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学院概况_
【爱考宝典】2020年陕西理工大学汉国教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 分数线

【爱考宝典】2020年陕西理工大学汉国教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分数线文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现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文秘教育和对外汉语四个本科专业,语文教育和新闻采编与制作两个专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为陕西省省级特色专业和校级名牌专业。
五十余年来,文学院为社会培养出了6000余名英才。
文学院现有本专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余人。
目前共有教师、干部51人,其中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8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7人;专任教师43人,其中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3人。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29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28人。
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省校级教学名师5人。
建成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近年来,专任教师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与教改项目30余项,编写出版高校教材及专著40余部。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获批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文学院资料室,现有5万余册专业书籍,120余种学术期刊。
建有多功能报告厅1个,实验实训室4个,实习实训基地15个。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写作、逻辑基础、文学概论、文艺心理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献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民间文学、比较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语文教学论、中国文化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22门必修课和诗词格律、文字学、应用写作、中国小说史、现当代名家名著研究和文学流派研究、影视艺术、教学艺术论、先秦诸子与文学、史记与史传文学、白居易研究、戏曲研究、宋词研究、《红楼梦》研究、文学批评方法论、《金瓶梅》研究、《文心雕龙》研究、金庸研究、港台文学、托尔斯泰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西方现代文论、广告传播学等40余门选修课。
《陕西理工学院简介》

《陕西理工学院简介》(建议稿,请大家积极修改)陕西理工学院是一所治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国务院首批批准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由原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面向全国招生。
座落在“汉蜀文化”的发祥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西北小江南、秦巴聚宝盆”之美誉的陕南名城——汉中市。
学院位于汉水、褒河之滨。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公路、铁路、民航畅顺,交通便利;这里树木葱茏、绿草如茵、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环境优越。
是有志之士执教创业、展示才华和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求学的理想境地。
学院始建于1958年。
“治学传统”可以追溯“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她走过了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艰难的历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8年底“北大汉中分校”回迁北京,就在这块沃土上创建了陕西工学院。
在“北大汉中分校”精神的鼓舞下,陕工院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汉中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5月建校的汉中大学,后又经历了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等发展阶段的艰苦磨练,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2001年6月两校合并,办学空间和学科范围得到极大拓展,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学院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环境优雅。
南北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741.2亩,建筑总面积499981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986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695万元。
校园主体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学生公寓楼、综合餐厅、标准化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基础设施完备、条件优良;拥有大型教学平台、实验仪器 2600余台(件)、计算机终端、多媒体语音教学设备 *** 台(件),校园网覆盖全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办公场所和学生宿舍;校园整体绿化、美化率高,生活环境舒适。
学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023陕西理工学院宿舍环境图片条件怎么样有没有空调

2023陕西理工学院宿舍环境图片条件怎么样有没有空调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环境1、气候宜人,最低不过零下2-3度左右。
学校住宿还可以,男生有的六个人一个宿舍,有的八个人。
2、在北区!住宿条件一般3、那是南区的土建系的一个专业,宿舍环境不错大多是新修的,住宿费也不高,祝你学习顺利!4、南区的普遍比北区的好南区的一般是六人间女生:6号楼是6人一间,每层的两边有公共的厕所和水房(洗漱用的)5好楼是两件为一套,大间住六个,小间住4个,有独立的厕所和水池,相对来说,6号楼更新一点,不过本人更喜欢5号楼,因为带卫生间,还可以在宿舍里边洗漱洗衣服什么的3号楼不太好,一个大间一个小间,大8小4,走廊光线不好,晚上有灯,独立厕所和水池1和2号楼最旧,以前住在里面,回返还一部分住宿费现在又盖了很多新的住宿楼,应该很不错吧北区:甲1.甲2,地震期间没让住,6人一间,公共水房,冬冷夏凉,阴暗潮湿2.3号楼,三室一套,有独立的卫生间其他都很不错,就是离食堂较远5、陕西理工可以说是陕西二本中垫底的'我现在就是在这学校读书呢很后悔报这学校艺术系是在南区的寝室根本就没什么条件白天一天没电天热很不方便而且寝室很小像你们可能一个寝室住九个人师资也不咋滴学习气氛也很差劲当然如果你上大学只为谈恋爱那这学校是不错的地方山清水秀的作为被坑一期我强烈建议你还是别来这学校还要知道什么你给我发邮件也可以qiankongren@1636、南区基础设施相对北区好一些,不过没有塑胶跑道,操场不是很大,学校建筑物很密集。
因为学校人太多了。
至于教学,就不太清楚。
体育生住宿条件不是很好。
7、宿舍环境一般,学校离市区很近,只需坐几分钟的公交就到了!8、你好,是提前就已经订好了,你去的早晚只是会影响你在宿舍的床位而已!艺术类在南区,住宿条件不会很差!得看你是男生宿舍还是女生宿舍咯记得采纳答案!谢谢9、那边的气候还可以,不知道你是在南区还是北区,南区的话离市中心很近,如果是在北区,那就是在山上了宿舍环境一般,学校离市区很近,只需坐几分钟的公交就到了!坐飞机要到西安,还要倒车,建议你做火车【陕西理工学院宿舍环境图片条件怎么样有没有空调【图片】】陕西理工学院师哥师姐说宿舍条件陕西理工学院(学校国标码:10720)坐落在陕西省汉中市,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高等学校,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川北、陇南、鄂豫西等毗邻地区内唯一一所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
陕西理工学院简介

