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3.11《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粤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粤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说-11 微型小说两篇 优秀

粤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说-11 微型小说两篇 优秀

《差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型小说的定义,鉴赏小说的表现手法。

2.体会构思精巧的特点,理解人物的代表意义。

3.在感悟中,读出他人,读出精华,读出自己。

4.培养想象和推断能力,续写小说的精彩结尾。

二、教学重点难点1.鉴赏小说的表现手法。

2.理解作品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设想本文虽短,情节简单,但其对比式的叙事及人物性格反映出来的现实思考,值得深入探讨。

小说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故事涉及职场升迁,故本课教学可从小说鉴赏拓展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讨论,以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一节课。

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有两块花岗岩石头,一起被运到一座佛寺。

其中一块被雕成一个非常精致的佛像,另一块被做成台阶。

每天都有很多人踏着这块台阶来到佛像前顶礼膜拜。

一天,做成台阶的花岗岩忿忿不平,对佛像说:我们两个都是花岗岩,而且来自同一座山,凭什么你就受万人膜拜,而我说就受人踩呢?佛像听后,就淡淡说,你只要三两刀就做成台阶,而我要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

故事讲完了,那么你们认为,造成这两块花岗岩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明确:(三两刀、千刀万剐——是否经过锤炼、磨炼、苦难等差别。

从这两块花岗岩的差别不难看出。

但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往往也存在很多的差别,可惜,我们往往看不到。

所以,我们更要用心去品读《差别》这篇微型小说。

)(展示课件:诵读全文,熟悉内容,了解人物)(二)整体感悟1.请同学们简单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阿诺德和布鲁诺年龄相同,工作地点相同,起点薪水相同,阿诺德备受青睐,布鲁诺则停步不前,布鲁诺对老板发牢骚,老板听后让两人分头去集市收集了解信息。

布鲁诺跑了三次才得到结果,阿诺德一次就得到了,还带来许多其它相关信息。

2.小说的场景也比较简单,提到哪两个场景?(提到哪两个地方?)一家店铺、市集。

3.两人有何相同之处?用原话回答。

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同样的薪水,(受老板吩咐做同一件事)4.能否如此理解?两人当初的起点相同、客观环境、条件相同?能。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111微型小说两篇教学案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111微型小说两篇教学案

11 微型小说两篇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诡.异(ɡuǐ) 倏.地(shū) 迷惘.(wǎnɡ) 阻挠.(náo) 霏.霏(fēi) 薪.水(xīn) 沉浸.(jìn) 牢骚.(sāo) 蔼.然(ǎi)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散⎩⎪⎨⎪⎧(sǎn)散文(sàn)散场 便⎩⎪⎨⎪⎧(biàn)方便(pián)大腹便便 朝⎩⎪⎨⎪⎧(cháo)朝向(zhāo)朝夕 折⎩⎪⎨⎪⎧(zhé)打折(shé)折耗2.语境辨析法他学习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班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二、写对字形⎩⎪⎨⎪⎧li àn(恋)人山luán(峦) ⎩⎪⎨⎪⎧su ì(碎)片精cuì(粹) ⎩⎪⎨⎪⎧光huá(滑)狡huá(猾) ⎩⎪⎨⎪⎧甜mì(蜜)秘mì(密) ⎩⎪⎨⎪⎧yu án (圆)满yuán(园)圃 ⎩⎪⎨⎪⎧双bìn(鬓)美rán(髯) 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阻挠·阻止阻挠:利用一切手段来阻止事物的发展。

强调阻止的过程。

阻止:使不能前进;使停止活动。

强调被阻止的结果。

(2) 抱怨·报怨抱怨:埋怨,诉说别人不对;心中不满。

报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

2.明确词义(1)风风火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云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梦如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妙龄女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3.11 微型小说两篇 课件(粤教版必修3)

3.11 微型小说两篇 课件(粤教版必修3)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3.词语释义
(1)耽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痴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倏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摩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风火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赏读:孟子说:“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
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 (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 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 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他。”
答案
(1)①弛缓
②迟缓
(2)①掩映
②掩蔽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结构图示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主旨归纳 《等待散场》:作品通过写剧场外的小伙子等待着剧场
内的姑娘散场出来,剧场内的姑娘因为不舍得浪费这一张带
着深情厚意的票,一面看着剧场外的男友,一面焦急地等待 着散场。作者从这一故事中赞美了他们纯真的爱情,表达了 爱情是人间永恒的美妙旋律的主题。 《差别》:作品通过叙说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个人在购物、
是创始人。微型小说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物和事件都
不作完整描写和叙述。它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 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

