1 防火墙- 防火墙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的防火墙?- 解释包过滤和应用代理防火墙的原理。
- 介绍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4.2 VPN和SSL- VPN和SSL的概念是什么?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何不同? - SSL的加密算法有哪些?解释它们的特点。
- 介绍SSL证书的使用和验证过程。
4.3 入侵检测和防御- 解释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的概念和作用。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网络技术选择题1. OSI参考模型1.1 第一层:物理层1.1.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1.1.2 物理层主要包括哪些设备和介质?1.2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1.2.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1.2.2 数据链路层主要包括哪些设备和协议?1.3 第三层:网络层1.3.1 网络层的作用是什么?1.3.2 网络层主要包括哪些设备和协议?1.4 第四层:传输层1.4.1 传输层的作用是什么?1.4.2 传输层主要包括哪些设备和协议?1.5 第五层:会话层1.5.1 会话层的作用是什么?1.5.2 会话层主要包括哪些设备和协议?1.6 第六层:表示层1.6.1 表示层的作用是什么?1.6.2 表示层主要包括哪些设备和协议?1.7 第七层:应用层1.7.1 应用层的作用是什么?1.7.2 应用层主要包括哪些协议?2. TCP/IP协议2.1 TCP协议2.1.1 TCP协议的特点是什么?2.1.2 TCP协议的工作流程是什么?2.2 IP协议2.2.1 IP协议的特点是什么?2.2.2 IP协议的工作流程是什么?3. 路由器和交换机3.1 路由器的作用是什么?3.1.1 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3.2 交换机的作用是什么?3.2.1 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4. VLAN和子网划分4.1 VLAN的作用是什么?4.1.1 VLAN的实现方式有哪些?4.2 子网划分的作用是什么?4.2.1 子网划分的方法有哪些?5. VPN和防火墙5.1 VPN的作用是什么?5.1.1 VPN的实现方式有哪些?5.2 防火墙的作用是什么?5.2.1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6. IPv4和IPv66.1 IPv4和IPv6的区别是什么?6.2 IPv6的优势是什么?6.3 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有哪些?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OSI参考模型:一种将计算机网络功能划分为逻辑层次的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精选习题及详细解答(三)

1.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服务器;路由器;通信线路与⽤户计算机 B.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应⽤软件 C.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D.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件服务器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计算机络资源知识的了解.组建计算机络的⽬的是实现络中的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因此,络中的计算机资源应该是泛指:硬件;软件与数据. A说法中所说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资源.B说法中所说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资源.D说法中所说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资源中不同类型的服务器. 答C) 2.计算机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式互连起来的_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本题是填空题,考查读者对计算机络的定义的理解. 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符合⽬前计算机络的基本特征有三条.其中⼀条是强调:络中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的"⾃治计算机"系统.它们之间可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可以连⼯作,也可以脱独⽴⼯作,连计算机可以为本地⽤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为远程络⽤户提供服务.⾃治计算机的计算机是和哑终端相对⽐的,在络的最初阶段,有⼀种络雏形叫分时多终端系统,⼀台主机连接多台终端,这⾥的终端没有任何数据处理的能⼒,可以说,这样的终端只是主机的输⼊输出设备,多台终端通过轮换时间⽚的⽅式轮流使⽤主机的资源,所以我们说,分时多终端系统不能称为⼀个真正的计算机络.所以我们这⾥强调了"⾃治计算机"这个词. 所以,答案为⾃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3.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联计算机必须遵循相同的络协议 B.联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可以使⽤不同的络协议 C.联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不强调要使⽤相同的络协议 D.联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相同的络协议 这个问题考查同学们对络协议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机络是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结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都必须遵守⼀些事先约定好的通信规则.为络数据交换⽽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络协议(Protoco1). A说法中所说的"连计算机必须遵循相同的络协议"太绝对了.实际的计算机络情况是很复杂的.计算机络中应该允许不同的络协议存在,就好像世界上有很多种语⾔⼀样,只是不同的语⾔在交流中存在着问题.如果我们除了会⾃⼰的母语之外,都会英语,世界上的⼈就可以相互交流了.如,我们使⽤windows2000联时可以使⽤TCP/IP协议,⽽在使⽤Netware联时可以使⽤IPX/SPX协议.这两种络也可以互联,那么就得需要其中的⼀个络可以识别;遵循对⽅的协议.因此,联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相同的络协议.如果不同就必须采取协议变换的⽅法解决.如可以利⽤多协议路由器进⾏连接,其最终⽬的也是络协议的统⼀.所以,B;C说法显然也是错误的. 所以,D为正确答案. 4.以下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般的分布式系统是建⽴在计算机络之上的,因此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络在物理结构上基本相同 B.