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质量工程管理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学习《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学生掌握质量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样检验和质量过程控制的基本技术。同时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

本课程设计重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模仿企业质量控制实际操作,从零件抽样检验开始,直方图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到控制图分析,完成整个质量控制过程分析,帮助学生熟悉企业质量控制具体思路和操作,理解质量工程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

1、零件的抽样检验。

2、绘制零件的直方图。

3、对零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4、绘制和分析零件均值极差图。

5、绘制和分析零件单值移动极差图。

6、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3零件的抽样检验

测量数据收集

1

.025.086+- mm 图 零件图样及标注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

原始数据表

经测量后得到的原始数据表如表。

表 零件原始数据表

样本

组号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1 2 3

015

.028-

抽样

目前生产型企业主要采用抽样检验。从整体(N )中抽取一个样本(n ),对样本n 实施全检,然后根据样本检验结果推断总体的质量。所以他有一定的风险,但经过计算和调整,可以将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一般来说,抽样的常用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

然后确定样本量字码,按批量和检验水平,确定“样本量字码”。根据样本大小字码、接收质量限AQL 值、抽样的类型以及宽严程度,在GB/所提供抽样检查表检索抽样方案。抽取样本,按照EXCEL 的随机数发生器产生随机数列,抽取样本。

抽样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分产品作为样本,根据对样本检验结果,按一定的判断准则,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在计数抽样中,判断准则只利用计数检验的结果。

抽样

判断

图 抽样检验过程示意图

课程设计对零件1的抽样检验是通过计数一次抽样检验。其方法是从批量为N 的产品中,随机抽取n (<N )个产品为样本,同时规定一个接收数c ,经检验样本中有d 个不合格品,按以下规则决定是否接受改批产品:

如果d≤c,则接受该批产品 如果d >c ,则拒收该批产品 步骤:

1.确定抽样方案:计数一次抽样检验; 2.确定质量标准:Φ0

15.028 mm ;

3.确定批量N:在零件1检查批中,N=81;

4.确定AQL值:AQL=%;

5.规定检验水平:在对零件检查,按一般水平Ⅱ;

6.根据样本量字码表确定样本量:按批量和检验水平确定的用于表示样本量的字母叫“样本量字码”,如表。

表样本量字码表

由图可知:按N=81,一般水平Ⅱ,得到样本量字码为E。在查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得到E相对应的样本量为n=13.

7.作出批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

查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相对应的E,AQL=%得到:

表检查过程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