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六).doc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及答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及答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及答案)新人教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给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当第一缕晨xī()洒在澜沧江上,回眸处,袅袅娜娜的凤尾竹宛如刚刚合上脂粉奁.()的傣家少女。

葫芦丝低回wǎn()转的曲子,能否送到她的身旁。

竹楼、山峦影影绰绰.(),静美无比。

我想,胸有万千诗意,心怀几多柔情的人们,拥有如此美景一定是幸福的。

A.晞lián 婉zhuóB.曦x iá惋zhuóC.晞x iá惋c huòD.曦lián 婉c huò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粲然娴熟狼籍跚跚来迟B.省悟暮然锦嶂妇儒皆知C.黝黑胆怯荫庇不容置疑D.寒禁讪笑归咎物竟天择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小明被评为“优秀学生”,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乐于助人。

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在“人代会”筹备期间,各相关部门广泛交换了意见。

D.这篇小说全面地叙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句是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

B.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

C.我的心情还像前几天一样无法平静。

D.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5.下列文段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B.,?,?,;,。

C.,?,?。

,,。

D.,;,;,?,?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便是棋院。

庭院中央,有一株十分茁壮的腊梅树。

②若降一场大雪,一定会催生出更多的蓓蕾。

③穿过一片幽深的竹林,眼前出现一个小院。

④进入棋房,抚摸桌上的棋盘,想必这里曾无数次荡起娇笑的喧哗和棋子落盘的清音,如今弈棋人都已化作时间的灰尘。

⑤春寒料峭,一树黄灿灿的梅花,开得正艳。

2019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19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19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教师家长版本)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间不容发(fā)素面朝天(cháo) 色厉内荏(rěn)前倨后恭(jù)B.物极必反(jí) 左辅右弼(bì) 素稔其人(niàn) 广袤无垠(mào)C.言简意赅(gāi)无稽之谈(jì) 臧否人物(zàng) 不虞之誉(yú)D.戮力同心(lù) 犯而不校(jiào) 颐指气使(yí) 恪守不渝(kè)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迷底臆测怙恶不悛自怨自艾 B.暇疵装璜舐犊情深并行不悖C.翘首溽暑负隅顽抗曲尽其妙 D.恫吓杳然食不裹腹按奈不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作者多年积聚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B.他对年迈的父亲这样粗暴无礼,真让老人心寒齿冷,欲哭无泪。

C.各国代表经过充分商榷,选出了本次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D.他们把持下的工厂实际上实行的是封建法西斯专政,根本无民主可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C.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D.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和散文《窗口》,分别展示了他在这两类文学样式上的创作功力。

B.国家教委就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发出通知,指出物理学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11-20)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11-20)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蓓蕾(bèi)毗邻(bǐ)讥诮(qiào)应酬(chóu)B.蛮横(hèng)强劲(jìng)症结(zhēng)连累(lèi)C.忏悔(chàn)谛听(dì)莠草(yòu)谙熟(ān)D.撰稿(zhuǎn)玷辱(diàn)悖逆(bèi)曲解(q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缄默戎马倥偬得龙望蜀刻鹄类骛B。

遐迩瑕不掩瑜应接不暇焚膏继晷C.锱铢矫柔造作殒身不恤万里平筹D.饿殍追本朔源畏葸不前腾挪叠宕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劳资双方不断的经济纠纷,原来签署的合同协议终于被了。

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耳朵对环境的,和眼睛不同,完全没有休息的时候。

④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一般都是经济基础的。

A.中止终止反应反映B.终止中止反映反应C.中止终止反映反应D.终止中止反应反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宋诗人谢灵运。

B.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C.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D.过分的循规蹈矩的人就缺少了创新精神,这并不是新时代所欢迎的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剥下了这个正人君子的真面目。

B.保护和建设好草原,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将愧对子孙后代。

C.由服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根据饭店特点和时装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对服务员着装进行了评判。

