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提高螺杆泵磨铣效率
双螺杆泵如何解决轴承磨损问题?

双螺杆泵如何解决轴承磨损问题?什么是双螺杆泵?双螺杆泵是一种离心式流体机械,紧要由两个螺杆和一组轴承构成。
它具有高效、低噪、稳定的特点,在输送高压、高粘度和高温等特别液体方面表现杰出。
双螺杆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纺织、造纸、制药和食品等行业。
双螺杆泵存在的问题虽然双螺杆泵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轴承磨损。
由于泵的工作条件一般比较苛刻,所以轴承很简单受到液体腐蚀、摩擦和高温的影响,导致其寿命缩短,磨损加剧。
轴承磨损不仅会降低泵的工作效率,还会加添维护成本,甚至在严重时还会导致泵的损坏。
因此,解决双螺杆泵的轴承磨损问题极为紧要。
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材质首先,选择合适的材质特别紧要。
轴承材质在确定程度上影响轴承磨损的情况。
一般来说,双螺杆泵的轴承材质可以分为金属材料、聚丙烯材料和硅酸铝材料等。
金属材料制成的轴承具有耐磨性和耐用性,但是受到腐蚀的影响较大;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轴承耐腐蚀,但是不够坚硬,易磨损;硅酸铝材料制成的轴承寿命较长,但是价格较贵。
因此,选择合适的轴承材质特别紧要。
可以依据实在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轴承材质,以确保轴承的寿命和泵的正常工作。
加装过盈其次,可以实行加装过盈的方法来解决轴承磨损问题。
过盈是指在轴承和轴承座之间加添设定值的一种方法,通过过盈达到加添轴承支撑本领和防止磨损的目的。
双螺杆泵轴承是一种连接轴和泵体的部件。
轴承通常是安装在轴承座上的,过盈就是在轴承座孔内比轴承外径略小一点的孔内,在加工后,将轴承安装进去,产生的扭矩和力将轴承变形,使之与轴具有确定的过盈搭配。
通过加装过盈,可以提高轴承的承载本领和抗磨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加添轴承数量另外,加添轴承数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双螺杆泵一般接受两个轴承支撑,一个是双向切向轴承,一个是双向径向轴承。
在工作中,由于轴的承载本领限制,在液压力下,轴的形变或弯曲会导致切向力重量在轴的端面上超限,从而导致轴承的早期失效。
运用QC方法螺杆桩施工进度

1 前言安徽省滁州市原滁州宾馆项目桩基工程,由威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位于滁州市琅琊西路滁州建委大楼西侧。
由华东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承担本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威海建设集团机械施工公司第四项目部承担本工程桩基础施工。
经现场勘察揭露,拟建场地大地貌上属皖东丘陵,微地貌属冲洪积平地,勘察深度范围内根据其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别为:填土、粘性土、泥质粉砂岩、闪长玢岩、石灰岩构成。
本工程设计采用直径为400mm的螺杆桩。
以第○5-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第○6-2层中风化闪长玢岩、第○7-2层中风化石灰岩为桩端持力层,桩支数共计898支。
A2#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A3#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800KN,A4#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A5#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800KN。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当钻头钻入到强风化岩层直至持力层提钻灌注混凝土时经常出现堵管及堵钻杆的问题,从而导致施工进度缓慢,进而保证不了工期,我们QC小组在8月1至8月20号期间在工地上积极开展活动,运用QC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效率,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小组概况小组名称:威建集团机械化市政工程分公司第四项目部QC小组注册编号:WJQJ-01小组类型:现场型工程名称:原滁州宾馆项目桩基工程3 选题理由和活动目标3.1 选题理由由于该工程位于滁州市中心,在混凝土使用方面不能采用现场搅拌的方式而只能使用商品混凝土,而本工程是滁州市第一个螺杆桩基础工程,商品混凝土公司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再加上高温酷暑,混凝土初凝很快,虽然跟商混公司签订了合同并且对其进行了技术交底,但其供应的商品混凝土仍不能满足我方施工要求。
其次,提钻灌注混凝土时,由螺纹段变为直杆段,即由反向同步变为正向非同步的过程中,虽然仍然提钻,但钻杆由于惯性会顺着螺纹往下走一段,这个过程中如果钻杆里的混凝土是满的,混凝土受到挤压形成块状则很容易导致堵塞钻杆。
利用测试分析提高螺杆泵井系统效率

柱 、皮 带 减速 箱 以及 井 口装 置等 部件 组 成 。系统 通
