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第十章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史考试资料

工业设计史考试资料

工业设计史资料中的页数是根据《工业设计史》第四版确定的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风格派:①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②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③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风格派: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

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同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

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

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

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

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

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波普风格: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

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巴洛克风格: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娇柔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洛可可风格: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工业设计史论全

工业设计史论全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 印刷术
这一胶泥活字法在沈括的《梦溪
笔谈》中是这样记载的:先用胶泥制
作好许多单字(字呈反体凸起状,再 用火烧硬),用木格子将其排列成版 式;通过融化混合药剂后,将压平的 字体嵌入到药剂中形成平整的版型; 将版片上墨后,就可以印刷了。这种 方法解决了雕版不可更改单字的缺点, 可以随时拆版和组合。此外,这些活 字也便于存放和修改,极大地提高了 批量印刷的工作效率,奠定了现代印 刷的基础。 活字印刷术场景
延伸阅读
1. 李砚祖, 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2. 刘华东, 韩颖, 朱长征,中外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裴文中,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2015年。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技与设计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典籍 第三节 古代中国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阶段。
本章思考题
1. 旧石器时期的设计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请举几个具有此特征的现代设计产品 (不限具体的产品类型)。 2. 试举例说明新石器时代工具装饰的特点。 3. 试给出新石器时代装饰物设计的特点,并分析其美学价值。
4. 简述设计的起源与分化及其内在动因。
5. 试尝试将现代感与古代质朴艺术特质相融合设计一种产品。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 印刷术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 之后又出现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 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 仅次于雕版。朝鲜古代曾有过铁活字。 现代铅合金活字是德国人约翰内斯·谷 登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 2010 年 11 月 15 日《活字印刷术》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应该说,印刷术本 身就是一个古代设计的成功范例。 活字印刷术场

工业设计史 第十章(5~9节)

工业设计史 第十章(5~9节)
第五节 联邦德国的技术与分析 乌尔姆造型学院:
发展历程: (1)1950年由爱歇.舒尔创立,原址在乌尔姆,1953年学院开始艺术设计教学, 1955年由包豪斯毕业生马克思.比尔担任校长。 特点:教学中注重探讨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及技术间的和谐关系,设计中强调形式 服从功能,要求产品设计要有真实性,提倡功能的同时,提倡产品设计形式的简 约化。
柳宗理1956设计的"蝴蝶"凳
特点:采用弯曲胶合板和金 属配件制作,是功能主义和 传统手工艺的结合。
四、设计生活化时期(80年代以后)
特点:家用电器等产品的设计开始 转向“生活型”,强调色彩和外观 上的趣味性,以满足人们的个性需 求。产品形式也开始更多的运用塑 料材料,使用鲜艳的色彩。
松下公司1988年设计的小型电视机
设计原则: (1)“美是有用的“,好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日本的美学和伦理学,表现出日本的 特色。 (2)“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的使命是创造出比过去更为优越的产品,模仿 不是真正的设计。 (3)“传统本身即来自创造“,好的设计如脱离传统是不可想象的。 (4)“真正的设计要面对现实,迎接时尚,潮流的挑战。
日产公司的"达特桑"小汽车
索尼公司的"G"型录音机
二、成长期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小型化时期1953-1960)
设计特点:产品小型化,这是造型设计与技术紧密合作的结果,即利于出口增加 批量,又适应日本国内较小的则: (1)产品必须有良好的功能 (2)产品设计要美观大方 (3)优质 (4)产品设计要具有独创性 (5)产品设计要讲究合理性,以便于批量生产 (6)本企业产品必须具有独立特征的同时,又有设计特征上的内部关联性。 (7)坚固、耐用 (8)产品对社会大环境应具有和谐性、美化的作用

