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县级地方行政称“都”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国县级地方行政称“都”考
后晓荣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实行郡县制,即在边境地区设置郡,国都
附近内地则设置县。

但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燕国文物中涉及县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地名
资料多称“某某都”,与其他六国置县在名称上有所区别。

本文利用战国燕文物中有关
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考证战国时期燕国县级地方行政单位称“都”而不称“县”,以补史
书之缺佚。

燕国;县级行政;都;考证
K231A 1004 - 9142 ( 2012 ) 06 - 0025 - 04
2012-04-15
后晓荣,男,江西南昌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后。

(北京100089)
文和币文正合,可知燕指就在陶文出土地的
@@[1]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后晓荣,丁鹏勃等.中国玺印真伪鉴别[M].合肥.:安徽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庄新兴主编.战国玺印分域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 社,2001.
@@[4]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6.
@@[5]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6]曹锦炎.古代玺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7]蔡全法.近年来新郑郑韩故城出土陶文简释[J].巾原文 物,1986,(1).
@@[8]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9.
@@[9]郑建芳.山东邹城市发现四枚古代铜印[J].考古,1998, (12).
@@[10]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M].成都:巴蜀书社,1998.@@[11]高明编.古陶文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12]邵国田.内蒙古敖汉旗四道湾子燕国“狗泽都”遗址调查 [J].考古,1989,(4).@@[13]徐秉琨.说“阳安”布[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1辑)[C].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14]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燕下都第23号遗址出土一批铜戈 [J].文物,1982年,(8).
@@[15]吴振武.燕国铭刻巾的“泉”字[A].华学(第二辑)[C].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16]张传玺.秦代北京地区的郡、县、关.秦汉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1994.
@@[18]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宝坻秦城遗址试掘报告[J]. 考古学报,2001,(1).
燕国县级地方行政称“都”考
作者:后晓荣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089
刊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12(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dsfdxxb-shkx20120600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