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复习
第4章 机械振动 湘潭大学 大学物理 期末复习

v0 0 arctg ( ) 0, x0
(2)按题意
t=0 时 x0=0,v0>0 m O
x0=Acos0=0 , cos0=0 0=/2 ,3/2 v0=-Asin>0 , sin 0 <0, 取0=3/2
x=9.810-2cos(10t+3/2) m
3、位相、初位相、位相差(Phase, Initial phase, Phase difference) 从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可以看到,对于振幅和圆频率都已知的谐振 动中,任意时刻的振动状态完全取决于物理量 . t 0 位相:确定振动系统任意时刻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v0 初位相:T=0 时刻的位相。 tan 0 x0
如位移,电流,电场,磁场,温度等
如:机械波:机械振动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 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 物质波:和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
2、从物理学角度看,振动和波动是唯一一个横跨物理学所有学科,既 与经典物理紧密联系,又与现代物理融为一体的概念。
3、振动和波动在各分支学科中,具体内容不同、本质不同,但描述形 式却具有相似性,,并且都具有干涉、衍射等波动特征。
x A cos( t 0 )
v vm cos(t 0
2
)
a am cos( t 0 )
例1:如图m=2×10-2kg,弹簧的静止形变为l=9.8cm t=0时, x0=-9.8cm,v0=0,1)取开始振动时为计时零点, 写出振动方程;2)若取x0=0,v0>0为计时零点,写 出振动方程,并计算振动频率。 ⑴ 确定平衡位置取为原点:k=mg/ l 令向下有位移x, 则:f=mg-k(l +x)=-kx 作谐振动 设振动方程为: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第四章大气环流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第四章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的纬向特征是什么?⏹低纬:东风带⏹中高纬:西风带(北半球冬季最大风速40m/s,30ºN ,200hPa,夏季最大风速16m/s,40ºN ,200hPa)即西风带冬强夏弱,随季节南北位移⏹极区:北半球夏季近地面:弱东风对流层:西风平流层:东风⏹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类似,随季节南北位移,但西风中心强度冬夏变化不大2.大气环流的经向特征是什么?⏹冬季:对流层低层30ºN以南:偏北风40ºN 以北:南风对流层高层:低纬30ºN以南:南风;高纬40ºN以北:北风对流层中层:经向分量很弱⏹夏季:13-40ºN之间:低层:北风;高层:南风;低纬(近赤道):低层:南风;高层:北风。
3.对流层中、底部冬季、夏季的主要系统,季节转换的特点?(北半球)对流层底部:a)冬季:阿留申低压(与高空东亚大槽对应)、冰岛低压(与高空北美大槽对应)、西伯利亚高压、北美高压、格陵兰大陆高压、太平洋高压和大西洋高压。
b)夏季:亚洲低压、北美低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
夏季与冬季最突出的差别是冬季大陆上的两个冷高压到夏季变成了两个热低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仍存在,但强度比冬季弱得多。
海上的两个副热带高压变得非常强大,而其冬季强度比较弱。
对流层中部(500hPa):a)冬季:①极区:2个低涡中心(格陵兰西部、东西伯利亚);②中高纬:冬季三个长波槽:东亚大槽—140°E在亚洲东岸;北美大槽—70°w位于北美东岸;欧洲浅槽—40°E由欧洲东北部海面向西南方向伸展;在三个槽之间有三个平均脊,分别位于阿拉斯加、西欧沿岸和青藏高原的北部。
③低纬度:副高弱—其范围在20°N以南。
b)夏季:①极区:1个低涡中心。
②中高纬:夏季四个长波槽:东亚大槽—160°-180°E;北美大槽—60°w;欧洲西海岸槽—0°-10°E;贝加尔湖西部槽—90°E沿岸和青藏高原的北部。
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静电场:1.真空中的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线→电通量→真空中的高斯定理qq⑴库仑定律公式:Fk122err适用范围: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F⑵电场强度定义式:Eqo⑶电场线:是引入描述电场强度分布的曲线。
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
静电场电场线性质: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不闭合,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不中断,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电通量:通过任一闭合曲面S的电通量为eSdS方向为外法线方向1EdS⑸真空中的高斯定理:eSoEdSqi1int只能适用于高度对称性的问题:球对称、轴对称、面对称应用举例:球对称:0均匀带电的球面EQ4r20(rR)(rR)均匀带电的球体Qr40R3EQ240r(rR)(rR)轴对称:无限长均匀带电线E2or0(rR)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E(rR)20r面对称: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EE⑹安培环路定理:dl0l2o★重点:电场强度、电势的计算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①点电荷场强公式+场强叠加原理②高斯定理电势的计算方法:①电势的定义式②点电荷电势公式+电势叠加原理电势的定义式:UAAPEdl(UP0)B电势差的定义式:UABUAUBA电势能:WpqoPP0EdlEdl(WP00)2.有导体存在时的静电场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⑴导体静电平衡条件:Ⅰ.导体内部处处场强为零,即为等势体。
