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主板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是一种在电子设备中常见的电路,它的作用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
情况时,将设备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触发器、计数器、比较器等组成的电路,通过这些元件的相互作用,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控制,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触发器是复位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记录设备的状态并在特定条件下
改变输出。
在复位电路中,触发器通常用于记录设备的故障状态,并在需要时触发复位操作。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输入信号的变化来触发输出状态的改变,从而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除了触发器,计数器也是复位电路中的关键元件。
计数器能够记录设备发生的
故障次数,并在达到预设值时触发复位操作。
通过计数器,可以实现对设备故障次数的统计和监测,从而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复位电路中,比较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较器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改变输出状态。
在复位电路中,比较器通常用于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在需要时触发复位操作。
通过比较器,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触发器、计数器、比较器等组成的电路,通过这些元件的相互作用,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控制,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复位电路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是一种用于恢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状态的电路。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个外部的复位信号来将设备的内部状态重置为初始值。
复位电路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触发器构成。
触发器是一种存储器件,它能够在收到触发信号时改变输出状态。
当外部复位信号处于低电平时,复位电路的触发器被置入一个特定的状态,比如初始化状态。
此时,设备的内部状态被清零或重置为设定的初始值。
当外部复位信号发生变化,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复位电路的触发器会响应复位信号的变化,将输出状态反转至非复位状态。
此时,设备的内部状态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开始进行相应的计算或操作。
复位电路通常应用于需要定期或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将设备状态重置的场合。
例如,当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或运行异常时,可以通过外部复位信号将设备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此外,复位电路还可以用于系统启动时自动将设备状态初始化为初始值,以确保设备在开始工作之前处于一个确定的状态。
总之,复位电路通过响应外部复位信号,将设备的内部状态重置为初始值或非复位状态,从而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它是保证电子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位电路的原理

复位电路的原理一、引言复位电路是计算机硬件中的重要部分,用于将电路系统恢复到其初始状态。
它在电源断开和恢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复位电路的原理及其作用。
二、复位电路的分类根据复位电路的功能和结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2.1 电源复位电路电源复位电路用于在电源开启和关闭时,控制系统恢复到初始化状态。
它通常由电源监测芯片、电容和电阻等器件组成。
当电源电压低于预定阈值时,电源监测芯片会产生一个复位信号,让系统重新初始化。
2.2 外部复位电路外部复位电路通过外部触发信号来实现系统的复位。
这种复位电路通常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如按键复位电路、手动开关复位电路等。
它可以由按键、开关或者其他外部事件触发,并通过触发信号将系统恢复到初始化状态。
2.3 看门狗复位电路看门狗复位电路是一种基于计时器的复位电路,用于检测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它通常由计时器、看门狗芯片和复位芯片组成。
在系统正常运行时,计时器会不断计算,如果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计时器停止计数,并触发看门狗芯片产生复位信号,使系统恢复到初始化状态。
三、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逻辑门电路的功能。
复位电路通过控制逻辑电路的输入信号,使得系统在特定情况下恢复到初始化状态。
3.1 电源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电源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电源监测芯片。
当电源电压低于预定阈值时,电源监测芯片会产生一个复位信号,通过控制逻辑电路的输入,将系统恢复到初始化状态。
当电源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时,电源监测芯片停止产生复位信号,系统继续正常运行。
