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实验教学大纲
运筹学实验教学大纲

运筹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代码:14E03605,15E04105赋予学分:1实验学时:18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后续课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竞赛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运筹学实验》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实验课程,应当与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同步进行实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通过上机练习实践环节,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运筹学的基本理论,熟练使用一些常用的运筹优化软件(如MA TLAB、LINDO、LINGO等),并学会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中的一些运筹优化问题,如线性规划问题、非线性规划问题、网络优化问题等。
运筹学上机实验的基本要求是:1.通过上机编程,进一步熟悉MATLAB、LINDO、LINGO等数学软件的使用,并重点加深对运筹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 利用MATLAB、LINDO、LINGO等软件,能求解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网络分析等运筹学中的优化问题,并能对一些典型算法编写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3. 上机实验应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并掌握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实验完成后应提交实验报告,对综合性实验,可3~5人一组提交研究报告。
四、实验设备和环境1. 硬件设备:计算机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数学软件:MATLAB 7.0、LINDO 6.0、LINGO 11.0 或以上版本六、推荐教材与参考书实验教材:《运筹学》实验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1.《运筹学(第三版)》刁在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运筹学教学大纲

运筹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引言运筹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通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决策问题,以实现最优的效益。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理解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 掌握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运筹学方法- 熟悉常见的运筹学应用领域和实际案例2.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抽象实际问题,并构建相应的运筹学模型- 能够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第三部分:课程内容3.1 运筹学基础知识- 运筹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运筹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运筹学的应用领域与重要性3.2 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 敏感性分析与灵敏度分析3.3 整数规划- 整数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模型- 整数规划的求解方法与算法- 整数规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4 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与模型- 动态规划的求解方法与步骤- 动态规划在决策问题中的应用3.5 随机规划- 随机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随机规划的模型与方法- 随机规划在风险决策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教学方法4.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系统介绍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建立起运筹学的知识体系。
4.2 经典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运筹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运筹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
4.3 数学建模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运筹学相关的数学建模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筹学问题分析和建模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互动等综合评定。
5.2 考试成绩评定通过闭卷考试进行学生对运筹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
5.3 课程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报告、小组项目、个人论文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第六部分:参考教材与参考资料6.1 参考教材- 《运筹学导论》赵启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筹学(第三版)》方宇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6.2 参考资料- 《运筹学及其应用》王栋梁炜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运筹学导论》张忠任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结语:本教学大纲将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数学建模实践等方式,系统介绍运筹学的基本概念、模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筹学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运筹学 教学大纲

运筹学教学大纲运筹学教学大纲一、引言运筹学是一门涉及决策分析和优化问题的学科,它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运筹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和优化问题求解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运筹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技巧;3. 培养学生的决策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运筹学导论1.1 运筹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运筹学的发展历程1.3 运筹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线性规划2.1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形式化描述2.2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和单纯形法2.3 敏感性分析和对偶理论3. 整数规划3.1 整数规划的概念和应用领域3.2 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和割平面法3.3 近似算法和启发式算法4. 动态规划4.1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2 最优子结构和状态转移方程4.3 应用案例:背包问题和最短路径问题5. 随机规划5.1 随机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形式化描述 5.2 随机规划的模拟和抽样法5.3 随机规划的灵敏度分析和风险决策6. 排队论6.1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模型6.2 排队论的性能度量和分析方法6.3 排队论在服务系统中的应用7. 网络优化7.1 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和模型7.2 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7.3 最大流和最小费用流算法8. 多目标规划8.1 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概念和解法8.2 多目标规划的权衡分析和偏好排序8.3 多目标规划在决策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4.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5.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定规模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运筹学实验大纲(营口理工学院)