过 电动 机将 地 面 的 电能传 递 到井 下 ,从 而将 井下 流
各 油 田普 遍采 用 油井 螺 杆泵 采 油工 艺 取代 传 统 的游 统 计 表 。
表1 孤 东 采油 厂螺 杆 泵 井 系统 效 率 测 试数 据统 计
测试 功率 输 入 无功功 动液 油压/ 套压/ 日产 有效 效率/ 百米吨液
泵 空抽 、能耗 高 、系 统 效率 低 等诸 多 问题 ,如何 提
井数
比例 井数 比 6 % 5 l 4 . 2 9 %
2 影 响 螺杆 泵 井 系 统 效 率 因素 分 析
螺 杆 泵 采 油 系 统 由 电 动 机 、 螺 杆 泵 、 抽 油 杆
6 5 4 m,泵 挂 平 均 深 度 为 1 1 6 2 - 3 m,油 管 吸 人 口平
块E l 益 减 少 ,低 渗 透低 效 率 区块 的 比例 逐 渐 增 加 , 率达到 4 1 . 7 8 %,平 均 系统 效 率 为 2 8 . 6 6 % ,平 均 功
油 井 存 在 严 重 的 供 液 不 足 问 题 。油 井 液 面 逐 年 下 率 因 数 为 0 . 7 0 3 。根据 《 孤 东采 油 厂 质 量 监督 考 核
动 机 ,其 额 定 功 率 以 2 2 k W 为主 ( 共6 0台 , ) 占总 体举 升 到地 面 。螺 杆 泵采 油 系统 的T 作 过程 就是 一 数的7 0 . 6 %,其 余 电 动 机 额 定 功 率 为 3 0 k W、1 8 . 5 个 能量 不 断传 递转 化 的过 程 ,而 在能 量 的每 次传 递
提高螺杆泵使用寿命

2005年QC成果材料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1页第QC成果材料2005年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目前现状,被NM076SY02S12B兰州奈茨泵有限公司生产的螺杆泵用于古城油田原油进集输系统及原油进罐降回压生产系统,在生产中担负外输及稳产、增产的作用,现古城油矿安装运行该泵型的螺杆泵43台,其传动原理:转子与传联轴节的联接是靠定位锁紧销子紧密过盈配合联接,把来自联轴节的扭转力矩传给转子,从而实现动力的传动。
从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其传动联接部分易出现故障,表现在联轴节销孔易磨损及骨架橡胶套磨损。
主要由于安装原因或是在工作状态时因振动载荷、冲击载荷及扭转力矩的作用下,造成联轴节销孔与连轴杆头部销孔与销子连接之间产生滑动磨擦,使联轴节销孔磨损加快导致松旷。
因松旷联轴节销孔与销子间隙增大,连轴杆头部又撞坏联轴节内锁紧锥套和传动轴的头部,引发传动部位的连接头部变形、锁紧锥套锥面的变形,产生噪音及机械事故,同时需要进行更换配件维修。
2页第2005年QC成果材料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3页第2005年QC成果材料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运用QC方法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古城油矿维修队泵修QC小组4页第2005年QC成果材料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二、选题理由为原油外输能力下降,原油外输的需要保证原油外输必须解决该问题。
造成设备孔销的损坏,节约成本的需要外购配维修成本增加,件费用增加。
现象严重、问题普遍,设备管理的需要对如果不解决该问题,设备管理难度加大。
确立课题提高整泵寿命5页第2005年QC成果材料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6页第2005年QC成果材料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三、现状调查、现状调查1 古城油矿耐茨泵维修记录调查人:刘建由上表可以看出:各班站螺杆泵因联轴节损坏,造成机泵停运,外输原油困难,系统已经不能正常运行。
现状调查2、我们调查了2004年12-2005年3月因泵故障产生的费用。
泵故障造成的损失统计表7页第2005年QC成果材料提高耐茨泵整泵寿命收集人:邱俊献由上表可以看出:维修费用高,停泵周期长,外输能力不足。
提高螺杆钻钻磨效率的有效对策与应用

提高螺杆钻钻磨效率的有效对策与应用近年来油田作业公司组织进行大型压裂改造地层措施,为了配合大型压裂,预防临井因压串而导致井喷,因此对施工井附近的井进行了注水泥塞封层作业。
压裂过后各井为要恢复生产,就必须钻磨水泥塞。
螺杆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钻磨工具,但在现场应用中容易出现进尺慢或无进尺、卡钻,影响螺杆钻钻磨效率的因素有多种,本文就影响螺杆钻钻磨效率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标签:螺杆钻;钻磨;效率;方法螺杆钻钻磨水泥塞现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进尺慢或无进尺、卡钻,影响螺杆钻工作的效率有多种,本文就影响螺杆钻钻磨效率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索出提高螺杆钻钻磨效率的方法,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螺杆钻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螺杆钻具由上接头、旁通阀、定子、转子、联轴节、过水接头、轴承总成及下接头组成。
螺杆钻具通过转子和定子将液压能转变成机械能,当高压液体通过钻具内孔进入钻具后,凡尔球被推动下移,关闭旁通阀,从而进入转子与定子形成的各个密封腔,液体在各腔中的压力差推动转子沿定子的螺旋通道滚动,转子在沿自身的轴线转动的同时,还绕与转子轴线平行,并与有一偏心距e的定子中心线公转。
