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雷击风险评估中雷暴日数的应用
雷暴日数与云地闪电密度关系研究

雷暴日数与云地闪电密度关系研究王学良1 张科杰1 黄小彦2 刘学春1(湖北省防雷中心1 武汉中心气象台2 武汉430074)摘要为了研究年雷暴日数与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关系,本文采用2007-2010 年湖北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和相对应的气象台站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以观测台站为圆点,观测人员所能听到最远半径的雷暴声,建立了雷暴日数与云地闪电密度关系式,从而可采用历史雷暴日数计算出某地云地闪电密度气候平均值,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文中选取湖北省28 个气象台站,并要求该站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理论探测效率在95%以上。
统计各站年雷暴日数和年平均雷暴日数,以上述各站的经纬度为圆点,分别统计以5、8、10、12、15、18、20、23、27、30、32、35、38、40km 为半径范围的年云地闪电次数和年平均云地闪电次数,各半径范围内的年平均云地闪电密度(次/km2.a),可由其年平均云地闪电次数与其对应面积之比求出。
结果表明:在观测台站周围5-40km 范围内,年雷暴日数与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在0.7513~0.8521 之间,达到0.001 极显著相关水平,峰值出现在台站周围18-20km 范围内,其中18km 范围内相关系数最大为0.8521;5km 范围内,相关系数最小为0.7513。
造成上述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观测人员能听到周围5km 以外地区所发生的雷暴声,以致5km 范围内的相关系数降低;另一方面是在20-40km 范围内,有雷暴天气发生时,雷暴云团会在一定时间(一天内)内会移动到观测台站能听到雷暴声的距离范围内,因此,雷暴日数与单位面积的云地闪电次数相关性较高。
在观测台站周围18-20km 范围内,雷暴日数与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相关系数最大,因此,可以认为观测人员只能听到观测站点周围18-20km 左右的雷声,在此距离以外的雷声就很难听到了。
雷暴日

雷暴日表征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
是指某地区一年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T。
根据雷电活动的频度和雷害的严重程度,我国把年平均雷暴日数T~>90的地区叫做强雷区,T≥40的地区为多雷区,15≤T≤40的地区为中雷区,T≤15的地区为少雷区。
雷暴日[1]分布与指定的统计区域有关,单位为:天数/一定区域内,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采用10﹡10平方公里网格为标准统计区域,但这和现在的雷暴日计算方法有差异,目前我国以气象观测站听到雷声为统计依据,国外科学家研究,听力好的人可以听到20公里以外的雷声,听力不好的人连5公里处发生的雷电都听不到,另外也和雷声大小、背景噪声及传播路径上有无障碍有关,同时,我国目前基本是1个行政县设1个气象观测站,可以依县级行政区域为雷暴日统计单位。
依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出来的结论相差很大,有待国家统一规范。
全国主要城镇雷暴日数统计
北京市
安徽省
澳门特别行政区
重庆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辽宁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湖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江西省
吉林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山西省
河南省
天津市
四川省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海南省。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分析及应用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分析及应用一、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虽然美丽壮观,但也是极具破坏力的天气现象。
雷电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的危害,还会对通讯、交通等各行各业带来影响。
对雷电的监测与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雷电检测技术,及时提供雷电信息的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做好应对措施,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原理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是基于雷电检测技术开发的一种天气监测系统。
它一般包括雷达监测、闪电定位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
雷达监测主要通过对雷电云的观测,来得到雷电的相关信息,进而实现对雷电的监测。
闪电定位系统则是利用多个相互独立的传感器来定位雷电的发生位置,从而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这两种技术手段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实现对雷电的监测,并能够在雷电发生之前提供有效的预警信息。
三、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1. 防范气象灾害: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有效地预警雷电的发生,为人们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应对措施,避免因雷电而引发的灾害,如山洪、泥石流等。