高中语文 第11课 微型小说两篇学案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11课 微型小说两篇学案 粤教版必修3

微型小说两篇(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诡异(guǐ)痴迷(chī)默然(muò)B.倏地(xiū)荒唐(huāng)妙龄(líng)C.摩挲(suō)旋律(lǜ)牢骚(sāo)D.蔼然(ǎi)掩应(yìng)库存(cún)1.C(A默mò;B倏shū;D掩映)。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与同事们一直保持中距离,不偏不倚....,不太疏远,也不靠得太近,这样更有利于工作。

B.台湾当局“一边一国”的错误言论导致台湾股市下跌,也引起了台湾人民的怨声载...道.。

C.教育孩子决不能简单粗暴,那种动辄拳脚相加、耳提面命....的做法,只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D.对您这篇文章中所谈的问题,我深有同感,忍不住在后面加了几句话,就算狗尾续...貂.吧。

2.D(A望文生义。

不偏不倚——并非指交往距离,而是指处理问题的公正态度。

B“怨声载道”——主谓短语,动词性,一般做谓语,而不能做宾语。

C感情色彩错误。

耳提面命——褒义词。

)3.下面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自己要看!”我一边回答他,一边掏我的票。

咦,怎么没有?B.“不,”那小伙子蔼然地对我说,“我不要您的票,您快进去看吧!”C.小伙子很难为情,解释说:“我答应在外面等她——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我还是要在这儿一直等着散场……”说着便扭头朝剧场大门张望,生怕在我们交谈的一瞬间,那姑娘会从门内飘出,而他没能及时迎上去。

D.又问我:“您是……怎么回事儿?”我发现先遇上的那位女士,不,应该说是一位妙龄女郎,站在前廊门边,隔着玻璃朝外看,我也扭身朝外望去,只见那个小伙子仍在原地,双臂抱在胸前,痴痴地朝剧场大门这边守候着……3.c (“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前后“——”应改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微型小说两篇》学案1粤教版必修3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微型小说两篇》学案1粤教版必修3

11、微型小说两篇【走进语文世界】品一杯茶,读一篇美文,这是何等的惬意。

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是智慧的浓缩和凝聚,是一种机巧的提炼和展开。

等待散场【名师细说教材】走近作者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四川成都人。

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

中学时期爱好文学。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

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

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

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英、日、法、德、俄、意、瑞典等文字发表出版。

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任务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写作背景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

这是一种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物和事件都不作完整描写和叙述的新兴的小说体裁。

篇幅已决定了微型小说不可能是波澜壮阔的史诗性的宏篇巨著,它只能是文学园地中一方翠绿的草坪,一朵芬芳的米兰。

粤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说-11 微型小说两篇

粤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说-11 微型小说两篇

《差别》教学设计一、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2个生字,学会书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情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广泛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讨交流、表演等环节检查学生的自学所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注意观察生活小事,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或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归纳总结阿诺德和布鲁诺之间的“差别”,交流自己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懂得做事情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注意观察生活小事,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或生活哲理。

四、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自学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做法,遵循学生的学路,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感悟,彻底摒弃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写的安排挤进课堂;把创新意识教给学生。

通过“模拟法庭辩论、表演、写作”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特色,做到读、说、写结合,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预习作业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2.勾画出不懂的地方并提出问题。

3.了解文章大意,想一想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中拿着什么?(苹果)生畅谈想象——教师展示切开的苹果剖面)师: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思维的差别。

(师板书课题:差别)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内容向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差别”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运用课前游戏导语,启发谈话,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文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小组读课文。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按预习要求,在小组中检查预习结果。

高中语文3.11 微型小说两篇 教案(1)(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3.11 微型小说两篇 教案(1)(粤教版必修3)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欣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

2.学习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

3.把握微型小说的主题思想,丰富广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本着认知规律,本课拟从“主题思想探究——创作技巧欣赏——片断写作导引——完篇写作实践”等环节逐层深入,教学需二课时,第一课时是课文的探究鉴赏,第二课时是学生习作的讲评与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片1)(马克吐温的一篇微型小说)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给岳母买皮大衣……(一大笔开支)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1.师生探究: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这两个名称哪个更恰当一些?明确:小小说——短小(仅就篇幅长短而言)微型小说——精短(不仅篇幅短,而且要素全——教师可联系“具体而微”作一阐释)2.师生探究:本篇小说如何?明确(1)人物:丈夫——好色之徒(形象鲜明)妻子——性格泼辣明确(2)情节:聘小秘——起色心——老婆吃蜡——岳母翻脸——老婆为永绝后患,小秘滚蛋,老秘上岗(情节曲折)明确(3)主题:见异思迁(既是家庭纠纷,又有社会背景)明确(4)手法:借账单来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教师总结:微型小说虽短小却精悍,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主旨深刻,反映了深广的社会问题。

