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练习7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练习7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练习7

专题10:诗文默写(讲案)

一讲考点——考点梳理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背诵的考查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背诵名句名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为同学们的写作储备了更多的语言精华。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

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到的考点有:

1.默写教材中的古诗文名段、名句。这一考点是诗文默写的最基本最常规的查考,所有类型的考试中都会考到。这一考点考查的是学生在诗文记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题目的内容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平时认真背诵,注意记字即可解答,是学生获得成绩的得分点。

2.理解教材中古诗文名段、名句。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提示学生学习古诗文记背名句要注意理解其含义,所以这一考点往往与直接默写名句在一起考查,要求学生了解名句与原文内容的关系,属于哪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名句(段)的基本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初中古诗文学习,除了要求学生学习课内古诗文外,也要求学生了解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古代一些著名诗篇,加强课外学习。所以古诗文考查中有时也考一点这方面的内容,但题量少,内容简单易记。这类古诗文名句一般出现在各种传媒中,像俗语一样,流行于人们的口头。

5.由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思想情感联想古诗文名句。语文学习最强调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社会理解生活。所以这一考点的考

查现在很流行,一般是设拟一段有关现实事件或生活现象的文字,要求学生用一句古诗来表达这段文字的思想内容。这一考点的考查常与古诗文其它考查方式同时设题。

二讲题型——题型解析

(一)直接型默写题

【例题1】古诗文名句默写((1)~(4)题必做,(5)(6)题任选一题)。

(1)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4)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表达了他心系天下、先忧后乐的情怀。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千古名句是:,。

【答案】(1)城春草木深(2)沉舟侧畔千帆过(3)只有香如故(4)雪拥蓝关马不前(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类题一般四至八小题,每小题要求填写一小句或两小句,一空一分。有的要求选答。本题就是一道选做题,共六个小题,前四个必做,后两个选做一个。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不同的要求,其次要利用每个小题题后注明的作者及篇名唤起相应作品的记忆,最后正确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例题2】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三道题计分)

(1)一代天骄,,。(毛泽东《沁园春·雪》)(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3),,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1)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自)缘身在最高层(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直接默写题是传统题。它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题干所指定的古诗文文句(一般为名篇名句)。直接型默写题形式大多是提供上句,要求考生默写出下句,或者提供出下句,要求考生默写出上句,或者提供文章的前后句,要求考生默写出中间的文句。有的题目后注明作者和出处,作为提示。只要平时按要求完成背诵任务,就能比较容易地填出正确答案。本例题把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放在一起考查,也是一道很有创意的选做题,共四个小题。试题并

没有规定必做题和选做题各为多少,而是以三个正确的题给分。

造成考生此题的失分,是对题干要求没有认真分析,按题序而做,这样造成时间上的紧张。应该先把题目浏览一遍,然后选择不会出错的三个小题先做,其余上个可做可不做。

(二)判断正误题

【例题】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

..的两项是()(4分)A.莫言下岭便无难,行人赚得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点,湖心亭一痕,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E.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F.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徨恐滩头说徨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答案】B E

——这是比较新的一种题型,难度大。此题型是考查学生平读记背古诗中文字的熟记能力。从易错字、多字少字、句子顺序等方面考虑,不考标点符号的正误。解答时先要了解诗可的出处,背诵诗

句,进行比较。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中应该是“赚得行人空喜欢”;,C句应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句中应该是“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F 句中“徨”应是“惶”。故选BE。

(三)理解型默写题

【例题】根据要求填写古诗。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爱国思想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

,。(课内外均可)(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请写出连续两句这样的

诗:,。

【答案】(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示例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示例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示例: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类理解型默写题一般都在题干中给出要求,考生解答时必须根据题干“要求”作答。理解型默写题比直接型默写题难度要大些,考生不仅要熟悉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此题型是对平时阅读背诵能力的巧妙检测,因为它摒弃了“死记硬背”,

考生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回答。如本题第一小题要联系原文内容来作答,第三、第四小题要从古诗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内容作答。

(四)迁移型默写题

【例题】按要求填写古诗

在古代诗歌史上,“酒”是诗人吟咏的灵感源泉。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酒”字的完整的两句:,。(课内外均可)【答案】示例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示例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迁移型默写题是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直接默写型、理解默写型都要高些。迁移默写型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自己日常所学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规定的答案。这类题型的迁移性和综合性比较强,属于归类记忆背诵默写题。解答这类题目,考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而且需要有较强的联想能力,答题时要能够根据题干的要求默写出若干诗句。本题就是从生活中常见事物“酒”迁移到有关的古诗,要求学生根据这一事物迁移联想作答。(五)运用型默写题