Ⅱ.导体表面紧邻处的电场强度垂直于导体表面,即导体表面是等势面⑵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在导体的表面⑶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Ⅰ.空腔无电荷时的分布: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
Ⅱ.空腔有电荷时的分布(空腔本身不带电,内部放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静电平衡时,空腔内表面带-q电荷,空腔外表面带+q。
3.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静电场⑴电场中放入相对介电常量为r电介质,电介质中的场强为:E⑵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SDdSq0,intE0r各项同性的均匀介质D0rE⑶电容器内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r的电介质后,电容为CrC0★重点:静电场的能量计算①电容:②孤立导体的电容C4R电容器的电容公式C0QQUUU举例:平行板电容器C圆柱形电容器C4oR1R2os球形电容器CR2R1d2oLR2ln()R1Q211QUC(U)2③电容器储能公式We2C22④静电场的能量公式WewedVE2dVVV12二.静磁场:1.真空中的静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⑴磁感应强度:大小BF方向:小磁针的N极指向的方向qvsin⑵磁感应线:是引入描述磁感应强度分布的曲线。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第3节复习与总结)

(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 __不__变___。
2.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 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所示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 正确的是( A )
A
B
C
D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 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 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4.(5分)小明在某商场买了一双新鞋,在垂直的试鞋镜前试 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新鞋的脚。这时他 应( A )
12.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 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_虚___(选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 到地面的距离是6 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__6__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 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_漫___(选填“镜面” 或“漫”)反射。
13.小丽上学前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变自大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 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_______(不选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甲,入射光线为EO,反射光线为OF,若让一束光沿FO射入, 我们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了光在反射时__光__路__是__可__逆__的___。
(4)如图乙,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_不__能____(选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_反__射__光__线___、__入__射__光__线__、__法__线__
三、作图题(第15题8分,第16题3分,第17题3分,共14分) 15.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画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解:如图所示:
植保第四章复习资料

第四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为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但通常也把改善农药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学助剂包括在内。
2.除草剂:用来防除农田杂草,又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药剂。
3.原药:未经加工的农药。
4.原粉:农药的固体形态。
5.原油:农药的液体形态。
6.农药加工:将原药造成可以使用产品的过程。
7.农药制剂:农药加工后的产品。
8.剂型:制剂的具体形态。
9.农药助剂:凡为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用,能改善剂型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的物质。
10.毒力:农业上习惯将对标靶生物的毒性,称为毒力。
11.毒性:对人畜等高等动物的损害则称为毒性。
12.急性中毒:指农药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内多次对生物体作用后产生的毒性。
13.致死中量:在供试动物实验中,测出一次给药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剂量。