3.2 外部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外部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取决于触发信号的来源。
当外部事件触发时,触发信号通过控制逻辑电路的输入,将系统恢复到初始化状态。
常见的触发信号来源包括按键、开关和其他外部事件。
3.3 看门狗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看门狗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计时器和看门狗芯片。
电脑主板复位电路工作分析1

电脑主板开机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复位电路的目的产生复位信号使主板及其他部件复位,进入初始化状态。
复位电路在主板的供电、时钟正常后才开始工作。
复位信号的产生复位信号主要由ATX电源的第8脚产生或由RESET(复位)开关产生。
其中ATX电源第8脚在开机后100-500ms会自动产生一个由低到高的电平信号,作为复位信号。
此信号经处理后,一般首先进入南桥芯片、BIOS芯片、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让南桥、BIOS电路、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先复位。
在南桥复位后,其内部系统复位控制模块又产生各种不同的复位信号,这些复位信号再通过门电路芯片处理后产生足够强的信号,然后再分配给其他电路,使其复位。
在复位电路中,南桥内部的系统复位控制模块是整个复位电路的核心。
复位电路实际上就是对复位信号进行放大、传递的电路。
复位电路的分类根据主板复位信号的产生源和产生方式,可分为自动复位电路和手动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的组成主板复位电路主要由ATX电源的第8脚、复位开关、74门电路、南桥、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组成。
复位电路常见故障现象1.主板诊断卡的复位灯常亮。
2.主板诊断卡的复位灯不亮。
3.CPU复位信号不正常。
4.部分设备无复位信号。
故障原因1.复位开关无高电平。
2.无PG信号(ATX电源第8脚到南桥的线路中有元器件损坏)。
3.门电路损坏。
4.无时钟信号。
5.南桥或北桥损坏。
6.复位芯片(在华硕主板中,所有的复位信号通常由一个单独的芯片产生,常见型号为AS97127,此芯片受控于南桥芯片)损坏。
7.CPU电压识别无效。
复位电路易损元器件复位电路中的易损元器件主要有门电路芯片、南桥、PG信号连接的三极管等。
电源、时钟、复位是主板能正常工作的三大要素。
主板在电源、时钟都正常后,复位系统发出复位信号,主板各个部件在收到复位信号后,同步进入初始化状态。
如图1所示为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图,各个十板实现复位的电路不尽相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图1假设主板已经通电运行,当按下复位键时,就会产生一个跳变的触发信号,此信号经过A点进入74HC14门电路芯片,经过两次反相后(信号波形不变,只是进行电平转换),经过B点进入南桥芯片。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复位电路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在电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实现电路的复位功能,保证电路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来实现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首先,复位电路通常由触发器和逻辑门组成。
触发器是一种能够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元件,它可以通过外部信号来改变其状态。
逻辑门则是用来实现逻辑运算的元件,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来产生不同的输出。
复位电路通过这两种元件的组合来实现对电路的复位控制。
其次,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输入信号的控制。
当外部信号满足一定条件时,复位电路会输出一个特定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电路的复位。
这个条件通常是由逻辑门来判断的,当输入信号满足逻辑门的设定条件时,逻辑门会输出一个特定的信号,触发器则根据这个信号来改变自身的状态,从而实现复位功能。
另外,复位电路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根据不同的电路需求,复位电路可以设置不同的复位条件和复位方式。
这就需要对复位电路进行适当的设计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电路的工作要求。
此外,复位电路还可以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
无论是在计算机、通信设备还是工业控制系统中,复位电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保证设备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复位,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逻辑运算和触发器的控制。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整,复位电路可以实现对电路的复位功能,保证电路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它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复位电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元件,它通过逻辑运算和触发器的控制来实现对电路的复位功能。
了解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护电子设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器发送复位信号来清除系统中的各种状态,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
复位电路通常由复位信号源、复位输入电路和复位输出电路组成。
首先,当控制器检测到需要进行复位操作时,它会向复位信号源发送复位信号。
复位信号源可以是一个按键、一个计时器或者一个电平触发器。
