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

合集下载

眼轴长度的发育规律

眼轴长度的发育规律

眼轴长度的发育规律眼轴长度是指从眼球前表面到视网膜后表面的距离,是衡量眼球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

眼轴长度的发育规律对于眼球健康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眼轴长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眼轴长度的发育规律。

1. 幼儿期: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眼轴长度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

这个阶段是眼球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眼轴长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眼球各个组织和结构的发育。

此时,视力也会逐渐发展,从模糊到清晰。

2. 学龄前期:随着孩子的成长,眼轴长度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

学龄前期是眼轴长度增长缓慢的阶段,一般为每年0.2-0.3毫米。

这个时期的孩子眼球已经基本发育完全,但仍然需要保持良好的视觉习惯和眼球保健,以确保眼轴长度的稳定增长。

3. 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眼轴长度增长最为显著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眼轴长度每年可增长0.5-0.6毫米。

这个阶段的眼轴长度增长主要是由于长骨的生长和眼球内部结构的发育。

青少年期的眼轴长度增长速度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如果眼轴长度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对视力产生影响。

4. 成年期:一般来说,到了成年期眼轴长度会趋于稳定,停止增长。

成年期的眼轴长度与眼球的大小基本成正比。

但是,如果在成年期眼轴长度仍然继续增长,可能会导致近视的发生。

因此,成年期的眼轴长度的稳定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等方式来保护眼球健康。

总的来说,眼轴长度的发育规律是一个与年龄密切相关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长度会经历不同的变化,从快速增长到缓慢增长,最后趋于稳定。

了解眼轴长度的发育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眼球健康,提高视力质量。

同时,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眼球保健也是维持眼轴长度稳定的重要因素。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关注眼轴长度的发育规律,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儿童眼睛发育参数值

儿童眼睛发育参数值

儿童眼睛发育参数值
儿童眼睛发育参数值是指衡量儿童眼睛发育状况的一些关键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角膜曲率半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等。

角膜曲率半径是指角膜前表面曲率中心所在的半径长度。

它是衡量角膜曲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眼睛发育过程中,角膜曲率半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通常,0-3岁的婴儿角膜曲率半径为7.8-8.2mm,3-6岁的幼儿为7.6-8.0mm,6-10岁的儿童为7.4-7.8mm。

晶状体厚度是指晶状体前后表面之间的长度。

晶状体是眼睛中的一个透明结构,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厚。

通常,0-3岁的婴儿晶状体厚度为3.5mm左右,3-6岁的幼儿为4.0mm左右,6-10岁的儿童为4.5mm左右。

眼轴长度是指眼球前后直径之间的长度。

眼轴长度是衡量眼睛成像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近视眼的重要病理指标。

在儿童眼睛发育过程中,眼轴长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通常,0-3岁的婴儿眼轴长度为17-20mm,3-6岁的幼儿为20-22mm,6-10岁的儿童为22-24mm。

除了以上三个指标,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可用于衡量儿童眼睛发育状况,如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后房深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儿童的眼睛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各种眼部疾病,确保儿童的视力健康。

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

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

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动态视光学课题组金延滨1985年前后儿童眼轴对照表:(下限均值差异过大 3岁前儿童去掉上下20%后均值)之所以取1984到86年儿童眼轴标准长度,是因为近年来儿童眼轴发育早晚相差越来越悬殊,学龄前眼轴达到成人24毫米的大有人在。