陕西理工学院简介陕西理工学院(简称陕理工),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办学层次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学校校园占地1742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各类在校学生约2万人。
陕西理工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坐落在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校校园占地约1700余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理工学院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学校现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8个二级学院、11个系和1个教学部,设有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53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与平台。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965万元。
学校馆藏图书213.79万册,中外文期刊3450种。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条件完备。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敬业精神的教职工队伍。
现共有教职工1652名,其中专任教师928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33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获得者20余人。
全校共有各类在校学生 2.57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2万人。
陕西理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坚持深化改革、从严治教,积极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课程建设,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课程结构,建立了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简介

一、机械工程学院简介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已形成培养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学历教育人才10000余名。
成为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人才培养质量高、科研实力强的二级教学单位。
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等2600余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85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者35人,中级职称者3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3人。
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校级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仪器与机械”。
2006年“机械设计及理论”获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为学校首批四个硕士点之一;2011年“机械工程”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4个二级硕士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热能动力工程”4个本科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维修技术”2个高职专业。
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为校级名牌专业。
建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教学团队、“机械基础课程群”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典型零件工艺设计”3门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图学”、“材料力学”2门校级精品课程。
近5年,完成教改项目32项,出版教材21部,发表教改论文100余篇,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院拥有陕西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机械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检测与控制和汽车工程四个实验室。
实验室面积9000多平方米,现有“加工中心、“快速成型机”、“双频激光干涉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值2200余万元,这些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陕西理工大学是公立还是私立是一本吗

陕西理工大学是公立还是私立是一本吗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陕西理工大学是不是公办学校,属于几本?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陕西理工大学是公立还是私立是一本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陕西理工大学是一本吗
陕西理工大学在陕西是第一批次本科招生,所以通常说陕西理工大学是一本大学。
如果不是陕西考生,陕西理工大学在考生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也可以说陕西理工大学是二本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陕西理工大学是公办大学。
通常来说,公办大学学费便宜,民办大学学费较贵。
陕西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
现设有15个学院和2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
设有62个本科专业,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现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等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10个省级教学团队,12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拓展阅读:陕西理工大学王牌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生物科学;
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汉水文化、生物学(植物学)、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陕西理工大学校园地图

陕西理工大学校园地图
一、校园地图
图片来自百度地图
陕西理工大学学校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朝阳路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陕理工”,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是一所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汉中周边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唯一一所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
这个大学校园面积不小,校园环境方面,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有水有湖有桥,前两年翻修以后很多建筑都气派起来。
而且,学校对面就是新建的商业区,这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汉中城不大,你打车到最繁华的地方也就十块钱!
其北校区位于汉中市勉县褒城镇的连成山上,这是一座花园式的高校,整个学校被群山所环绕,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它的学校大门似乎也有十几年历史了,显得如此的庄重和古朴。
学校的道路很干净,是沥青铺就的,道路两边栽种着有几十年树龄的大树。
沿着主路一直通向山上,是学生出入学校的必经之路。
道路上能看到学生还背着书包,感觉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道路边还划着车位,车辆整齐地停放在路边。
陕西理工大学的食堂有六个,食堂占地面积广,能同时容纳千人以上学生同时用餐,食堂干净整洁,饭菜多种多样,给学生丰富多样的选择。
学生宿舍为六人间和八人间,上下床铺,学生公寓房间内部设施有:卫生间(含洗漱间、沐浴)、床、桌子、椅子、衣柜、书架、饮水机、毛巾架、晾衣处以及电话和电脑线插孔等,水表、电表分装入室。
陕西理工大学是211吗

陕西理工大学是211吗陕西理工大学不是211。
该校一所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院校概况一、办学历史陕西理工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2019年,学校在陕西省内实现一批次本科招生。
二、办学规模及师资陕西理工大学设南、北、东三个校区,设有15个学院和2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62个本科专业;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有专任教师1202人,双聘院士3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
现有专任教师118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9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1人,其中教授124人。
三、院系专业学校设有经济与法学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开办65个本科专业。
具体开设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历史学、地理学、旅游管理学、图书馆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HIGHER EDUCATION
中国高等教育2014.21
资讯
陕西理工学院概况
陕
西理工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其间。
夏
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湿润,宜学宜居,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和“西北小江南”的美誉。
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汉中周边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仅有的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
先后经历了汉中大学、汉中师范学院与北京大学汉中分校、陕西工学院等发展阶段。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汉中师范学院与原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
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实训中心。
设有65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拥有13个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
学校馆藏图书210余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1628名,其中专任教师128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6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421人,其中教授132人。
现有院士2人(双聘),长江
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陕西省“百人计划”人才3人、“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青年科技新星等40余人。
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
建校以来,陕西理工学院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和从严治教,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凝练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形成了“扎根秦巴,艰苦创业,服务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现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
家级和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11门省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教学团队,7名省级教学名师。
建校
50余年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专业技
术人才,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部门或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建成了学科门类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
在学科建设中,学校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学科队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汉水文化研究为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以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为特色的理学学科群、以工业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为特色的工学学科群及其研究方向,建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及研究与服务平台。
2009-2013年,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528篇,其中被SCI 等四大索
引收录446篇,出版著作和教材310部,授权各类专利
582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成果奖29项;年均科
研经费3807.92万元;获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为全国优秀期刊。
近年来,学校以“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大力引进“百人计划”、“三秦学者”等高水平人才,积极聘请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教授为学校双聘教授,同时启动“千万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博士,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水平。
学校重视国际文化交流。
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并保持合作与交流关系,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
当前,学校正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学科建设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校园建设工程、党建工程与和谐校园建设工程,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面开展创建以工程教育和教师教育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努力实现学校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