一旦复位信号源接收到复位信号,它会立即将复位信号传输给复位输入电路。
复位输入电路接收到复位信号后,会将它转换成适合系统操作的电平信号。
通常情况下,复位输入电路将复位信号转换成低电平信号,以触发复位操作。
复位输出电路负责将复位信号传递给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或部件。
它通常是一个门电路或一个晶体管,它根据复位信号的状态控制是否将电源或时钟信号传递到系统中的各个部件。
一旦复位信号被传递给系统中的模块或部件,它们会执行相应的复位操作,将自身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些操作可能涉及清除存储器内容、初始化寄存器和关闭所有的开关等。
总而言之,复位电路通过控制器生成的复位信号来清除系统中的各种状态,使系统回到初始状态。
这对于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在数字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复位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在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将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复位电路的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复位电路的原理。
复位电路通常由触发器、门电路和延时电路组成。
触发器是复位电路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接收外部的复位信号,并将系统的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
门电路用于控制复位信号的传输和延时,确保系统在复位过程中能够稳定地恢复。
延时电路则用于延迟复位信号的传输,以避免系统在短时间内多次复位,从而保护系统的稳定性。
复位电路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接收外部的复位信号来触发触发器,从而将系统的各个部件恢复到初始状态。
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外部的复位信号会触发复位电路,使系统停止运行并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后,复位电路会自动关闭,系统可以重新开始正常运行。
复位电路在数字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FPGA等数字系统中,复位电路被用于确保系统在启动时能够稳定地进入工作状态。
此外,复位电路还可以用于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如死锁、数据错误等,保证系统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恢复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复位电路是数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系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到初始状态,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复位电路的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复位电路文档

复位电路简介复位电路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子系统启动或恢复正常操作的重要电路。
它在电子设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设备在出现错误或异常情况下进行自我修复,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工作原理复位电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系统的主要元件进行复位,将系统带回到初始状态。
当电子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出现故障或错误时,复位电路会检测到这种异常情况,并自动将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复位电路通常由复位信号生成电路和复位信号响应电路两部分组成。
复位信号生成复位信号生成电路负责产生复位信号,以控制系统的启动和恢复。
常见的复位信号生成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简单延时电路简单延时电路通过延时元件(如RC电路、振荡电路等)来产生复位信号。
当系统启动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延时电路会在一定时间后触发复位信号,从而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
2.监视电源电压监视电源电压是一种常用的复位信号生成方式。
当电源电压低于一定阈值时,复位电路会自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以保证系统在电源电压不稳定或异常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3.监视外部输入信号复位电路可以通过监视外部输入信号的变化来产生复位信号。
当输入信号超出预设范围或异常时,复位电路会检测到这种变化并触发复位信号,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复位信号响应复位信号响应电路负责接收和处理复位信号,将其传递给系统中需要被复位的元件。
复位信号响应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系统需求而定,常见的响应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强制复位强制复位是最常见的复位信号响应方式之一。
当复位信号触发时,复位电路会将系统中的所有元件强制复位,清除所有的状态和数据,将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
2.部分复位部分复位是一种针对特定元件的复位信号响应方式。
当复位信号触发时,复位电路只会针对某些特定的元件进行复位,其它元件会维持原有状态。
这种方式可以对系统进行局部修复,减少恢复时间和开销。