第十章+技术推动设计 (工业设计史) PPT

第十章+技术推动设计 (工业设计史) PPT
用眼睛看,用心体会,让我们开始设计史之旅吧!
工业设计史
苹果公司的设计
第十章 技术推动设计
新技术及新材料与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这对工业设 计的演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电子技术的革命。随着大规 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引起了20世纪60—70年代急速的小型化浪潮,使许多产品能以很 小的尺寸来完成其先前的功能,这样设计师在产品外观造型上就有了更多的变化余地 。由于电子线路的功能是看不见的,并没有天赋的形式,人们无法仅从外观上判断电 子产品的内部功能,因此,“形式追随功能”的信条在电子时代就没有真正的意义了 。这些都给工业设计提出了新课题。
材料发展与塑料时代
三 北欧的塑料产品设计
潘顿曾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沉闷的浅色的统一色调中,害怕使用颜色。我工作的主要目
的是使他们的环境更加精彩来激发人们使用他们的想象力。”在20世纪60年代,潘顿在这
种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寻找新的想法,让家庭实现“更舒适、更多的体验、更多的颜色”的
目标。
• 潘顿还与美国赫曼米勒公司合作,进 行整体成型的玻璃钢材料家具的研制 工作,并于1968年推出了一款可以 量产的S型椅子,这就是著名的潘顿 椅。
材料发展与塑料时代
二 意大利的塑料产品设计
• 吉斯蒙迪(Ernesto Gismondi,1931-)毕业 于米兰理工大学航空工程专业,1959年还在罗 马获得了导弹工程学士学位。自从60年代初, 吉斯蒙迪一直致力于灯具的设计和生产,他和 设计师马萨(Sergio Mazza)一起创立 Artemide公司,并在7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设计 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他还长期在米 兰理工大学教授火箭发动机课程,还是一名优 秀的设计师,担任过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副会 长。

工业设计史教案

工业设计史教案
任课 教师
段骏平
职称
授课
对象
专业班级: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料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王敏,《工业设计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工业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
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学生正确理解 工业设计内在的动力和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
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其特征是用石、木、 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由于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并受到材料的 限制,人类的设计意识和技能是十分原始的。
第一节设计概念的产生
在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而人类 为了自身的生存就必须与自然界做斗争。
因而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设计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它既体现了人民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又体 现了社会生产水平和人在自然界所处地位的变迁。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 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设计发展轨迹,为此本章将分中国的手工艺设计和外国 的手工艺设计两部分来简述手工艺发展的概况。
中国的手工艺设计
国外的手工艺设计
现代工业设计是从国外发展起来的,要探求工业设计的流源,就必须了解 国外,特别是欧洲手工艺设计发展的脉络。
1.古代埃及的设计
2.古希腊、古罗马的设计
3.欧洲中世纪的设计
4.文艺复兴后的设计
1讲述法
2启发法
3讨论法
4示范法
辅助手段:多
媒体
实物展示
教学目的、要求:
市场的扩展及其对设计的需要、劳动分工与设计专业的出现、18世纪的设计风格

工业设计史第十章

工业设计史第十章
——斯堪的纳维亚、意大利、英国。 这两种方式都产生了一种设计上的形式主义。
二、战后在设计的基本理论探讨:
一种“价值创新”理论——着眼于设计的商业价值,强调通过设 计为产品创造新的附加值,从而诱导消费,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效 益。一种是“合适设计”理论——通过设计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强调设计应适合于人们的实际需要,解决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 反对使设计伦为浪费资源和能源的媒介。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一批战前就素负盛名的设计师如汉宁森、克兰特、马姆 斯登、阿尔托等仍走在设计的前列 。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克兰特,躺椅满足实用和美学上的需要
丹麦1933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20世纪30年代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代表人物,
马姆斯登设计的靠椅
马特逊1936年设计的扶手椅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芬兰
1928扶手椅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第十章 战后重建与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2.掌握现代主义的发展 3.掌握美国的商业性设计 4.掌握意大利设计的特点 5.掌握德国设计的特点 6.掌握日本设计的特点 7.了解新技术及新材料与设计
一、战后两种象征重建的方式: 技术性的,强调机器效率,生产重点放在技术产品上。
——美国、德国、瑞典、日本。 艺术性的,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来描绘自己国家的未来。
1946年,伊姆斯在现代艺术博物 馆举办了他的胶合板家具展览。
1946年与其妻子在洛杉矶成立自 己的工作室,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新 结构和新材料的试验。
他设计的座椅、室内在整个世界有 相当大影响。
镀铬的钢管 1946年设计的餐椅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伊姆斯1956年设计的安乐椅和垫脚凳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休闲椅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第二篇: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第三章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市场的扩展及其对设计的需要:18世纪时市场开发和广告宣传作为竞争的手段开始兴起,社会中各阶层相互渗透融合,一个日益增长的“大众市场”逐渐形成,对新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使“时尚"“趣味”等成了设计演变中的关键因素。

▲劳动的分工与设计专业的出现:18世纪商品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也促使了设计的专业化,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1)新的材料、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传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

(2)传统的风格和形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定型、成熟,当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进行商品生产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是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传统形式。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新古典风格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式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英国的谢拉顿是当时新古典的家具大师,他的椅子设计重点装饰放置于靠背之上,变化很多,但椅腿却很少有曲线装饰,表现出单纯的结构感.谢拉顿于1791年出版的《家具制造师与包衬师图集》和1802年出版的《家具辞典》是家具设计的百科全书,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反映.▲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

