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人教版选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共18张PPT)

中国参战加深了国内的政治纷争,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害。
——[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的控贷制款 了,墨达西3哥5的0亿石美油元、,橡美从胶物、国资玻上利从为维协亚债约的国锡务的矿最、国终智胜利变利的准成硝备石了了、条巴件债西。的权咖啡国。 。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
人民遭到新的灾难。参战期间有万华工被强迫送到欧洲和中东,供帝国 主义者驱使,有两千多人在战争中丧失了生命。中国参战加深了国内的 政治纷争,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害。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 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 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C.战场失利加剧国内政治危机(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 ②概况:签署停战协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
而告终。
协约国封锁德国,德国家庭主妇在排队领配给券
破败的德国民居
小结: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特点及影响
第一阶段 1914
西线
马恩河战役
德军速战速决计 划破产
东线 东普鲁士战役
中立使美国获得实利,那美国为什么要参战呢?
①威尔逊: 是为了世界和平、各民族解放、捍卫人类的权利, ②真正目的: 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为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美国参战(原因.标志.影响)
美国参战原因:
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1)德国西线进攻 1918.
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
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 年 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 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个 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 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 %掌握到 了手里。 了手里。
3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 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 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 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 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 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 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 月呼吁美国人民“ 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 月呼吁美国人民 度”。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 战争” 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1917年“十月革命” 年 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本 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 俄国经济特别落后,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兵团吧, 材料一 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兵团吧,他 们中1/3的人没有步枪! 1/3的人没有步枪 们中1/3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的 榴霰弹中耐心等待,等待拾起倒下同伴的步枪。 榴霰弹中耐心等待,等待拾起倒下同伴的步枪。 ——[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 材料二: 材料二: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战 士了他们的武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 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 先生, 士了他们的武器 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 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 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 有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 国)有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 腐朽落后的俄国, 无视科技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巨大 腐朽落后的俄国,完全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 材料三:俄国……无视科技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巨大 材料三:俄国 一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 一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 变化……仍然死抱着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 仍然死抱着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 变化 仍然死抱着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 而对德战争的屡遭败绩计划了人民不满情绪, 而对德战争的屡遭败绩计划了人民不满情绪,引起 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了革命。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了革命。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毛元佑 《 毛元佑
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
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
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
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道:“真
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
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 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美国的“中立”
【特别提醒】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中立还是参战、 何时参战、以何种形式参战,取决于能否保持其“利益线”。 即在战时利用战争形势,以“中立”的地位牟取超额利润,并 趁机向世界扩张;在战后能收回战争贷款,进而以仲裁员的身 份取得国际事务的支配权。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是保持“中 立”的利益线被突破,于是只能以参战去获取“中立”国不能 再有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美国加入协约国和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均是 从本国利益出发,都使得协约国集团阵营发生重大变化,加速 了战争的进程。同时,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协约国的 力量影响不大。
答案:D
探究主题 探究目的
美国的对外政策
(1)知识层面:考查美国参加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目的 (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分析、理解 问题的能力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 放——包括德国人民在内,为大小各国的利益……而作战…… 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也不想 统治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 物质上的补偿。
——威尔逊总统提请美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
点击进入WORD链接
谢谢观看!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与同盟国集团相比,协约国集团在物质 资源 和 人力 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2.战略失误 (1)德国的“ 施里芬计划 ”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 (2)德国被拖入 两线 作战和 持久战 、 阵地战 的泥潭。
第3课__同盟国集团的瓦解2013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材料二: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在其连任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 区域 ,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 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回头已经不可 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 保卫这个国家。” (2)威尔逊总统的演说中暗示美国准备采取什 么重大行动?
第三阶段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 (1917-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战以同盟国失 1918年)俄国退出大战 败告终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同盟国 世界制造业产量 德奥占19.2力量
德奥达636万 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同盟国只有本国 及被占有国的资源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英法俄和意大利 人口达2.88亿 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 资源,利于长期作战
所利用资源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形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集团失 败的原因有哪些?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同盟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主要原因) ⑵军事: ①低估了对手实力 ②军事战略失误 ⑶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程标准: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 俄国退出战争等史实;知道第一次世界大 战结束的标志;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 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请阅读课文,概括协约国阵营在一战后期发生 哪些变化? 1.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1)美国为什么要选择战争后期参战? (2)美国为什么要加入协约国方参战?
