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 练习题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学_练习题_选择填空

食品营养学_练习题_选择填空
方面来全面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谷类食品中主要缺少的必需氨基酸是 —赖氨酸_。
4、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是大豆蛋白。
5、 谷类食品含蛋白质7.5-15%。
6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o
7、人奶中的蛋白质主要为乳清蛋白o
8、 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的后果可产生干瘦性营养不良。
9、 蛋白质与糖类的反应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还原糖的羰基之间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该反应主要损害的氨基酸是赖氨酸,蛋白 质消化性和营养价值也因此下降。
A.铁B.钙C.锌D.硒
3、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_D_o
A.蛋白质B.脂类C.糖类D.水
4、我国古代提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概念的著作是
Do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饮食概要》D.《黄
帝内经》
5、过量食用后,最容易引起维生素A中毒的是_D—o
A.瘦猪肉B.胡萝卜C.芒果D.鱼肝油
4、 氨基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十二指肠空肠,在回肠末端已基本完成。
5、各类食物的血糖指数一般是粗粮的低于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低于精制糖。
6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7、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8、淀粉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9、小肠的构成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10、大豆及豆类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棉籽糖和水苏糖。
3、 含维生素C最多的蔬菜是o
A.大白菜B.油菜C.柿子椒D.大萝卜
4、 膳食中碳水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和薯类o
5、 采用60°C以上的热水和面,使淀粉容易糊化,从而使面团体积增大,黏 性增强。
&单糖主要是一葡萄糖和果糖,半乳糖很少单独存在。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品营养学填空题10个空,10分(全部来⾃习题册);选择题20个,20分(全部来⾃习题册);名词解释5个,10分;问答题5个,30分;综合应⽤题1个,30分。

⼀、名词解释1、营养不良:指由于⼀种或⼀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2、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机体的需要,必须从⾷物中获得。

3、抗⽣酮作⽤:当碳⽔化合物不⾜时,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产⽣过多酮体,会产⽣酮症酸中毒;当碳⽔化合物充⾜时,可防⽌酮症酸中毒的发⽣,这种作⽤称为抗⽣酮作⽤。

4、碱性⾷品::指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包括蔬菜、⽔果、⾖类、⽜奶及硬果中的杏仁、栗⼦等。

5、⾎糖⽣成指数:某种⾷物升⾼⾎糖效应与标准⾷品(通常为葡萄糖)升⾼⾎糖效应之⽐。

GI值越⾼,说明这种⾷物升⾼⾎糖的效应越强。

6、必需脂肪酸:是指⼈体不可缺少⽽⼜不能⾃⾝合成,必须通过⾷物供给的脂肪酸。

7、限制氨基酸:⾷物蛋⽩质中⼀种或⼏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或缺乏,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造成其蛋⽩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8、营养价值:指⾷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体需要的程度。

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和相互⽐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体消化、吸收和利⽤。

9、营养质量指数:即营养素密度(待测⾷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与热能密度(待测⾷品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之⽐,作为评价⾷品营养价值的指标。

10、酸性⾷品:指含硫、磷、氯等矿物质较多的⾷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酸性,包括⾁、鱼、蛋、禽类、⾕类及硬果中的花⽣、榛⼦、核桃等11、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每⽇平均膳⾷营养素摄⼊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量(RNI),适宜摄⼊量(AI),可耐受最⾼摄⼊量(UL)。

食品营养学简答论述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简答论述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三、名词解释:1、营养:是人类从外界摄取食品(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2、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

即研究人体健康规律、改善其措施的科学。

3、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4、营养价值:是指在特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

5、营养不良:指起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

6、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7、食品卫生:从食品的生产、制造到最后消费者之间无论任何步骤,都能确保食品处于安全、完整及美好的情况。

8、无公害食品:指其生产地环境整洁,按规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质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内,通过部门授权审定批准,可以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食品。

9、绿色食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认证批准,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的食品。

10、食品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食品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11、功能食品:是那些既具有营养和感官功能,又具有调节生理机能、防病保健功能的食品。

12、保健食品: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13、RDA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是在满足机体正常需要的基础上,参照饮食习惯和食品生产供应情况确定的,稍高于一般需要的热能及营养素摄入量,其目的是用以指导人们进食,使人群大多数个体不致因营养素缺乏而发生营养病,即预防营养缺乏病。

14、膳食指南:又称膳食指导方针或膳食目标,是针对各国各地具体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合理膳食基本原则,用以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食物。