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由于浪漫主义反对工业化生产,也就无法解决工业条件下的设计问题,并且对后来反对机械化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__流派定义kindle寸PDF(精品)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__流派定义kindle寸PDF(精品)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流派定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盛行一时,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厌恶。

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

1750年,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在欧洲引起了研究古典艺术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超过巴洛克与洛可可,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多少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

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英国新古典家具的成就很大,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他们长于设计朴素、实用的形式,其设计出来的产品成为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先声。

折衷主义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

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汇为奇观。

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

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

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查尔斯.伊姆斯是美国最杰出、最有影响的少数几个家具和 室内设计大师之一,他是一个设计多面手,除了从事家具、产品 和建筑设计外,还从事平面、展示设计摄影和电影等多种工作。
现代主义的发展
1946年,伊姆斯在现代艺术博物
馆举办了他的胶合板家具展览。
1946年与其妻子在洛杉矶成立自 己的工作室,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新 结构和新材料的试验。 他设计的座椅、室内在整个世界有
相当大影响。
镀铬的钢管 1946年设计的餐椅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伊姆斯1956年设计的安乐椅和垫脚凳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休闲椅
伊姆斯设计椅子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伊姆斯设计椅子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伊姆斯设计家具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伊姆斯设计家具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伊姆斯设计建筑 现代主义的发展
伊姆斯设计建筑 现代主义的发展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⑶丹麦的邦与奥卢胡森公司(简称B&O公司)
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设计的佼佼者,公司产品强调逻 辑操作和人机之间的双向交流, 外观设计朴素而严谨,“高 技术与高情趣”的完美结合。家用视听设备。 设计师-----自由设计师 通过精心设计管理。公司有明确的产品、设计和市场三方面的 政策。 公司制定了七项设计基本原则: (1)逼真性 (2)易明性 (3)可靠性 (4)家庭性
10.2现代主义的发展
10.3美国的商业性设计 10.4意大利设计的特点 10.5德国设计的特点 10.6日本设计的特点
10.8公司识别计划
10.9人机工程学发展 10.10新技术及新材料与设计
第十章 战后重建与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2.掌握现代主义的发展
3.掌握美国的商业性设计
4.掌握意大利设计的特点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工业装备上:
详尽的人机工程分析设计了标志、
符号、指令和操纵手柄。
隔音好、机动性好和方便维护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2、丹麦----家具设计成就很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丹麦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师之-----维纳
⑴维纳(Hans J.Wegner,1914-)
维纳自身就是手工艺高超的细木工,
因此对家居的材料,结构,质感和工艺有
计为产品创造新的附加值,从而诱导消费,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效
益。一种是“合适设计”理论——通过设计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强调设计应适合于人们的实际需要,解决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
反对使设计伦为浪费资源和能源的媒介。
10.1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北欧五国,即丹麦、瑞典、芬兰、 挪威和冰岛。 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产品朴素而有机的形态 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很受欢迎。
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 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 “软化” 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 代主义”。他最著名的设计是“胎”椅和“郁金香”椅。
现代主义的发展
整体用玻璃纤维板挤压成形,圆形盘柱为足。 现代主义的发展
软性材料
较为工整的几何形为主、少许曲面变化为辅,功能与有 机空间融为一体的轻松活泼的模压形态,用玻璃纤维模压成 壳状物,置于一个钢条摇篮中。 现代主义的发展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 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 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 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消费时代, 现代主义走向“当代主义”。 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于美国和英国,为现代主义
设计冠以“优良设计” 的名称加以推广。
现代主义的发展
10.2.1 美国现代主义的发展
2、加工工业、进出口贸易等迅速增长,这些最大动力来自
于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如雷达、飞机制造、塑料、金属和晶体
管的发明。工业设计的对象由消费品扩展到投资产品,在工业 装备、工程机械及仪器仪表等产品中出现了许多优秀设计。 3、战后美国,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英国,设计蓬勃发展。 战后工业的复苏促成了新的设计活动和理论探讨。