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结构;⼯作⽅式与功能是相同的 C.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络的主要区别不在它们的物理结构上,⽽是在⾼层软件上 D.分布式系统是⼀个建⽴在络之上的软件系统,这种软件保证了系统⾼度的⼀致性与透明性 本题是考查读者对计算机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System)与计算机络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分布式系统定义是:"存在着⼀个能为⽤户⾃动管理资源的络操作系统,由它调⽤完成⽤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整个络像⼀个⼤的计算机系统⼀样对⽤户是透明的." 说法A;C;D是对两者区别和联系的描述是正确的.说法B是错误的,因为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不同的,因此就造成了它们在⼯作⽅式与功能上的不同. 答B) 5.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计算机络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 A.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B.⼴播式络;移动络;点⼀点式络 C.X.25;ATM;B-ISDN D.局域;城域;⼴域 本题考查读者对计算机络的分类⽅法与类型的了解. 按照⽬前⼈们对络分类的认识,⼀般的分类⽅法主要有两种:根据络所使⽤的传输技术分类和根据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 根据络所使⽤的传输技术分类,相应的计算机络也可以分为两类:⼴播络与点-点络.根据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相应的计算机络也可以分为三类:局域;城域;⼴域. A列举的是基于Internet的三种络的应⽤与结构模式.B列举的是根据络所使⽤的传输技术分类,相应的计算机络也可以分为两类,加上移动络.移动络本⾝应该属于⼴播络⼀类.D是根据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的三类络. 答D) 6.拓扑设计是建设计算机络的第⼀步.它对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Ⅰ.络性能 Ⅱ.系统可靠性 Ⅲ.通信费⽤ Ⅳ.络协议 以下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A.Ⅰ;ⅡC.Ⅰ;Ⅱ和Ⅳ B.Ⅰ;Ⅱ和ⅢD.Ⅲ;Ⅳ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络拓扑概念的理解. 计算机络设计的第⼀步就是要解决在给定计算机的位置及保证⼀定的络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可靠性的条件下,通过选择适当的线路;线路容量;连接⽅式,使整个络的结构合理,成本低廉.为了适应复杂的络结构设计,⼈们引⼊了络拓扑的概念. 络拓扑对络性能;系统可靠性与通信费⽤有重⼤的影响. 答B) 7.星型拓扑构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管理.但是星型络的_是可靠性的瓶颈,它的故障可能造成瘫痪. 本题是填空题,考查读者对星型拓扑结构特点的了解. 星型拓扑的主要特点是: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与中⼼结点连接;中⼼结点控制通信的交换,任何两结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结点;我们现实⽣活中联的中⼼结点多为交换机,⼀般有8⾄24个RJ-45接⼝,每个接⼝可以连接计算机或⼦交换机,计算机和计算机相互联系必须通过中⼼结点--交换机,如果交换机出现故障,络中和此交换机相联的计算机就不能相互联.星型拓扑构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管理,但是络的中⼼结点是可靠性的瓶颈,中⼼结点的故障可能造成瘫痪. 所以,星型络的中⼼节点是可靠性的瓶颈. 8.光导纤维通过内部的_①_来传输⼀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光载波采⽤的是_②_⽅法.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前发展⾮常迅速的光纤基本⼯作原理的了解. 光纤是⼀种直径为50~100µm的柔软;能传导光波的介质,多种玻璃和塑料可以⽤来制造光纤,其中使⽤超⾼纯度⽯英玻璃纤维制作的光纤可以得到最低的传输损耗. 在折射率较⾼的单根光纤外⾯,⽤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包裹起来,就可以构成⼀条光纤通道;多条光纤组成⼀束,就构成⼀条光缆. 光导纤维通过内部的全反射来传输⼀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光载波调制⽅法采⽤亮度调制(intensitymodulation)的⽅法. 答①全反射,②亮度调制) 9.以下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1Gbps=_KbpsA.10B.1×103C.1×106D.1×109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数据传输速率的理解. 实际应⽤中,常⽤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其中: 1Kbps=103bps 1Mbps=106bps 1Gbps=109bps 答C) 10.⾹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之间的关系.按照⾹农定理,如果信号与噪声功率⽐S/N=1000,带宽B=3000Hz,则数据传输速率约为 A.1000bpsC.10Kbps B.3000bpsD.30Kbps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关系的理解. ⾹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号与噪声功率⽐S/N关系为: Rmax=B·log2(1+S/N) S/N(dB)=10·lg(S/N) 所以,Rmax≈30Kbps. 答D) 11.在以下关于误码率的讨论中,哪些论点是错误的? A.误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不正常⼯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 B.对于⼀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 C.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进制码元,要折合成⼆进制码元来计算 D.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进制码元数越⼤,才会越接近于真正的误码率值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误码率定义的理解.在讨论误码率定义时,应注意⼏个问题: (1)误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 (2)对于⼀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要根据实际传输要求提出误码率要求;在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后,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越复杂,造价越⾼. (3)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进制码元,要折合成⼆进制码元来计算. (4)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进制码元数越⼤,才会越接近于真正的误码率值 答A;B) 12.