15、转基因食品:是指一种由经基因修饰的生物体生产品,或由该物质本身构成的食品。

16、食品加工:将原粮或其它原料经过人为的处理过程,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食品加工。

碳水化合物食品营养学

碳水化合物食品营养学
• 肝糖原充足可增强肝脏对某些有害物质如细菌 毒素的解毒作用,糖原不足时机体对酒精、砷等 有害物质的解毒的作用减弱,葡萄糖醛酸直接参 与肝脏解毒.
第11页/共97页
四、有益肠道功能
• 非淀粉多糖类,如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和功能性低聚糖等, 不能在小肠消化吸收,但可刺激肠道蠕动,诱导结肠正常菌群 生长,有助于肠道健康.
构而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第21页/共97页
(1)蔗糖
• 来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内, 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构成。
• 作用: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含能甜味物质;对人 类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 与糖尿病、龋齿、动脉硬化等有关
• 动物实验表明,大量食用低分子糖有害,应该 以高分子糖类为主满足人体对糖类的需要。
•在小肠中不被胃肠道中的酶所消化,但入结肠后可被 结肠菌群发酵并产气,有胀气因子之称。
第35页/共97页
• 低聚果糖在某些谷物(小麦、燕麦)、蔬菜 (芦笋、洋葱)和水果中(香蕉)中存在,但 含量很低。
• 此外,还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等。 • 由于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吸收、利用,故
又称为抗性低聚糖。
溶液在pH2.0的条件下,经100°C加热60min,可全部 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而异构蔗糖尚未酸解。 •有还原性。 •甜味品质极似蔗糖,味感纯正,甜度约为蔗糖42%。
第24页/共97页
(3)麦芽糖
来源:淀粉水解,由2分子的葡萄糖构成。 一般植物含量很少,发芽的种子(麦芽)
由 于酶的作用分解淀粉生成。
作用:作为燃料及制备一些重要化合物; (如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中的核糖、
黏多 糖、糖蛋白、脂类和非必需氨基酸等)
• 脑细胞的唯一能量来源

食品营养学第4章

食品营养学第4章

2. 参考摄入量(DRIs)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居民的碳水化物的适宜摄入 量(除2岁以下的婴幼儿外)占膳食总能量的55%~ 65%,可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量至少占热55%, 其中纯热能食物如糖的摄入量占总能量10%以下。 提倡摄入以谷类为主的多糖食物 。总能量包括碳水 化物的摄入不能过多。 防止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摄入的比例较低、脂肪占 总能量比例较高。 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提倡每人每天摄入纤维25g,或 每天按11.5g/Kcal摄入较为合适。
1. 可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贮存和提供能量 机体的构成成分 节约蛋白质作用 (sparing protein action) 抗生酮作用(antiketogenesis) 保护肝脏的作用 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物可增加肝糖原的贮 存,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解毒能力,保护肝脏 少受化学药品的毒害。

③.半乳糖(galactose) ,是乳糖的组成成分,半乳糖 在人体中先转变成葡萄糖后被利用,母乳中的半乳糖 是在体内重新合成的,而不是食物中直接获得的。
④.其它单糖: 戊糖类,如核糖(ribose) 、脱氧核糖(deoxyribose) 、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等; 甘露糖,主存在于水果和根、茎 类蔬菜中; 糖醇类,如山梨醇(sorbitol) 、甘露醇(mannitol) 、 木糖醇(xylitol)、麦芽糖醇(maltitol)、肌醇(inositol) 等。

类从膳食中取得热能的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 当碳水化物提供能量充足时,可发挥对蛋 白质的节约作用和对脂肪的抗生酮作用。


中枢神经、红细胞只能靠葡萄糖提供能量, 故碳水化物对维持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功能有重 要意义。 糖原是肌肉和肝脏中碳水化物的贮存形式, 其中肝脏中糖原在机体需要时,分解为葡萄糖 进入血循环,提供机体对能量的需要;肌肉中 的糖原只供自身的能量需要。

《食品营养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食品营养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营养2、营养素3、营养价值4、营养不良5、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二、选择题1、以下()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均衡营养观念。

A五谷为助、五果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B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C五谷为养、五果为益、五畜为助、五菜为充D五谷为益、五果为养、五畜为充、五菜为助2、葛洪《肘后方》提出“以海藻酒治疗甲状腺肿”,是因为海藻中()作用。

A硒B铁C锌D碘3、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提出“以肝明目”,是因为肝中()的作用。

A维生素BB维生素CC维生素AD维生素K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为()。

A3克B6克C9克D12克5、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食疗本草》C《饮膳正要》D《千金要方》6、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食疗本草》C《饮膳正要》D《千金要方》三、填1、营养素根据人体需要量可分为()和()。