2. 保障交通安全:雷电对交通影响很大,如飞机、火车等都需要时刻关注雷电情况。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可以为各种交通工具提供及时的雷电信息,保障人们的交通安全。
3. 保障人员安全:雷电发生时,人们要尽快躲避,否则会受到伤害。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提供对雷电的精确预警,为人们避避祸患提供重要的信息。
四、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加精准地分析雷电数据,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提高监测覆盖范围:目前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范围还有限,未来需要不断提高监测覆盖范围,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将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信息推送到更多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
五、结语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对人们的生活安全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对天气现象的一种管理,更是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保障。
地闪密度和雷暴日数的关系

地闪密度和雷暴日数的关系
地闪密度和雷暴日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地闪密度是指每年每平方公里雷击大地的次数,是确定闪电对建筑物和设备危害的最重要参数。
而雷暴日数则是描述闪电发生的参数,表示一天内至少发生一次闪电的日数。
一般而言,地闪密度和雷暴日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地闪密度较高的地区,雷暴日数也相对较多。
这是因为雷暴的产生与大气中的电荷积累和放电过程有关,而地闪是雷暴的一种表现形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地闪密度和雷暴日数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
因此,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台、站资料或雷电定位系统数据来确定地闪密度,并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来获取准确的数值。
总之,地闪密度和雷暴日数都是描述雷电活动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雷电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为雷电防护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安龙县1961年~2013年雷暴日数特征分析

安龙县1961年~2013年雷暴日数特征分析
雷暴是指出现雷电现象的天气现象,它通常伴随着大量的云层和降水。
雷暴的日数特征分析可以揭示该地区雷暴活动的频率、时段和变化趋势,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1961年至2013年间中国安龙县的雷暴日数为例,进行特征分析。
我们可以计算安龙县整个时期内的年平均雷暴日数。
通过对每年雷暴日数的累加求和后再除以年数,得到该时期内的年平均雷暴日数。
1961年至2013年共有53个年份,若累加求和得到总雷暴日数为5300天,则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00天。
我们可以计算安龙县每个月的平均雷暴日数。
对于每个月,我们将该月份各年份的雷暴日数累加求和后再除以年数,得到该月份的平均雷暴日数。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安龙县各月份的雷暴活动水平。
分析结果可能显示7月是雷暴最为频繁的月份,而11月则是雷暴最为稀少的月份。
我们可以计算安龙县不同年份的雷暴日数变化趋势。
通过绘制雷暴日数与年份的折线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年份雷暴日数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雷暴活动是否存在长期变化趋势。
分析结果可能显示近年来雷暴日数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该地区雷暴活动越来越频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安龙县1961年至2013年的雷暴日数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为预测未来雷暴活动、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雷暴日数特征,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气象要素和气候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常规气象资料雷暴日数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常规气象资料雷暴日数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常规气象资料雷暴日数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雷电防御安全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防雷技术服务部门要加快适应市场,满足日益增长的防雷安全的社会需求,在防雷设计评价、雷击灾害评估、雷电风险评估等服务上提升能力、提高质量.因此,正确分析应用常规气象资料中雷暴日数,对开展防雷技术服务十分重要.根据1957-2007年湖州气象观测站雷暴、闪电的变化资料,探讨分析影响雷暴闪电日数减少可能存在的几个因子,提出雷暴日数资料在防雷技术服务应用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虞进YU Jin 作者单位:湖州市气象局,浙江湖州,313000 刊名:陕西气象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z1) 分类号:P429 关键词:。