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等国纷纷参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 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29张PPT)

实际目的: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变化之一: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①战前,美德关系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
原 日益接近,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 因 额贷款能归还。
③直接原因: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 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③影响了很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 协约国集团,也使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 模阶段。
到1918年大战结束时,全世界总 共有31个国家参战,其中参加协约 国作战的有27国,参加同盟国作战 的有4国。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 非洲、美洲,造成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战争。
变化之二: 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宣战。
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
1918年3-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 但是很快受阻。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 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 开往前线。 (2)反攻
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 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三、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原因:
1、经济劣势: 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 盟国占有优势。
世界制造业产量: 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
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 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 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 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维护世界和平。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 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 矣。”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研 究 性 学 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阶段,中国 参加了大战。请思考,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这 次战争?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3、本课小结
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
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史料精读
材料一 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几个步兵团吧,他们 中1/3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 雨般的榴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拾起倒下 的同伴的步枪。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 恐慌,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种磨难我们的 士兵要忍受多久呢?这种残杀太可怕了! ——(俄)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中立” 政策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 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 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 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 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 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 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 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 个世界。” (2)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 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 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
材料: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 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 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 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 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 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 界。”
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凡尔登签订停战协 定。标志着同盟国集团失败。
2017/4/20
4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 综合因素的结果
1.经济实力:协约国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 2.战略失误 ⑴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底估计对手的势力。 ⑵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⑶德国被托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矛盾 ⑴奥匈帝国境内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 ⑵德国爆发了“十一月起义”,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日本参战;意大 利倒戈,美国加入协约国。
答案提示: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 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 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法;美 国参战。
2017/4/20
7
小结:知识结构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同协约国的接近
美国参战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 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俄国退出帝 俄国十月革命 国主义大战 《布列斯特和约》
2017/4/20
3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 大战的结束
1.德国西线的攻势 ⑴契机:苏俄退出一战。 ⑵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⑶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 但很快受阻。 准备:协约国成立组织,增加军队的人数。 2.协约国军队 反攻:1918年9、10月,协约国全线出击。 的反攻
2017/4/20
5
小结
一场战争,两大集团, 三条战线,四大战役, 飞机坦克,机枪毒气, 残酷杀戮,何时休憩?
2017/4/20
6
【学思之窗】
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 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学案5: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自学导航】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的参战:(1)条件:以“”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2)借口:德国宣布“潜水艇战”(3)目的: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4)参战:1917年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5)影响:①壮大了国的阵营。
②军事上对协约国的直接援助。
③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的参战:(1)时间:1917年军阀向同盟国宣战(2)影响: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其中不少人在炮火下牺牲。
3、俄国退出大战:(1)原因:战争引起革命——俄国革命和十月革命(2)标志:1918年3月,苏德签订《》4、意大利的参战:1915年5月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军在西线的进攻:五次进攻均遭失败2、协约国的反攻:(1)条件:①成立最高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协调行动;②美国援军陆续到达法国,英帝国自治领的军队开往前线,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2)反攻:①协约国军队相继占领德军三个突出部:突出地带、亚眠突出地带、圣米耶尔突出地带。
②突破“兴登堡防线”:1918年9月③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降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1)兵起义(1918.10)揭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序幕(2)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兰;(1918.11)(3)德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贡比涅森林)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同盟国战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经济实力对比:德奥集团处于劣势2、军事战略:集团低估了对手实力,战略失误明显。
3、国内因素: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社会矛盾加剧。
4、国际因素: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公民葬身海底,消息传来令人震惊。
但与其他中立或友好国家的船只和人员在海上遭到相同的厄运,没有什么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1915年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 1917年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美国参战的借口。