《运筹学》上机(实验)大纲课程编号:学时:32 学分:1开课对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英文译名:Operations Research一、教学任务和目的运筹学是管理及经济类本科生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其课程内容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运筹学实验是学生运筹学课程的上机操作实验,实验的内容是本科生阶段运筹学的所有内容,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运输问题、目标规划、图与网络、网络计划等。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筹学有关方法的原理、方法和求解过程,加深对运筹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运筹学有关方法的原理和步骤,能熟练地使用运筹学软件包。
二、教学基本要求能用数学软件Matlab、Lingo、Excel中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运筹学中常见的数学模型。
三、实验内容实验一、线性规划求解(一)实验目的1. 线性规划求解的单纯形法的编程实现2.掌握使用matlab、Lingo、Excel的线性规划求解功能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二)实验内容教师自拟。
实验二、线性规划的灵敏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 线性规划求解的单纯形法的灵敏度分析的编程实现2.掌握使用matlab、Lingo、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并利用“敏感性报告”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教师自拟。
实验三、运输问题(一)实验目的1. 运输问题求解的编程实现2.掌握使用matlab、Lingo、Excel的求解功能求解运输问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教师自拟。
实验四、整数规划(一)实验目的1. 整数规划求解的分支定界法的编程实现2.掌握使用matlab、Lingo、Excel的求解功能求解整数规划问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教师自拟。
实验五、最短路问题(一)实验目的1. 最短路问题求解的标号法的编程实现2.掌握使用matlab、Lingo、Excel的求解功能求解最短路问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旨在介绍运筹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能力。
- 课程内容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队列论、排队模型等。
二、教学目标- 了解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学习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3.1 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单纯形法及其应用。
-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 运输问题与分配问题。
3.2 整数规划- 整数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形式化表示。
- 割平面法与分支界定法。
- 0-1背包问题。
- 工程项目调度。
3.3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求解方法。
- 黄金分割法与牛顿法。
- 二次规划问题。
3.4 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最优子结构性质与状态转移方程。
- 0-1背包问题的动态规划解法。
3.5 网络流- 网络流的基本概念与算法。
- 最大流问题与最小割问题。
- 匹配问题与指派问题。
3.6 队列论- 队列论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随机到达与服务模型。
- M/M/1排队模型。
3.7 排队模型- 排队模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 单队列系统与多队列系统。
- 排队系统的性能评估。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文献,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 平时成绩评定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
- 期末成绩主要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依据,包括考试成绩和课程设计报告。
六、参考教材- 《运筹学导论》王晓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运筹学》周汉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运筹学》赵运刚,科学出版社。
七、教学资源- 电子课件及教学辅导材料将通过教学平台提供。
- 各类运筹学软件的操作指南和实例将提供给学生。
八、备注- 本教学大纲仅作为参考,请随时关注课程平台上的最新通知和更新内容。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运筹学是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方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学科体系结构;2. 掌握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运筹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 掌握运筹学模型建立和求解的基本方法;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学时)- 运筹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运筹学的发展历程。
2. 线性规划(12学时)- 线性规划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和单纯形法;-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 整数规划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3. 动态规划(8学时)-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动态规划的最优子结构性质和最优解的构造; - 动态规划的应用实例。
4. 随机模型和排队论(10学时)- 随机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概率分布;-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排队模型;- 排队论的性能度量和求解方法。
5. 非线性规划和整数规划(8学时)- 非线性规划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非线性规划的解法和最优性判定;- 整数规划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和割平面法。
6. 运输和分配问题(8学时)- 运输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分配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7. 生产调度问题(8学时)- 生产调度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建模和求解。
8. 多目标优化问题(6学时)-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定义和特点;-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解法和应用实例。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除了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外,还将组织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编程实践等活动,加强学生对运筹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 主教材:《运筹学导论》,作者:李明,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 参考书目:- 《运筹学:初步实用方法》,作者:George B. Dantzig等,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运筹学简明教程》,作者:陈杂,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筹学》教学大纲