⑴在结构上必须能经受机械应力; ⑵在整个工作范围内都必须保持高 效率; ⑶泵必须尽可能少占空间,易于安 装,管道流线应简洁。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简洁舒适现代
当今世界家具界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北欧风格的备
受青睐。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10.2 现代主义的发展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设计主流是在包豪斯理论
中国椅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牛角椅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左上:孔雀椅,左下:折叠椅,右上:椅,右下:义骨椅)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1977 材料:岑木,红木,皮 这款椅子采用层压木材制作框架, 结构简练。
扶手椅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1963 材料:漆木
Hale Waihona Puke 贝壳椅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⑵雅各布森 Arne Jacobsen(1902~1971)
名工业设计师诺伊斯(Eliot Noyes,1910—1977)被任命为 工业设计部第一任主任。
4、米勒公司和诺尔公司-----现代主义发展方面起促进作用 将现代主义的目标与其所爱好的新生产技术结合在一起,开 发和生产了由美国设计师设计的家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伊姆斯和沙里宁。
现代主义的发展
二、美国现代主义代表人物
把B&O的设计理念推向了极致,实 现6碟连放,人们一边欣赏音乐, 一边观赏CD上多彩的平面设计以及 激光拾音器的精确运动。真正把机
械技术升华为艺术。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丹麦十分重视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投资类产品的设计。 这种系列泵的外观形态是为了适应
如下三个特殊问题而设计的:
国际交往频繁,国界也逐渐消失,产生了一种国际化的设计趋势。
后现代主义等流派应运而生,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 4、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成立——1957年,在伦敦。 永久会址设于巴黎。每两年一度的年会、出版设计刊物、 举办设计竞赛和设计展览等。推广工业设计和设计教育。
第十章 战后重建与设计
10.1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2、艾罗· 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
20世纪有机主义风格的建筑与家具设计大师。
①设计生涯:1910年出身于芬兰的著名建筑师家庭—12岁获瑞典为
火柴盒设计第一名—1923年随老沙里宁移居美国— 1930年入耶鲁大学建筑系,获奖学金赴欧洲考察— 1940年与伊姆斯共同合作获家具设计大奖(后为诺尔 集团设计系列家具)—1948年设计杰佛逊纪念碑获大 奖—1956年设计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成为20 世纪有机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5.掌握德国设计的特点
6.掌握日本设计的特点 7.了解新技术及新材料与设计
一、战后两种象征重建的方式:
技术性的,强调机器效率,生产重点放在技术产品上。
——美国、德国、瑞典、日本。 艺术性的,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来描绘自己国家的未来。 ——斯堪的纳维亚、意大利、英国。 这两种方式都产生了一种设计上的形式主义。 二、战后在设计的基本理论探讨: 一种“价值创新”理论——着眼于设计的商业价值,强调通过设
(4)举办设计竞赛,促进低成本家具、灯具、染织品等设计。
现代主义的发展
194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
为工业设计提出了一系列
“新”标准,即产品的设 计要适合于它的目的性, 适应于所用的材料,适应 于生产工艺,形式要服从 功能等。
实用物品被誉为“优良设计” (沃森设计的台灯) 现代主义的发展
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世纪30年代末成立了工业设计部。著
战后它们组织实行了合作政策,“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览。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年展轮流在各国举办,影响十分广泛。它们 与出版物和期刊一道为设计界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指的是20世纪30-50年代流行于国际的 一种设计风格。早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上,斯堪的纳 亚设计就将德国的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的手工艺传统中的人 本主义融会在一起。 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20 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几何形式被柔化了,边角被光顺 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有机形”,使形式更富人 性和生气。20世纪40年代为了体现民族特色而产生的怀旧感, 常常表现出乡野的质朴,推动了这种柔化的趋势。早期功能主 义所推崇的原色也为20世纪40年代渐次调和的色彩所取代,更 为粗糙的质感和天然的材料受到设计师们的喜爱。50年代产生 了一次新的飞跃,其质朴而有机的形态以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 在国际上大受欢迎。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1952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1958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鹅”椅和 “蛋”椅。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层压椅 水滴椅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丹麦的工业设计中开始反映出新 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中强调简洁、有力的形式,并使用 工业化的材料,雅各布森设计的筒系列餐具就是其代表作。
20世纪50年代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另一位人物是雅各布森。
他将刻板的功能主义转变成了精练而雅致的形式,这正是丹麦
设计的一个特色。雅各布森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他是20世纪
最具影响力的北欧建筑师及工业设计大师,丹麦国宝级设计大师,
北欧的现代主义之父, 是『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
雅各布森的设计追求细节的推敲以 达到整体的完美,至今依然清新无比、 深具吸引力。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一批战前就素负盛名的设计师如汉宁森、克兰特、马姆 斯登、阿尔托等仍走在设计的前列 。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克兰特,躺椅满足实用和美学上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