(以上问题学生较易明确,为引入下文,教师引导应重点围绕主题展开,以突出其意蕴深刻的特点,1、2、4三个环节可打乱先后次序,一语带过即可)(幻灯片2)微型小说的最大特点一粒沙上说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过渡:下面我们就看看课文的两篇微型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二、新课教学1.主题思想探究(《差别》一文学生较易把握,因此重点应放在《等待散场》):(1)学生讨论交流(课前已作预习)《等待散场》——爱情故事《差别》——职场困惑(2)教师提示引导:《差别》中布鲁诺与阿诺德的“差别”到底是什么?是布鲁诺懒惰,还是口拙?是阿萨德勤奋,还是嘴巧?还是另有差距?《等待散场》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否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一番风顺?为什么一定要看《天鹅湖》?换成别的剧本,甚至是周星弛的电影不可以吗?(幻灯片3、4)《天鹅湖》剧情展示(略)(3)师生共同明确:《天鹅湖》暗示了男女青年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阻力,小伙子一片痴情,而妙龄女郎却有些徘徊观望,而正由于小伙子的执着守候,以及《天鹅湖》剧情的启示,姑娘终于下定决心,并对爱情充满憧憬与向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教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教案

《等待散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小说三要素来剖析全文,分析文中出场人物的形象、情节的展开以及运用到的环境描写。

2、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

3、运用微型小说的写作技巧,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

2、运用微型小说的写作技巧,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

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法、探究法、点拨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大家认为得需要多少字,才能创作出像《项链》一样的作品?2、作品欣赏:(1)伊利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

”伊利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

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

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收到了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2)美国。

“嗯……妈,有事吗?”“没事,就是挺想你”“好啦好啦,很困,这边是凌晨,说多少次了,有时差。

”“哦,我忘了,你接着睡,接着睡……”5分钟后。

“哎呀,谁啊又打电话!”“妞妞,我是你舅舅,你妈妈住的胶州路楼房着火了!”回拨。

“妈!妈!快接电话啊!”“嘟嘟嘟嘟嘟……”读完以上两篇微型小说后,你对微型小说有一个怎样的初步印象?3、引出本课的主题——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等。

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字数限定在1500字以内。

事实上,微型小说的内核仍旧是小说。

(二)运用小说三要素分析全文。

1、情节分析:“我”赶场——小伙子等待散场——“我”进场——妙龄女郎等待散场2、人物形象分析:(1)“我”:还是风风火火地跳进出租车赶到剧场。

(我是一个狂热的芭蕾舞剧迷,即便已经迟到很久,依旧赶往现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 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1、鉴赏两篇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其隐含的意义;
2、揣摩小说含蓄巧妙的表达技巧。

3、会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结构;
4、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与人生指导意义。

多媒体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1、学习《等待散场》,并对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作归纳。

2、理解《等待散场》表达的内在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代微型小说,短小精悍,能很好地贴近现实生活,尽管国别不同,但都含蓄地展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思想。

二、《等待散场》课文分析
1、作者简介: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

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此外,名作还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

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整体感知:
作品通过写剧场外的小伙子等待着剧场内的姑娘散场出来,剧场内的姑娘因为不舍得浪费这一张带着深情厚意的票,一面看着剧场外的男友,一面焦急地等待着散场。

作者从这一故事中赞美了他们纯真的爱情。

3、结构梳理:
4、探讨:
(1)、在文中,作者“我”的作用是什么? “我”在里面起了线索的作用,以“我”与小伙子的接触以及在剧场内所见到的姑娘联系在一起,将在剧场外等待散场的小伙子和在剧场内等待散场的姑娘之间的纯真的爱情表现出来了。

(2)、在结尾部分,“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
“永恒的旋律 ” 的含义有两个:一指的是实在的舞剧,是作者真实听到的。

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永恒感人的爱情。

5、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微型小说因为其独特的品格为人们所共识。

它有不同于一般小说的构思方式和写作规律,科学地深入地去把握这个特点,无论是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还是对微型小说的欣赏,都是十分必要的。

(1)、篇幅精短:
微型小说的篇幅短、文字少、这就构成了它的形体小的特征。

但这个“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它必须是蕴含了某种丰富内涵的“小”,这样,这个“小”实际上体现为一种“精”,因此,我们讲微型小说的篇幅,首先不是讲它在一般意义上的短小,而是一种有着丰富艺术内涵的精短。