这就是所谓的螺杆钻具的行星传动原理。
由于转子和定子都采用螺旋线,因而转子绕定子轴线作逆时针转动,并以自身轴线作顺时针转动去带动钻具旋转。
2影响螺杆钻钻磨效率的因素影响螺杆钻钻磨效率的因素有如下幾个方面:(1)修井液性能的影响:修井液的清洁与否关系到螺杆钻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现场施工中发现由于井筒内液体太脏,含有一些大颗粒的机械杂质,液体中的杂质就会在螺杆中沉淀,造成螺杆钻堵塞。
螺杆钻在施工的时候,就会出现水泥车压力过高,且出口无返出,所以在钻磨施工前必须对洗井把井筒循环干净,对装修井液的循环池彻底清洁,及时清除钻磨循环出来的碎屑,严格控制修井液机械杂质含量,机械杂质含量不大于0.5%,固相颗粒直接不大于0.3mm。
②修井液良好的携岩性将大大减少螺杆钻重复钻磨。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摘要】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是油田开发中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
本文主要从选择泵型、提高泵效率、优化配套设备、改善井下工艺控制和增加井下作业人员技能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在选择泵型时需要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合理选择适合的泵型。
通过提高泵效率和优化配套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井下工艺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泵井堵塞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在增加井下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培养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提高油田生产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抽油泵、泵效、技术措施、泵型、泵效率、配套设备、工艺控制、作业人员技能、提高、优化、改善、井下、提高效率。
1. 引言1.1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对于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抽油泵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设备之一,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产量。
随着油田开采的深入和复杂性的增加,如何提高井下抽油泵的泵效成为了重中之重。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技术措施的提升。
合理选择泵型是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关键一环。
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和要求,选用适合的泵型能够提高泵的效率和性能,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通过提高泵效率和优化配套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效能,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能耗。
改善井下工艺控制和增加井下作业人员技能也是提高泵效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减少故障发生和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井下抽油泵的泵效,提升油田生产水平,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油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合理选择泵型合理选择泵型是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在选择泵型时,需要考虑井下地质条件、油井产能、井深、液位变化、油液性质等因素。
运用QC方法提高单井系统效率

运用QC方法提高单井系统效率有杆抽油机井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而得到大范围内长期应用。
但是,由于有杆抽油机摩擦耗能较多,单井系统效率较低,同时,更重要的是现场还存在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和生产液量严重不匹配,造成设备运行不协调。
虽然抽油机井可以用参数优化软件进行工作制度的优化,然而由于油井产液的物性测试资料不准,井下结构各异,造成优化结果与现场要求相差较远。
标签:油井;系统效率;产液量1选题理由有杆抽油机井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而得到大范围内长期应用。
