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势能场的跟驰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直 观 , 于从 纷 繁 的 个 体行 为 中归 纳 出共 性 , 利 缺
基于模糊推理的跟驰模型均在其基础上衍生发展 而来 ¨ , 这些模型 的建立 均基于刺激一 反应 的基 本思想. 文献[ 5 提出了安全距 离跟驰模型 , 4— ] 该
模 型 的基本 思想 是 跟驰 车为 防止 碰撞 , 通过 速度 调
第4 1卷 第 4期
21 0 1年 7 月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J RN FS UT E TUNI R IY ( trl c neE io ) OU AL O O H AS VE ST Naua Si c dt n e i
Vo . NO 4 1 41 .
c a otn i lfe d o e e e c ilp e ta l s f rr f r n e.t e e t a t r e a ta t d t e ata to n e uli n p r i h s wo f c o sa bsr ce o b t c i n a d r p so e . r r
针 对前 车 运动状 态 变 化 所 采 取 的相 应 行 为 ¨ . 跟 驰模 型大 致可 分为 基 于刺激 一 应机 理 和基 于保 持 反
节手段始终与前车保持一个特定的跟驰距离.
从 建模 手段 上划 分 , 大致 可 归纳 为 2类 : 以 ①
安全 车辆 间距 两类 . M 模 型 是跟 驰 理 论研 究 中最 G 经典 和最 有 影响力 的模 型 , 括 生理 一 理 模 型 和 包 心
c i d b he drv r n h n t a —o l n d li sa ih d. Th hr e t p s f v hils eve y t i e .a d t e he C f l r owi g mo e S e tbl e s e t e y e o e c e r nn n si to u e u i g i n r d c d,i e d c l r t g sae,a c lr tn tt n o ma rv n tt . An h . . e ee a i tt n c e ea i g sae a d n r ld i i g sae d te me s r d d t r ls i e s d on t s a u e a a a e c a sf d ba e hi.The c a sfe a u e t r e o c lb a e t e p — i ls i d me s r d daa a e us d t ai r t a i h
于机 器人人 工智 能研 究 , 本文 将其 基本 思想 运用 于
吸引力 是 目标 车前进 的动 力来 源 , 现 为驾驶 表
员对加速的期望. 吸引力的大小与车辆动力性能以
及 车辆 所处 的 运 动 状 态 有 关 . 车辆 自身 特 性 考 从 虑 , 低 速 时车 辆 的速 度 小 , 速 度 大 ; 在 加 在高 速 时 , 车 辆 的速度 大 , 速 度 小 , 加 而车 辆 在 达 到期 望 速 度 后 就不会 再继 续 加 速 . 因此 在 自由行 驶 状 态 下 , 车 辆 的加速 度 随速度 的增 加呈 递减 态势 , 当速度达 到 期 望 速度 后 , 加速 度 为 零 . 由此 建立 目标 车 吸 引 力
Ta e g e o P n fi Jn S e g i h n W a a h i・ ng Di n a
( olg fTa sott n inU iesy, h n cu 3 0 5 Chn ) C l eo rnp r i ,Ji nv rt C agh n102 , ia e ao l i ( C l g fCvl n ier gadA ci cue Z ei gUnvrt , ngh u30 5 ,C ia ol eo iiE gnei n rht tr, hj n ies y Ha zo 10 8 hn ) e n e a i A b t a t:Fo m p ov n h i u a i c u a y o a -o l wi g m o la e c b n h h r c sr c ri r i g t e sm l t on a c r c fc rf lo n de nd d s r i g t e c a a — i
行 为产生 的 根源— —驾 驶员 , 源头上 发 掘跟驰 行 从
全. 目标车 的跟 驰行 为 即为 吸引力 与排斥 力 相互作 用 的结 果 . 对应 于 效率 和 安全 , 型 可 分 为 吸 引力 模 模 型 和排斥 力模 型 .
1 2 吸 引力模 型 .