2、美国提出了膳食和营养状况变迁的阶段,分别是()、()和()三个阶段。

目前我国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正处在()时期。

3、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或()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4、目前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存在着两个不平衡:一个是(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另一个是(不同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

四简答1、现代营养学研究可分为哪两个阶段?2、食品营养学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3、目前我国的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我国居民目前的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的措施?第一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名词解释1、消化2、吸收3、被动转运4、主动转运5、胞饮作用二、选择题1、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小肠B.肝C.胃D.大肠2、胃液的P H值大概为()。

A.3-4B.4-5C.2-33、下列不属于小肠消化液的是()。

A.胰液B.胆汁C.胃酸4、唾液对()具有简单的消化作用。

A.蛋白质B.淀粉C.矿物质5、胃酸是由()构成的。

《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培训

《烹饪营养学》第五讲-碳水化合物培训
2.羊奶中乳固体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比 牛奶高5%-10%。
3.羊奶中的12种维生素的含量比牛奶要高,特别是维 生素B和尼克酸要高1倍。
4.每100克羊奶的天然含钙量是牛奶的两倍。
5.每百克羊奶的铁含量是牛奶的二十五倍。
羊奶PK牛奶
吸收利用大比拼
1.羊奶的脂肪球与蛋白质颗粒只有牛奶的1/3,且颗粒大小均匀,所 以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分类——a.可溶性膳食纤维 b.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a.可溶性膳食纤维
⑴果胶 柑橘和苹果中含量较多,果胶分解后产生甲醇和
果胶酸 食品加工中常用果胶作为增稠剂制作果冻、果酱
等。
a.可溶性膳食纤维
⑵树胶和黏胶 常见于菜豆、水果和蔬菜,可用于食品加工中
作为稳定剂
b.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⑴纤维素 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纤维素具有亲水性,
寡糖
寡糖又称低聚糖 低聚糖是指含有3~9个单糖构成的一类小分子多糖。 棉子糖、水苏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
棉子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构成,多 见于蜂蜜。
水苏糖:四糖,葡萄糖、果糖、两分子半 乳糖,常与棉子糖、蔗糖共存,多见于豆 类。
摄入大量豆类常引起腹部胀气,主要由于 棉子糖、水苏糖不能被消化道消化酶分解, 被肠道微生物发酵产气引起的。
在肠道内起吸收水分的作用 ⑵半纤维素 是谷类纤维的主要成分,在人的大肠内,半纤
维素比纤维素易于被细菌分解 ⑶木质素 是植物木质化过程中形成的非碳水化合物,人
和动物均不能消化木质素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人体对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当食物进入胃 后,胃酸使淀粉酶失活,在胃中只有机械性消 化。
①淀粉
是谷类、薯类、豆类食物的主要成分,在消化 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糊精,再进一步消化成葡 萄糖被吸收。

食品营养学 练习题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学 练习题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一、填空1、淀粉是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

2、烤面包时产生的金黄色是由于温度升高时,食物中还原糖的羰基与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的氨基间发生羰氨反应,而引起食品颜色变化。

3、碳水化物在人体内吸收利用的形式是葡萄糖。

4、膳食中碳水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和薯类。

5、采用60℃以上的热水和面,使淀粉容易糊化,从而使面团体积增大,黏性增强。

6、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半乳糖很少单独存在。

7、果糖是糖类中最甜的物质。

8、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构成。

9、麦芽糖主要来自淀粉水解,由2分子葡萄糖以α-1,4 糖苷键连接。

10、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以β-1,4 糖苷键连接。

11、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为棉子糖和水苏糖。

12、支链淀粉由葡萄糖通过α(1→4)连接构成主链,支链以α(1→6)与主链相连。

二、选择1、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是。

A.棉籽糖B.果胶C.纤维素D.淀粉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居民的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

A.45%-50%B.70%以上C.55%-65%D.30%以下3、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A.葡萄糖、蔗糖B.葡萄糖、果糖C.乳糖、麦芽糖D.蔗糖、果糖4、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A. 低聚糖醇B. 山梨醇C. 甘露醇D. 木糖醇5、从构成上分类,果糖属于。

