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3.3.2《二氧化硅的性质》练习 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练习.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都不溶于水,所以所有的硅酸盐都不溶于水B.水泥的主要成分有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及其他一些成分,所以硅酸盐都是氧化物C.陶瓷分为土器、陶器、瓷器、炻器,与原料粘土的纯度有关D.普通玻璃是透明的,所以硅酸盐也是透明的2. 在炼铁、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是A.纯碱 B.石灰石 C.石英 D.粘土3. 磷酸钙陶瓷也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用于制成人造骨骼,这是利用了这类材料的A.耐高温的特性B.电学特性C.光学特性D.生物功能4. 反应CaCO3+SiO2CaSiO3+CO2↑能说明的是A.CaCO3的热稳定性不如CaSiO3强B.C的非金属性比Si的强C.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D.SiO2的氧化性不如CO2的强5. 在制取水泥、玻璃的生产中,共同使用的主要原料是A.Na2CO3B.石灰石C.石英D.焦炭6. 有关普通玻璃的叙述,错误的是A.玻璃是混合物B.制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粘土C.玻璃不是晶体D.玻璃无一定的熔点7. 我国科学家前不久成功合成3nm长的管状碳纳米管,长度居世界之首。
这种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高、密度小(只有钢的1/4)、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固此被称为“超级纤维”。
下列对碳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 B.它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元素C.它的结构与石墨相似 D.碳纤维复合材料不易导电8. 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
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C.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D.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9. 磷酸钙系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用于制造人类骨骼,这是利用该材料的A.耐高温特性 B.电学特性 C.光学特性 D.生物特性10. 过量的泥砂、纯碱和生石灰熔化后生成①水泥②玻璃③瓷器④混凝土⑤一种硅酸盐产品A.①和④ B.②和⑤ C.③ D.②11.下列不属于陶瓷制品的是A.秦兵马俑 B.坩埚 C.研钵 D.蒸发皿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晶和陶瓷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B. 单质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 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 工业上用盐酸刻蚀玻璃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跟任何酸反应B.水玻璃敞口存放,呆能有白色胶状沉淀析出C.高温时SiO2能跟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SiO2和CO2化学性质虽然相似,但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14.下列对制取水泥和玻璃的共同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设备相同B.原料中均有石灰石C.反应都在高温下进行D.发生的都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15. 某硅酸盐样品含锌58.6%,其化学组成用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nZ n O·SiO2,则n值等于A.2B.3C.1D.1/2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B.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水溶于任何酸D.在制玻璃、制水泥的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之一是石灰石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CO3与CaSiO3的热稳定性关系是CaCO3<CaSiO3B.H2SiO3与H4SiO4是两种不同的酸,其酸酐也不相同C.硅酸盐均难分解,难溶于水D.玻璃通常为固体具有很高的熔点18. 关于水玻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矿物胶,既不能燃烧也不易腐蚀B.在建筑工业上可用作粘合剂和耐火材料C.它在空气中易变质,因为SiO32-+CO2+2H2O=H4SiO4↓+CO32-D.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19.光纤通信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A.碳B.石英C.锗D.硅20.硅酸铜钡是当今用最新科学技术才能合成的一种物质。
高中化学 30 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训练题 苏教版必修1

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训练目标1.掌握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
2.了解Si及SiO2的用途。
3.了解信息材料的组成及应用。
(10分钟)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SiO2熔点高、硬度大,常用透明的石英晶体制作电子部件和光学仪器B.SiO2是酸性氧化物,高温时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SiO2不与任何酸及酸性氧化物反应D.SiO2用途广泛,常用来制造光导纤维答案:C解析:二氧化硅与大多数酸不发生反应,但可与HF反应,C项错误。
2.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二氧化硅的是( )A.石英B.水晶C.计算机芯片D.沙子答案:C解析:石英、水晶、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
3.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 )A.Si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B.SiO2和CO2的结构相同C.SiO2中硅元素为+4价,故SiO2有氧化性D.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结合2个氧原子答案:C解析:A项,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A项错误。
B项,SiO2与CO2的结构不同,B项错误。
C项,+4价是硅元素的最高价态,故SiO2具有氧化性,C项正确。
D项,SiO2晶体中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结合2个Si,Si、O的原子个数比为12,D项错误。
4.光导纤维传感器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其特点是灵敏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耗电量少、耐腐蚀、绝缘性好、光路可弯曲等。
下列有关光导纤维的判断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无定形硅C.光导纤维在常温下性质稳定D.光导纤维利用其导电性传输信号答案:C解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A、B项错误;常温下,二氧化硅性质稳定,C项正确;SiO2不导电,D项错误。