为 的特点 , 缺点 是 驾 驶 员 的选 择 机 制 难 于 确 定 , 但 其个 体差 异性 增加 了建模 难度 . 人工 势场 法 是 一 种 路 径 规 划 算 法 ¨ 多应 用 ,
t rsi so a —o lwi g d v ng be a i r e itc f c rf lo n r i h v o ,ba e n t rv n x re c i s d o he d i g e pe n e,t ci ns i rv n i i he a t o n d ig i pr c s r umma z d i o t n e a to f e ce c n a e y.Ta i g t e b sc i e f a t — o e sa e s i r e nt he i tr ci n o f i n y a d s f t i k n h a i d a o ri i f
驾 驶行 为特 性 , 车辆 运行 状 态分 为减速 停 车 、 动加 速 和 常 态行 驶 3类 , 据 此对 实 测 数据 予 将 起 并 以划分 . 用分 类 后 的实测 数据 , 对 3类行 驶状 态分 别 对模 型参 数 加 以标 定 , 利 针 并将 标 定 后 的模 型 与经 典 的 G 模 型进 行 比较. M 结果 表 明, 相对 于 GM 模 型 , 拟 精度 平均 提 升 1% 以上. 模 0 关 键词 :跟驰 模 型 ; 驾驶行 为模 型 ; 工势 能场 人
摘 要 :为 提升 跟驰 模 型 的模 拟 精度 , 加 有 效 地 刻 画跟 驰 行 为 特 性 , 车辆 的 实 际运 行 规 律 出 更 从 发, 将行 驶 过程 中的各种 行 为 归纳 为效 率 与安全 2种 因素 的相互作 用 . 鉴人工 势 能场 的基本 思 借
想, 将这 2种 因素抽 象 为驾驶 员受 到 的驱 动力和 阻碍 力 , 而建 立 相 应 的 跟驰 模 型. 据 普遍 的 进 根
模型, 即
1 一 1 、 , ,rt
对 驾驶 行 为 的建 模 . 通过分 析 车辆 的运 动规律 并 结 合 驾驶 员 的行 为特性 , 车辆行 驶过 程 中 的多种行 将 为 归纳 为 “ 率 ” “ 全 ” 效 和 安 2种 因 素 的 相 互 作 用 . 采 用人 工势 能场 思 想 , 这 2种 因 素进 行 抽 象 , 对 将 其 视为 驾驶 员所受 到 的驱 动力 和阻 碍力 , 而建 立 进
Ke r s a - l wi g mo e ;d v n e a i rmo e ;a t ca o e t l e d y wo d :C f l n d l r i g b h v o d l r f il tn i l r o o i i i p a f i
跟 驰模 型描 述 了在 限制 超 车 的单 车道 上 后 车
收稿 日期 : 0 01 -5 作者简介 :陶鹏飞( 94 ) 男 , 士生 ; 2 1 .10 . 18 一 , 博 王殿海 ( 联系人 ) 男 ,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ngin a@sh .o1 wa dahi o u c n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 目( 0 7 03 . 7 9 15 ) 引文格 式: 陶鹏飞 , 金盛 , 王殿海. 基于人工势 能场的跟驰 模型 [ ] 东南大 学学报 : J. 自然科 学版 ,0 1 4 ( ) 84— 5 .[ o:0 3 6/ 2 1 , 1 4 :5 88 di1 . 99 j
体影 响 的驾驶 行为 进行研 究 .
以 t ()=C t a

() 1
式 中 , 为 目标 车 吸 引 力 加 速 度 ; 为 目标 车 速 a
i n 10 0 0 .0 10 .3 ] s .0 1— 5 5 2 1 .4 0 7 s
第 4期
陶鹏飞 , : 于人 工势能 场 的跟驰 模型 等 基
85 5
点 是实验 数 据难 于获取 且准 确性 得不 到保 证 ; 而从 驾驶 员 的角度 出发 , 够在建 模过 程 中更 接近跟 驰 能
rmeeso d li i ee tsae ,whc e te o ae t h lsia a tr fmo e n df rn tts f ih a h n c mp d wi teca s l GM ( e ea — r r h c g n rlmo
t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o e.T ers l s O a es lt n a c rc si r v d o e np re t. d 1 h eut h WSt t h i ai c u ay i mp o e v rt ec ns h t mu o e
2种力 相互 作用 下 的车辆 动力 学方 程 . 基 于人 工势 能 场理 论 的跟 驰行 为 模 型更 直 观
地 表现 了客 体环境 对驾 驶员 的作 用效 果 , 有利 于后 续模 型 的拓展 , 可通 过增 加 车辆 在垂直 车道 方 向上 的受 力建 立 车辆横 向运 动模 型 , 复杂 环境 下多 物 对
J l 011 uy2
d i1 . 9 9 i n 10 0 0 .0 .4 0 7 o :0 3 6  ̄.s . 0 1— 5 5 2 1 0 . 3 s 1
基 于 人 工 势 能 场 的 跟 驰 模 型
陶鹏 飞 金 盛 王殿 海
( 吉林大学交通学 院 , 。 长春 10 2 ) 3 0 5 (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 院 , 杭州 30 5 ) 10 8
车辆运动规律作 为切入点 , 通过统计跟驰车辆 行 驶数 据进 行 归纳抽 象 , 建立 相应 的模 型 ; 从 驾 ② 驶 员 心理作 用 的角度 出发 , 过分 析 驾驶 员 在 1 通 不 同情况下的驾驶行为 , 研究行驶过程中周围环境 客体对驾驶员产生的影响, 进而建立相应的跟驰模 型 . 两类 方 法各有 利 弊 , 车辆 运动 规律 出发 , 这 从 简
中图分 类号 : 4 1 U 9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0 — 5 5 2 1 ) 40 5 -5 0 1 0 0 ( 0 1 0 -8 40
Ca -o l wi o e a e n a tfc a o e ta e d rfl o ng m d lb s d o r i i lp t n i lf l i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