A. 单糖B. 双糖C. 寡糖D. 多糖6、稻米中含量最高的糖类是。

A. 葡萄糖B. 淀粉C. 果糖D. 麦芽糖7、下列食物含果胶较多的是。

A. 面粉B. 黄豆C. 香蕉D. 黄瓜8、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糖的是。

A. 糖元B. 蔗糖C. 麦芽糖D. 葡萄糖9、组成低聚糖的单糖分子数为。

A. 1~2个B. 3~8个C. 11~15个D. 16~20个10、低聚异麦芽糖由2-5个葡萄糖单位通过结合而成。

A. β-1,4-糖苷键B. β-1,6-糖苷键C. α-1,4-糖苷键D.α-1,6-糖苷键三、名词解释1、糊化淀粉2、糊化3、淀粉的老化4、方便食品/即食食品5、焦糖化作用四、简答(一)简述大量食用果糖产生的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一、填空
1、淀粉是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

2、烤面包时产生的金黄色是由于温度升高时,食物中还原糖的羰基与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的氨基间发生羰氨反应,而引起食品颜色变化。

3、碳水化物在人体内吸收利用的形式是葡萄糖。

4、膳食中碳水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和薯类。

5、采用60℃以上的热水和面,使淀粉容易糊化,从而使面团体积增大,黏性增强。

6、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半乳糖很少单独存在。

7、果糖是糖类中最甜的物质。

8、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构成。

9、麦芽糖主要来自淀粉水解,由2分子葡萄糖以α-1,4 糖苷键连接。

10、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以β-1,4 糖苷键连接。

11、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为棉子糖和水苏糖。

12、支链淀粉由葡萄糖通过α(1→4)连接构成主链,支链以α(1→6)与主链相连。

二、选择
1、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是。

A.棉籽糖
B.果胶
C.纤维素
D.淀粉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居民的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

A.45%-50%
B.70%以上
C.55%-65%
D.30%以下
3、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A.葡萄糖、蔗糖
B.葡萄糖、果糖
C.乳糖、麦芽糖
D.蔗糖、果糖
4、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A. 低聚糖醇
B. 山梨醇
C. 甘露醇
D. 木糖醇
5、从构成上分类,果糖属于。

A. 单糖
B. 双糖
C. 寡糖
D. 多糖
6、稻米中含量最高的糖类是。

A. 葡萄糖
B. 淀粉
C. 果糖
D. 麦芽糖
7、下列食物含果胶较多的是。

A. 面粉
B. 黄豆
C. 香蕉
D. 黄瓜
8、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糖的是。

A. 糖元
B. 蔗糖
C. 麦芽糖
D. 葡萄糖
9、组成低聚糖的单糖分子数为。

A. 1~2个
B. 3~8个
C. 11~15个
D. 16~20个
10、低聚异麦芽糖由2-5个葡萄糖单位通过结合而成。

A. β-1,4-糖苷键
B. β-1,6-糖苷键
C. α-1,4-糖苷键
D.α-1,6-糖苷键
三、名词解释
1、糊化淀粉
2、糊化
3、淀粉的老化
4、方便食品/即食食品
5、焦糖化作用
四、简答
(一)简述大量食用果糖产生的副作用。

(二)简述羰氨反应及其各阶段。

五、论述
(一)试论述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二)试论述功能性低聚糖生理作用。

(三)试论述淀粉的具体分类。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答案)
一、填空
1、淀粉
2、羰基羰氨
3、葡萄糖
4、粮谷类薯类
5、糊化
6、葡萄糖果糖
7、果糖
8、葡萄糖果糖
9、葡萄糖α-1,4
10、葡萄糖半乳糖β-1,4
11、棉子糖水苏糖
12、α(1→4)α(1→6)
二、选择
DCDAA BCABD
三、名词解释
1、糊化淀粉:当淀粉颗粒悬浮于水并加热时可增加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直到淀粉颗粒破裂、溶液黏度增加、双折射现象消失,此时的淀粉称为糊化淀粉。

2、糊化:将淀粉加水、加热、使之产生半透明、胶状物质的作用。

有利于机体消化吸收。

3、淀粉的老化:当热淀粉糊冷却时可形成具有粘弹性的凝胶,随着时间的延长,直链淀粉的线状链和支链淀粉的短链可重新排列,并通过氢键缔合形成不溶性沉淀。

这在以淀粉凝胶为基质的食品中有可能由凝胶析出液体,称为食品的脱水收缩,不出现好。

4、方便食品/即食食品:当α-淀粉在高温、快速干燥,并使其水分低于10%时,可使α-淀粉长期保存。

若将其加水,可无需再加热,即可得到完全糊化的淀粉。

5、焦糖化作用:是糖类在不含氨基化合物时加热到其熔点以上(高于135℃)的结
果。

四、简答
(一)简述大量食用果糖产生的副作用。

1、出现恶心、上腹部疼痛,以及不同血管区的血管扩张现象;
2、引起肝脏中三酰甘油酯合成增多,并导致高三酰甘油酯血症,血清胆固醇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二)简述羰氨反应及其各阶段。