标准轴长是5岁以上视力1.0儿童均值,上限均值为均值以上的均值(视力正常儿童眼轴发育自然减缓而趋于均值),应属于发育早晚的生理差异。

视觉功能锻炼可抑制轴长发育,使拉长缓慢或停止(注意:只是延缓或停止没有眼轴缩短的确切数据)。

处于眼轴上限的近视与下限的远视,需要视觉功能锻炼。

近年小儿高度近视曾多,正常均值上移到上限均值,普遍需要视觉功能锻炼控制眼轴发育。

注意学龄前儿童屈光调节很强,轴长每1mm近视-3.00D会比实际度数小,而这个差距少于一个300度以上越多,越标志着儿童正在克服眼轴发育过快越积极。

功能锻练有促使眼轴趋于正常发育倾向,而戴镜矫正屈光度则有更加偏离正常值的发育趋向。

另外600度以上轴性近视,随近视深度轴长1mm参数会越来越小以至每毫米1.65D左右。

视力复建有这样的数据:(比较类似)一、新生儿眼轴自出生后即逐渐发展,至20岁足即停止发育,如异常成长将发生成年后“轴性近视”。

早产(体重过轻)或巨胎,都将影响轴长。

出生时眼轴:ACD3.4~3.6mm;晶体2.2mm;V8~10mm;AL总长13.6~15.8mm。

二、“三岁时眼轴”,与色感感受性发展有关。

ACD3.4~3.6mm;晶体3.4mm↓;V12mm(或11~12mm);AL总长约18mm。

三、“六岁至七岁眼轴”,由远视(未成熟眼)跨入近视,与调节条件有关。

ACD3.4~3.6mm;晶体3.4~3.6mm;V13.5~15mm↑;AL总长20.4~22.2mm。

四、“十岁眼轴”,眼轴成长开始减缓,视网膜色感细胞已完全退化。

各年龄阶段眼轴标准

各年龄阶段眼轴标准

各年龄阶段眼轴标准
眼轴长度标准每个年龄段的长度不一样,大约在21~24mm左右。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眼轴长度应该在23~24mm之间,5-6岁的儿童眼轴长度是21mm左右,7-8岁的儿童眼轴长度是21.5mm左右,9-10岁的儿童眼轴长度大概在22mm左右,17-18岁眼轴长度大约为成年人眼轴长度。

如果眼轴的长度大于24mm,临床上则判定为有近视眼存在,需要去医院做眼睛检测,当检测有近视眼以后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改善,当18周岁以后也可以通过激光的方式治疗。

如果眼轴的长度小于19mm,临床上称作真性小眼球,容易出现闭角型青光眼,而且眼轴长度越大,近视度数会越高,因为眼轴长度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就会增加300度左右。

近视手术,100°-1800°,18岁-45岁,近视手术安全范围。

各年龄段眼轴正常值

各年龄段眼轴正常值

各年龄段眼轴正常值眼轴是指从角膜中心到视网膜中心的距离,它是衡量眼球大小的指标之一。

眼轴的长短与近视度数密切相关,较长的眼轴常常意味着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年龄的不同,眼轴正常值也会有所变化。

婴儿阶段(0-1岁)在婴儿阶段,眼轴正常值的范围相对较小。

一般来说,婴儿的眼轴正常值约为17-20毫米。

这个阶段的眼球还处于发育阶段,眼轴的长度也在逐渐增长。

幼儿阶段(1-6岁)在幼儿阶段,眼轴正常值会有所增加。

一般来说,幼儿的眼轴正常值约为20-22毫米。

这个阶段的眼球发育较快,眼轴的长度也在不断增加。

学龄前儿童阶段(6-12岁)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眼轴正常值的增加速度逐渐放缓。

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的眼轴正常值约为22-24毫米。

这个阶段的眼球已经基本发育完全,眼轴的长度也相对稳定。

青少年阶段(12-18岁)在青少年阶段,眼轴正常值的增加速度再次加快。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眼轴正常值约为24-26毫米。

这个阶段的眼球仍然在发育,眼轴的长度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成年阶段(18岁及以上)在成年阶段,眼轴正常值相对稳定。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眼轴正常值约为23-25毫米。

眼球已经基本发育完全,眼轴的长度相对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眼轴正常值只是一个参考范围,个体差异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评估眼轴的正常与否。

如果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为了保护视力健康,我们在不同年龄段都应该注意眼部保健。

婴儿期和幼儿期的眼轴发育关键期,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眼部问题。

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经常进行户外活动,适当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成年阶段,注意眼部休息,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合理安排用眼时间。