以下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络协议主要是由以下哪三个要素组成: Ⅰ.语义 Ⅱ.语法 Ⅲ.通信规程 Ⅳ.时序 A.Ⅰ;ⅡC.Ⅰ;Ⅱ和Ⅳ B.Ⅰ;Ⅱ和ⅢD.Ⅲ;Ⅳ 本题考查读者对络协议概念的理解.⼀个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3)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答C) 13.以下关于体系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络需要制定⼀个协议 B.计算机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络体系结构 C.络体系结构是对计算机协议的精确的定义 D.络体系结构是具体的,是能够运⾏的⼀些硬件和软件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络体系结构概念的理解. 络协议对计算机络是不可缺少的,⼀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络需要制定⼀套复杂的协议集,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络协议的组织⽅式是层次结构模型. 计算机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络体系结构(NetworkArchitecture). 络体系结构是对计算机络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的定义,⽽这些功能是⽤什么样的硬件和软件实现的,则是具体的实现(implementation)问题.体系结构是抽象的,⽽实现是具体的,是能够运⾏的⼀些硬件和软件. 答B) 14.以下关于对ISO划分层次的原则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中各结点可以有不同的层次 B.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可以有不同的功能 C.每⼀层使⽤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D.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ISO划分层次的原则的理解. 提供各种络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络系统是⾮常复杂的.根据分⽽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层次的原则是: (1)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每⼀层使⽤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4)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答C;D) 15.以下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数据链路连接,传送的数据单元是 A.⽐特bitB.帧frameC.分组packetD.报⽂message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ISO层次结构中不同层次中数据单元的理解. 在ISO参考模型中,不同层次中数据单元是不相同的.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是⽐特,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元是帧,络层的数据单元是分组,⽽传输层的数据单元是报⽂. 答B) 16.路由选择是在ISO参考模型中的_层实现的.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ISO层次结构中不同层次所实现的主要功能的理解. 络层主要任务是通过路选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选择最适当的路径.络层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络互连等功能. 答络) 17.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应⽤层;传输层;互连层与 A.络层C.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D.主机-络层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知识掌握的程度. OSI参考模型是七层结构,⽽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即应⽤层;传输层;互连层与主机-络层. TCP/IP参考模型及与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对应关系是: (1)应⽤层(Applicationlayer)与OSI应⽤层相对应; (2)传输层(Transportlayer)与OSI传输层相对应; (3)互连层(Internetlayer)与OSI络层相对应; (4)主机-络层(Host-to-Networklayer)与OSI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相对应. 答D) 18.UDP协议是⼀种_的传输层协议.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协议类型与特点掌握的程度. TCP/IP参考模型中设计传输层的主要⽬的是在互联中源主机与⽬的主机的对等实体之间建⽴⽤于会话的端-端连接. 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与⽤户数据报协议UDP.TCP协议是⼀种可靠的⾯向连接的协议,⽽UDP协议是⼀种不可靠的⽆连接协议. "端-端连接"与"会话连接"都是描述传输层协议总体特征的,⽽"⾯向连接"与"⽆连接"是描述了具体的传输层协议TCP与UDP 的特征与区别. 答⽆连接) 19.TCP/IP应⽤层协议可以分为三类:⼀类依赖于⾯向连接的TCP协议,如⽂件传送协议FTP;⼀类依赖于⾯向连接的UDP协议,如简单络管理协议SNMP;⽽另⼀类则既可依赖TCP协议,也可依赖UDP协议,如 A.络终端协议TELNETC.简单⽂件传输协议TFTP B.电⼦邮件协议SMTPD.域名服务DNS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TCP/IP参考模型中应⽤层协议与传输层协议之间关系等知识掌握的程度. TCP/IP应⽤层协议可以分为三类:⼀类依赖于⾯向连接的TCP协议;⼀类依赖于⾯向连接的UDP协议;⽽另⼀类则既可依赖TCP协议,也可依赖UDP协议. 依赖TCP协议的主要有络终端协议TELNET;电⼦邮件协议SMTP;⽂件传送协议FTP. 依赖UDP协议的主要有简单络管理协议SNMP;简单⽂件传输协议TFTP. 既依赖TCP⼜依赖UDP协议的是域名服务DNS等. 答D) 20.帧中继是以⾯向连接的⽅式;以合理的数据传输速率与低的价格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它的设计⽬标主要是针对_之间的互连.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帧中继;X.25特点掌握的程度. 在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低的光纤上,可以使⽤简单的协议,以减⼩络传输延迟,这就是帧中继(FR,FrameRelay)技术产⽣的背景. 帧中继的设计⽬标主要是针对局域之间的互连,它是以⾯向连接的⽅式;以合理的数据传输速率与低的价格提供数据通信服务. 答局域) 21.以下哪⼀个答案是正确? ⽬前可以作为⽤户接⼊的主要三类: Ⅰ.邮电通信 Ⅱ.计算机络 Ⅲ.局域 Ⅳ.⼴播电视A.Ⅰ;ⅡB.Ⅰ;Ⅱ;ⅢC.Ⅰ;Ⅲ;ⅣD.Ⅲ;Ⅳ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接⼊知识掌握的程度. ⼀个国家的络系统应该分为国家宽带主⼲;地区宽带主⼲与连接最终⽤户的接⼊.对于Internet来说.任何⼀个家庭⽤的微型机;机关;企业的⽤户计算机都必须⾸先连接到本地区的宽带主⼲中,才能与Internet连接.⽬前可以作为⽤户接⼊的主要有三类:邮电通信;计算机络与⼴播电视. 数字化技术使得通信络;计算机络与⼴播电视络的服务业务相互交叉,三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就是所谓的"数字会聚"现象."数字会聚"现象对未来通信体制将会产⽣重⼤的影响.为了让更多的家庭;企业;机关的计算机更⽅便地连⼊Internet之中,最终将导致邮电通信;计算机络与电视通信的"三合⼀"局⾯的出现. 答C)。