14.致死中浓度:在供试动物实验中,测出一次给药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浓度。
15.亚急性中毒:指在较长时间内经常接触、吸入或食入某种农药部分,最后导致人、畜发生与急性中毒类似的症状,称亚急性中毒。
16.慢性中毒:指污染或残留食物中的微量农药,长期少量地被人、畜摄食,造成体内积累,引起的慢性毒害,称为慢性中毒。
17.农药残留:农药施用后,以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解,以极少原药或有毒的转化产物存在于环境与动植物和食品中。
18.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作物收获的时间段,也称安全等待期。
二.填空题1.施用农药相对于其他防治措施,具有高效、速效、方便、适应性广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2.按防治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3.杀虫剂按其成分来源分类,可分为四类无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植物性杀虫剂。
4.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驱避剂、拒食剂、引诱剂、不育剂、昆虫生长调节剂。
5.按杀虫剂的毒理作用分类,可分为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物理性毒剂。
第四章复习题新

第四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计算机求解潮流方程组的方法是( B ).A.解析法B.数值方法C.手算法D.对数法2、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PV节点的待求量是()A.Q、δB.P、Q C.V、δD.P、V3、计算机解潮流方程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A.递推法B.迭代法C.回归法D.替代法4、潮流计算中的P-Q分解法是在哪一类方法的基础上简化来的()A.阻抗法B.直角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C.高斯——赛德尔法D.极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5、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时某物理量的单位为Mvar,则该量是( )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视在功率D.有功电量6、在电力系统中平衡节点的数量( )A.必有一个B.是大量的C.少量或没有D.数量最多7、一般潮流分析中将节点分为几类( )A.四类B.三类C.二类D.一类8、对于含有n-1个PQ节点的n节点网络,雅可比矩阵的阶数为()(A)n阶(B)n-1阶(C)2n阶(D)2(n-1)阶9、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时,线性修正方程求解的是()A.线路的功率B.节点的注入功率C.节点的电压值D.节点电压的修正量10、节点导纳矩阵为方阵,其阶数等于()A.网络中所有节点数B.网络中除参考节点以外的节点数C.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1 D.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21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程属于( )A.线性代数方程组B.微分方程C.非线性代数方程组D.微分方程组二、判断题1、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时,线性修正方程求解的是节点的电压值。
()2、同样的迭代次数,牛顿-拉夫逊法比PQ分解法精度高。
()3、在收敛判据相同的情况下,牛顿-拉普逊法和PQ分解法潮流计算的精度相同。
()4、PQ分解法潮流计算过程中,由于简化了很多因素,所以比牛顿-拉普逊法的收敛速度快。
()5、PQ分解法潮流计算过程中,由于简化了很多因素,所以比牛顿-拉普逊法的计算速度快。
()6、在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中,由于节点导纳矩阵是对称矩阵,所以对应的雅克比矩阵也是对称矩阵,可以只计算上三角的元素。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圈闭2、油气藏3、溢出点4、闭合高度5、闭合面积6、地层圈闭7、隐蔽油气藏。
三、是非判断题:1、潜山型油藏是岩性油藏的一种类型。
()2、逆牵引背斜是与逆断层相伴生的背斜。
()3、在没有水平挤压的构造条件下,同样可以形成背斜圈闭。
三、填空:1、圈闭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储层、和。
2、三种圈闭类型是指、和岩性圈闭。
3、圈闭的容积大小除闭合高度、闭合面积之外,还取决于和。
4、圈闭的容积大小取决于闭合高度、、和储层的有效孔隙度。
5、油藏的大小取决于油藏高度、、储层的有效厚度和储层的有效孔隙度。
6、气藏的大小取决于气藏高度、含气面积、、储层的有效厚度和储层的有效孔隙度。
7、差异压实(生长)背斜的判断标志,除剖面上背斜幅度向上逐渐减小外,还表现为和等特点。
四、选择性填空(每题选择一正确答案):1、在区域性单斜的地层条件下,褶皱高度与闭合高度的关系是:褶皱高度闭合高度。
A、大于;B、等于;C、小于;D、小于或等于。
2、同生背斜圈闭形成的时间与储层形成时间相比较,一般认为。
A、同生背斜圈闭形成的时间更早;B、同生背斜圈闭形成时间可早也可晚于储层形成时间;C、二者形成时间大致相同;D、同生背斜圈闭形成时间晚得多。
3、从溢出点到圈闭高点的高差叫做。
A、油柱高度;B、油藏高度;C、闭合高度;D、褶皱高度。
4、一般情况下,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一般含油外缘以内只有水;B、一般含油外缘以外只有水;C、一般含油外缘与含油内缘之间只有水;D、一般含油内缘以内只有水;5、形成水动力圈闭油藏时,其地层倾角(α),油水界面倾角(γ)与区域水压面倾角(β)的关系应满足。
A、α>γ>β;B、α>γ<β;C、α<γ>β;D、α<γ<β。
五、简要回答:1、列举五种油田构造上下不符合现象。
2、试述非背斜油藏的主要类型,并用示意图表示。