原因: 原因: 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 ①战争爆发前 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 美与协约国接近,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③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中立” 中立” 中立 政策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 ) 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利用战争之机, 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 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美国工 业总产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二千万美元,1919年为六百三十九 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二千万美元 业总产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二千万美元,1919年为六百三十九 亿七千一百万美元,增长156.7%。在大战期间 156.7%。在大战期间, 亿七千一百万美元,增长156.7%。在大战期间,美国百万富翁增 加了一万七千人。 加了一万七千人。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1919年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 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 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 40%掌握到了手里。 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橡胶、 40%掌握到了手里。 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橡胶、玻利维亚的锡 智利的硝石、巴西的咖啡。在政治上, 矿、智利的硝石、巴西的咖啡。在政治上,它占领了海地和多米尼 两次武装干涉墨西哥,控制了古巴、 加,两次武装干涉墨西哥,控制了古巴、尼加拉瓜和加勒比海地区 的其他国家。 的其他国家。
第3课 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要求掌握: 要求掌握: 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 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 国退出战争等史实; 国退出战争等史实;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 志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 团失败的原因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 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 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 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 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 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 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 月呼吁美国人民“ 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 月呼吁美国人: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二、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 1、经济实力上处于劣势。 经济实力上处于劣势。 实力上处于劣势 军事战略上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战略上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2、军事战略上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3、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内部矛盾尖锐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 国际力量对比不利。 力量对比不利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 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 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 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 我们只是人类 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 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 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 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 就如愿足矣。 而他在1916 1916年 10日的演说中说 日的演说中说: 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 了解这个世界, 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 理这个世界。 理这个世界。” (2)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 界和平, 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 世界霸权。 世界霸权。
中国参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 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 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甚至说,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 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 的士兵, 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兵团吧,他们中 的人 材料一: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兵团吧,他们中1/3的人 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的榴霰弹中耐心等待, 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的榴霰弹中耐心等待,等 待拾起倒下同伴的步枪…——[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待拾起倒下同伴的步枪 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材料二: 材料二: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战士了他们的武 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 先生,正如你看到的, 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战 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 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国)有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 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国)有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 材料三:俄国……无视科技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巨大变化 无视科技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巨大变化……仍然 材料三:俄国 无视科技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巨大变化 仍然 死抱着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死抱着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毛元佑 《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毛元佑 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腐朽落后的俄国, 腐朽落后的俄国,完全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流工业强国的 现代化战争。而对德战争的屡槽败绩计划了人民不满情绪, 现代化战争。而对德战争的屡槽败绩计划了人民不满情绪,引起了 革命。 革命。
德奥达636万 德奥达636万 636 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1.45 同盟国只有本国 及被占有国的资源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873 英法俄和意大利 人口达2.88 2.88亿 人口达2.88亿 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 资源, 资源,利于长期作战
所利用资源
原因
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 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 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 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
阅读材料与思考: 阅读材料与思考: 材料一: 材料一: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同盟国 世界制造业产量 德奥占19.2% 德奥占19.2% 协约国 英法俄占27.9%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 战争后备力量
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封电报: 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封电报: 1917年1月17日。当时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 年 月 日 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密电来自德国外交部长亚 加密的电报, 最高外交密码 加密的电报 齐默曼, 贝伦朵尔夫, 瑟 ·齐默曼,传送给德国驻华盛顿大使约翰 冯·贝伦朵尔夫, 齐默曼 传送给德国驻华盛顿大使约翰·冯 贝伦朵尔夫 并将继续转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亨尼希·冯 艾克哈尔特 艾克哈尔特, 并将继续转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亨尼希 冯·艾克哈尔特, 最后交给墨西哥总统瓦律斯提阿诺·加汉扎 加汉扎。 最后交给墨西哥总统瓦律斯提阿诺 加汉扎。密件从柏林经美 国海底电缆送到了华盛顿, 国海底电缆送到了华盛顿,但接到密件的贝伦朵尔夫却犯了 一个致命的错误:电报用新的0075密码译出后,又用旧的 密码译出后, 一个致命的错误:电报用新的 密码译出后 103040密码加密后发送到墨西哥。而当时英军早已破译了德 密码加密后发送到墨西哥。 密码加密后发送到墨西哥 国旧密码系统。 月 日 密电内容揭开了:德国将在1917 国旧密码系统。2月23日,密电内容揭开了:德国将在 日重新开始“ 年2月1日重新开始“无限制海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 月 日重新开始 无限制海战” 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 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 墨西哥入侵美国, 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 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州。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共 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州。 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 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阶段 一
1914 1915
西线
马恩河战役
东线
东普鲁士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
南线
其他
二
1916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美中参战 德国投降 俄国退出 奥匈投降
1917
三
1918
战争结束了
持续四年之久的一战到底 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