5.下列实验室保存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存放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氯化铁溶液存放在铜制容器中D.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答案:D解析:A 项,氢氟酸能腐蚀玻璃,A 项错误;B 项,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 项错误;C 项,氯化铁溶液会溶解铜,C 项错误;D 项,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D 项正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三单元-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元素化合物-题本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备课纸
准考证号:12345678901234
姓名:XXX 所在考场: 考点:
抽题时间:XX 年XX 月XX 日--:--:--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题目: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
2.内容:
图3-17 天然水晶、二氧化硅制品和二氧化硅的结构模型
二氧化硅是一种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的氧化物。
二氧化硅除可用于制作光学镜片、石英坩埚外,还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非常细,导光能力很强,一条光缆由上万条光导纤维组成,因此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输大量的信息。
图3-18 光导纤维
3.基本要求:
(1)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用途。
(2)教学过程中要讲出步骤或者虚拟的影像。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教学过程中要有互动环节。
高中化学《二氧化硅》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二氧化硅》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氢氟酸在玻璃上雕刻花纹B.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传统的硅酸盐产品C.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硅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2.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是()A.硅B.二氧化硅C.硅酸盐D.金属3.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可用作医疗消毒剂B.液NH3可用作制冷剂C.SiO2可用作太阳能光电转换材料D.NaClO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4.能证明Si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A.SiO2 + 2C = SiC + 2CO↑B.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C.SiO2 + 4HF = SiF4↑+ 2H2OD.SiO2 + CaCO3 = CaSiO3 + CO2↑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海水提溴、煤的气化、石油的裂化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B.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C.因为胶体粒子能吸附电荷,所以有的胶体带正电荷,有的胶体带负电荷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6.硅及其化合物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晶、玻璃都属于硅酸盐材料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C.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某硅酸盐的化学式为38KAlSi O ,可用2232K O Al O 6SiO ⋅⋅表示7.坩埚是实验室用于灼烧或熔融固体物质的常用仪器,材质种类很多,实验时应根据物质的性质加以选择,熔融烧碱应选用( )A .石英坩埚B .普通玻璃坩埚C .瓷坩埚D .铁坩埚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能与酸反应产物中有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 .ABS 树脂、光导纤维及碳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D .酸性条件下,C 2H 5CO 18OC 2H 5的水解产物是C 2H 5CO 18OH 和C 2H 5OH9.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添加剂B .二氧化硅可用作导电材料C .甲酸可用作医疗消毒剂D .丙三醇溶液可用作日用化妆品10.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1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B .硅酸钠可用作木材防火涂料C .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碱金属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②铁的氧化物(Fe x O)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Cl2,恰好将Fe完全氧化,x的值为0.80③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④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⑤金属活动性不同,冶炼方法也有所不同⑥苏打和小苏打焰色反应的现象是相同的,说明灼烧过程中它们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变化⑦铁在纯氧中燃烧或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中铁的化合价均为+3价⑧镁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都比纯铝和纯镁的大⑨除去铜器表面铜绿而不损伤器物,可用稀硝酸⑩Al(OH)3药剂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治疗胃酸过多A.①②③⑤B.④⑥⑦⑧⑨C.①②⑤⑧⑩D.③④⑥⑦⑨二、填空题13.________是制造光导纤维重要原料。
高一化学硅及二氧化硅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16日高一化学硅及二氧化硅的性质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
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A.B.C.D.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A.盐酸B.烧碱C.氢氟酸D.纯碱3.实验室制备硅酸的反应为Na2SiO3+2HCl=2NaCl+H2SiO3↓,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产品B.大多数硅酸盐的性质稳定C.透闪石的化学成分为()258222Ca Mg Si O OH ,将其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22CaO 5MgO 8SiO H O ⋅⋅⋅D.新型陶瓷材料包括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压电陶瓷等 5.下列关于硅酸及其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硅酸是一种弱酸,可由其酸性氧化物2SiO 与水化合而制得B.硅酸盐是构成地壳中岩石的主要成分,黏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具有黏合性D.高岭石的化学式为2254Al Si O (OH),可以表示为2322Al O 2SiO 2H O ⋅⋅ 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高氯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⑧氮气 A.③⑤⑦⑧B.⑤⑦⑧C.⑤⑧D.⑤⑦7.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SiO 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B.2SiO 与2CO 的结构相同C.2SiO 中硅元素为+4价,故2SiO 有氧化性D.2SiO 晶体中每个硅原子结合2个氧原子 8.