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长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甘肃省长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最新学习文档

甘肃省长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最新学习文档

甘肃省长庆中学2019-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董仲舒4.《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得到排斥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C.汉代儒学吸取了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5.魏晋南北朝以来,面对佛、道强有力的冲击,儒学思想家的态度是( )A.固步自封,消极抵抗B.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积极吸收,丰富儒学D.放弃儒学,转奉佛道6.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这一观点的社会根源是( )A.专制统治的腐朽B.西学东渐的影响C.商品经济的发展D.言论自由的推动7.顾炎武主张:“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其概括为(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C.三人行,必有我师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8.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D.城邦的发展,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9.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

甘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分封制影响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 专制王权强大2. “不行黜陟(官职的升迁或降黜)而藩国自析”。

这评价的是汉武帝实行的哪项措施()A. 颁布“推恩令”B. 平定“七国之乱”C. 实行郡国并行D. 用察举制选官3. 三省六部制经过长期发展,到隋唐时期才得以确立并完善。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A. 决策B. 审议C. 执行D. 司法4. 唐朝时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

由唐至宋的这种变化()A. 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B. 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关C. 源于唐朝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D. 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5.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图示为两汉至清朝),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中央集权不断削弱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军机处权力的扩大D.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6.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缓和了社会矛盾C. 打破了世袭特权D.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7.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

这主要是指()A.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B. 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 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8.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期中)联考试卷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期中)联考试卷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8高一上·东辽期中) 中英文里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

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反映的实质是()A .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 专制王权强大C . 个人观念淡薄D .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2. (2分)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

这主要说明“周礼”()A . 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B . 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C . 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D . 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3. (2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下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 .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B .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 .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D . 行政机构设罝由繁到简4.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

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都依严格的中轴线分布: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

”这种特征在西方建筑中也有体现。

下列中外建筑体现这一特征的有()①大昭寺②日昇昌③皖南宏村④图拉真广场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5. (2分) (2016高一上·益阳月考)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 .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B .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C . 采取民主的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D .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6. (2分) (2017高二下·武邑期中) 秦朝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 .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 .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 .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 . 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7. (2分)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上·屯溪期中) 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 .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 .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 .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2. (2分)从传说、考古和文献等角度看,中国的国家形态产生于A . 原始农耕时代B . 炎黄传说时期C . 禹传启家天下后D . 方国联盟体制出现后3. (2分) (2018高一上·湛江月考) 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周平王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于是周与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这说明()A .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 .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C .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 . 郑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4. (2分) (2016高一上·兰州期中) 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5. (2分)《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

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

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 . 周朝实行分封制B . 周礼是维护统治的工具C . 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D . 反映商周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6. (2分) (2016高一上·银川期中)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

2018-2019学年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新中国在外交上始终不渝地奉行()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一边倒”原则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2.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3.1953年,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说道:“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

只有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这些原则”是指()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下列有关万隆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亚非会议②在大会上,针对一些国家代表对共产主义和新中国的攻击,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③万隆会议促进了朝鲜和印度支那地区问题的和平解决④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开罗会议6.新闻照片《乔之笑》,它定格的历史瞬间是()A.《中苏友好助条约》的签订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美联台公报》的签订7.“乒乓外交”所反映的是()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两国交往大门的打开 D.中苏关系改善8.美国总统尼克松回忆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下列对尼克松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最终解体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D.中美两国结束对抗9.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中国领导人所要的是,美国担保不会与克林姆林宫合作实行勃列日涅夫主义;尼克松所要的是,想知道中国是否可能与美国合作,对付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攻势。

2019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9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庆阳长庆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卷)高一 历史(第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下列选项 与宗法制无关的是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2东周时期,周王室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

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 是 A. 宗法制的衰落 B. 分封制的瓦解 C. 郡县制的实施 D. 世官制的沿袭3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 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4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 食税租,不与政事”这一措施A. 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B.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C. 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D.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5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 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

这是因为汉代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6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 该是燔诗书而明法令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门阀政治的兴起和衰微 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7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

据记载,唐代 290 年间竟有 370 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 17 人。

这说明唐代 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班级:姓名: 考生号:密线 密 封 线 内得 答题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8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初步形成,秦朝确立,明清强化。