安龙县1961年~2013年雷暴日数特征分析

安龙县1961年~2013年雷暴日数特征分析
安龙县位于中国贵州省黔西南州,其雷暴日数是指每年发生雷暴天气的天数。
雷暴天
气是指同时伴有雷电、暴雨、强风等天气现象的天气。
通过分析安龙县1961年至2013年
的雷暴日数特征,可以了解该地区的雷暴气候变化规律。
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雷暴日数进行统计和整理。
1961年至2013年共有53年,计算每年的雷暴日数并进行排序。
然后可以绘制雷暴日数的年均变化曲线,以了解雷暴天气
的总体趋势。
接下来,可以计算每个月和每个季度的雷暴日数,并绘制雷暴日数的月均和季均变化
曲线。
这样可以了解不同时间段雷暴天气的活跃程度,判断雷暴活动季节是否存在明显变
化趋势。
此外,还可以对雷暴日数进行年际变化分析。
计算每年的雷暴日数与前一年的雷暴日
数之间的差异,并绘制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曲线。
这样可以了解雷暴活动的年际波动情况,是否存在明显的周期性。
最后,可以对雷暴日数与其他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例如,计算雷暴日数与温度、
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的相关系数,并绘制相关系数的变化曲线。
这样可以了解雷暴日数
与其他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判断雷暴天气的形成机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安龙县1961年至2013年雷暴日数的特征,包括总体
趋势、季节分布、年际变化和与其他气象要素的关联。
这些特征分析结果对于了解安龙县
的雷暴气候特点、天气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预报预警等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物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应用分析和防护措施

风 险评估 是 认识 和评 价 风 险 的有 效 办法 ,也是 电 防护 措施 , 以降 低 雷击 风 险 , 确 保 建筑 物 内人 员 生 风 险控 制 和风 险管 理 的前 提 和基础 ,准确 的灾 害 风 命 及 财产 安全 。 险评估 是 风险 管理 的决 策依 据 。雷 电灾 害风 险评 估 是 正确 评价 雷 电灾 害 风险 。 科 学地 提 出 防雷对 策 , 采
气 候 :驻 马店 市 地 处亚 热 带 与 暖 温带 的过 渡 地
带, 具 有亚 热 带 与暖 温带 的双 重 气候 特 征 , 是典 型 的
大 陆性 季风 型 半湿 润 气候 。阳光 充 足 , 热量 丰 富 , 雨 量充 沛 , 四季分 明 , 温 和 湿 润 。 全年 平 均 气温 1 4 . 6 ~ 1 5 . 0 ℃。极 端 最低 气 温 达 一 2 0 . 7 ℃ ,极 端 最 高 气 温 达 2 . 3 建筑 物年 预计 雷 击次数 校 正 系数 K 4 3 . 7 ℃, 雨量 比较 适 中 。 全 市 累年 灾 藏 灾
建筑物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应用分析和防护措施
王 芦 ( 河 南省驻 马店 市 气象局 , 驻 马店 4 6 3 0 0 0 )
摘要 : 对 某客 运 中心建 设 项 目进 行 雷 电危 害风 险评 估 , 在 分析 雷 电风 险 、 雷 击对 建 筑物 、 公 共 设 施 造成
参 考 文献:
② 但由于本身设计上的不足 , 使其在运行时最
怕遇 到低 温 环境 ,而且设 备 本身 也没 有 保温 方 面 的
【 1 ] Q D Q 2 —1 型 水 电解 制 氢设 备 使 用维 护 说 明 书[ S 】 . 中国船舶重工集 团公 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2 o o 4 ,  ̄: 1 —5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 算 雷击 密 度 时存 在 一 定 的局 限性 。 计 1 雷 电灾 害风 险评 估 的重要 因子 在 《 电防护 》( B T 1 1.0 8 雷 G / 2 7 42 0 )第 二 部 分 风 险 管 理 中 将 雷 电防 护 的风 险 管 理 范 围 定 义 为 适 用 于 由雷 击 导 致 的 建 筑 物 内或 公 共 设 施 内
极 端 值代 替 人 工观 测 雷暴 日进 行 计 算 。 关键 词 : 雷暴 日数 ;风 险评 估 ; 雷击
中 图 分 类 号 :P 9 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0— 5 2( 02 2 04 - 3 0 5 0 8 2 1 )0 — 0 1 0
的风 险评 估 ,在 该标 准 中提 出 了影 响受 保 护物 体
收稿 日期 :2 1.11 02O 1
施确 定 等 提 出建 设 性 意 见 的一 种评 价 方 法 j 。从 以上这 三 个 标准 中可 以看 出 ,各标 准 都 将年 平 均 雷暴 日数 作 为重 要 的 因子来 使 用 , 以说 该 因子 可 在 雷 电灾 害 风 险评 估 中至关 重 要 。
21 0 2年 第 2期
2l 0 2年 6月
东
象
第 3 卷 2
第 10期 3
简 析 雷 击 风 险 评 估 中 雷 暴 日 数 的 应 用
闫景 东 ,杨 志 勇
( 聊城 市气象 局 ,山东 聊城 2 26 5 0 0)
摘 要 : 以聊城 2 0 — 2 1 0 7 0 0年 雷击 密度 和 雷击 频度 为研 究 对 象 ,依 据 现 行 的 雷
示 ,聊 城地 区共 发 生 2 起 雷 电灾 害 ,其 中 1 8 0起
发 生 在 6月份 ,1 、2月 、9月 、1 月 0月 、1 1月 、
端 获 得 的 聊城 2 0- 2 1 0 7 00年 的雷击 密 度 统 计 资
料 可 以看 出 ( 1 ,在 聊城 地 区 ,实 际 的年 雷击 图 )
少 且提 供 资 料年 代 短 ,需 用 人 工观 测 资 料 与 闪 电
[]广 东省 防雷中心 . G / 1 1. 2 0 ) 电 1 ( BT2 74 .0 8 雷 2 防护 第 2 分风险管理[】 部 s .北京 :中国标 准
出版 社 ,2 0 0 8:7 .