【例题】按要求写出诗文句子。

(1)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

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答案】(1)三人行,心有我师焉。(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运用型默写题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往往创设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文字或图画),要求考生根据语言环境展开联想,选择恰当的古诗文语句填入其中,使它与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谐调吻合。设题时古为今用,与现实联系紧密,属于学以致用的题型。这类默写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联想能力。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课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特点是: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检测学生运用名句的能力。对这样的题目,不要急于下笔,应先进行分析,再结合课文中的名句进行取舍。本题两小题就是创设了一种语言环境“表明谦虚”“对待别人优缺点”,要求学生根据语境联想作答。(六)仿句型默写题

【例题】按要求填写古诗。

(1)写出与“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写法手法相同的古诗句:,

(2)写出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式相同的古诗句:,。

(3)写出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格律相同的古诗::,。

【答案】(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类题型难度很大,不仅考查考生的迁移能力、理解能力,还着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谓一箭双雕,仿句时力求自然流畅,色彩、风格、句式趋于一致,仅记住一些诗句还远远不够,还要学会综合、润色、修改。仿句型默写,有仿句式的,有仿写作手法,有仿格律,如本题第一小题是仿写作手法“借景抒情”,第二小题是仿句式“设问”,第小题是仿格律“七言”。

三讲方法——方法点睛

默写古诗文,它一直出现在语文试题中,且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几年默写古诗文及运用的试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已成为考生基础知识积累部分得分的关键。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视这一部分内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

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诗文默写题,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第四是记清楚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客观题一定要把背诵默写的课文熟记于胸,不能有错字、添字、漏字、颠倒字句的现象发生;对理解型题目要注意结合注释、练习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对于迁移性的题目,要加强对名言名句的理解,把握深层

含义,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学会学以致用,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具体来说:

1.注重课本。对于规定必考的古诗文篇目,一定要了然于胸,熟读熟记。

2.全面把握。对于古文部分,不仅要全面掌握字词意义(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了解重要的文言句式。对于古诗词部分,机械性默写只是最基本的,还要注重考试中的理解性默写和迁移性默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老师讲解和复习这类诗歌的时候,要注重细节,把每一个可能考查的地方都想到。

3.重点记忆。古文一般不考全篇默写,古诗词全篇默写也少,所以要重点记忆诗文中有关思想情感的重要句子(如主旨句)、内涵上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语言上精彩的句子(如借景抒情)、表达方式上有特点的句子(如用典)。

4.关注开放性试题。学生要关注这篇古文与当今社会热点的关系,关注能否从更新的角度对古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解答时要找到社会热点事件古诗在内容上的联系点,发挥联想,解答此类题。

5.解答细心。不管解答什么类型题,要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抓好已给出的信息点(如篇名、作者名、内容点示),不在写错字。

四练实题——随堂小练

1.默写(8分)

(1),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5)“”,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6)《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

2.古诗默写。(11分)

(l)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文天祥《过零汀洋》一诗中,表达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7)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2),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3)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4),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6),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

关怀古》)

(8)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9)《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

是:,。

4.默写(10分)

(1)_______ _,望峰息心;__ _____,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2),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啊,电!你这宇宙中!《雷电颂》

(4)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感伤;不妨借用王勃的诗句:

“,”来表达一种豪放的

情怀。

(5)诗显精神,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

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

出,的美好祝愿。

5.古诗文默写。(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

路难》)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4)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练原创——预测提升

1.古诗文默写:

(1)雨浸润了文人墨客多情的心。“,当春乃发生”,杜甫笔下的春夜之雨饱含喜悦;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笔下的渭城

之雨充满离愁。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写出了戍边

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

(3)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的诗句“,”从时空跨度上

叙事状态,抒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无

奈。

2.古诗背诵默写(8分,每空1分)

(1)《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诗中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激发作者浮想联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4)《山坡羊·潼关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

3.名句默写。(6分)

(1)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_________ _ ,________ __ 。”的景色所陶醉,雪花也是美的,胡天

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了明媚春光,好似

“________ ,_________ 。”

(2)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请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同情劳动人民

的一句:,。

4.按要求填空。(12分,以回答正确

..的8个空格计分)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4)《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

子,。

(5)《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6)《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临渊羡鱼,______________。(《汉书.董仲舒传》)

5.根据要求填诗句

(1)《桃花源记》的作者用,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源中老幼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2)在《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之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两句

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写景只有一句:,,。但

却让人感觉清丽恬淡,实在是描写月色的绝佳之句。

(4)杜甫诗之沉郁是他的主要诗歌风格,《春望》中,两句以物写情借物抒情,

感情哀婉沉痛。

(5)《使至塞上》,一联是描写边塞风光的千古名句,读起来让人如临其境。

(6)《秋词》一诗的作者有别于一般诗词作者逢秋伤怀的情感,表达了:,的乐观豪迈之情。

(11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