但是,由于有杆抽油机摩擦耗能较多,单井系统效率较低,同时,更重要的是现场还存在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和生产液量严重不匹配,造成设备运行不协调。
单井系统效率的高低是有杆抽油井运行是否协调的重要标志,单井系统效率越高,产液的吨油耗电量较少,同时,如果单井系统效率和油井最大日产液量相匹配,则油井的产能提高,开采价值更高。
2活动目标把QC方法运用到如何提高单井系统效率的日常工作上,通过开展QC活动,单井系统效率提高到全厂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完善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和生产液量的匹配关系,改善高耗能、低产出的现状,为完成全年的经营生产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经过我们QC小组评议决定:(1)在有杆抽油井的泵径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每口油井的冲次,测试平均系统效率的变化情况。
(2)每改变一次冲次,需抽油机运行5天后进行测试。
(3)每次测试,需取准取全油压、套压、动液面和产液量。
(4)对冲次和平均单井系统效率的测试结果通过计算机数字模拟,做出冲次与平均机采效率的关系曲线,冲次和平均日产液量的关系曲线。
(5)当泵升级后,运用的同样的方法,测出冲次和平均系统效率、冲次和平均日产液量的关系曲线。
3单井系统效率与产量现状调查3.1单井系统效率单井系统效率是指每从地下举升单位质量的液量需要的能量与电机输入功率的比值。
计算公式如下:η=Qρg[H+(P油-P套)×1000/ρg]/86400式中:Q—抽油泵实际日产液量,m3/d;ρ—油井液体密度,t/m3;g—重力加速度,g=9.8m2/s;H—油井动液面高度,m;P油—油井井口油管压力,MPa;P套—油井井口套管压力,MPa;η—单井系统效率。
提高螺杆泵系统效率方法初探

提高螺杆泵系统效率方法初探作者:徐丽丽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31期摘要:针对目前螺杆泵系统效率和能耗的现状,并对采取的各类提高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和降低吨液百米耗电的措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螺杆泵系统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螺杆泵能耗系统效率1.提高螺杆泵井系统效率方法及效果1.1螺杆泵井电机与井下泵的匹配2007年12月全矿共有螺杆泵井68口,按照电机与井下泵的合理匹配原则,合理的29口,占42.65%。
大马拉小车24口,占总井数的35.29%,小马拉大车15口,占总井数的22.06%。
根据2007年螺杆泵电机与井下泵的匹配现状,2008年加大了驱动装置的更换力度,对新增螺杆泵井严格按照匹配原则进行匹配,2008年1—9月,更换驱动装置使之合理的9口,其中,小马拉大车的8口,大马拉小车的3口,新增螺杆泵7口,合理井数由2007年12月的29口,增加到40口,合理比例增加10.68个百分点。
1.2螺杆泵井参数调整2008年为提高螺杆泵井的系统效率和使其工作制度更趋合理,共上各类措施35口,其中,换大泵10口;换小泵2口;上调参10口;下调参7口,压裂6口。
统计35口井日增液163t,消耗功率增加93.8kw,举升高度上升103.8m,日耗电增加578kw.h,功率因数上升0.092,吨液百米耗电下降0.273,系统效率上升3.27个百分点。
从螺杆泵井措施前后系统效率变化图可知,系统效率上升最大的是螺杆泵井上调参数;其次是压裂和换大泵,系统效率下降的是下调转数和换小泵。
从螺杆泵井措施前后吨液百米耗电变化图可以看出,下降最大的是压裂、上调转数和换大泵,吨液百米耗电上升的是下调转数和换小泵。
螺杆泵井措施前后功率因数变化图可知,功率因数上升由大到小依次是上调转数、压裂、换大泵、下调转数,下降的是换小泵。
措施前后对比,随着功率利用率的提高,螺杆泵井的系统效率提高、吨液百米耗电下降。
2.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变化原因分析2.1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吨液百米耗电变化原因(1)螺杆泵井系统效率的计算公式:η=, (1)式中:η—系统效率%;qY·—日产液,t/d,h—实际举升高度 m,fw—含水%,Py—有功功率 k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磨铣井施工效率
关俊生
小组名称:作业二队QC小组
注册编号:DQC7-20140226
课题类型:现场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作业大队
二○一四年十月
目录
小组概况 (1)
选题理由 (2)
现状调查 (3)
确定目标 (4)
原因分析 (5)
要因确认 (6)
对策制定 (7)
对策实施 (8)
效果检查 (9)
巩固措施 (10)
总结与打算 (11)
一、小组概况
二、选题理由
当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土地、套管损坏等原因,作业磨铣量增大,由于井况的恶化现象日益明显,磨铣施工难度也不断加剧,导致磨铣周期长,施工效率低。
为减少磨铣周期,降低费用,提高磨铣井效率,小组将“提高磨铣井施工效率”作为2014年活动课题。
三、现状调查
综合2013年数据,螺杆钻钻塞117次,螺杆钻堵或下井那个后无进尺返工13井次,钻塞总进尺24510m,用时2802小时,平均钻速8.75m/小时。
四、确定目标