《运筹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60241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性质:院级必修课开课院系:商学院物流管理系使用教材:教材《运筹学教程(第5版),胡运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参考书目《运筹学习题集(第5版),胡运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管理运筹学(第2版),茹少峰,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运筹学(第3版),熊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线性代数(第6版),同济大学数学系,高教出版社,2014年》《运筹学(第4版),运筹学教材组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先修课程:《高等数学(1)2100012(5);高等数学(2)2100014(4)》二、课程简介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是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它是抽象的数学理论和丰富多彩的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它为学生未来从事生产社会实践和应用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完整的数学方法和广阔的应用领域。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定量分析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建立运筹学的数学模型,并能够求解常用的运筹学数学模型,进而给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运筹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在生产社会实践、企业运作管理以及规划等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启发学生将运筹学的理论方法与各自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选课建议学习该课程前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及线性代数基础,同时对管理和经济学知识有所了解。
本课程适合商学院经管类专业,建议学生在第四至第七学期期间安排开设。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六、课程内容(一)第1单元绪论1.教学内容:1.1运筹学释义与发展简史1.2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基方法1.3运筹学主要分支简介1.4运筹学与管理科学1.5运筹学算法与应用软件简介2.知识要求:2.1理论课时2①理解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运筹学课内实践教学大纲

“运筹学”课程课内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课内实践教学大纲基本信息
二、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总体目的
收集和统计拟定模型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并最终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
根据提出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模型,运用运筹学计算软件求解所建立的运筹学模型。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运筹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将模型应用于案例的背景问题,能清楚的用数学语言进行问题描述、问题分析、假设及符号说明、建立模型、软件求解结果、结果分析。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
模块1:线性规划问题建模与求解
模块2:运输问题建模与求解
模块3:生产计划问题
(具体模块案例内容会以任务书的形式发给学生)
重点:问题描述、问题分析。
难点:建立模型、软件求解结果。
五、教学建议
本课程要求采用多媒体课室进行教学,实验前需要讨论一节课时间,主要是获取实践所给资料的意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复习相应的课程内容。
讨论前,要求每个学生预先
准备一份书面讨论稿。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内容的分享与答辩。
通过实践环节锻炼,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 熟悉动态规划模型,掌握常见 1 必做 综合 基础 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
7 图论模型
专业 熟悉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图论分 1 必做 综合
基础 析及其实际应用
8 网络计划
1 必做 综合法
四、授课计划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实验 6 学时,各实验可以与讲课穿插和集中进行。
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序 实验项目 学时 要求 类型
号 1 WinQSB 的 0.5 必做 综合
基本操作
2 线性规划 1 必做 综合
3 对偶理论 0.5 必做 综合
类别
专业 基础
专业 基础
专业 基础
实验基本要求
掌握模拟教学系统的安装和基 本使用方法,与 EXCEL 的数据 交换
附录一
《运筹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位课程,
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与工作的必备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通过 本实验能理解运筹学领域中常用数学模型的建立、算法求解和结果分析。为该专 业学生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提供有关系统决策和最优化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为 学生今后从事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五、实验考核及评分办法 1.学生进实验室要求熟悉试验程序以及教学模拟系统的使用; 2.实验过程中对每一学生完成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并提出相
应存在问题进行质疑; 3.对实验结果给予评分(特别要求总结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4.综合每项实验状况给出成绩(占本门课总成绩的 10%)。
267
二、本课程实验内容及具体要求 1.实验理论方面:实验之前熟悉试验程序; 2.实验教学方面:会使用教学模拟系统。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①掌握各种运筹学模型的共性和特性,掌握不同运筹学模型的求解步骤和计
算方法,在工程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②掌握教学模拟系统的操作试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
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数据准备 和求解方法
了解对偶转换和对偶单纯型求 解方法
实验 对象
经 济 管 理 各 专 业
实验 分组
1人 /组
4 整数规划 0.5 选做 综合 专业 了解整数规划模型的特点和分 基础 枝定界求解方法
266
运输与指
专业 掌握运输与指派问题的求解方
5
0.5 必做 综合
派问题
基础 法
6 动态规划