3、尖灭砂岩体构成圈闭的条件是什么?4、什么叫做潜山?为什么潜山易形成高孔渗带?5、形成天然气藏对圈闭的要求与石油成藏有何差异?六、综合思考题:1、逆牵引背斜有何特点?它与油气藏的形成有何关系?2、断层在什么条件下可形成圈闭?常见的断层油气藏类型有哪些?3、什么叫鼻状构造?鼻状构造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形成圈闭?4、差异压缩背斜与同生背斜的特征有何异同?。
鲁教版《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2011—2012(第4章,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K-39 Zn-65 Mg-24 Mn-55 Hg-20lCa-40 Al-27 Fe-56 S-32 Na-23 Ca-40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1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水是生命之源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3.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D.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4..2010年5月22日,东营区黄河路一汽车发生自燃(如图)。
当汽车电器、线路、供油系统等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只是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夏季炎热的天气,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就会引起自行燃烧。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叙述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能迅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为了给车辆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等,随意改装线路C.从燃烧的条件看,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5.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6.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a b c d e f g N 计
— — — — — — 4/0 9/3
2/0 4/5
第2节
区段管内工作量
二、区段管内行车量的确定
M-N区段管内车流密度图
第2节
区段管内工作量
二、区段管内行车量的确定
M-N区段各区间总重吨数与列车差别重量标准对照表
区间 M—a a —b b—c c—d d—e e—f f— g g—N M→N方向(下行) 车流量 总重 列车差别 吨数 重量标准 重车 空车 18 14 1138 2000 21 11 1237 2200 29 4 1518 2000 33 5 1735 2000 32 0 1600 2200 31 9 1703 2100 36 4 1868 2000 36 0 1800 2000 N→M方向(上行) 车流量 总重 列车差别 吨数 重量标准 重车 空车 19 3 1001 1800 19 3 1001 1900 20 3 1051 2000 25 3 1301 1800 22 0 1100 2000 30 0 1500 1900 30 0 1500 2000 26 0 1300 2000
6 表2 c—d 1800
18 12 16 7 8 1 9 8 26 105
g —N 2000
上 行
1800
下 行
2000
2200
2000
2000
2200
2100
2000
2000
第2节
2、区段管内重空车流
区段管内工作量
二、区段管内行车量的确定
中间站装卸差及空车供应计划
站 名 卸车数 装车数 差 空车来源 空车去向 a 9 12 -3 M/3 — b 9 16 -7 M/7 — c 8 7 +1 — d/1 d 6(G/3) 8 -5 c/ /4 M/3 e 10 1 +9 — f/ /4 f 4 9 -5 e/5 — g 4 8 -4 e/4 —
7
上 下 下 上 T节 (T移 )=T移 ( N下 N上 ) T周 ( N上 N a b c d e 2 1 f g N 6 10 4 5 1 7 3 1 4 e—f 1900 36 f—g 2000 计
M a b c d e f g N 计
5
2
1
6
1
3
1 3
19 M—a 4 9 a—b 1900
1
6 9 2 5 8 b—c 2000 8 10 d—e 2000 2 4
第2节
一、概念
区段管内工作量
从事区段管内工作的各种货物列车的行车量。
二、区段管内行车量的确定
1、确定流程
区段 管内 重空 车流 区段 重空 车流 斜表 区段管 换算 牵引 定数 区段管 内行车 量
内车流
密度图
列车
总重
第2节
区段管内工作量
二、区段管内行车量的确定
【例】根据下面的资料,确定M-N区段(M→N为下行)管内列车开行方案。 (1)M-N区段管内重车车流表见表1 (2)重车平均总重50t,空车自重17t。(3) 由M发往d站的6辆重车中,有3辆石油。(4)排空方向:罐车为N→M,其余空车为 M→N。除罐车外,其余车种均可在本站、本区段内卸后利用。牵引重量标准见表2。
注:重车总重50t,空车自重17t。
确定在全区段开行1对摘挂列车。
-5 +3 -7 +2 -11 +5 1 1
1.5 1.5
+8 -2 +5 -0
5
2
9 6 6 5 5 7
5
0
3
5
7 5
+10 10 -3
20
-285 14 20 5 -150 10 0 -225 1 14 20 5 -150 0 0 0 0 11 20 3 -243 5 15 0
第2节
区段管内工作量
二、区段管内行车量的确定
M-N区段管内中间站摘挂车流表
自 往 M 4/0 6/0 2/0 3/3 — 1/0 3/0 — 19/3 a 5/3 b 2/7 — — — — 1/0 — 6/0 9/7 c 1/0 — — — — — 2/0 5/0 8/0 d 6/4 — — 0/1 — — — — 6/5 e — 2/0 — — — — — 8/0 10/0 f 1/0 — — 1/0 — 0/5 g 3/0 — — — — 0/4 — 1/0 4/4 N — 6/0 10/0 4/0 5/0 1/0 7/0 3/0 36/0 计 18/14 12/0 16/0 7/1 8/3 1/9 9/0 8/0 26/0 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