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二氧化硅的是( ) A.石英B.水晶C.计算机芯片D.沙子9.能证明23H CO 比23H SiO 酸性强的实验事实是( ) A.23H CO 比23H SiO 受热易分解 B.高温下能发生反应232232Na CO +SiO Na SiO +CO ↑高温C.2CO 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而2SiO 却不溶于水D.2CO 通入23Na SiO 溶液中有胶状沉淀生成 10.下列关于碳和硅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B.碳和硅的最高正价都是+4价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碳元素占第一位D.碳和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都是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11.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B.单晶硅、玻璃C.普钙、漂白粉D.石英玻璃、石膏 12.下列关于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2SiO +2C Si +2CO ↑可推知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由32CaCO +SiO 32CaSiO +CO ↑可推知23H SiO 的酸性比23H CO 强C.由 2322Na SiO +CO + H O 2323Na CO +H SiO ↑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D.由232Na CO +SiO 232Na SiO + CO ↑可推知23H SiO 的酸性比23H CO 强1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SiO 熔点高、硬度大,常用透明的石英晶体制作电子部件和光学仪器B.2SiO 是酸性氧化物,高温时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2SiO 不与任何酸及酸性氧化物反应D.2SiO 用途广泛,常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造水泥和玻璃都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B.水泥被广泛用作建筑材料C.水泥与水掺和搅拌并静置后很容易凝固变硬D.水泥具有固定的熔点15.下列实验室保存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存放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氯化铁溶液存放在铜制容器中D.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16.工业上生产玻璃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反应:3232CaCO +SiO CaSiO +CO ↑高温。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3.2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

3.下列物质中能与二氧化硅起化学反应的是() ①浓硝酸②水③氢氟酸④KOH溶液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解析】选D。常温下二氧化硅性质很稳定,除强碱和氢氟 酸外,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且不溶于水,不与强氧化剂 等反应,故本题中③④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
4.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A.石英坩埚B.普通玻璃坩埚 C.生铁坩埚D.陶瓷坩埚 【解析】选C。石英、普通玻璃、陶瓷中均含有 SiO2,高温 下,烧碱能与SiO2反应而使坩埚腐蚀:SiO2+ 2NaOH====Na2SiO3+H2O,铁在高温下不与NaOH反应。
5.工业上可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取少量粗 硅:SiO2+2CSi+2CO↑。 ==== (1)在该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中生成了1molSi,则需消耗______molSiO2。 (3)由粗硅制纯硅时,粗硅与氯气反应后得到沸点较低的液
高温
高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2011·延边高一检测)制取下列物质时,不需用石灰石 作原料的是() A.硅酸B.水泥C.玻璃D.生石灰
【解析】选A。硅酸一般是利用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与酸反应
制取,用不到石灰石。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泥的主要成分有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 (2CaO·SiO2)及其他一些成分,所以硅酸盐都是氧化物 B.水泥、普通玻璃都是混合物 C.硅酸盐工业使用的每一种原料都含有硅元素 D.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都不溶于水,所以所有 的硅酸盐都不溶于水
【典例】氮化硅是一种高温结构陶瓷,它的硬度大,熔点
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度硅和纯氮在 1300℃时反应获得。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 A.制气轮机叶片B.制有色玻璃 C.制永久性模型D.制柴油机 (2)氮化硅陶瓷抗腐蚀性能强,除氢氟酸外,它不跟其他无 机酸反应,试推测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3.3.2《二氧化硅的性质》练习 苏教版必修1

3.3.2《二氧化硅的性质》1.(双选)下列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的是( )A .玛瑙B .水晶C .黏土D .石灰石【解析】 黏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 3,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叫水晶,而玛瑙是含有杂质的石英晶体。
【答案】 AB2.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
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 )A .硅单质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 .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D .集成电路是二氧化硅制造的【解析】 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故D 不正确。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B .二氧化硅和晶体硅都是半导体材料C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D .工业上以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硅【答案】 D4.在反应SiO 2+3C=====高温SiC +2C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3B .3:1C .2:1D .1:2【答案】 D5.(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但它对应的水化物有不同的组成B .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得到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C .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它不能溶于任何酸【解析】 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对应的水化物有H 2SiO 3和H 4SiO 4两种,A 正确;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得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B 正确,C 错误;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D 错误。