一般而言,微型小说的字数在1500字左右,这与小说艺术节奏和读者的欣赏节奏有一定的关系。

(2)、选材精粹:
微型小说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约了它的选材。

根据文学创作的题材原理,小说作者在掌握小说写作题材时一般有这么几种类型:
真实性和虚假性混杂的题材或具有完全真实性的题材;
真实性程度更高达到了典型性的题材;
典型性程度达到更完美形态的精粹的典型题材。

(3)、语言精美: 偶 遇 “我”
小伙子等待散场 少女等待散场 等 待
观 察
天鹅舞
A、大容量、快节奏的叙述语言;
B、特征突出、形象鲜明的白描语言;
C、包含潜台词和兼有动作性的对话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鉴赏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隐含的含义;
体会《差别》对我们的人生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对微型小说有了初步的理解。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外国的微型小说,从中探寻它所带出的道理。

二、《差别》分析:
1、感知课文:
朗读全文,思考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

作品通过叙说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个人在购物、捕捉与汇总信息能力、意识等方面的差别,匠心独运地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老是抱怨什么,应当多找找自己与别人的差别。

只有认识到与别人的差别,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2、结构:
3、探讨:
(1)、分析“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这一段。

这一段可以说是老板给布鲁诺所认为不公平待遇的一个最好的答复。

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答复,这一段可以说是对阿诺德优秀品质的最好概括。

作者通过对阿诺德所汇报的对于土豆市场以及西红柿情况的分析的描述,比直接写阿诺德如何的有能力更有说服力。

通过阿诺德对老板的汇报,可以看出阿诺德是一个非常细心、干练、果敢、有经济头脑、办事周密、有超前意识的人。

(2)、文章里阿诺德和布鲁诺的真正差别是什么?布鲁诺该怎样弥补这种差距?结合现实,谈谈你觉得自己更接近谁?从中你又得到什么启示?
真正的差别在于对工作的主动和被动的问题。

布鲁诺应该主动向阿诺德学习,应该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与精力,才能弥补这种差距。

我们从中应得到的启示是: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被动终会被淘汰,只有主动向上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4、感悟写法:
两篇文章都体现了微型小说的特点:
A、含蓄委婉;
B、构思精巧;
C、情节上紧凑而完美;
D、运用了留白手法。

归纳:何谓留白?
留白:对于一些内容作了省略,而这些内容往往是我们感兴趣的,运用后能收到意味深长的效果。

5、小结两文,对两文的中心思想和情感作一小结,从中吸取养分,对情感、对人生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6、作业:
自选角度,写一篇微型小说。

三、总结:微型小说特点
1. 立意深刻
善于从平凡事物中发掘出新的不平常的思想意义,选材严,开掘深,立意新。

2. 构思巧妙
构思巧妙奇特,故事引人入胜,是微型小说的一大特点。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微型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起伏,有波折,有悬念。

3. 结尾新奇
所谓新奇,就是要出人意外,给人回味的地方。

4. 语言精炼
微型小说篇幅短,人物少,矛盾冲突高度集中,语言要求极为简练。

小说家与评论家谈微型小说
○1、蒋子龙:
写微型小说难,难在要有冒险性,拼命追求新、奇、怪、深,追求不同凡响。

"步步求险,节节求艰",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反映生活,它宁肯容忍偏激,也不能容忍平庸、温和。

保守。

写微型小说难。

难在可得不可求。

靠"天机偶发",突然智来、神来、情来、兴来。

它是一瞬间爆发的激情、感觉、思想,是一种智慧的信息。

写微型小说难,难在靠思想推动情节,而不是靠情节推动高潮。

它的尖锐是被一种巧思激发出来的。

它侧重表现的是思想的世界,不是外部世界,甚至也不十分推崇感情世界。

因此它不太注重故事发展的外在逻辑,破坏传统的情节构成方法。

○2、姚建新:
因为微型小说受字数所限,所以它在结构、情节、人物诸方面往往呈现出"不全"的特点。

在情节的安排上,它一般只有一个故事、一条线索,只包含一个矛盾结,这个结一解开,故事也就结束了。

有时,它还突破常规小说的限制,只取一端,或者有头无尾,或者有尾无头,有的甚至无头无尾,只取腰的一段。

但是这种"不全",并非孤立的断砖残瓦,在这"不全"的部分中,包含着一定的"完整"因素,具有"全"的统一美。

文缺意不缺,体残质不残,美在"不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