计算机网络(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doc

计算机网络(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填空(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和______层。
【答案】: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二.单项选择(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答案】:b(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a)数据连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答案】:c三.问答题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练习题一.填空(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________。
【答案】:CSMA/CD 或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2)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________米。
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________米。
【答案】:100米、100米(3)非屏蔽双绞线由________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________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________对进行数据传输。
【答案】:4、2、2二.单项选择(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a)内存中b)网卡上c)硬盘上d)高速缓冲区【答案】:b(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冲突是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d)冲突是一种正常现象【答案】:d(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答案】:c(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答案】:a三.实训题在只有两台计算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以太网卡和UTP电缆直接将他们连结起来,构成如下图所示的小网络。
计算机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计算机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网络技术是计算机考试三级里的一门科目,大家在考试的时候肯定要仔细做好备考,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计算机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期望可以帮忙到大家!一、选择题1). 一旦中心节点消失故障则整个网络瘫痪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A.星型结构B.树型结构C.总线型结构D.环型结构正确答案:A2). 下列选项中是网络管理协议的是A.DESB.UNIXC.SNMPD.RSA正确答案:C3). SPOOLing技术是为解决独占设备数量少、速度慢、不能满意众多进程的要求,而且在进程独占设备期间利用率又比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设备管理技术,它亦是一种( )。
A.虚拟存储技术B.资源安排技术C.人机接口技术D.虚拟设备技术正确答案:D4). 根据IP地址的规律层来分,IP地址可以分为( )类。
A.2B.3C.4D.5正确答案:D5). 下列不属于网络技术进展趋势的是( )A.速度越来越高B.从资源共享网到面对中断的网进展C.各种通信掌握规程渐渐符合国际标准D.从单一的数据通信网向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进展正确答案:B二、操作题1.已知数据文件IN38.DAT中存有200个4位数,并已调用读函数readDat()把这些数存入数组a中。
请编制函数jsVal(),其功能是:依次从数组a中取出一个4位数,假如4位数连续大于该4位数以前的5个数且该数是奇数(该4位数以前不满5个数,则不统计),该数必需能被7整除,则统计出满意此条件的数的个数cnt,并把这些4位数按从大到小的挨次存入数组b中,最终调用写函数writeDat()把结果cnt及数组b中符合条件的4位数输出到OUT38.DAT文件中。
留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
程序中已定义数组:a[200],b[200],已定义变量:cnt。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练习题及答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作为一项评估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考试,对于想要在计算机领域深入发展的朋友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在 OSI 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是()。
A 数据链路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会话层答案:C解析:传输层主要负责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2、以下关于 IP 地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IP 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B A 类地址的网络号占 8 位C B 类地址的网络号占 16 位D C 类地址的网络号占 24 位答案:D解析:C 类地址的网络号占 24 位是错误的,C 类地址的网络号占21 位。
3、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A CSMA/CDB Token RingC Token BusD FDDI答案:A解析:以太网通常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在 TCP/IP 协议簇中,()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
A IPB TCPC DNSD ARP答案:C解析:DNS(域名系统)属于应用层协议,用于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