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分析,小组认为钻塞工具比较单一,螺杆钻下井不工作及螺杆钻堵是造成螺杆钻磨铣效率低、返工率高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影响磨铣施工效率因素复杂的现状,同时按照油田公司安全和环保工作的要求,我们QC小组决定针对磨铣井加分析力度,保证油管的清洁程度,尽量缩短磨铣周期,将缩短磨铣周期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
五、原因分析
通过现状调查的研究和现场实践得出的结论来看影响磨铣周期的因素很多,经过我们作业二队QC小组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以下原因:
六、要因确认
1、螺杆钻操作方面影响因素(非要因)
螺杆钻钻塞施工要求下钻平稳,下钻速度30m/min。
钻压为5-15KN,排量500-600L/min,循环夜用清水或无固相液体。
机械杂质含量不大于0.5%,颗粒直径不大于0.3mm,返出洗井液应过筛或沉淀后方可继续使用。
这些操作要求直接影响螺杆钻的钻塞效率,但是通过技术人员的认真把关,加压吨位,循环排量,循环液杂质等方面都可以达到施工要求。
2、具选用方面影响因素(要因)
螺杆钻钻塞工具多为刮刀钻头和套铣头,刮刀钻头切削面较小,套铣头牙轮易脱落,操作精度要求高,套铣头易堵塞。
由于钻塞配套工具较单一,一直没有大的技术革新,导致螺杆钻效率不高。
3、螺杆钻选用方面影响因素(要因)
不同型号的螺杆钻扭矩不同,要求也不同,螺杆钻由于多次下井导致扭矩损失过大,由于没有有效手段检测,导致螺杆钻下井不工作或由于长时间钻塞导致扭矩损失过大是造成螺杆钻钻塞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4、井况方面影响因素(非要因)
油气水井的长期开采和各项措施的实施,井身结构被破坏,,加剧了螺杆钻钻塞的难度,导致了钻塞效率低或返工。
上修前查阅井史,选用合适的钻塞方法来钻塞,若在钻塞过程中发现井况异常,导致螺杆钻效率低或返工,属不可预测因素。
七、对策制定
八、对策实施
实施一:钻塞工具的改进
2、经济效益
通过对各项对策的实施,每口井节省无效工序2次趟,节省资金:2*5587(元)*60(口)=175.4万元!
3、社会效益
①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降低施工强度,减轻了作业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注水井的施工质量。
②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为以后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③通过QC小组的开展,实现了安全环保作业。
十、巩固措施
作业三队QC小组通过开展活动,提升了水井的投捞成功率,实现了安全环保作业,按QC小组活动程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活动成果,制定如下巩固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及岗位练兵,进一步提高岗位员工技术操作水平。
2、定期对注水井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聘请有关专家对我们的活动成果进行鉴定并提出意见,以利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
4、对小组活动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把成功的经验作为推动下一个循环的动力和依据。
5、将水井投捞的成功做法纳入井下作业操作规范当中,并加以推广应用。
十一、总结与打算
1、通过开展QC活动,促进了小组成员在质量意识和作业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也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自信心,培养了一支懂技术、勤学习、爱思考、会分析的员工队伍。
为此,小组成员进行了自我评价,并绘制了雷达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活动小组的质量意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QC知识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注:评分标准 1分——不好 2分——合格 3分——一般
4分——良好 5分——优秀
制表人:张晓磊绘制时间:2011年11月20日
2、通过这次活动,尽管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注水井施工质量的问题,可是我们并没有做到十全十美,仍然存在着下列问题:
①个别井施工前的调查不细。
例如,葡81-642井的泡沫剂使用量不够,清结程度不够,影响了投捞进度。
②解决了油管内壁污垢、死油、死蜡清洗的问题,但在环保问题上还有待加强,特别是管内防喷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及扩大小组的活动范围,我们打算在以后的QC 活动中,吸收采油矿、工技大队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加入我们的QC小组,选择“降低保修期内水井重配率”来作为我们新一轮的活动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