下列关于官吏选拔制度,表述错误的是秦汉时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朝设三司,清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9“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从下图可以看出,在夏朝已经开始实行()A.禅让制度B.王位世袭制度C.分封制度D.礼乐制度2.下列图片所示事件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关系最为密切(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禅让制3.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B.②C.③D.④4.秦朝建立起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是( )A.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立C.少府、治粟内史等九卿的设立D.地方分为郡、县、乡三级5.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宰相职权D.改革科举制度6.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7.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8.有学者指出,中央集权制应当肯定,因为它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所以为历代王朝所继承,而且行之有效。

该观点认为中央集权制度( )A.贯穿中国古代始终B.被历朝历代完整传承C.有它的合理性与生命力D.是由分封制演变而来的9.“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

”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B.梭伦改革时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时期10.“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b >选择题</b>1. 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道:“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A . 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B . 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C . 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 . 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2. 以下下表中内容表明,礼乐制度在当时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 . 界定亲疏和传承礼仪B . 明辨是非和确定等级C . 教化思想和规范秩序D . 歌功颂德和教化百姓3.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

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A . 专制皇权商品经济B .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C . 科举制度地主经济D . 封建割据商品经济4. “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理解错误的是()A . 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 . 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C .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D . 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5.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

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

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A .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 . 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 .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D . 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6. 读《九卿职能表》,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A . 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B . 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C . 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D . 仍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7. 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这说明()A . 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B . 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 . 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D . 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8.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降落在朝鲜的日期为光海元年(公元1609年),此时中国正值明朝万历年间,若他当时降落在中国,以下情况有可能的是()A . 成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B . 以平民身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吏C . 成为殿阁大学士,对军国大事进行批红D . 担任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意旨办事9. 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 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材料评价
的领事裁判权
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线 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1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 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 自有一套迥然相 别的价值标
C. 两党政治 D. 联邦制
17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 得两个议会必要
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 皇帝”。这主要反映出
近代德国的封建残余色彩浓郁
德国皇帝无立法权但有执行权
近代德国民主化得到一定推进
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权力较大
邦宪法
A.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 不具有普适性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具有借鉴意义
16 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总统能够制约国会,众议院也可以提案弹劾总统,这其中有 20 世纪70 年
代“水门事件”的主角尼克松、 90 年代的“绯闻事件”的主角克林顿。美国的这种政治现象充分体
现了
A. 法律至上 B. 分权制衡的原则
关于官吏选
拔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秦汉时官吏由皇帝任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明朝设三司,清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
9“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
详批答,都
要经他们手。”文中“他”的身份可能是
A. 秦朝御史大夫 B. 唐朝尚书令
C. 元朝中书令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18 某条约对中方赔款作如下规定:条约签字后中方交付 600 万银元;其后分三年六次偿 付,癸卯年
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 300 万银元;甲辰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 250 万银元; 乙巳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
200 万银元。该条约应该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
7 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 290 年间竟有 370 位宰相, 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
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 17 人。这说明唐代
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
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
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8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初步形成,秦朝确立,明清强化。下列
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出现在 19 世纪60 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 上绣黄龙, 因此也被称作
黄龙旗。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
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关注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
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
20 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 方的各种部门法传
题“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2 东周时期,周王室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
得A. 宗法制的衰落 B. 分封制的瓦解
C. 郡县制的实施 D. 世官制的沿袭
3 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
内 有可能是
10 在一般情况下,古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犯罪 公民处于相近的
地位。这是由于
A. 妇女缺少财产权
B. 雅典法律不健全
C. 妇女没有公民权
D. 民主属于全体男性
11 亚里士多德认为: “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 势力增长得过大, 以至于 凌驾整个公民
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
主教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德意志王朝战争
-2-
: 号 生 得考 封
: 名 姓
15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 巧匠创造的一件
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
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 的政策。”这表明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12《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 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
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级 班
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
6 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
与宗法制无
是 政治制度最 食税租,不 民的人物活
该是
燔诗书而明法令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门阀政治的兴起和衰微 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13 英国首相制度出现以后,以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
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可能
反映出议会失去了立法权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14 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 命运押在罗马天
庆阳长庆中学 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卷)
高一 历史
(第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 30 道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线 1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下列选项
关的是
: 号 生 考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线A. 宗法制 B. 郡县制
: 名
封C. 行省制 D. 科举制

4 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
密与政事”这一措施
A. 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密 C. 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
B.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5 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