【答案】 AB6.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 2与SiO 2都能跟H 2O 反应生成相应的酸B .SiO 2与CO 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C .SiO 2与CO 2(干冰)都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C【解析】 A 项,CO 2与水反应,SiO 2与水不反应,也不溶于水;B 项,SiO 2为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但CO 2不能与酸反应;D 项,SiC 俗称金刚砂。
高中化学第八讲硅及其化合物练习苏教必修

第八讲 硅及其化合物1. (2017届宿迁市模拟)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太阳能电池板由半导体材料构成。
下列物质用于制造该电池板的是( )A. 二氧化硅B. 硅C. 硅酸钠D. 硅酸钙2. (2017届扬州中学模拟)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能在玻璃上进行刻蚀,将其制成毛玻璃和雕花玻璃的物质是( )A. 烧碱B. 纯碱C. 氢氟酸D. 盐酸3. (2017届无锡一中模拟)能用带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的物质是( )A. HF 溶液B. NaOH 溶液C. 盐酸D. 水玻璃4. (2017届南通一中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B. 硅元素是形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一位C. 纯硅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得:SiO 2+2C=====△Si +2CO↑D. 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5. (2017届南通海门中学模拟)生石灰中往往含有杂质CaCO 3和SiO 2,要检验是否存在这两种杂质,最好选用( )A. 水B. 盐酸C. 硫酸D. 烧碱溶液6. (2016届南京外校训练卷)根据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①生成物是硅酸盐 ②反应条件是高温③含有硅的物质作原料 ④反应原理是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A. ①③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 (2016届无锡天一中学训练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石英与烧碱反应:SiO 2+2OH -===SiO 2-3+H 2OB. 往烧碱溶液中通入CO 2:CO 2+2OH -===CO 2-3+H 2OC. 向小苏打溶液中加过量的石灰水:2HCO -3+Ca 2++2OH -===CaCO 3↓+2H 2O +CO 2-3D. 往水玻璃中加入盐酸:SiO 2-3+2H +===H 2SiO 3↓8. (2016届扬州市第一中学模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 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D. 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 会降低9. (2016届连云港中学模拟)在下列所示的转化关系中:X ――→O 2 氧化物――→O 2氧化物,X 可能是( )A. AlB. SiC. MgD. C10. (2016届丹阳中学模拟)从石英砂制取高纯硅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①SiO 2+2C=====高温Si(粗)+2CO↑②Si(粗)+2Cl 2=====加热SiCl 4③SiCl 4+2H 2=====高温Si(纯)+4HCl关于上述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③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B. 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强于硅C. 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28 g 硅,均转移4 mol 电子D. 高温下将石英砂、焦炭、氯气、氢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高纯硅11. (2016届南京一中模拟)为确定HCl 、H 2CO 3、H 2SiO 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2《二氧化硅的性质》1.(双选)下列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的是( )A .玛瑙B .水晶C .黏土D .石灰石【解析】 黏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 3,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叫水晶,而玛瑙是含有杂质的石英晶体。
【答案】 AB2.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
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 )A .硅单质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 .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D .集成电路是二氧化硅制造的【解析】 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故D 不正确。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B .二氧化硅和晶体硅都是半导体材料C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D .工业上以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硅【答案】 D4.在反应SiO 2+3C=====高温SiC +2C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3B .3 :1C .2 :1D .1 :2【答案】 D5.(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但它对应的水化物有不同的组成B .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得到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C .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它不能溶于任何酸【解析】 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对应的水化物有H 2SiO 3和H 4SiO 4两种,A 正确;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得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B 正确,C 错误;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D 错误。
【答案】 AB6.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 2与SiO 2都能跟H 2O 反应生成相应的酸B .SiO 2与CO 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C .SiO 2与CO 2(干冰)都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C【解析】 A 项,CO 2与水反应,SiO 2与水不反应,也不溶于水;B 项,SiO 2为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但CO 2不能与酸反应;D 项,SiC 俗称金刚砂。
【答案】 C【点拨】 碳和硅原子结构相似,但CO 2和SiO 2在结构、性质上却有很大差异。
解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SiO 2的特性,避免机械套用CO 2的性质。
7.如下图为刻蚀在玻璃上的精美的花纹图案,则该刻蚀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A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B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C .Si +4HF===SiF 4↑+2H 2↑D .SiO 2+4HF===SiF 4↑+2H 2O【解析】 玻璃的成分中含有SiO 2,SiO 2易与氢氟酸反应,生成气体,不留残迹。