D.要搞好法律监督,检察人员就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精神。

6.为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有些少年朋友说:“我想学好作文,就是太难了,没有信心。

2019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19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19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教师家长版本)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间不容发(fā)素面朝天(cháo) 色厉内荏(rěn)前倨后恭(jù)B.物极必反(jí) 左辅右弼(bì) 素稔其人(niàn) 广袤无垠(mào)C.言简意赅(gāi)无稽之谈(jì) 臧否人物(zàng) 不虞之誉(yú)D.戮力同心(lù) 犯而不校(jiào) 颐指气使(yí) 恪守不渝(kè)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迷底臆测怙恶不悛自怨自艾 B.暇疵装璜舐犊情深并行不悖C.翘首溽暑负隅顽抗曲尽其妙 D.恫吓杳然食不裹腹按奈不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作者多年积聚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B.他对年迈的父亲这样粗暴无礼,真让老人心寒齿冷,欲哭无泪。

C.各国代表经过充分商榷,选出了本次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D.他们把持下的工厂实际上实行的是封建法西斯专政,根本无民主可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C.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D.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和散文《窗口》,分别展示了他在这两类文学样式上的创作功力。

B.国家教委就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发出通知,指出物理学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

[全]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含答案

[全]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含答案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刹那(chà)粗犷(kuàng)B.贮藏(chǔ)拮据(jū)C.酝酿(niàng) 阔绰(chuò)D.恣睢(zū) 无垠(yí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孤独,荡涤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B.除了其独特的风味,哈蜜瓜还具有疗饥、利便、益气、清肺热止咳的功效。

C.傅雷先生耻于蝇利蜗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臻于完美,终以卷帙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

D. 为什么这种浪废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在对台湾"入联公投"的问题上,美国一反常态,态度不再_____,而是坚决反对。

(2)文人在热闹的商品社会中耐不住寂寞,这是______的,毕竟人是有社会属性的。

(3)在鲁迅先生的______下,一大批青年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A.隐讳无可厚非激励B.隐晦无可非议鼓励C.隐讳无可非议激励D.隐晦无可厚非鼓励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5、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专题16:现代文阅读(议论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强化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6:现代文阅读(议论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强化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6:现代文阅读(议论文)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尹双红①得益于“导师帮带”制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三山井村村民袁荣丽,凭借特色枸杞,推开致富之门。

去年以来,同心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择优选择178名政治素质过硬、奉献精神好、带富能力强的乡村能人作为帮带导师,精准结对451名帮带对象,收获良好成效。

在我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卓有成效,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默默奉献、无私付出。

只有奉献和付出,才能有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振兴。

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

②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王进喜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杨善洲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之所以被人们铭记,就在于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出忠诚奉献的觉悟、甘于奉献的美德、拼搏奉献的追求、为民奉献的情怀。

弘扬奉献精神,自觉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竭诚奉献,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必定更为强盛。

③践行奉献精神,能实现自我价值。

奉献精神,关键要付诸行动、见诸实效。

教育工作者,弘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科技工作者,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奋斗不息;广大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发扬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每个人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能点点星火,汇聚成炬。

④践行奉献精神,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更能鼓舞斗志、凝聚力量。

重庆北碚区缙云山突发山火,消防员向火场进发,而他们身后,有许许多多志愿者专门赶来协助,“你守护山城,我守护你”。

奉献精神传导给更多人,激励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感召人们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积蓄起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强化训练题:基础强化训练(含答案)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强化训练题:基础强化训练(含答案)

基础强化训练基础强化训练一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分)(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1分)(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甘愿牺性自己以换取百姓温暖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分)(6)请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

(4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拿脏手背揉揉眼睛, chōu yē()了一下。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 piàn ()。

(3)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4)辽宁号官兵xián shú()地操纵着航空母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B.他十分懒惰,要是追溯..他的未来,肯定是一事无成。