3.逐级复位逐级复位是一种按照优先级顺序进行复位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板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CPU的PG信号和复位信号都是由复位电路供给的):
主板上的所有复位信号都是由芯片组产生,其主要由南桥产生(内部有复位系统控制器),也就是说主板上所有的需要复位的设备和模块都由南桥来复位。
南桥要想产生复位信号或者说南桥要想去复位其他的设备和模块,其首先要自身先复位或者说自身先有复位源。
使南桥复位的或者说南桥的复位源是ATX电源的灰线(灰线常态为5V电平,工作后为恒定的5V,ATX电源的灰线也是PG信号),或者是系统电源管理芯片发出的PG信号常态。
ATX电源的灰线在电源的工作瞬间会有一个延时的过程。
此延时的过程是相当于黄线和红线而言,延时的时间是100~500ms。
也就是说灰线在ATX电源的工作瞬间会有一个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过程。
也就是0~1变化的电平信号。
此瞬间变化的0~1电平信号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于南桥内的复位系统控制器,首先让南桥本身先复位。
当南桥复位后,南桥内部的复位系统控制器会把灰线5V信号进行分解处理,产生不同的复位信号,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门电路或者电子开关发出。
直接加入后级所有的设备或模块中,同时各设备和模块也被瞬间复位。
CPU的复位信号由北桥产生,如果是电源管理器发出的PG信号,此信号在加电的瞬间也是一个0~1变化的跳变过程。
此信号也会重复以上的动作,让南桥复位。
南桥再发出其它复位信号(在笔记本电路中较为常用)。
在某些主板上CPU的PG信号是由电源管理器的PG信号直接供给,还有的是由ATX电源的灰线间接供给,通常主板上的复位电路由RESET 开关来控制,此复位开关一端为低电平一端为高电平,低电平通常接地,高电平由红线和灰线间接供给,通常为3.3V,此复位键的某一端也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南桥内的复位系统控制器,当微机需要强行复位时,瞬间短接复位开关。
在开关的高电平端会产生一个低电平信号,此信号会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南桥内的复位系统控制器,使南桥强行复位之后,南桥也会强行去复位其它的设备和模块,这样就达到一个强行复位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冷启动。
ISA总线的复位信号到南桥之间会有一个非们,跟随器或电子开关,常态时为低电平,复位时为高电平。
IDE的复位和ISA总线正好相反,通常两者之间会有一个非门或是一个反向电子开关,也就是说IDE常态时为高电平,复位时为低电平,这里的高电平为5V或3.3V,低电平为0.5V以下的电位。
如果主板上没有ISA总线,也就是8XX系列芯片组的主板,IDE的复位直接来自于南桥,在两者之间通常也会有一个非门或是反向电子开关,PCI总线的复位直接来自于南桥,有些主板会在两者之间加有跟随器,此跟随器起缓冲延时作用。
且PCI的常态为3.3V 或5V,复位时为0V,AGP总线的复位信号和PCI总线的复位信号是同路产生。
也有的主板AGP总线的复位也是由南桥直接供给,常态时为高电平,复位时为低电平,对于北桥的复位信号也是和PCI总线的复位信号同路产生,也就是说PCI总线的复位信号,AGP总线的复位信号和北桥的复位信号通常是串在一根线上的,复位信号都相同,对于CPU 的复位信号,不同的主板都是由北桥供给,I/O的复位信号是由南桥直接供给,通常是3.3V或5V。
在8XX系列芯片组的主板中,固件中心(B205)和时钟发生器芯片也有复位信号,且复位信号由南桥直接供给,常态为3.3V,复位时为0V。
在华硕主板中,主板上所有的复位信号通常有一个单独的芯片产生,常见的型号是AS97127;此芯片受控于南桥芯片。
二、复位电路维修思路;
主板上的复位电路出现故障通常会造成整个主板都没有复位信号。
维修此类故障应从RESET键和灰线入手,首先测量RESET键的一端有无3.3V的高电位,如果此高电位没有,应通过理电路,,明确此高电位的来源,找出故障点排除即可,如果高电位有,再通过理电路,明确ATX电源灰线到南桥之间的电路是否有故障,通常灰线到南桥之间经过一些电阻、门电路或电子开关,不同的主板灰线到南桥之间的路径都不一样,在维修时还应通过理电路得出。
如果发现有一元器件损坏应立即更换。
如果
确定灰线到南桥之间无问题和RESET键到南桥之间也无问题,应重点检查I/O,南桥和北桥,应通过切线法---排除,就是说理清PCI,AGP到北桥的复位线,把进北桥的复位线切断,通电测量,如果PCI
点复位正常,说明故障点在北桥,如果故障依旧,说明故障在南桥和I/O 之间,再通过切线法进一步判断故障是在I/O还是在南桥,对于主板上某部分无复位信号,通常会引起主板不亮或者是主板不认某些设备,如CPU 无复位,而其他复位点都正常,则故障点在北桥,如果IDEO无复位,通常会造成主板亮而不认IDE接口设备,故障点通常在IDE到南桥之间的门电路或电子开关,门电路通常是非门比较多。
I/O的复位信号通常是南桥直接发出,I/O没有复位信号也会造成主板不亮,在8XX系列芯片组中,固件中心的复位信号也是由南桥直接发出,如果此信号小时也会造成主板不亮,P4主板的SDR 内存的四点时钟信号的来源与DDR内存可能相同。
对于8XX系列芯片组的FWH(BIOS)固件中心的时钟信号是由时钟芯片供给,频率为33MHZ,电路中也有ABO电阻。
三、时钟电路的维修思路;
对于整块主板都没有时钟的故障,应首先检查时钟芯片的供电是否正常。
对于SLOT1和Socket370得主板其供电为3.3V和2.5V两个。
如果这两个电压同时消失,会造成整个主板都没有时钟。
P4得主板其时钟芯片供电只有3.3V,若没有次供电,同样会造成整个主板都没有时钟。
如果供电都正常,造成整个主板没有时钟可是14.318MHZ系统晶振损坏或时钟芯片本身损坏。
应通过替换法一一排除。
对于主板上某一处或某部分没时钟,在检修此故障是应首先明确时钟故障点到时钟芯片之间的电路不能有损坏,同时也要确定这部分的时钟芯片供电是否正常(ABO电阻不能变质开路高频滤波电容不能漏点或短路等),如果确定时钟点到时钟发生器(时钟芯片)之间的电路没有问题并且供电也正常,可能的原因是时钟芯片本身,可用替换法排除芯片是否损坏。
对于CPU和内存的时钟,确定以上都正常,故障应在北桥。
对于ISA总线地系统时钟确定以上都正常,故障应在南桥。
时钟发生器引脚直接连这点荣的通常是供电脚,而引脚连电阻的通常是时钟信号发出脚。
四、时钟电路检修;
时钟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前提是供电一定要正常,才有可能正常工作。
比较容易损坏的元器件由时钟芯片及周围Q1及L1等元件。
3.3V如果是通过晶体管供电,此馆也易损坏。
五、总结;
有的主板有两个时钟芯片,其中没有晶振的是一个专门给内存的时钟提供,如果大部分时钟都正常,只有内存无时钟的情况下,大多数是此芯片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