5、以下关于防火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防火墙可以防止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B 防火墙可以限制内部网络对外部网络的访问C 防火墙不能防止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D 防火墙可以完全阻止病毒的传播答案:D解析:防火墙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传播,它主要是在网络边界进行访问控制和安全防护。
二、填空题1、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
答案:网状型2、 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中,第二次握手时,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标志位是()。
答案:SYN 和 ACK3、在网络中,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设备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子网掩码由一连串的1和一连串的0组成,1代表网络号 和子网号,0对应主机号.255.255.0.255变成二进制形式是: 11111111 11111111 00000.可见,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但是不是一个方便使用的解决办法。
(6)194.47.20.129,C类。
(5) 192.4.153.90
试分别计算其下一站。
答:(1)接口0 (2)R2 (3)R4(4) R3 (5)R4
方法:用目标网络号和子网掩码相与,若 结果出现在目的网络中,则转发相应的下 一站,若没有出现在目的网络中,则转发 到默认站(R4)。
注:计算中注意IP地址和掩码最后一个字节 展开成二进制计算。
LAN2,91台主机
LAN3,150台主机
LAN4,3台对LAN3,主机数150,(27-2)<150+1<(28-2), 所以主机位为8bit,网络前缀为24,分配地址块 30.138.118.0/24。(第24位为0) 对LAN2,主机数91,(26-2)<91+1<(27-2),所 以主机位为7bit,网络前缀为25,分配地址块 30.138.119.0/25。(第24,25位为1 0)
答: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长为65495字 节。此数据部分再加上TCP首部的20字节,再加 上IP首部的20字节,正好是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 (216-1=65535字节)。当然,若IP首部包含了选 项,则IP首部长度超过20字节,这时TCP报文段 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将小于65495字节。 即使用户要传输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 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还可 以用TCP来传输。当今的Internet用户速率还不是 很高,且分组的生命期受限。由于TCP序号字段 有32位长,可以循环使用序号。这样,就可保证 当序号重复使用时,旧序号的数据早已通过网络 到达终点了。
4-26. 有如下的4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答: 四个地址中,212.56.132.0/24地址块 对应的二进进制格式为
11010100.00111000.10000100.00000000/ 24,红色部分是这四个地址块中所共有的 网络号部分,所以可聚合成 212.56.132.0/22。
计算机网络习题选讲三
4-09(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
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3)一A类网络和一B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 16bit和8bit的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 其中每一个字网上的主机数量是多少?
(7)有,对于小网络,可以进一步简化路由、节省地址空间。
4-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这三列分别是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和下一跳路由器,若直接交付则最后一列表示应当
从哪一个接口转发出去):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站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对LAN4,主机数为3,(22-2)<3+1<(23-2), 所以主机位为3bit,网络前缀29,分配的地址筷 为30.138.119. 240/29(第24,25,26,27,28, 29位为1 11110)
7-06.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字节?为什么? 如果用户要传输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段中的序号 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来传输?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 默认
-
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 128.96.40.12
(3) 128.96.40.151 (4) 192.4.153.17
对LAN5,主机数为15,(24-2)<15+1<(252),所以主机位为5bit,网络前缀27,分配的地 址块为30.138.119.192/27,(第24,25,26, 27位为1 110)
对LAN1,主机数为3,(22-2)<3+1<(23-2), 所以主机位为3bit,网络前缀29,分配的地址筷 为30.138.119. 232/29(第24,25,26,27,28, 29位为1 11101)
(2)255.255.255.248化成二进制序列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根据掩码的定义,后三位 是主机号,一共可以表示8个主机号,除掉全0和全1的两 个,该网络能够接6个主机.
(3)子网掩码的形式是一样的,都是255.255.255.0;但是 子网的数目不一样,前者为65534,后者为254.
(5)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 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6) 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 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7)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答:(1)可以代表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也能表 示A类和B类地址的掩码,前24位决定网络号和子网号,后 8位决定主机号.(用24bit表示网络部分地址,包括网络号 和子网号)
4-29. 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如下图所示, 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 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 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LAN2,91台主机LAN3,150 台主机LAN4,3台主机LAN5,15台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