眼轴正常值是眼科医生评估近视风险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了解不同年龄段的眼轴正常值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视力状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预防和减缓近视的发展。

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

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

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动态视光学课题组金延滨1985年前后儿童眼轴对照表:(下限均值差异过大3岁前儿童去掉上下20%后均值)之所以取1984到86年儿童眼轴标准长度,是因为近年来儿童眼轴发育早晚相差越来越悬殊,学龄前眼轴达到成人24毫米的大有人在。

标准轴长是5岁以上视力1.0儿童均值,上限均值为均值以上的均值(视力正常儿童眼轴发育自然减缓而趋于均值),应属于发育早晚的生理差异。

视觉功能锻炼可抑制轴长发育,使拉长缓慢或停止(注意:只是延缓或停止没有眼轴缩短的确切数据)。

处于眼轴上限的近视与下限的远视,需要视觉功能锻炼。

近年小儿高度近视曾多,正常均值上移到上限均值,普遍需要视觉功能锻炼控制眼轴发育。

注意学龄前儿童屈光调节很强,轴长每1mm近视-3.00D会比实际度数小,而这个差距少于一个300度以上越多,越标志着儿童正在克服眼轴发育过快越积极。

功能锻练有促使眼轴趋于正常发育倾向,而戴镜矫正屈光度则有更加偏离正常值的发育趋向。

另外600度以上轴性近视,随近视深度轴长1mm参数会越来越小以至每毫米1.65D左右。

视力复建有这样的数据:(比较类似)一、新生儿眼轴自出生后即逐渐发展,至20岁足即停止发育,如异常成长将发生成年后“轴性近视”。

早产(体重过轻)或巨胎,都将影响轴长。

出生时眼轴:ACD3.4~3.6mm;晶体2.2mm;V8~10mm;AL总长13.6~15.8mm。

二、“三岁时眼轴”,与色感感受性发展有关。

ACD3.4~3.6mm;晶体3.4mm↓;V12mm(或11~12mm);AL总长约18mm。

三、“六岁至七岁眼轴”,由远视(未成熟眼)跨入近视,与调节条件有关。

ACD3.4~3.6mm;晶体3.4~3.6mm;V13.5~15mm↑;AL总长20.4~22.2mm。

四、“十岁眼轴”,眼轴成长开始减缓,视网膜色感细胞已完全退化。

ACD3.4~3.6mm;晶体3.6mm;V成长开始减缓15mm↑;AL总长22mm↑。

2022年最新发布:我国儿童眼轴长度标准

2022年最新发布:我国儿童眼轴长度标准

2022年最新发布:我国儿童眼轴长度标准海量的临床试验和动物近视模型研究都表明眼轴增长是驱动近视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近视管理中,防止眼轴异常增长就非常重要。

要想做到对眼轴长度的有效管理,首先要面临两个问题:1明确不同年龄段孩子眼轴长度正常、异常范围;2确保测量眼轴数据精准,可靠。

而在我国近视管理领域,之前缺乏具有普遍性、多地区学龄儿童不同年龄段眼轴长度的权威研究数据和规律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工作的开展。

近期,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后文统称为《共识》)正式发布,至此在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中,对于眼轴长度这一数据,有了最新的全国性的标准化的数据依据,为我们更好的开展近视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此次《共识》中关于眼轴都提到了哪些知识点,一起来学习吧:什么是眼轴?眼轴是指角膜正中到视神经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之间的一条假设线。

这条线的长度,就是眼轴长度。

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段眼轴长度范围概览那么眼轴长度和近视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在《共识》中专家指出:“在近视眼儿童青少年中,仅少数人近视眼是因角膜和晶状体屈光力异常引起,多数人是由于眼轴长度增加而导致。

⁽¹⁾”因此及时发现并干预眼轴长度的异常变化,可以更好的管理近视。

通过《共识》专家组长期研究观察到,儿童、青少年的眼轴发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从新生儿到3岁,眼轴增长速度最快,三年内增长总长度约为5mm。