[]四 川省 建 设 厅 . ( 5 3 32 0 )建 筑 物 电 2 GB 0 4 —0 4 子信 息 系统 防 雷技 术 规 范[] S .北 京 : 中国建
( )式 中 为年 平 均 雷 暴 日。 1
由于 是 聊城 2 0 - 2 1 年气 象 观 测 资 07 0 0
法 算 出聊 城 地 区 冬 季 与 夏 季 的 雷 击 概 率 是 一 样
的 ,但 是 根据 2 0 - 2 1 0 7 0 0年 的 雷 电灾 害 统计 显
料 来 确 定 的 固定值 2 8天 , 即整 个 聊城 地 区 的雷 击 密度 都 是 一 个 定值 。但通 过 山东 省雷 电信 息终
[]重 庆 市 防 雷 中心 .( XI 52 0 )雷 电灾 害 3 Q 8 .0 7 T
风 险评 估 技 术规 范[] S .北 京 : 气象 出版社 ,
2 07: 1 . 0 1
.
4 ・ 3
作者 简介 :闫景东 ( 93 ) 18一 ,男 ,山东青 州人 ,助 理工 程师 ,主 要从 事雷 击风 险评估 及 防雷 工程设 计 、施工 工作 。
.
41 .
2 雷暴 日数 的 时空 差 异 以上 规 范 可 以看 出受 评 估 单 位 的 年 预 计 雷 击 次 数 是 进 行 雷 电灾 害 风 险 评 估 的重 点 , 在 实 际计 算 中 ,均 是 按 年 平 均 雷 暴 日数 来 计 算 。 由 于 雷 暴 日数 的 记 录 统 计 是 通 过 人 工 观 测 来 完
击 风 险评 估 相 关规 范 分析 了确 定被 评 估 地 区的 年 平 均 雷 击 次数 和 年 平 均 允许
雷击 次数 的重要 性 , 雷 电的 空 间差 异 分布 和 时 间 差异 分 布 两方 面 分析 总结 出 从 采 用人 工观 测 雷 暴 日来 计 算 雷击 密度 的局 限 性 ,并提 出现 阶段 可采 用 雷暴 日数
筑 工 业 出版 祉 ,2 0 0 4:6 .
定 位 资料 进 行对 比分 析 ,并 引入 资料 时 限 作为 权 重 系 数 来 计 算 评 估 点 的 综 合 雷 击 大 地 年 平 均 密
度 。同时 ,在 现 有 的条 件 下 宜利 用 闪 电定位 资 料
来计 算 雷击 密 度 ,以提 高重 点部 位 的防护 级 别 , 对 大 型 重 点工 程 ,有 必要 使用 极 端 值 来计 算 ,这
在 风 险 评 估 时通 常 用 台 站 的 雷 暴 日数 来 计
算 , 以聊城 为 例 ,其 年 平 均雷 击 密 度 为 :
Ug O 1 = . 电灾 害 风 险评 估 中 ,采 用 年 平 均 雷 暴 日来 计 算 雷击 密 度 ,就把 时间 上 具有 相 对 集 中的 雷击 进 行 了 时 间上 的 平均 分 布 ,按此 方
所 处 的环境 来 确 定其 防护 等级 ,在 该 标准 的雷击 风 险评 估 方法 中将 建筑 物 年预 计 雷 击 次数 、入户 设 施 年 预 计 雷 击 次 数 以及 建 筑 物 电子 信 息 系 统 因 直 击 雷 和 雷 电 电磁 脉 冲 损 坏 可 接 受 的年 平 均 最 大 雷 击 次数 做 评 估 因子 [。 气象 行 业 标准 《 引在 雷 电灾 害 风 险评 估 技 术规 范 》 ( X/ 52 0 )中 Q T8 —0 7 将 雷 电灾 害 风 险评 估 定 义 为根 据 雷 电灾 害 特 征 进行 分 析 ,对 可 能 导致 的人 员伤 亡 、财产 损 失 程 度 与危 害 范 围等 方 面 的综 合 风 险计 算 ,为建 设 工 程项 目选 址 和功 能 分 区布 局 、防雷 类 别 与 防雷 措
图 1 2 0- 2 1 0 7 0 0年 聊城 雷 击 密 度 图
22 雷 电分布 的时 间差 异 .