C.继《三体》获“雨果奖”,中国科幻首次走上世界舞台中央之后,人们对科幻在中国的全方位发展拭目以待....。

D.《红楼梦》是曹雪芹沥尽心血....创作的文学巨著,其艺术魅力扬名海内外。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工匠精神”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于质、作于细、求于精的“匠心”精神引发全民热议。

(修改:把“作于细”和“求于精”交换位置)B.中国女排在世锦赛的表现,得到了广大球迷的信赖和很多技术专家的肯定。

(“信赖”改为“认可”)C.能不能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是这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1-10)1资料讲解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1-10)1资料讲解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1-10)1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间不容发(fā)素面朝天(cháo)色厉内荏(rěn)前倨后恭(jù)B.物极必反(jí)左辅右弼(bì)素稔其人(niàn)广袤无垠(mào)C.言简意赅(gāi)无稽之谈(jì)臧否人物(zàng)不虞之誉(yú)D.戮力同心(lù)犯而不校(jiào)颐指气使(yí)恪守不渝(kè)参考答案:1.D(A“发”读“fà”;B“稔”读“rěn”;C“稽”读“jī”;“臧”读“zāng”。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迷底臆测怙恶不悛自怨自艾B.暇疵装璜舐犊情深并行不悖C.翘首溽暑负隅顽抗曲尽其妙D.恫吓杳然食不裹腹按奈不住参考答案:2.C(A“迷”“谜”;B“暇”“瑕”;“璜”“潢”;D“裹”“果”;“奈’’“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作者多年积聚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B.他对年迈的父亲这样粗暴无礼,真让老人心寒齿冷,欲哭无泪。

C.各国代表经过充分商榷,选出了本次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D.他们把持下的工厂实际上实行的是封建法西斯专政,根本无民主可言。

参考答案:3.D(A中“积聚”可改为‘积淀”;B中“齿冷”的意思是“耻笑”,显然不能和“心寒”连用;C.中"商榷”一般常用于学术性较强的问题,此处可改为“协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C.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六)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栖息蹊跷芳草萋萋休戚相关
B.累及磊落护苗保蕾身隐缧绁
C.瑰丽日晷大家闺秀奉为圭臬
D.悔悟晦涩诲人不倦毁誉参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频临满腹经纶气冲宵xx相辅相承
B.更迭怙恶不悛风雨如晦遗笑大方
C.斡旋众口烁金栉风沐雨xx
D.肇事深居简出翻天复地迫不及待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专业户、重点户的大批,农村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组织经济联合已开始成为形势的需要。

(2)他善于根据每一个角色在此时此地独具的眼神和形体动作,表现出其人情。

(3)今年我国法官摘下大檐帽,披上法官袍;法官制服的改换,体现了法学观念的。

A.出现、底蕴、退变B.涌现、底蕴、蜕变
C.涌现、内蕴、退变D.出现、内蕴、蜕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B.一只发黑的藤编书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说跟它们有“乡情”,不肯扔掉。

我想,这是老年人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应当理解。

C.没想到由于楼房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D.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所以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部电视剧没有不足之处,例如某些话显然是过长了些。

B.校园一些偏僻的地方,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C.“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D.今天的国画家长于书法的不多,这无疑是个缺点。

在艺术教育方面,书法训练恐怕是值得提倡一下的。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面上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

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矾,。

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有时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B.④⑤①③②
C.①⑤③④②D.⑤①③②④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六)
1.A(A,qī;B.缧一léi,其余lěi;C.晷一guǐD.悔、毁读huǐ;晦,诲huì2.C(A濒、霄、成;B.贻;C.铄、眈;D.覆)
3.B(既要注意词义的差异,又要切合浯境)
4.D(A“不绝如缕”含“时断时续”之意,与语境不合;B.“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含贬义;C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祸乱,有悖浯境。

)
5.D(A否定不当;B去掉“令人”;C去掉“可以”。

) 6.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