从3岁到15岁,眼轴增长逐步减缓。

在《共识》中,首次详细统计了我国6~15岁学龄儿童眼轴长度的变化数据,请见下表下图:●6~15岁学龄儿童眼轴长度的参考区间(mm) ⁽¹⁾●●6~15 岁学龄儿童眼轴长度发育曲线⁽¹⁾●通过阅读理解上表和上图,可以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眼轴在6~15岁的这9年中,平均总增长约0.93mm,其增长趋势特征是: 6到11岁期间,整体增量较大、增速较快;从11岁以后,增量、增速均逐渐趋缓。

儿童眼轴发育标准对照表

儿童眼轴发育标准对照表

儿童眼轴发育标准对照表
电子产品的普及对儿童眼球的损伤越发厉害,人的眼球近似球形,前后径约为24-25mm,眼球前面角膜正中点是前极,后面巩膜的正中点是后极,连结前、后两极的直线是眼外轴;自角膜内面前极至视网膜内面后极的连线是眼内轴,通过眼内、外轴的延长线,统称为眼轴。

眼轴的长短与视力密切相关,人在刚出生时眼轴比较短,此时眼睛处于远视状态,大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发育至正常,若眼轴发育滞后,可能导致弱视,眼轴过长则可能导致近视。

一般要到18岁左右,身体生长发育完成,眼球发育才会相应停止。

儿童眼轴发育标准对照表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眼轴发育均值表
动态视光学课题组金延滨
1985年前后儿童眼轴对照表:(下限均值差异过大3岁前儿童去掉上下20%后均值)
之所以取1984到86年儿童眼轴标准长度,是因为近年来儿童眼轴发育早晚相差越来越悬殊,学龄前眼轴达到成人24毫米的大有人在。

标准轴长是5岁以上视力1.0儿童均值,上限均值为均值以上的均值(视力正常儿童眼轴发育自然减缓而趋于均值),应属于发育早晚的生理差异。

视觉功能锻炼可抑制轴长发育,使拉长缓慢或停止(注意:只是延缓或停止没有眼轴缩短的确切数据)。

处于眼轴上限的近视与下限的远视,需要视觉功能锻炼。

近年小儿高度近视曾多,正常均值上移到上限均值,普遍需要视觉功能锻炼控制眼轴发育。

注意学龄前儿童屈光调节很强,轴长每1mm近视-3.00D会比实际度数小,而这个差距少于一个300度以上越多,越标志着儿童正在克服眼轴发育过快越积极。

功能锻练有促使眼轴趋于正常发育倾向,而戴镜矫正屈光度则有更加偏离正常值的发育趋向。

另外600度以上轴性近视,随近视深度轴长1mm参数会越来越小以至每毫米1.65D左右。

视力复建有这样的数据:(比较类似)
一、新生儿眼轴自出生后即逐渐发展,至20岁足即停止发育,如异常成长将发生成年后“轴性近视”。

早产(体重过轻)或巨胎,都将影响轴长。

出生时眼轴:ACD3.4~3.6mm;晶体2.2mm;V8~10mm;AL总长13.6~15.8mm。

二、“三岁时眼轴”,与色感感受性发展有关。

ACD3.4~3.6mm;晶体3.4mm↓;V12mm(或11~12mm);AL
总长约18mm。

三、“六岁至七岁眼轴”,由远视(未成熟眼)跨入近视,与调节条件有关。

ACD3.4~3.6mm;晶体3.4~3.6mm;
V13.5~15mm↑;AL总长20.4~22.2mm。

四、“十岁眼轴”,眼轴成长开始减缓,视网膜色感细胞已完全退化。

ACD3.4~3.6mm;晶体3.6mm;V成长开始
减缓15mm↑;AL总长22mm↑。

五、“二十岁成人标准眼轴”,统计学所得最佳眼轴标准。

ACD3.6mm;晶体3.6mm;V16.8mm;AL总长23.85mm
平均值(停止成长不超过24mm)。

【备注:前房深度(ACD)、晶体厚度(LT)、玻璃体(V)、眼轴长度(AL)】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
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