【答案】 D知识点2 硅的性质、制备及其重要用途8.(双选)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 .硅晶体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D .硅与氟、氯、溴、碘在加热条件下不能直接化合【解析】 硅的晶体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晶体硅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作为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在常温下,硅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能与氢氟酸(浓HNO 3和HF 的混合酸也可以)、强碱溶液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还能与O 2、F 2、Cl 2、Br 2、I 2化合,如2F 2+Si===SiF 4,Si +4HF===SiF 4↑+2H 2↑,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Si +2Cl 2=====△SiCl 4,Si +2Br 2=====△SiBr 4。
【答案】 CD9.A 、B 、C 、D 四种物质均含有硅元素,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B A ―→C D已知C 是A 与烧碱溶液反应的产物。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试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A→C,C→D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A 、B 、C 、D 均含有硅元素,且C 是A 与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可知C 是Na 2SiO 3,D 是H 2SiO 3,A 是SiO 2,B 是Si 。
【答案】 (1)SiO 2 Si Na 2SiO 3 H 2SiO 3(2)SiO 2+2C=====高温Si +2CO↑(3)SiO 2+2OH -===SiO 2-3+H 2OSiO 2-3+2H + H 2SiO 3↓巩固提升1.据最新《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普遍适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B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C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D .自然界中硅的贮量丰富【解析】 自然界硅的含量居第二位,以化合态存在;硅单质是固体,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便于运输、贮存;其燃烧产物SiO 2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答案】 B2.(2015·新题调研)用胶头滴管向用石蜡围成的“Spark”凹槽内注入某溶液,即可在玻璃上刻蚀出“Spark”的字样,则该溶液是( )A.盐酸 B.氢氟酸C.烧碱 D.饱和食盐水【答案】 B【点拨】能腐蚀玻璃的是氢氟酸。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游离态的硅B.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酸或碱的溶液发生化学反应D.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可制备硅酸【解析】自然界中的硅都以化合态存在,硅是亲氧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如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酸或碱溶液反应,且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答案】 B4.下列各项应用中,利用了硅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B.做石英钟的原料C.在野外,用硅、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氢气D.利用硅钢合金制造变压器铁芯【解析】A项是利用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性质,属于硅的物理性质。
B项是利用二氧化硅即石英薄片在电场作用下能做间歇性的伸张和收缩。
C项是利用了硅的化学性质。
D项是利用了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磁性,是物理性质。
答案为C。
【答案】 C5.(双选)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单质在加热时都能跟氧气反应C.氧化物溶于水都生成相应的酸D.碳和硅两种元素都有同素异形体【解析】CO2、SiO2为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CO为不成盐氧化物不与NaOH 溶液反应,A不正确。
C、Si在高温下与O2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CO2+H2O H2CO3,但CO不溶于水,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C不正确。
晶体硅和无定形硅是硅的同素异形体。
【答案】AC6.(双选)在自然界里,硅存在于地壳中的各种矿物和岩石中的形式是( )A.晶体硅 B.二氧化硅C.硅酸 D.硅酸盐【解析】自然界里硅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和岩石中。
【答案】BD7.(双选)能制取硅酸的反应是( )A.SiO2与水共热B.将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SiO2与NaOH溶液共热D.向硅酸钠溶液中通CO2气体【解析】SiO2不溶于水,因此制取硅酸必须用间接的方法来制取;Si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溶液,然后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比硅酸强的酸即可析出硅酸。
【答案】BD8.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以及两名美国科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锟的获奖理由为——“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光纤中传输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机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为二氧化硅,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溶于水生成的H 2SiO 3的酸性弱于H 2CO 3B .SiO 2是一种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C .在SiO 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周围结合2个氧原子D .SiO 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不和任何酸反应【解析】 SiO 2不溶于水;在SiO 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周围结合4个氧原子;SiO 2能与氢氟酸反应。
【答案】 B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加以解释。
(1)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得到硅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高温时有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为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它不溶于任何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错误。
由于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所以溶液不会显酸性(2)正确。
由H 2CO 3的酸性比H 2SiO 3强,所以有Na 2SiO 3+H 2O +CO 2===Na 2CO 3+H 2SiO 3↓(3)错误。
酸的酸性强弱是指酸在溶液中电离出H +的难易,而CaCO 3与SiO 2的反应是因为高温时CaSiO 3很稳定,CO 2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才得以发生,所以(3)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