羰氨反应:又称糖氨反应或美拉德反应,是在食品中有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等存在时,还原糖伴随热加工,或长期贮存与之发生的反应。

为非酶褐变。

①起始阶段:还原糖的羰基与赖氨酸的ε-氨基缩合,经分子重排后,食品的营养价值受损。

②中间阶段:进一步反应可形成数干种化合物,并与食品的气味、风味有关。

③终末阶段:分子缩合、聚合,形成类黑精,食品褐变。

五、论述
(一)试论述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1、供能与节约蛋白质: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使氮在体内的储备增加,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化与蛋白质合成。

人在饥饿、供能不足时必须消耗肌肉组织中的糖原和蛋白质,这正是“节食减肥”的危害之一。

2、构成体质:糖脂是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组成部分;糖蛋白是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某些抗体、酶和激素的组成成分;核糖与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成分。

3、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解毒:脑、神经和肺组织需要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能与外来有毒物质结合,排出体外,起到解毒作用。

肝糖原不足时,对四氯化碳、酒精、砷等的解毒作用明显下降。

4、有益肠道功能:乳糖可促进肠中有益菌的生长,也可加强钙的吸收。

膳食纤维可刺激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还可促进结肠菌群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使肠道有益菌增殖。

5、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辅材料:甜味剂、功能因子、改良剂,可加工出色、香、味、型各异的多种食品。

6、抗生酮作用:若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需消耗大量脂肪,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而产生过多的反应中间产物酮体,引起酮血症,血液酸度升高,出现酸中毒。

(二)试论述功能性低聚糖生理作用。

1、整肠功能、预防疾病:
促进肠道有益菌—双歧乳酸杆菌的增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双歧杆菌发酵低聚糖会产生一些抗生素,抑制外援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减少有毒代谢产物的形成,大大减轻了肝脏分解毒素的负担;使人体肠道内菌群平衡改变,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
升高,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

2、防止龋齿:不能被口腔微生物,尤其是突变链球菌利用;不能被口腔酶液分解。

3、生成并改善营养素的吸收:
双歧杆菌自行合成VB1、VB2、VB6、VB12、烟酸、泛酸等,尤以VB1的合成更显著;还发酵乳品中的乳糖使其转化为乳酸,解决了乳糖耐受性问题;同时增加了水溶性可吸收钙的含量,使乳品更易消化吸收。

4、热值低,不引起血糖升高:
很难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所提供的能值很低或根本没有,能满足喜爱甜品的糖尿病、肥胖病及控制体重者的需要。

5、增加机体免疫力,防止癌变发生:归功于双歧杆菌的细胞、细胞壁成分和细胞外分泌物。

(三)试论述淀粉的具体分类。

1、直链淀粉:由G通过α(1→4)连接而成,通常为约含1000个G单位的线性聚合物,可含少量α(1→6)支链。

2、支链淀粉:由G通过α(1→4)连接构成主链,支链以α(1→6)与主链相连,α(1→6)占总糖苷键的5%-6%。

3、改性淀粉:指利用化学、物理、甚至基因工程的方法改变天然淀粉的理化性质,用以满足食品加工所需功能特性的一类淀粉。

由直链和支链淀粉G单位上的少量羟基参与反应制成,并且多半在淀粉颗粒表面和无定形区反应改性而不破坏淀粉颗粒的性质。

①取代淀粉:由淀粉经酯化和醚化引入不同功能基团而制成。

尽管取代度很小,却可大大减少淀粉热加工以后分子的重排和链间的缔合,即减少淀粉老化的倾向,增加淀粉的稳定性。

②交联淀粉:由淀粉羟基与双功能试剂作用引入少量交联键制成。

交联键虽少,但大大加强颗粒内存在的氢键。

4、抗性淀粉:天然存在
①生理受限淀粉:在食品基质内因受生理作用所限,致使机体分泌的消化酶难以发挥作用,可存在于整粒或部分碾磨的谷物种子和豆类中。

②特殊淀粉颗粒:某些生的天然淀粉颗粒,如马铃薯和青香蕉的淀粉可对抗α-淀粉酶的作用,可能与其结晶性质有关。

糊化淀粉被酶催化比生淀粉快得多。

③老化淀粉:直链淀粉可老化到在水中对抗分散和不被α-淀粉酶消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