从 20 - 2 1 0 7 0 0年 聊 城地 区雷 电资料 看 ,聊 城 全年 总 闪数 的 5 %集 中在 8月 份 , 第 一 、 、 8 而 二 四季度 共 九 个 月 的 总 闪数 只 占 2 %。从 月雷 电小 3 时数 来 看 ,5 9 月 占全 年 的 9 %。6 ,8 — 5 ,7 ,9
月份 的 月雷 电 日均 大于 2 0天 ,而 1 1 , 2月份 的 月雷 电 日小于 1 ( 1 。雷 电发 生 的 时 间具 有 天 表 )
暴 日数 来 计 算 雷 击 密 度 ,虽 然 简 化 了计 算 ,但
也 无 法 体 现 雷 击 的时 空 分 布 差 异 。
21 雷 电分布 的 空间差 异 .
引 言
的雷击 年度 次 数Ⅳ , 取 决于 物 体所 在 地 区 的暴 其 风 雨 活 动状 况 和物 体 的物 理特 征 ¨。在 《 J 建筑 物
电子 信 息 系统 防 雷 技术 规 范 》 ( B5 3 32 0 ) G 0 4 .0 4 中 的 雷 击 风 险 评 估 是 按 建 筑 物 内 电子 信 息 系 统
所 得 到 的数 据 会 造 成对 雷 击 密度 大 的地 区 偏 小 , 而 对 雷 击密 度 小 的 地 区偏 大 。
声 就 记 录 为 一 个 雷 暴 日, 没 有 区分 雷 声 次 数 的 多少 , 其 雷 声 既 可 能 是 地 闪 发 出 的 , 也 可 能 是 云 闪 发 出 的 , 因 此 既无 法 统 计 闪 电 次 数 ,更 无 法 统 计 雷 击 大 地 的 次数 及 密 度 。 而 且 人 工 观 测 受 地 域 和 个 人 的影 响 ,会 存 在 误 差 大 、主 观 性 强 的缺 陷 ,使 得 雷暴 目的记 录 统 计 会 出现 差 错 。
评 估 时 需 用年 平 均雷 暴 日来计 算 雷 击 大地 密 度 , 而 年 平 均 雷 暴 日是 气 象 观 测 台站 经 过 多 年 记 录 分析 统 计 的数 据 ,随着 闪 电监 测 业 务 的运 行 ,在
雷击 风 险 评估 中更 多使 用 的 是 闪 电定位 资料 , 其
代 替 了“ 雷暴 曰数 ” 风 险评 估 中的使 用 ,但 以 年 在 上 两 种 数 据 资 料 的搜 集 和 统 计 在 目前 情 况 下 存
l 无 雷 电灾 害 , 然 采用 的是 短 期数 据 ,但 也 2月 虽 反 映 出雷 电灾害 的发 生在 时 间上 是存 在 差 异 的 。
・
4 ・ 2
表 1 2 0 —2 1 聊 城平 均 雷 击 频度 统 计 O 7 0 0年
3 结 语
样 才 能最 大 程 度地 评 估 出潜 在 的风 险 。
参 考 文献 :
雷 电灾 害风 险评 估 中所 用 到 的雷 暴 日资料 , 要 求 反 映历 史 上 的气 候 平均 状 况 ,使 用 多 年 的监 测 资料 进 行 统 计分 析 。闪 电定 位 资料 虽 然较 人 工 观 测 资料 客 观准 确 , 山东 省 闪 电定位 仪布 点 较 但
随着 雷 电 防护 业 务 领 域 的 拓 展 , 雷 电灾 害
风 险 评 估 可 采 用 的 标 准 规 范 主 要 有 国 家 规 范
GB T 1 1 —0 8 GB 0 4 —0 4 及 行 业 标 准 / 2 7 42 0 , 5 3 32 0
QX T8 — 0 7等 。 依 据现 行 标 准进 行 雷 击 风 险 / 52 0 在
成 , 人 工 观 测 方 法 是 在 一 天 中 只 要 听 到 一 次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